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组织能力是保证领导活动得以实施的领导能力之一。所谓组织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协调、管理的能力,即善于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和组织力量,协调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其达到动态上的综合平衡,从而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益;其二是指“控制”指挥的能力,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使被领导者按照领导者的意图,沿着指定的方向发展运动,最后取得预期的结果。
也可以这样说,组织能力是指一个人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实现组织制定的目标,运用一定方法和技巧,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系统、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民族、性别、年龄等均不相同的人组织在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之中,使大家朝着一个共同方向和目标去努力、去奋斗。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其实就是协调能力,就是把握宏观的能力。简单地说,组织能力就是个人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元素,它有以下几个特质:
①它是独特的,每一家企业都有不同的组织能力。
②不同的组织能力,也将局限或强化企业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③最后,组织能力是企业的核心元素,它自然是源自于企业的内部。
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保持工作目标所必需人才的最优平衡。
②善于统率部下同心协力进行工作,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③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善于处理好轻、重、缓、急的关系。
④有效地控制群体成员的活动过程,做到环环衔接,令行禁止。
⑤善于抓典型,树榜样,发挥成员的自控能力。
例如,3M的组织能力独到之处,就在于它能不断刺激创新;迪斯尼乐园的组织能力在于它服务顾客的能力;而丰田本身几乎就是品质的代名词。
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拥有所有的特长,每家企业都有不同的组织能力,这些组织能力体现在不同的个体上,也就是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个体上。只要这些具有组织能力的个体够独特、比对手更强,它就能够取得成功。
但是这些组织能力是如何建构出来的?组成这些组织能力的元素是什么?为什么3M能够有源源不绝的创新能力?
建构或改造组织能力,需要同时在以下三个方面调整:
①员工的心态(employee mindset)。
牵涉到员工愿不愿做的问题、如何调整他们的态度、如何培养企业的文化等等。
②员工的能力(employee competence)。
有时员工即使有意愿配合,却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这时企业就应该从提供训练、提升能力着手。
③员工的管理(employee governance)。
即使员工有意愿也有能力,朝企业的目标迈进,但相对地,企业的基础架构、流程及组织结构,却让员工的努力打折甚至看不出效果,最后也会让他们失去动力。
简而言之,建构组织能力,要靠在上述三方面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构面,都将会使所有的努力功败垂成。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之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为了社会或是其他某种事物的存在而存在。也就是这个原由,人需要被组织,这样才能往一个点上用。
作为组织者,你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你在某个事件中的位置,而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如何使得个体因素得到统一、得到协调。从而让每一个小小的因素为了一个大大的目标各尽其职。
古人说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意思不是大大咧咧,而是要从大局着手,不要因对细节的推敲而本末倒置。
最能提高组织能力的领域就是人际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小看了这个身边的“小圈圈”。如果对“人”的组织已经驾轻就熟了,那么对“物”的组织更是易如反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