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智慧
15696600000029

第29章 虚静——老聃眼中的天道

天存在,但不是为你,也不是为整个人类,甚至不为它自己。它只是一种存在,如一块石头,无生无死,无梦无情。

心怀希望的人凝视天空,将看到彩云和星辰,他走到哪里,彩云和星辰就跟到哪里。

绝望的人仰望天空,天网恢恢,一种无处可逃的无助情绪会大面积降临,落在内心,成长起来的必是满目的荒草。

基督教徒能从云层中看到上帝,爱情狂想家能从银河中看到牛郎织女,诗人能看到乘风归去的仙人和天上宫阙。

苏东坡月下独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如此曼妙之境只应天上有。而报国无门的屈原徘徊在汹涌的汨罗江边,仰天叹曰:“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天有九重,这是谁丈量的?九重之天有多高远?谁这么大的功能,创造了天地?屈原已经进入质问的领地,但更多的人只把它看作一个濒临死亡的绝望者的牢骚。

但这牢骚值得注意,它提示我们关注那些恒久存在的事物。

面对从古到今的质问,天空依然保持沉默。不管被什么样的人想象和涂染,人格化也罢,全能也罢,冷酷也罢。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有口的将发话,无口的将沉默,天还是那片天。

老子独坐于深山,抬头望天,天长日久,如朽如灰,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所谓仁慈,它让一切自生自灭。

无所谓仁慈,无所谓美好,无所谓冷酷。你的忧伤和喜乐它不会倾听。天存在,但不是为你,也不是为整个人类,甚至不为它自己。它只是一种存在,如一块石头,无生无死,无梦无情。

上天无所谓仁慈,不是心如铁石,上天无所谓冷酷,不是它柔情热肠,而是告诉你上天没有冷酷和仁慈的概念,我们远古先民为天杜撰出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天上往来有神灵,他们手中掌握着人类的命运。喜则万木峥嵘,怒则生灵涂炭。《圣经》中说耶和华一怒之下降洪水置人类于死地,耶和华在天上,因此不可骂天,连指天发誓也不行。

但我相信你没有见过上帝,也没有见过中国的玉帝及各类神仙,尽管你看到四处的寺庙都供奉着他们,那是因为人类恐惧虚无,对虚静的世界缺乏想象力的结果。你无法想象真空状态是什么样子,它什么也没有,甚至不能叫做空间,一片绝对的虚无。人类无法想象,所以造就了神灵替代虚空。一个神灵代表一片未知的领域。

崇拜来自恐慌,来自虚无。

被广泛崇拜的人物,要么已经不存在,如关公,如财神。要么从未存在过,如玉帝,如王母。人们很难供奉一个活着的人,哪怕他是先知。耶稣是个伟大的先知,但他被人类钉在十字架上,围观者朝他吐唾沫,扔石头。苏格拉底也是先知,却被人类的法庭判处死罪,而且是被奉为人类历史上最民主公正的法庭。先知有理由鄙视人类,因为人类对实在的生灵缺乏敬意。

但在老子这里,天神性的一面被中止,孔子曾经论述过鬼神,墨子也论述过。在“鬼神出没”的时代,老子弃鬼神而存自然,实属难能可贵。他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在道面前,鬼神也不起作用。中国的道士能收妖伏魔,以茅山道士为最。道家把天的超自然力量转移到人身上,确立了人的尊严。

天虽不神,但仍值得人类敬畏,因为它彰显人类运化之道。老子修道便是从观天开始的,后代张衡说:“观天地之奥,达造化之极。”不识天地三昧,不会得人道之要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属于同一道系,为同一规律所左右,故窥天道以识人道。

自古以来,人类敬畏上天,但天并未参与你的生活,这便是天所蕴含的一个深刻道理,故老子说:“天之道,不争为善胜。”它不曾与你较劲,但你尊敬它。人效法于天便是以德服人,靠争夺不能真正赢得对方的臣服。秦始皇以暴治天下,秦朝恰是最短命的王朝。耶稣被基督徒奉为万王之王,但他从未上过战场,佛陀被奉为天人之间的导师,倍受国王们的尊敬,但他从未触摸过剑柄。

王以百姓为仇寇,百姓必叛之;天以人为仇寇,人类必叛之。视对方为仇寇,只因私欲太重,仇恨源于自我的受伤。天受人类敬重,只因它没有自我。没有自我,何来仇恨?没有仇恨,何来伤害?故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

没有仇恨,不会有敌人;没有敌人,你永远是安全的,所以天地能长久存在。故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不为自己而存在,所以能长久存在。

神灵已隐去,还人类一片虚静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