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疗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兴趣、特长,选择合适的娱乐疗法,如音乐、弈棋、垂钓等。
(6)糖尿病的日常护理
禁烟酒。烟碱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使肝糖原分解加速,血糖升高。酒精可抑制糖异生过程,从而引起低血糖。
防止低血糖。运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衣袋里应放几块糖,如发生低血糖反应,及时吃糖,可在短时间内将低糖纠正,以免造成脑组织的严重损害。
预防感染。尤其是老年病人,由于病史长,皮肤组织长期含糖量高,加之血液循环较差,皮肤抵抗力低,更应注意皮肤保健。
(7)糖尿病的预防
由于肥胖与Ⅱ型糖尿病之间存在着明显联系,所以,如果体重超重,那么,减轻体重将可以很显著地降低发生糖尿病的机会。
高血压
高血压是动脉血管内的压力异常升高。动脉血管如同流水的管道,心脏如同水泵,管道内的压力异常升高,泵就要用更大的力量将水泵到管道内,久而久之,泵就会因劳累而损害,从而引发各类疾病。
高血压是导致脑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保健才能防范诸多并发症,颐养天年呢?
(1)情志养生
中医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称为“七情”,七情太过则会引发疾病。高血压患者往往因肾阴虚而导致肝阳上亢,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火旺则易心烦急躁,动不动就恼怒,遇到一点小事也发火。这样极易促使血压升高,有时吃药也难以奏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保持血压的稳定。因此,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要学会驾驭“七情”。
(2)起居养生
中医极为重视“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之道。高血压患者应做到有规律地生活,无论是体力或脑力劳动都要适度。每天要保证8~9小时睡眠,午睡30~60分钟。睡眠是很好的给健康“充电”的方式,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防止血压波动。起居有常,作息有时,可使生命节律有序运转,这对血压的稳定十分有利。
另外,还要注意起床时宜缓不宜急;洗漱宜用温水,坚持四季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洗后按摩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既能起到强身作用,又有利于降压并保持血压稳定。
(3)饮食养生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一个字:“淡”。高血压患者每天的食盐量以6克为宜。在清淡饮食的原则下,应做到粗细搭配,荤素相宜,品种多样,保持膳食平衡。
对高血压病人,要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钙、钾和适量的微量元素,并常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及蔬菜,对降压保健大有裨益。体胖、血脂异常的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此外,还应做到不酗酒不吸烟,以免导致血压波动,发生意外。
(4)运动养生
高血压患者运动养生贵在“适度”。高血压患者无论选择何种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交谊舞、保健操、游泳等,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血压高低,掌握好运动量,以感到浑身舒适为度,切莫盲目加大运动量。在运动时要做到动静结合,即形要动,神要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打太极拳对高血压是一种很好的体疗,一招一式柔和舒缓,用意念引导动作,姿势放松,思想集中,心安神定。这种动静结合,形神合一的动作,有助调节大脑神经的功能,并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改善体循环和微循环,从而使血压下降。
高脂血症
血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过低,都属于脂质代谢不正常,叫高脂血症。
人的血清胆固醇有2/3是体内自己制造,1/3靠饮食获得。因此,高脂血症并不完全都是吃出来的,其发病原因很复杂,可因肾脏病、糖尿病、肝脏病等而继发,也可因家庭遗传原因而得病,当然与不良生活习惯也有密切关系。
不管高脂血症的病因如何,通过日常养生调理,都是可以有效改善的。
(1)高脂血症的症状
高脂血症一般表现不是很明显。绝大多数的高脂血症者自己没有感觉,大多是在检查身体时,或者做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的。
高脂血症出现的主要表现是并发症,如高脂血症可以并发很多其他疾病,并发动脉硬化的问题、并发心脏的问题、出现大脑供血的问题或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者肾脏出问题等,都可能成为高脂血症的症状。
(2)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应长期坚持。其目的在于降低血中的胆固醇,保持均衡营养。对超重患者,不仅应减除过多的总热量,而且还应积极进行体育活动,减轻体重。
(3)高脂血症的预防
经常运动和适当的体力活动,能使高脂血症患者血清LDL~胆固醇和VLDL~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并可有效提高血清HDL~胆固醇水平。
适当控制高脂肪(猪肉、动物内脏等)、高糖类(食糖、甜类食品)、高蛋白(鸡蛋要保持每周不超过4~5个,高脂血症患者每周不超过2个)饮食。通过饮食调节,使血脂水平得到较好的控制。
适当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稻谷等,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仅可改善糖耐量,而且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要食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油,如单不饱和油脂,包括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这些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多不饱和油脂,如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棉籽油、红花油和葵花籽油等,所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限,达不到人体脂质代谢的平衡。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血脂水平。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妇女,有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健康人,以及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持续紧张、饮食不规律、缺乏活动、超重或肥胖者,要注意自我保健,做到定期检查血脂水平,防病于未然。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常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出血、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急性的完全性闭塞所致。
心肌梗塞,约1/3患者突然发病,并无先兆症状;1/3的患者到医院就诊前已经死亡;另外一些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致命性并发症。
心肌梗塞恢复是一个谨慎而棘手的过程,因为任何打击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心脏病变。病人一般在3个月内重新开始正常生活,此时,尤其应防止病情反复。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在恢复期,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可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体力,改善心功能。活动量大小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及心功能而定。散步是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可早、晚各一次,逐渐增加距离和速度,还有广播体操、太极拳等项目。运动应循序渐进,如果运动后出现心悸、胸痛及心率过快,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必须到医院检查,寻找原因,调整运动量。运动应持之以恒。
(2)节制饮食,勿吃过饱
饮食既要保证营养,又要控制体重,限制高脂肪,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和含纤维素食物,进食定时定量,每餐吃七分饱为宜,忌烟、酒。
(3)生活规律,控制情绪
日常生活应有规律,按时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要学会自我控制情绪,避免喜、怒、忧、思、悲、恐、惊伤身。总是担心是否康复,整天忧郁、焦虑和紧张都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心绞痛频频发作;与人争吵、发怒或过悲都会增加心率和心肌耗氧量;不宜捧腹大笑,因大笑可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心跳,导致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或再次梗塞;不宜收看情节紧张的电视节目或竞争激烈的球赛,因这些可使人情绪激动,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发生心绞痛或再次梗塞。
(4)节制房事,切忌纵欲
一般来说,急性心肌梗塞治愈后8周,由于心脏功能尚未完全复原,仍处于逆变之中,此时应禁欲,如果无心绞痛发作或能耐受使心率提高110~120次/分的运动量,不出现心跳过快、气促或心绞痛,则可恢复性生活,但不宜过频。如果性生活时出现胸痛、气促、出汗等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或送医院。
(5)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病人出院后应按医嘱定时服药。如出现意外,则应立即去医院,切忌步行或挤公共汽车,以免血管过度扩张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病情,导致意外。
定期复查,测量血压及心率,了解心功能变化,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也称为动脉硬化,它是由于脂肪长期沉积和钙化在动脉壁形成瘢痕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导致肾功能障碍、高血压、中风及其他可威胁生命的疾病。因此,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的保健养生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主动脉粥样硬化:出现较早,但通常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主动脉区心音带有金属音调或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调线检查有主动脉迂曲延长或线形钙化。但少数严重患者可形成主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即冠心病,冠状动脉轻度粥样硬化,未引起心肌供血障碍时,可无症状。随着病变加重,则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部缺血乃至脑萎缩。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和昏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出现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或言语不清等。脑萎缩时可引起痴呆、精神变态、行为异常、智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甚至发生肾功能不全等。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消化不良、便秘和腹痛、便血等。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疼痛~~休息后缓解~~再行走时又出现疼痛而发生跛行的现象。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
(2)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合理膳食。清淡饮食,控制进食总热量,包括脂肪、蛋白质和糖类(主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必要时低盐饮食,每天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以控制体重。
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体力劳动量因人而异,以劳动后无不适感为宜。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活动。老年人可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
合理工作和生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戒酒。一般认为,饮少量低浓度酒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同时,酒精也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所以,如患有严重冠心病、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等并发症者,最好禁酒。
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症等疾病。
定期体检。定期做动脉检查,了解全身血管的僵硬度和阻塞度。
癌症
癌症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其他部位播散,这种播散如不及时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
在世界范围内,癌症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癌症患者已达900万人,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达到500万以上。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新患癌症,150万人死于癌症。
癌症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如此之大,当然,癌症也并不完全是不治之症。现代医学认为,有些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但更主要的还是在于预防和早发现、早治疗。
(1)癌症的一般症状
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疼痛,食欲下降,特别厌食肉类食品;
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久治不愈;
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后数年又来月经,白带明显增多;
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
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偶尔失禁;
进食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觉食物通过缓慢;
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和便秘经常交替出现,或大便常带脓血,或大便变细变扁;
逐渐加剧的头痛,伴突然出现的短暂的视力障碍和呕吐。
(2)癌症的预防
癌症的发生与多种致癌因素有关,包括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等,目前已知有多种化学致癌物,如焦油、石棉、亚硝胺等。物理因素,如X射线、Y射线、紫外线等。生物因素,如乙肝病毒与肝癌;EB与鼻咽癌;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女性荷尔蒙过高也会增加患癌机会。
人体内的自由基能损伤细胞,改变遗传因子DNA,导致衰老、癌症等。某些维生素、食物及营养补充剂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细胞的损伤,因此,食物对预防癌症有重要意义。
足够的食物纤维具有防癌作用。在大肠中不溶解的纤维携带大量水分,可冲淡肠内有害物质,与肠内细菌作用产生轻泻剂,使粪便排出,减少致癌物与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有助于预防肺癌、膀胱癌、大肠癌、直肠癌、食道癌、喉癌、胃癌和前列腺癌。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可减少患食道癌和胃癌的机会。
食物和癌症有密切关系。脂肪与乳癌、肠癌、前列腺癌、睾丸癌、子宫癌和卵巢癌有密切联系。酒精能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乳癌等都有联系,特别是烟酒同好者,更应警惕。嗜酒者需补充维生素A和C,两者可以抵抗由酒精在肝脏中制造的自由基。用木或木炭熏烤的肉类食品常被致癌的多环芳烃污染,故宜少食煎、炸、烤的肉食。
除以上做法外,尚有许多其他防癌措施,如适量运动、戒烟、心理健康、医学检查、防暴晒等。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癌细胞形成至癌症被诊断出来,约需时10~30年,所以癌症防治也是长期的。
家庭用药
十大错误家庭用药方法
吃药要对症、定量、定时。以下是人们在日常服药中的常见的十个错误,希望大家重视服药原则,早日摆脱病魔。
(1)在购买和非处方药物前,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说明书是指导老百姓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的重要信息。
(2)用药过程中不按医生要求检查血药浓度、肝肾功能等。检查血药浓度、肝肾功能对指导合理用药很重要。
(3)把医嘱“每日四次”,简单理解为一日三餐加睡前一次用药。正确给药时间,可维持体内恒定血药浓度。
(4)从不检查药品有效期,对过期药品舍不得处理,或随意丢弃。过期药品不仅仅是失效,还可能对人体有害。
(5)出现头痛、发热、腹泻、外伤时,自行服用抗生素。只有明确是细菌性感染,才能使用抗生素。
(6)为了提高“保险系数”,任意延长抗生素使用疗程。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不要刻意延长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