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上班孔子下班庄子
1583400000006

第6章 学会重义而轻利(2)

第二天一早,汤姆带着这些以一顿法式大餐为代价换来的精美邮票,坐到了怀特的办公桌前。接过汤姆递过来的邮票,怀特满脸笑意,对汤姆非常客气。“我的乔治将会喜欢这些,”怀特不停地说,一面抚弄着那些邮票,“瞧这张,这是一张无价之宝。”接下来,他们花了一个小时谈论邮票,并看了怀特儿子的照片,然后怀特把汤姆想要的资料都说出来了,而且还打电话向以前的同事询问,把一些事实、数字、报告和信件中的相关内容全都告诉了汤姆。

成人之美赢得人心,“帮人最终帮自己”,这成了汤姆后来一直信奉不疑的真理。

在日常工作中,同事之间免不了互相帮忙。平常我们总说乐于助人,其实在办公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同样可以既帮助别人又帮自己。

假如一个同事请你提意见,诸如“你认为我的工作态度不对吗”、“是不是我不该以那种方式处理同老王的矛盾”……这些问题当然都不易处理,却也给了你一个帮助对方进步和表现气度的机会。最愚蠢的回答就是直接答“是”或“不是”,你的回答应有一些建设性,也就是说你应该提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因为要是你的答案不能令对方畅快,他肯定不会接受你的意见,甚至认为你是敷衍他,白白辜负了他对你的信任。

当然,要表示你的关心,必须是诚挚的。这不仅使得付出关心的人和接受关心的人都有成就感,而且当事人双方都会受益。当你尽自己所能成人之美时,你就是在帮助自己。因为在这个由人组成的社会里,当接受你帮助的人对你十分感激时,你就会感受到一种温情,这种温情让你感觉更舒服。那种因为使别人幸福而令自身欣喜的感觉,让你知道幸福的真正含义,让你想远离那种生活如行尸走肉般的冷漠世界。

拿破仑·希尔曾写道:“为你自己找到幸福的最有保障的方法就是奉献你的精力,努力使其他人获得快乐。幸福是捉摸不定、透明的事物。如果你决心去追寻幸福,你将会发现它难以捉摸;如果你把幸福带给其他人,那么幸福自然就会来到。”

【智慧品悟】

当你尽自己所能成人之美时,你就是在帮助自己。

在义的前提下求利

【孔子睿语】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睿语今读】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据孔子的弟子记载,孔子平日较少提及“利”。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本性,君主在主持国政时应把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放在首位,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要“因民之利而利之”。子贡问政时,他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可见孔子比较看重人民的物质生活,不过他对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故“罕言利”,对“利”持谨慎保守的态度。

王夫之也曾经提出“务义”之说,他认为,义与利是对立的统一,有一定的界限;利与害也是对立的统一,经常相互转化。专意求利,却常常得害;唯有专意遵义而行,才能免除祸害。“出利入害,人用不生。”王夫之还指出,人离开物质利益就要陷入危险的境地,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因此,君子不可不食人间烟火,有时也要“喻于利”。

义与利是密切统一的,如果简单地将义与利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划分标准,实际上是把义与利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误导人们去追求一种虚幻的道德满足感。

有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一生从不与人争利,包括自己应得的利益。在这个俗世中,他像野草一样活了一生,慢慢老死。他来到了天堂,发现天堂的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所有人都你挤我拥,想早点进入天堂的大门。

他想,我不能和人争,不然会有麻烦。于是,他一个人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面。前面不断有人插队,为此许多人混战成一团,然后妥协,队伍又恢复了平静。他不敢插队,连这样的念头也没有。还有人不断向他请求,能不能把位置让给他们,他答应了,于是又站到了队伍的最后面。他在这里有很好的名声,所有新来的人,都会让他把他的位置让给他们。他永远都排在队伍的最后面,这样过了几个世纪,他还没有进入天堂。他慢慢有些不耐烦了,但他从来不敢和人说,更别说生气了。所有人都说他的脾气好,然后像在人间一样,开始把取笑他作为一种游戏。

终于,他遇上了一位天使,他壮着胆子问:“天使啊,我在这里站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进入天堂?”天使把他的情况告诉了上帝。上帝说:“你说的是那个永远排在队伍最后面的人吗?让他下地狱吧!”天使把上帝的话告诉了他,他终于愤怒了。他去质问上帝:“上帝啊,你不是把天堂留给那些温良、仁慈、有道义的人吗?”上帝说:“是的,但是如果你连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都不愿去争取,那么地狱最适合你了!”

明代李贽在《与庄纯夫书》中写道:“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但有时,一味放弃自己应得的“利”,处处宽忍退让,只会助长小人的贪婪。鲁迅先生曾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说,在“义”的前提下追求自己应得的“利”,是正常且正当的。

【智慧品悟】

在“义”的前提下追求自己应得的“利”,是正常且正当的。

让内心丰盈的金钱才有价值

【孔子睿语】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睿语今读】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样才能避免因对金钱物质的过分追求而导致的人的异化;若以不义之举取得富贵,则如浮云过隙,瞬间即逝。

契诃夫说过,金钱并不就是幸福,一个人即使贫穷也能幸福。金钱虽然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带来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

生活原本可以平平淡淡,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质。放开心情,享受平淡生活,平淡之中蕴含着生活的真谛。

金钱并不是唯一能够满足心灵的东西,虽然它能为心灵的满足提供多种手段和工具,但在现实生活中,你却不能只顾享受金钱而不去享受生活。享受金钱只能让自己早日堕落,而享受生活却能够使自己不断品尝人生的幸福。享受金钱会使自己被金钱的恶魔无情地缠绕,于是自己的生活主题只有“金钱”二字,整天为金钱而困惑,为金钱而难受,为金钱而痛苦,生活便会沦为围绕着一张钞票而上演的闹剧;享受生活的人则不在乎自己有多少金钱,多可以过,少也一样可以过,只要自己处处能够感悟到生活。享受金钱的人最后会被金钱妖魔化,绝对没有好的下场;享受生活的人会感觉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于是越活越有味道。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财富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的岩浆似的流进他的口袋里时,他变得贪婪、冷酷。深受其害的宾夕法尼亚州油田附近的居民对他深恶痛绝。有的受害者作出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刑。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地迁到其他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变得像个木乃伊。”

洛克菲勒由于为金钱操劳过度,身体变得极度糟糕。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以他身体的现状,他只能活到50多岁;并建议他必须改变拼命赚钱的生活状态,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这时,他才开始省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了他的身心,他听从了医师的劝告,退休回家,开始学打高尔夫球,上剧院去看喜剧,还常常跟邻居闲聊,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他开始考虑如何将庞大的财富捐给别人。

于是,他在1901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医药研究所”;1903年成立了“教育普及会”;1913年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1918年成立了“洛克菲勒夫人纪念基金会”。他后半生不再做钱财的奴隶,喜欢上了滑冰、骑自行车与打高尔夫球。到了90岁,他依旧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日子过得很愉快。他逝世于1937年,享年98岁。他死时,只剩下一些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其他的产业都在生前捐掉或分赠给继承者了。

心中只有“金钱”两个字,就会成为金钱的奴隶,神志混乱,在本能的驱使下作出令人痛恨的事情。前半生的洛克菲勒,为了追逐金钱弄得自己众叛亲离,却不知道自己早已失去了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对待金钱必须要拿得起放得下。赚钱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赚钱。假如人活着只把追逐金钱作为人生唯一的目标和宗旨,那人将是一种可怜的动物,人将会被自己所制造出来的这种工具捆绑起来,被生活所遗弃。

为追求金钱而迷失自我是可悲的,在金钱的奴役下胡作非为是可耻的,死守着一点金钱不放更是可怜的。金钱的光芒掩盖不了内心的失落,只要有眼光,看准了那些能使你幸福的东西,就应不惜金钱去得到它,因为只有当金钱能给你幸福时,它才是最有价值的。

【智慧品悟】

对待金钱必须要拿得起放得下。赚钱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