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民不畏威,大威至矣。
无狭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译文
如果人民不惧怕统治者的威吓,那么统治者就要大难临头了。
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们使人民无以生计。
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会因憎恨而反抗。
因此,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以为是;
懂得保护自己,而不显耀权贵。
所以,舍去后者而取前者。
■活学活用:珍惜自己却不贵重自己
前面讲了人们认识自然大道的表现及圣贤如何遵循大道,这一章讲述为什么要这样认识和实践大道。
君王(圣贤)有权威,自然会让百姓畏惧和崇敬。但如果君王的权威,不能让百姓畏惧的话,那天下就会大乱了。
百姓为什么不再畏惧了呢?
是因为他们迫不得己,君王的盘剥使他们居无定所、无以生计,他们只能铤而走险,奋起反抗了。
所以圣人认识和实践了大道,要珍惜自己,但决不要让人觉得自己高贵出众、耀眼夺目,这样就不会有人跟他过不去了。
珍惜自己是应该的,可我们往往在珍惜自己的时候太在意自己,从而将珍惜自己变成了贵重自己。君王因珍惜自己而去贵重自己,结果招致人民的反抗。同样,生活中如果我们因珍惜自己而去贵重自己,那就一定会影响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下面这位《道德经》的读者,对此就深有感悟。
以前,我的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所以老师的宠爱和同学的羡慕都集于我一身,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有一种春风得意的感觉。一次班级大扫除,劳动委员在一旁吩咐我干这干那。一听到他那命令的口气,我就非常恼火,于是就冲他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竟然如此指使我干活!我才不吃你那一套呢!有本事告到老师那儿,看看谁有理!”说完后,还感到很得意。事后老师找我谈话,批评了我几句,我觉得很委屈,所以心里一直记恨那位劳动委员,两人之间的关系闹得很僵。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闯进学校开办的《道德经》讲座之中,当时老师正讲解《畏威》这一篇,开始我并没十分在意,但当听到“自爱不自贵”这一段时,我想起了与劳动委员争执的那件事,这才猛然醒悟:当时的我太自贵自大、自以为是,不懂得自尊自爱。听课之后,我想了很久,终于领悟了老子所说的“自爱不自贵”的真谛。
断章取义:
“自爱不自贵”。虽然爱惜自己,但并不把自己看得很重,如此我们便能客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在爱惜自己的时候又能为他人着想,这样既避免了自己因自爱而误入歧途,又能友善待人给予他人真心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