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颗质朴的心,可以让生命永远保持健康,让生命永远保持青春,让自己归于自然,回归生活的原始本色。
放松心灵,无忧无虑天地间
【庄子睿语】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庄子·缮性》
【睿语今读】
由于外物而丧失自身,由于流俗而失却本性,就叫做颠倒了本末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如何才能获得逍遥的自由境界,这是庄子用他的一生在讲的问题。在庄子看来,一个人要想真正获得自由的逍遥境界,必须看破执著于物、迷失于世俗的虚妄。所谓因由看破自逍遥,看破了这些虚妄的因由,一个人就能获得逍遥的境界。
《我希望能看见》一书的作者彼纪儿·戴尔是一个几乎瞎了50年之久的女人。她写道:“我只有一只眼睛,而眼睛上还满是疤痕,只能透过眼睛左边的一个小洞去看。看书的时候必须把书本拿得很贴近脸,而且不得不把我那一只眼睛尽量往左边斜过去。”
可是她拒绝接受别人的怜悯,不愿意别人认为她“异于常人”。小时候,她想和其他的小孩子一起玩跳房子,可是她看不见地上所画的线,所以在其他的孩子都回家以后,她就趴在地上,把眼睛贴在线上瞄过去瞄过来。她把她的朋友所玩的那块地方的每一点都牢记在心,不久就成为玩游戏的好手了。她在家里看书,把印着大字的书靠近她的脸,近到眼睫毛都碰到书本上。她得到两个学位:先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得到学士学位,再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到硕士学位。
她开始教书的时候,是在明尼苏达州双谷的一个小村里,然后渐渐升到南达科他州奥古斯塔那学院的新闻学和文学教授。她在那里教了13年,也在很多妇女俱乐部发表演说,还在电台主持谈书和作者的节目。她写道:“在我的脑海深处,常常怀着一种对完全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对生活采取了一种很快活而近乎戏谑的态度。”
然而在她52岁的时候,一个奇迹发生了。她在著名的梅育诊所施行了一次手术,这使她的视力提高了40倍。一个全新的、令人兴奋的、可爱的世界展现在她的眼前。
她发现,即使是在厨房水槽前洗碟子,也让她觉得非常开心。她写道:“我开始玩着洗碗盆里的肥皂泡沫,我把手伸进去,抓起一大把肥皂泡沫,我把它们迎着光举起来。在每一个肥皂泡沫里,我都能看到一道小小彩虹闪出来的明亮色彩。”
当我们去审视和扪问自己的心灵时,能否像彼纪儿·戴尔那样在肥皂泡沫中看到彩虹?生活中的阴云和不测,使许多人活在自怨自艾的边缘,他们早已习惯了用抱怨和悲伤去迎接生命中的各种遭遇,由于自身内心世界的阴晦,原本明朗的生活变得泥泞而毫无希望。想想像彼纪儿·戴尔这样的人吧!也许我们可以从她们身上学到点什么。用心去感受你眼中的可爱世界吧,阳光下洗碗盆里的肥皂泡沫都是五彩缤纷的。
从今天起,请放松你的心灵,做到心性旷达,不被世俗左右。正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过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在这“好”与“了”之间,我们何不做一个放达的人,不为名利所束缚,自由驰骋于天地间,无忧无虑,自在逍遥!
【智慧品悟】
一个人要想真正获得自由的逍遥境界,必须看破执著于物、迷失于世俗的虚妄。
坦然之心能映出万物之美
【庄子睿语】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睿语今读】
泉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不如将过去江湖里的生活彻底忘记。
人和万物并存于世间,只有达到和谐的境界才能有幸福的感觉,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呢?庄子认为,只有相忘才是最高的和谐。《庄子·天运》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对话:
宋国太宰荡向庄子请教仁爱的问题。庄子告诉他说:“虎和狼也具有仁爱。”太宰荡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庄子说:“虎狼也能父子相互亲爱,为什么不能叫做仁呢?”太宰荡又说:“我想请教最高境界的仁。”庄子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没有亲。”太宰荡说:“我听说,没有亲就不会有爱,没有爱就不会有孝,说最高境界的仁就是不孝,可以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最高境界的仁实在值得推崇,孝本来就不足以说明它。这并不是要责备行孝的言论,而是不涉及行孝的言论。向南方走的人到了楚国都城郢,面朝北方也看不见冥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距离冥山越来越远了。所以说,用恭敬的态度来行孝容易,以爱的本心来行孝困难;用爱的本心来行孝容易,用虚静淡泊的态度对待双亲困难;虚静淡泊地对待双亲容易,使双亲也能虚静淡泊地对待自己困难;使双亲虚静淡泊地对待自己容易,能一并虚静淡泊地对待天下人困难;一并虚静淡泊地对待天下之人容易,使天下之人能一并忘却自我困难。盛德遗忘了尧舜,因而尧舜方才能任物自得,把利益和恩泽施给万世。孝、悌、仁、义、忠、信、贞、廉,这些都是用来劝勉自身而拘执真性的,不值得推崇。所以说,最为珍贵的,一国的爵位都可以随同忘却自我而弃除;最为富有的,一国的资财都可以随同知足的心态而弃置;最大的心愿,名声和荣誉都可以随同本性而泯灭。所以,大道是永恒不变的。”
庄子借用行孝这个事例来解释说,一个人如果想和别人和谐地相处,如果能达到相忘的境界,彼此之间就没有了任何的戒备和迁就等心绪;没有了戒备和迁就等心绪,就会像江湖中的游鱼和高天上的流云之间不会有任何冲突一样,悠然自得,就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很久以前,在一座偏远的大山中,漫山遍野都是桃树。春天来临时,会盛开漫山遍野的桃花,就像朝霞一样灿烂;到了秋天,漫山遍野都是硕大滚圆的桃子。在大山脚下,有一个纯朴的小山村,山村中住着十来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这里,以打猎和采摘满山的野果为生,生活过得虽然辛苦,但是村民们从来就没什么冲突,怡然自得。
这一年,天下大乱,一个人为逃避战乱,从洛阳城逃避到这大山之中,村民们善意地接受了他。
过了几年,战乱过去了,这个人不再满足于每天打猎过活。这年秋天,他向其中一个村民借了一头驴子,自己编织了两个箩筐,到山上摘了满满两箩筐桃子,赶到离此最近的市镇售卖,等他回来时,已经用卖桃的钱买回一头骡子。然后,他就继续摘桃去卖,几次以后,他就积累了很多钱财,成为山村中最富有的人。
其他的村民看见了,也争相效仿。于是,矛盾出现了,贫富差距出现了,大家开始互相嫉妒、互相猜疑。最后,那个洛阳来的人成为他们共同的“东家”。
就像这个故事所说的那样,当初他们和谐相处的时候,大家都顺应自己的本性生活,从来没有什么矛盾,生活怡然自得。但是,当其中一个人生出机心以后,生活就彻底变了,嫉妒、猜疑都出现了,最后大家都沦为那个外来人的雇工,和谐就再也没有了。
因此,在人世间,一个人一定要少一些机心,多一些顺应;少一些欲望,多一些淡泊。这样,你才能够体验到坦然的乐趣,心中才能映射出万物的美。
被世俗与欲望牵绊时,要时时记住: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常若此,自然自在坦然。
【智慧品悟】
在人世间,一个人一定要少一些机心,多一些顺应;少一些欲望,多一些淡泊。这样,你才能够体验到坦然的乐趣,心中才能映射出万物的美。
生命,各有各的快乐
【庄子睿语】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
【睿语今读】
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
树根上的小蘑菇寿命不到一个月,因此它不理解一个月的时间是多长;寒蝉的寿命很短,生于夏天,死于秋末,它们自然不知道一年当中有春天和冬天。它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或许一般人觉得它们可怜,但其实,那些生命即使活了几秒钟也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因为它们有它们的快乐。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感受的境界也是各不相同,只要能感受到各自生命中的快乐就行。
一天,龙王与青蛙在海滨相遇,打过招呼后,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珍珠砌筑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阙楼,屋檐华丽而有气派,厅柱坚实而又漂亮。”龙王反问了一句,“你呢?你的住处如何?”青蛙说:“我的住处绿藓似毡,娇草如茵,清泉潺潺。”
说完,青蛙又向龙王提了一个问题:“大王,你高兴时如何?发怒时又怎样?”龙王说:“我若高兴,就普降甘露,让大地滋润,使五谷丰登;若发怒,则先吹风暴,再发霹雳,继而打闪放电,叫千里以内寸草不留。那么,你呢?青蛙!”青蛙说:“我高兴时,就面对清风朗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
人活在世上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或者是“龙王”,或者是“青蛙”。龙王有龙王的活法,青蛙有青蛙的活法,“青蛙”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乐趣,而这些乐趣“龙王”们还不一定具备呢!或许你的生活很简单,但是你也会有自己的乐趣。生命的快乐,就在于对自己生活的一种简单的满足。
富翁到海边的一个小渔村度假。傍晚,他来到海边散步,看见一个渔民满载而归。富翁与渔民闲聊了起来,看着他捕的鱼,问他为什么不再多捕一些。“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了。”“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渔民满足地说:“我呀?我每天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们儿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实又忙碌呢!”
富翁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捕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然后你可以捕更多的鱼,再买更多渔船,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接着你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这要花多少时间呢?”“15~20年。”“然后呢?”
富翁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富翁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公司的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然后呢?”富翁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出海随便捕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们儿玩玩吉他!”渔夫一脸自得地说:“我现在不就达到这样的生活目标了吗?”
人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开始无忧无虑,因为需求的东西少,负担少,所以得到的快乐也就多。随着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断地增加,要求不断地提高,各种各样的负担和烦恼也由此而生,除了苦苦挣扎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之外,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是不是过得快乐。到了最后,等你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时,生命的守护神已经开始远离你而去了,等待你的将是生命的衰落、灭亡。
心理学家马修·杰波博士说:“快乐纯粹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不受环境拘束的个人举动所产生的观念、思想与态度。”生命各有各的快乐,选择属于你自己的快乐吧。
【智慧品悟】
快乐纯粹是内发的,它的产生不是由于事物,而是由于不受环境拘束的个人举动所产生的观念、思想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