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快乐老人不生病
15690600000023

第23章 放下术——敢于舍弃生命中的多余

智者的眼里,人间琐事没有放不下的。人赤条条来到世间,除了父母养育的肉身,不带一丝外物。人生短暂数十年,对于大千世界来说,不过匆匆一过客,应该轻松愉悦地走过人生旅途,才是明智的选择。

动物中有一种最笨最傻的动物,已经记不清它的名字了。它走一路捡一路,不管碰到什么东西,都拿来背在背上,直到重负把自己压趴在地。

学会放下,实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智者能够成功,就在于善于放下不必要的东西。让我们也试着学会放下吧,你就会发现你周边的一切变化!

最大的快乐是放得下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个人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对他说:“放下!”

那个人就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了。

佛陀又说:“放下!”

那个人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那个人说:“能放下的我已经都放下了,我现在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你到底让我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我让你放下的,你一样也没有放下;我没有让你放下的,你全都放下了。花瓶是否放下并不重要,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你的心已经被这些东西充满了,只有放下这些,你才能从生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才能懂得真正的快乐。”

那个人终于明白了。

佛陀说:“‘放下’这两个字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有的人追求功名,他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就放不下金钱;有了爱情,就放不下爱情;有了嫉妒,就放不下嫉妒。世人能有几个能真正地‘放下’呢!”

心理的压力要重于手上的花瓶,“放下”,不失为一条让自己快乐起来的绝妙方法!

年过八旬的吴阶平教授在谈及精神养生时介绍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不把悲伤的事放在心上”。他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著名学者季羡林老教授的养生经验是奉行“三不主义”,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计较”。这都体现了“放得下”的心理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生活中,有些老年人总想什么都得到,凡事都非常的放不下,结果越是放不下,越得不到。而有些人凡事都随遇而安,不但可以绝处逢生,而且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总之有些朋友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

我们可以躲开一只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使许多人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文革期间有位从部队调到地方工作的师级干部,他因不服“四人帮”横行,而被打成“老右派”。当时批判他的大字报辅天盖地。但这位干部也真绝,在大热天居然披着棉大衣去看大字报。别人以为他“发寒热”,他却幽默地说:“这就叫心定自然凉。”有位著名演员在受审查的“牛棚”里,不但说笑如常,而且还自编了一套“牛棚健身法”,直到如今,他还在用此法锻炼身体,年过八旬照样到戏曲沙龙引吭高歌。这是多么的放得下啊!这些都是特殊情况下特殊人物的特殊放得下。

有的人为什么活得轻松,而有的人为什么活得沉重。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后者是拿得起,却放不下。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只有放得下,才能将该拿得起的东西更好地把握住。

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然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

最后想引用一句中国古人的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放得下”,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共享“放得下”的养生福份。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处去寻找快乐。可是找了很久都未能找到他想要的财富,于是他泪丧地坐在山道旁。

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拦住农夫问:“我家财万贯,衣食无忧,请问,为何我没有快乐呢?”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说:”你想要快乐?很简单。放下!”

富翁茅塞顿开: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自己被人暗害。珠宝被别人抢。整日忧心忡忖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救济穷人。当他看到那些有需要的穷人因自己的帮助而欣喜若狂时,他从中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时下,人们名利缠身。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来?一整天心事重重,做梦都半夜惊醒。老疑神疑鬼,阴翳不开。快乐又怎么会与你有缘?

快乐是简单的,快乐就在身边。放下就是快乐,拨开云雾,卸下心灵的枷锁,在平平凡凡的生活故事中,你将体会一种轻松如风,畅快淋漓的感动。

其实,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悲剧。往往就是无法放下自己手中已经拥有的“东西”所酿成的:有些人不能放下金钱。有些人不能放下爱情。有些人不能放下名利,有些人则是不能放下不应该执著的执著。

然而。如果你能够领悟“放下”的道理,你将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掌握当下。心中的那扇天堂之门。才会为自己敞开。

放下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放下了自我。才能想到别人;放下了个人。才能想着国家和人民;放下了渺小和卑劣。才能赢得伟大与崇高。因此。放下,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幸运。

不要感叹自己缺少什么,善于放下自己手里拥有的东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舍弃生命中的多余

古代有位道士向一位百岁老者探问长寿之道:“汝何以长寿?秘诀何在?”老者答曰:“吾信‘三不知’,一曰不知世事,二曰不知生死,三曰不知有身。”细想起来,老者信奉的这三个“不知”有着丰富的科学道理。面对纷繁的世事,纷杂的家庭纠纷,“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年纪大了,何必为那么多的烦恼去劳神费心呢?该放弃的放弃,该松手的松手,该让位的让位,儿孙的事情由儿孙们自己作主、自己操办为上策,乐得个省心省事,悠哉悠哉。

美国石油大亨默尔患心力衰竭,住进汤普森急救中心,病愈出院后,卖掉自己几十亿美元资产的公司,并将所得全部捐给了慈善和卫生事业,自己则移居苏格兰乡下颐养天年。

1998年已80岁高龄的默尔在参加汤普森急救中心百年庆典时,有记者问他当初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公司,他指着刻在医院大厅里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的那句遗言说:“是利奥·罗斯顿提醒了我。”那句遗言是:“你的身体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

后来,默尔在传记里这样写道:“巨富和肥胖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获得超过了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是的,多余的脂肪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金钱只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念想、多余的追逐只会增加生命的负担。因此,老年朋友要活得充实、潇洒、轻松、快乐、健康,就要善于舍弃生命中的多余。

有些老年朋友不愿舍弃“妄念”,去和平凡、清淡牵手。58岁的郅某就是如此,老伴病逝已经十多年了,但他仍满面愁容,念念不忘,不能从失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还有些老年朋友总爱谈年轻时过五关、斩六将的“业绩”,这些都已成为过去,成为可有可无的多余,应该淡忘。

清代人朱焘在《北窗呓语》中指出:“人有妄想,则睡卧不宁;人有奇想,则起坐不定;人有贪想,则闻见皆非;人有疑想,则疑虑必大。”这里的妄想、奇想、贪想、疑想对老年朋友而言皆是“妄念”,是脱离现实的非分之想,是直接危害心理健康的“多余”,应该舍弃。可有些老年人却过分期盼子孙成龙成凤,日后荣华富贵;有的则与款爷富翁的奢靡攀比,企盼自己能青春永驻,凡此种种,越想越比越痛苦,当然影响健康。

生活是一种舍弃的艺术,有舍弃才有获得,老年朋友要善于舍弃生命中的多余,换来的却是心智的清醒,心灵的净化,健康的体魄。常言:人要长寿,脑要变“空”。善于舍弃多余,亦是一种养生之道。

别自找麻烦

董老的身体一直很健康,前一段时间却突然因病住进了医院。出院后,虽然身体恢复了,却一直闷闷不乐。发展到后来,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整天唉声叹气。别人问起来,董老就说自己总是心烦,也没有其他感觉。

董老为什么心烦呢?原来,一直以来,身体健康的董老很少把自己和疾病联系在一起,而这次生病让他意识到自己老了,这种丧失健康与年轻的体验使他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伴随着失落而来的,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这些都给董老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是他感到心烦的原因。

生活中有好多老年人和董老一样,常常感到莫名的烦恼,但就是理不出个头绪,或者说,总是在担心,顾虑重重,又不知如何是好。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静下心来理理思绪。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的烦恼从哪里来?都是从自己的心中所生起!

人,因为不知道外面的境界,就生起多少狐疑;因为不知道事情的轻重得失,就生起多少妄执;因为不认识自己的本心,就生起无明愚痴;因为没有尊重别人的成就,就生起贡高我慢。因此,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自己不明白真相,才会制造麻烦,才会自己束缚自己。

麻烦从那里来?有的人贪图美色,制造了麻烦,如:汉成帝因为宠爱赵飞燕,荒淫无度,导致江山不保;唐明皇因为宠爱杨贵妃,乱伦悖礼,所以开元之治几乎不保;吴三桂宠爱陈圆圆,不但自己身败名裂,也把明朝江山断送了;中日战争时,多少谍报人员,美艳多情如川岛芳子,让多少名士将领葬送前途,甚至连国家都会赔送进去。

麻烦从那里来?多少居高官、享厚禄的人,为了金钱,拨牲了名节事小,有时还要吃上官司,身系囹圄,如秘鲁总统藤森谦也、德国总理戈尔、韩国总统卢泰愚、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印尼总统苏哈托等人,不都是因为贪图一些暴利,惹下麻烦而黯然下台的吗?

麻烦从那里来?爱情、金钱会为人生带来麻烦;思想想不开,自我闭塞、固执、空想、幻想,乃至自我计较,例如嫌自己太胖、太瘦、太高、太矮等,都是自找麻烦。

麻烦从那里来?有的人嘴太快,好说是非、好传是非、好听是非,都会为自他带来许多麻烦。所以世间上的麻烦,只要自己不乱听,耳朵就不会为自己找麻烦;只要自己不乱看,眼睛就不会为自己带来麻烦;只要自己不乱说,嘴巴就不会为自己惹下麻烦。

麻烦从那里来?有的人喜欢和别人计较、比较,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喜欢跟同伴比可爱、比聪明;读书的时候,跟同学比成绩、比学历;当兵的时候比体能、比女朋友;成家立业后,比事业、比老婆;到了中年,比声望、比财富;及至年老的时候,还要比儿孙、比健康、比长寿。一生当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比较、计较,因此一生自然麻烦不断。

其实,世间本来就是一个充满麻烦的五浊恶世,我们身在麻烦当中,不知跳出麻烦之外,反而不断自找麻烦。麻烦既是自找的,“就应该自己处理”;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你要跳脱麻烦吗?只要你不去自找麻烦,该放下的就放下,麻烦自然无由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