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反本归根是“道”的运动,柔和谦弱是“道”的作用。
天下万物从有中来,有从无中生出。
■活学活用: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这一章,老子重申了大道与大德的关系。
“道”无形象,无言语,无作为,我们所能认识到的,只是它的一种德性而已,所以“德”就是“道”的属性。
“道”有自己的运动方式,它循环往复地运动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自然中看出来,月圆月缺,花开花谢,万物草木春生而夏长,秋收而冬藏,如此循环不已。
“道”生长万物却不占有,滋养万物却不自恃。“道”无形象,不占有不自恃,所以说它是天下最柔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战胜它。
由此可知,大道的德性就是循环往复、柔弱顺应,而人只有顺从自然之道,把握住循环往复、柔弱顺应的德性,才能无灾无害,一切顺利。
如此,便是要求我们为人处世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也就是说,有才能但不使用,而要待价而沽。天才无此器最难,而有此器,却不知收敛,则锋芒对于人,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所以古人说:“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不磨平触角,别人必将力折,角被折断,其伤必多。”可见天才的锋芒就像人额上的角,既害人,也伤已!如此说来,还不如没有。
如果有此器而视为无此器,必不会成为圆月,成为全开之花,自然就没有缺、谢的危险了,这就是把握住了循环往复德性的结果。而有能力却不与人争,隐藏智慧,这就是把握住了柔弱顺应德性的表现。
隋人薜道衡,十三岁便能讲《左氏春秋传》。隋高祖时,作内史侍郎。炀帝时任潘州刺史。大业五年,被召还京,上《高祖颂》。炀帝看了颇不高兴,说:“不过文词漂亮而已。”这是因为炀帝自认文才高而傲视天下之士,不想让他们超过自己。御史大夫乘机说薜道自负才气,不听训示,有无君之心。于是炀帝下令把薜道衡绞死了。
天下人都认为薛道衡死得冤枉,但他不正是违背了自然之道,丧失了“道”的德性,锋芒毕露,以刚强应对人生而遭人嫉恨命丧黄泉的吗?
断章取义: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就易招来别人的嫉恨。上古的时候人们砍伐树木,只选择那些杆直圆粗的树木,而那些长得弱小的树木就能免遭砍伐。所以,在复杂的社会之中,要想成就大事,就不要锋芒毕露,而应藏头露尾,等待最有利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