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生命智慧
15750300000011

第11章 重新掌习对大自然谦卑

今年(2001年)7月底的桃芝台风,造成花、中、投三县的惨重损害,尤其是死亡、失踪的人口高达两百,惨痛的教训,终于让我们憬悟到过度开发的谬误,与大地反扑的猛爆。真的,环保的口号也不知喊了多少年了,为什么至今仍没有几个人把它当一回事?尤其是执法者。

如果各级政府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先别提水土保持(禁止过度开发,不轻易建筑高山环境的第一杀手——公路),光是严格禁止行水区住人,就足以避免在山洪暴发、土石流肆虐时人命的大量损失。但连这最起码的把关都失责,问题出在哪里?追根究底,应说是官员乃至普通民众脑中根本缺乏环保观念所致。

真的,“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正或邪的观念是一切好行为或坏习性的根源;正如佛家所谓身、口、意三业根源在意业一样。

而中国的文化传统,其实一直有很好的环保观念(不论是自然环保抑心灵环保),只可惜大家都轻忽忘记了。例如儒家的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从开发的节制角度立言。道家老庄则是侧重就回归自然、尊重生命、随顺宇宙的呼吸节奏来行动这角度来抒论。两者相辅相成,就是一套完整的环保哲学。就如老子这一章,劈头就说“希言自然”,这不是少谈自然的意思,而是“少一点人为造作,多一点尊重天行”的意思。原来老子所谓“言”,包括观念造作、理论繁衍、制度建构、行为制约各层面。老子对这些当然不是完全否定,而是提醒人不要滥用,须不得已而后用之,或者是当使用语言知识之时要彻底了解知识是一把两面刃而心存戒惧,这样才不至于伤害自然而可以长久。总之,重点不在“言”(肯定或否定知识科技)而在“希”(谨慎、适度地使用知识科技)。

于是老子举了一些大自然中过度、勉强、不正常、不自然的现象,指出它们都是无法维持长久的,如飘风骤雨,都不是大自然的常行,只如同生物学或生理学上的病变。连大自然都不得不遵守“自然”这个常道常理,人又焉能违背呢?

近代的科技文明蕴涵的最大迷思,就是相信“人定胜天”,却不知人生价值的创造,完全不必也不能以“戡天役物”为条件或代价。人过度自我膨胀的结果,就是招来大地无言却严厉的教训。人啊!还不该痛切反省,重学谦卑吗?

——2001年8月23日台湾《中华日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