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场合再说话
【孔子睿语】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
【睿语今读】
孔子说:“一个君子对自己的言过其行感到耻辱。”
孔子认为,君子是不喜欢吹牛皮与耍嘴皮的人。孔子本身就讨厌夸夸其谈的人,他多次在《论语》中谈到巧言的坏处。他的主张对于形成我们中华民族的内敛型人格有很大的关系。
长于言辞、口若悬河有时未必是好事。如果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得多了,话里就自然而然地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你对事物的态度,你对事态发展的看法,你今后的打算,等等,会从谈话中流露出来,被你的对手所了解,从而制订出相应的策略来战胜你。而且,你的话多了,其中自然会涉及他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话由于地点不同、语气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尽相同,别人在会话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加入他个人的主观理解,等到你谈的内容被谈话对象听到时,可能已经大相径庭了,这样势必造成误解、隔阂,进而形成仇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说话太多可能是一个人最大的灾祸。
隋朝有位大将军,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别人低而怨声不断。他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当上宰相。对同僚他不屑一顾,对上司更是出言顶撞。一些过分的话传进皇帝耳朵里,他被逮捕入狱。皇帝责备他嫉妒心太强、自以为是、目无尊长,但念他劳苦功高,便将他释放了。换了别人,这样的教训已经足够让他清醒过来,低调行事。可他偏偏不领情,开始向别人夸耀自己功劳卓著,并大肆宣传自己与皇族的亲密关系,甚至说出“太子与我情同手足,连高度机密也对我附耳相告。”他的对头立刻告发了他,并添油加醋,说他早有谋反之心,常常说些大逆不道的话。这一次,皇帝还是饶恕了他,但撤销了他的官职。
这位大将军的政治生命就此结束了,他的遭遇是可悲的。其实,只要他低调一些,少说几句没分寸的话,何至于落到这种境地?
说话过多,有百害而无一利。言多必失,话一出口,不加思考,匆忙之中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是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放纵你的口舌,让那些言语的毒汁四下喷溅,在伤害别人的同时,最终伤害的肯定是你自己。
在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每个人的成败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无法做到的要求,或自己不愿意允诺的要求,本来是应该拒绝的,只是由于人情关系、利害关系等,很难说出一个“不”字。
在有的场合,对对方的提问不管作出怎样的回答,都于己不利,这时不妨佯装没有听见、没有看到,不作任何表示,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953年6月,年已79岁的英国首相邱吉尔到百慕大参加英、法、美三国会谈。他以自己年事已高为借口,时常装聋,在需要回避的问题上就装作没有听见,不予回答,在感兴趣的问题上就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法国外交总长皮杜尔讨价还价,使与会者颇感头痛。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装聋成了这位首相的一种新的防卫武器。”
由于“言多必失”的教训很多,不少人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那些成功的人,说话往往把握分寸,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有的人口齿伶俐,在人际交往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说漏了嘴,也是很难补救的,所以应看对象、看场合说话,并讲究“忌口”。否则,若因言行不慎而让别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那是最不合算的事。
【智慧品悟】
说话过多,有百害而无一利。
说理三分的谈话术
【孔子睿语】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睿语今读】
孔子说:“一个君子你看他表面好像是很笨拙,不会说话,但是他做起事情来却很敏捷。”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过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人家以为他很笨”,这才是他过人的地方。否则,你滔滔不绝地胡侃,别人却从你的话语中看透你的一切信息,这等于你把自己的命运掌控权拱手交给他人。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把心腹之言都掏出来,固然真诚可敬,但往往会触犯别人身上的逆鳞。把话说得太满,就会印证那句“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金玉良言,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马有失蹄,人有失言”,把话说满了往往会掐断自己的退路,就无法保证每一句话都说得滴水不漏,从而在交际场上招来误会,为自己留下隐患。所以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的时候多思量一下,给自己留一条退路,这是处世中很重要的一项原则。
“说理三分”,讲的其实是一种技巧。你若有理,聪明人一点就通,不用十分,三分就足够了,不必画蛇添足;碰到蠢人(或一时走进死胡同的人),你多费口舌也无用,不妨假以时日,让他自己慢慢去悟;至于蛮汉,他本不讲理,你即使讲上十二分,也无异于是对牛弹琴——岂止是对“牛”呢,说不定是在对“虎”弹琴,弹得“老虎”上了火,“啊呜”一声要了你的小命!
人总有缺点,或多或少总有不周全的地方,他或许一时并不明白,但事后他可能会意识到。你巧妙地说上几句,点到为止,正是与人为善,让他心存感激;若是穷追猛打,非要弄得人家连面子都留不住,只怕会两败俱伤。
古人谈写作时有一大诀窍,“含而不露,便是好处”,“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见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其实这也是做人的一大诀窍。做人不能太露,太露了就是“晚唐之作”,不可取。含蓄是一种大气、一种教养、一种风度,真正会做人的,总是含蓄的,总是懂得明明占理十分却只说三分,总是记着“得理也让人”。
不过,人性的弱点之一是“一吐为快”,何况是在理儿上的,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理直气壮”起来。因此,许多人虽然有“热心肠一副”,却总成不了气候——常常就在这多说的几句之中,将功劳也连带着一笔勾销了……
“说理三分”,实在是大智慧、大修养、大气度、大学问。现代人多半都“敏于行”却很少有人“讷于言”,大概大家都以为“木讷”是不够聪慧的表现吧。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智慧品悟】
含蓄是一种大气、一种教养、一种风度,真正会做人的,总是含蓄的,总是懂得明明占理十分却只说三分,总是记着“得理也让人”。
谣言止于智者
【孔子睿语】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子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睿语今读】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南子是卫国国君的宠妃,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但是外面的名声不太好。这里子路生气的事就是关于这个美人的。从前的一些学者是这样解读这一段的:孔子去会见了南子,子路很不高兴。(我们都知道子路是个急性子,而且耿直)这一次他大概是劈头盖脸地质问他的老师了,一点也不给孔子面子。急得孔子赌咒发誓说:“我要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那真是要天打五雷轰!”其实,子路听说孔子去见了南子,他很着急也很生气,主要是担心老师的声誉被毁。但是孔子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子路啊,你不要人云亦云。难道你不知道人言可畏吗?别人说南子不好,但是我见了她觉得她很好,并不像外面所传说的那样。”
在这里,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智者的修养:背后不胡乱说他人是非,而且让谣言止于智者。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空前一致。
有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苏格拉底那儿,对苏格拉底说道:“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3个筛子筛过了吗?”“3个筛子?哪3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不知道,我是从街上听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