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懂幕僚就不懂民国
1572800000021

第21章 康有为的没落 (1)

1923年,吴佩孚50岁,在直奉战争中击败张作霖的奉系军队,被委任为直鲁豫三省巡阅副使,驻在洛阳。康有为贺吴佩孚寿联云:

牧野鹰扬,百世功名才半纪;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那个气势是饱满拔节地烘托起来了,沧海横流,豪杰出世,雄才大略,鹰扬虎视,极言宇内大才,超尘拔俗的宏大气魄。正因为联语极佳,被人窥破其中阿谀奉承的机关,坊间讥刺为“傍友”,犹今之傍大款的傍,吊膀子式的傍,其惶惶奔走,寻求依傍的心理昭然若揭。

他看中了吴佩孚的赫赫武功,看中了他也是秀才出身,看中了他也有复古思想。他自居“文圣”,想把“武圣”的尊号献给吴佩孚。但吴氏对之尊而不亲,使其失望而去。

当时有实力的是曹锟,曹氏的左右,没有一个人喜欢吴佩孚,他在洛阳的计划,外边的传说与他实际的作为并不尽同。对所谓“武力统一全国”,隐然知其不可,当时醉心武力统一的并非吴佩孚本人,反而是反对他或拥护他的人,前者借此对他攻讦加罪,后者借此谋利取势。除了康有为,另有汪兆铭、张謇、章炳麟、徐绍桢、张继等形形色色的知名之士,或者亲到洛阳,或者函电飞驰,目的非常明确,而收获甚少。其间如康有为、章炳麟表现异乎寻常的热诚,康有为讲四维八德,发扬传统文化,以为和吴佩孚主张所吻合,期得采用。吴佩孚大概感到,横柴入灶,团结无望;勉力从之,则可能产生技术性阻绝,导致未战先输。所以他对他们表面上很尊敬,实际轻视,只是虚与委蛇而已。

康有为行为颟顸。1924年,在西北逗留西安其间,督军刘镇华待为上宾。赠送上等皮袍,他又说冷,要买狐皮袍子,刘也应之。他给刘镇华赠送一联,捧场之病依旧。联曰:华为五岳首,海纳百川流。依然老脸老皮,不顾社会反应,先把实力人物捧到极顶再说。以一并不高明的幕僚之才,而欲栖身教主地位,时势不作美,前途每况愈下的局面之下,其猴急抓狂的心理真是不堪得很。

陕省收藏家,慕名请其鉴定文物,康氏来者不拒,多据为己有。又有请看古钱的,他便向袖子里面一藏,据为己有。那人再三说是传家之物,情愿送他一枚,请把其余退还,康氏顾左右而言他,装做没有听见走了。他又顺手牵羊拿走卧龙寺所藏经卷,被绅士李汉青等告上法庭,将经卷截回,康氏恼羞成怒,向刘镇华要求赔偿一百万元,并以家藏图书要求西北大学购买,索钱;甚至要求刘镇华私人投资作其办《不忍》杂志的股本,聘请其门人张某为西北大学教授作交换……(参见高拜石《古春风楼琐记》二卷,86页)

穷途末路时分,他的本色,现出原形,简直是不管不顾地撒赖耍赖。

戊戌变法的失败,与改良派失策有关,康梁作为光绪皇帝事实上的幕僚,想当教主,而性格一根筋,操作更是笨伯,一意孤行,那就有好看的了。他们的失败,既非因为慈禧的观念守旧,也和所谓国民素质低下无涉。近代以前,日本社会也和中国大同小异,人治社会,谈不上什么宪政素养,但是东瀛的明治维新就顺利达成了。

变法期间被光绪帝倚为股肱之臣和智囊核心的康有为,成为变法运动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作为戊戌变法的灵魂人物和不可替代者,康有为的一言一行,对戊戌变法都有关乎成败的影响。

当时的慈禧太后,乃是清廷的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权欲极强,说一不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染指?康有为要搞君主立宪,首当其冲的乃是与慈禧关系的调理,要么不顾一切以非常手段置之于死地,要么变更路径低首下心曲线抵达,但康氏不此之图,反自肇端就触犯实权派的大忌,等于将改良派急需之最高权力,猛然推到了改良运动的对立面。胶柱鼓瑟若是,戊戌变法焉有不败之理?

他早先反对、或者瞧不起辛亥志士的铁血手段,所以在变法危机关头,首先想到的是袁世凯,“乃属谭复生入袁世凯所寓,说袁勤王,率死士数百挟上登午门而杀荣禄,除旧党”。(《康南海自编年谱》)殊不知袁世凯是个势利小人,比他更鬼,光绪皇帝在得到康有为的暗示之后,嘱托袁世凯:朝廷一旦有“意外之变”,他就即刻带兵进京。

唐德刚说,其实戊戌变法的中心人物还是光绪皇帝,康有为只是他看中的一个变法顾问而已。但是康派之毕其功于一役的过激作风,却颇能说服那急于求治的年轻皇帝。皇帝既有过激倾向,乃激起保守派和投机派的联合阵线的反击。而康派的教条主义和过激作风,也拒斥了开明而强大的中间派。开明派和中间派靠边站,剩下的过激派和顽固派两极分化,势均力敌,就短兵相接了。在这两派较劲之时,过激派也就是所谓帝党吧,原是个纸老虎、空架子。一旦临阵交锋,其结果如何?就不言可知了。

戊戌变法后,中山先生对康梁一是设法营救,二是在日本为其生存发展创造条件,将所办学校依其意愿改为大同学校,以梁启超为校长,听其办理,然而康梁的手下还不大领情呢。

此后,中山先生命日本志士宫崎寅藏带三万元到新加坡,劝康有为合作,反被康有为向新加坡英政府指为刺客,将宫崎逮捕。

严复对维新运动寄予深切的同情,但也对其鲁莽酝酿有所批评,“平心而论,中国时局果使不可挽回,未必非对山等之罪过也。轻举妄动,虑事不周,上负其君,下累其友,康梁辈虽喙三尺,未由解此十六字考注语。”(《与张元济书》,《严复集》三卷,533页)康有为等人不能辞其咎。

辛亥之际,他给黄兴写信,建议采取虚君共和制,以孔子的后裔假以皇冠,为一种荣誉及象征,实际政柄则操之责任内阁。

康有为当戊戌变法时期,为事实上的总策划,清廷坍塌,犹不死心,和张勋共谋复辟,当了十二天的弼德院副院长。虽说他毕生抱有教皇心态,但在时运不济的情况下,充当实力人物的头号幕僚,也是他至死不移的嗜好。这种嗜好上瘾之深,简直身不由己,并且不惧所托非人。张勋复辟,他出力最多。张勋早年任江南提督,武昌起义后,率部企图顽抗,败后退驻徐州一带。其人及所部均留发辫,人称“辫帅”,所部称“辫子军”。1917年6月,他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赶走黎元洪,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至12日为段祺瑞击败,逃入荷兰使馆,被通缉。张勋复辟,也促使康、梁彻底分家。

张勋复辟将尊孔和独裁专制进一步联络加强之,其中康有为跳得最欢,他们不长进的行为,导致儒家学说不幸成为民主的对立面。在激进的知识阶层眼里,儒学日益与专制愚昧相重叠,成为中国进步的主要障碍物。萧公权说康有为“在19世纪走在知识界之前,而在20世纪时远落后于当时的知识界”,“康氏自己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造成儒学的式微。在戊戌前夕,他勇敢地将儒学与专制分离;然而在政变之后,他以保皇会首领自居,自戊戌至辛亥,反对共和而主君主立宪;复于民国六年(1917年)以及十二年(1923年)两度参与复辟,使他的形象与帝制认同,因而被许多人视为民国之敌。”实在是见道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