书城历史三国的奥秘
1563900000027

第27章 大意失荆州(5)

(三)曹操称王以后,很难听得进不同的意见。猜忌骄横,不知道残害了多少优秀人才。杨训歌功颂德,令众人看不过去,平日甚受曹操器重的崔琰,加以劝阻。曹操竟然大发雷霆,将崔琰赐死。荀彧屡出奇谋,为曹操立下很多功劳。曹操想当国公时,荀彧略见意见,便为曹操弄死。华佗是济世的名医,也被曹操下狱至死。未得势时礼贤下士,一朝大权在握,就要残杀人才。这样的人,那一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设法加以阻挠。

曹操年轻时,许劭已经断定他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告诉他老天爷给他两条路走,他听完大笑而去。居然不选择前者,却走向奸雄的路途。

若是曹操决心走上正道,以治国的能臣自居,时刻以国家社会为念,相信以他的才能,很快就能获得大家的信任和推崇。说不定孔明、庞统、徐元直等人,都会同心协力地帮助他,用不着一生辛苦劳累,还落得不能心安理得地死去。当然,更重要的,减少战争次数,使各种资源,得以好好运用。老百姓的日子,必然好过得多。《三国演义》不致如此精彩,才是人们的福气。

11曹操一生的最大启示:德本才末,千古不易

曹操是汉末的杰出人物,精力充沛,而且变化多端。年轻时就敢说敢做,无所顾忌。他很早就得到机会,充分展现勇于负责、不畏权贵、坚强有毅力的治理长才。担任冀州牧时,看到当地的风俗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便大力整顿,获得很好的效果。他的眼光和机智,更是当时的朝臣、地方官吏所不能及,所以很快就当上丞相。献帝还以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老天有眼,来了一位好帮手。哪里知道曹操和董卓一样,喜欢专断弄权,擅作威福。献帝每次看到曹操,都觉得背上有刺,十分痛苦。伏皇后的父亲伏完,建议密宣国舅董承入宫,赐以衣带,内藏以血书写的密诏,辗转传到刘备手中。曹操正好请刘备喝酒,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吓得刘备面如土色。煮酒论英雄时,刘备更是惊得掉落筷子。事后赶紧设法脱身,以袁绍兄弟心存不轨为由,总督五万人马,逃离曹操。郭嘉劝曹操把刘备杀掉,至少也要追回来,就近看管。结果许褚办事不力,不了了之。

想不到赤壁之役,给了刘备占领荆州的大好机会。出兵汉中,又促使刘备入川,以致自领益州牧。曹操最不喜欢刘备坐大,偏偏阴错阳差,把刘备高抬到汉中王的位置。难怪他破口大骂织席小儿,并发誓灭之。

曹操最不应该为了自己女儿要当皇后,借故把伏皇后杀掉。这在当时社会,根本是大逆不道。所有正人君子,无不切齿痛恨。不得好死,应该是必然的结局。

曹操一生的经历,至少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1)一个人有抱负,有能力,若是品德修养不良,一定不能成功。德本才末,可以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曹操有安天下的抱负,也有治乱世的才能。只可惜他有才无德,竟然敢于公然宣扬重才轻德的用人政策。以他那种收拾北方群雄的方式,为什么遇到刘备、孙权,便屡有挫折,简直无能为力呢?原来当时的人才很多,曹操的所作所为,把那些重视品德的人士,都逼到刘备和孙权两大阵营。以致终其一生,未能完成大愿。

(2)一个人要端正社会风气,却不应该矫枉过正。无过与不及的中庸之道,才是合理的取舍标准。

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讲求亲信关系,宠信宦官,败坏社会风气。因此重视品德修养的人士,疾恶如仇,纷纷以高节气行为标榜,结成党派,反而有所偏激。曹操为了改变这种风气,刻意鼓吹重才轻德用人之道,说什么“宁教我负人、休教人负我”的狂妄乱语。这种矫枉过正的方式,非但不能改善清流偏激、孤芳自赏的风气。反而由于他的言行示范,造成晋初竞逐物欲的歪风。

(3)一个人纵然有抱负、有才能,也有成就,只要品德败坏,其余的表现,便应该一笔勾销,不加以颂扬。

做人品德为先,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历史上多少贤能圣哲,能够成为后代子孙学习、崇敬、仿效的对象,无不具有高尚的品德。那些品德不良的人,就算有某一方面的成就,大家也不会推崇他,向他学习。这便是德本才末的思想所带来的标准。

12曹丕兄弟相争:不义者必自食恶果

曹丕字子恒,是曹操的长子。曹植字子建,和曹丕同一母亲,为第三个儿子。他们彼此为了争夺世子的位置,很早就分成两派。曹植比较任性,喝酒又没有节制,书呆子气很重,但是曹操喜欢他的才能,好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曹丕矫情用术,很擅长争取同情。曹操的左右,大多替他说好话。登上魏王宝座,真正要立世子的关键时候,曹丕恐怕落入曹植之手,向中大夫贾翊求教。贾翊告诉他曹操以后出征时,不要像其他兄弟那样,说一大堆没有感情的废话,只要流泪而拜,不说话,反而大家都很感伤。曹操做最后决定时,刚好问贾翊的意见。贾翊十分机灵,并不回答。曹操问他为什么不答,他才说正有所思,所以没有立即回答。曹操问他想什么?他说正好想起袁绍、刘表的故事,意思是废长立幼的弊端。曹操大笑,才立曹丕为世子。曹操如此聪明,大家照样瞒他。他询问贾翊,正好用他喜欢的方式,来达成目标。以他的矛,攻他的盾牌,自然无往而不胜。

魏王病死,献帝在威逼下,封曹丕为魏王丞相冀州牧。曹熊及曹植不来奔丧,曹丕派专人前往问罪。曹熊畏罪自杀,曹母为了保护曹植,请曹丕念同胞之情,存其性命。曹丕于是召曹植入见,曹植惶恐伏拜请罪。

曹丕说:“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现在限你在七步之内,吟诗一首,看看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如果完成,可以免死。否则从重治罪,决不宽恕。”曹植果然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令大家很是惊奇。但是曹丕仍不放过,继续提出要求。要他以兄弟为题,却不许出现兄弟字眼,作一首诗。曹植毫不思索,即口占出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不觉泪下,贬曹植为安乡侯。兄弟相逼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一家的气数。曹操如果立曹植为世子,以他的个性,很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篡位。对于曹操的名声,至少有一些增益。由于曹丕的篡位,使得很多人都怀疑,曹操心中老早就想篡位。大概是想保留一点颜面,才打好基础,让曹丕篡位。

贾翊劝曹丕,学曹操当年的模式,谦辞三次,才接受献帝的禅让。曹丕登上帝位,谥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正式改国号为大魏。这样,曹操的恶行,更是洗刷不清。因为从此以后,篡位与事变,都被归为同一类型。

曹丕废帝篡位,和现代的革命,以及政党政治的轮替,完全相同。历来改朝换代的事实很多,反而和现代的革命和政党轮替更为接近。曹操想做而不敢做,应该是为了这方面的顾虑。但是父子同命,自己不敢做,儿子做了,照样挂在父亲的账上。这一点不知道曹操地下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如果曹操看到曹丕篡位,曹植痛哭的样子,会不会后悔他的选择呢?如果曹丕不篡位,刘备便不可能称帝,孙权也不敢,三国便不会出现,历史就会改变。可见始作俑者,其罪行确实比跟随者要大。曹丕这一篡位,司马炎依样画葫芦,照样篡他,曹丕还不是自作自受!

一个人生不逢时,最好要知进退。进退失据的人,最好以荀彧为鉴,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改变上级的心意。否则,可能愈获得器重,下场愈可怜。

杨修这个人,原本不值得一提。但现在像他这种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可以说愈来愈多,不得不分析一下。当今喜欢探测上司心思,且又屡猜必中的人,请注意这个案例,好自为之。

1曹操隐诛荀彧:愈获得器重,下场愈可怜

荀彧字文若,原本在袁绍处,后依曹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甚加倚重。曹操奉迎献帝,建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便是荀彧所主谋。当时各地诸侯,并不热衷于迎天子,因为事事都要请命,反而十分不方便。曹操迎天子,未必存好心,那时他四面受敌,和献帝走投无路。荀彧的建议,正好促成这件事。因而延长汉朝的寿命,长达数十年,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荀彧果真“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为人公正,存心扶危济倾,有志匡复汉室。但他又欣赏曹操的才智,希望尽力改变曹操的心意,辅助他成为汉室的治臣。曹操领冀州牧的时候,有人劝他恢复古代九州的样子。荀彧认为这是假公济私,并非为汉室着想,所以极力反对。曹操想收买他,和他结成儿女亲家,又增加他的薪俸,荀彧都不为所动。曹操打败马超之后,威福日甚,有意接受魏公的高位,荀彧还是反对。曹操终于明白荀彧心中只有汉室,并不是他的心腹。由于荀彧人品良好、声望甚高,不敢加罪明害,乃改用暗计害他。采取暗诛的方式,使人送饮食一盒,上有曹操亲笔封记,打开来却空无一物。荀彧明白曹操的意思,这是叫他服毒而亡。

一个人生不逢时,最好要知进退。像荀彧这样的正人君子,恐怕只有向孔明看齐,选择刘备这种明主。遇到曹操,再是“吾之子房”,也难免要遭毒手。进退失据的人,最好以荀彧为鉴,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改变上级的心意。否则,可能愈获得器重,下场愈可怜。

2庞统大材小用:以貌取人误人才

水镜集团的天下布置策略,是将人才分别推荐到各种集团,让他们各为其主,公平竞争。将来不论哪一集团获胜,水镜集团都能够加以掌控。龙、凤两位重量级人士,孔明已经归于刘备,庞统最好在东吴发展。鲁肃很像是水镜集团所吸收的外围分子,趁着孙权哭祭周瑜,心中悲痛的机会,大力推荐庞统。孙权也久闻他的大名,赶快请来相见。可惜庞统长得不好看,面相相当古怪,又表示他的才学和周瑜大不相同。孙权很不喜欢,坚决不用。鲁肃无可奈何,修书推荐给刘备,拜托他辅佐刘备,让孙、刘互相合作。

策略不会变,但是计划往往不能不改变。推荐是一回事,能不能顺利为对方所接纳?是不是会被加以重用?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同样才高名显,孔明生得面如冠玉,像个活神仙,给人十分良好的第一印象。庞统则不然,面貌不好看,说话又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孙权当然不喜欢他。我们千万不可以凭印象来论断人,却不可能避免人家凭第一印象来论断我们。刘备久闻龙、凤齐名,是不是有了诸葛亮以后,心满意足,心理上已经没有求贤的需求?大概不是这样,而是庞统自恃才高名盛,不把孔明给他的推荐信拿出来,却说是自己前来投靠。刘备比孙权好一些,派他担任县令。大材小用,当然不是好办法。有人才不用,用而不当,固然是孙权和刘备的损失。但是庞统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才华,不了解自己的短处,以致得不到好机会,也应该负起相当大的责任。

3现代庞统策略:接受合理不公平的现实

庞统若生于现代,最好的办法,是接受“合理不公平”的现实,在困境中求发展,最为可靠而有效。

孔明料定孙权不能重用庞统,庞统不必因此而觉得没有面子,自己的长相和孔明不同,自然要承受不一样的遭遇。孙权喜欢周瑜,庞统就不应该当面指称自己的才学,与周瑜大不相同。因为自己和周瑜,在孙权眼中,根本就不平等,不可能对等地互相比较。孔明既然有推荐信给刘备,庞统就不应该为了面子关系,不拿出来。因为在刘备眼中,他和孔明的分量,也不可能相等。至于鲁肃的推荐信,则除非必要,不应该拿出来,以免刘备起疑心。

凡此种种,都是正常的不公平状态。以庞统的智慧,当然有合理的判断能力。他故意走相反的路,以致被孙权视为狂士,被刘备屈任为县宰,完全是自作自受。

如果他一定要这样我行我素,表现自己的特立独行,那也可以,因为并不妨碍他人。这时候还有一条路走,便是县宰就县宰,照样把它当做一份工作,好好去做。等待孔明回来,发现他居然能屈能伸,刘备必然更加不好意思,说不定会向孔明表示,当年自己也是从县宰做起,然后向庞统请罪,随即拜为副军师中郎将。

这时候就不必出示孔明的推荐函,表示一开始就要自力更生,不攀关系,如果孔明问起,则推说不好意思,路上被偷走了。这样岂不更好?

不公平待遇,是考验一个人的最好办法。上天让庞统和孔明具有同等智慧和才能,却承受不一样的命运。无非是在提醒世人:合理的不公平,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4赵云截江救阿斗:做好人,不抱怨

孙权念念不忘荆州这件事情。听说刘备入川,就马上想要兴兵攻打荆、襄。吴国太顾虑女儿的安危,坚决反对。张昭献计以国太病危为借口,将孙夫人骗回江东,把刘备的独生子阿斗,也带来当做人质,这样就不怕刘备不用荆州来换阿斗。那时候开战,就没有妨碍了。

孙夫人听说母亲病重,迟恐不得相见,十分慌乱,便带7岁孩儿阿斗,随行带三十余人,各挎刀剑上马离开荆州城,准备搭江东来船返回东吴。

赵云留在荆州,主要的任务便是照顾孙夫人和阿斗。听到消息后,大吃一惊,马上沿江赶来。船上军士拿出兵器,一字排开,大叫:何人敢挡主母?赵云高喊:任从夫人去,只要留下阿斗。孙夫人出面,赵云也不答应。说若不留下小主人,纵然万死,也不敢放夫人去。孙夫人大怒,骂他敢管家务事?赵云还是拼着一死,夺了阿斗。刚好张飞前来救应,抱了阿斗回营,任凭孙夫人回到江东。

家务事很不好管,刘备把它交给赵云,让他吃力不讨好,不升他的官,也不加薪。是不是赵云自己来投,身价不高?或者平日对事不计较,吃亏也无所谓,因而有意无意地加以欺负?还是三番两次说率直的话,使刘备很不痛快,这才伺机报复,给他小鞋子穿?他好像特别听孔明的话,也使刘备故意给他一些刺激?好人难做,从赵云身上,可以找到很多例证。但是赵云依然故我,并不因此而有所抱怨,和庞统相比,果然不一样。

5孔明度刘备心:上下默契,合作无间

刘备带给孔明一封信,请孔明量才委用,留下一位合适的将领,镇守荆州。这里有两个理解的角度。

他并不明言,却要孔明去猜。这是聪明的领导者,常用的方式。主要原因有三:

(1)加强孔明的责任。刘备自己指定守将,责任完全由他承担。自己指定,万一出了差错,孔明在旁边看笑话,自己更加难堪。不明言,孔明才会用心猜,仔细考虑人选,还要负起推荐的连带责任。这样对刘备非常有利,何乐不为?

(2)表示对孔明尊重。直接指派将领,等于在众人面前,给孔明难看。问都不问一下,根本不把孔明放在眼里,众人今后,对孔明也不会那么尊重,岂不徒增领导者的困扰?使核心团队产生矛盾,这种事最好不做。

(3)预留调整的空间。由刘备亲自指定,万一有什么变化,岂不是朝令夕改?由孔明推荐派定,将来要改变,再由刘备出面,保留更宽广的调整空间。这一点好像刘备没有想通,否则为什么人选定下,就从来不调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