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西藏的月光
1594200000027

第27章 浸润在甘露中的爱(3)

仿佛果实,在甘露的浸润中日臻纯熟。传说益西措加在连续着生命意识的每一个念头里,安住在远离生灭的无死中,无畏自在圆满了身相,成就了金刚一般坚不可摧的永恒的光明虹身和受持听闻法义的不忘总持(19),已与莲花生心心相印,没有分离——但分离的这天,仍然到来了。益西措加哀痛难忍泪流满面地向莲花生祈请道:“在火阴鸡年,我拜见莲花生大师,得到了不忘的总持,我一生都跟随着莲花生大师,但此刻,您将如同彩虹和云彩一般消失在空中,只有具足不变信心的益西措加留下来,为何不把劣生的女子益西措加带走呢?这是真的吗?来到西藏而不永久居留!想起上师的殊胜妙行,我益西措加热泪流溢,心绪难以稳定,在这芸芸众生中还有谁比我痛苦啊……”

莲花生离开西藏后,益西措加继续着莲花生的事业,结集莲花生大师所有密语教法,以艰苦卓绝的修行,成为一代女密宗大师和西藏无与伦比恩德的如意圣母。传说她在藏地引度众生两百年,最后,带着不想舍弃的美丽女儿身,飞往吉祥铜色山(20)……

写到这儿,我已回到拉萨。

曾经的一切,渐渐变成我的文字中,遥远的神话。

某夜,我突然再次梦见益西措加。雍容华美的益西措加在天上,她给我打来了电话,问我:“你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吗?”

梦里一瞬,那么真切,她的神情那么威严,使我忘却了所有的请求!

此刻,又一年的早春来临,而今年,将是藏历双闰的春天。山野和田园缓缓生出了绿意,下个月,也还将在春日里蔓延。我倾听着窗外的雷声,遥望着风雨中摇曳的树影,看到早春像心里龟裂的薄冰,温润的寒意切切低吟……

细雨戚戚地啜泣着。

迷蒙的雨雾中,水光好像益西措加的眼睛;五彩斑斓,又仿佛莲花生和五位心传女弟子交相辉映……

我曾在堪布·贡觉丹增撰写的《宁玛派源流》的著作中读到:她们分别为益西措加、曼达拉哇公主以及尼泊尔国王持善的女儿释迦德哇、尼泊尔民女嘎拉僧底、出生于“门擦沃”的藏族女子扎西秋邬珍等,她们与莲花生身、口、意、功德、事业五方面共同修持,成为五位非凡女性。

一滴雨飘进来,落在我炙热的唇上。我闭上眼,体会着雨水在这一刻犹如心海一滴,仿佛告悟我,真爱,只在追随莲花生的女子心中金刚不坏。

《浸润在甘露中的爱》注释:

①虹彩光明的蕴身:即虹身,又称光身。指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中,证得的五蕴肉身成为光明身的成就。五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指肉体及感官反应;二是指肉体及感官反应和随之产生的精神、心理层面的反应和认识。具体来说,五蕴可分为:1.色蕴,指我们肉体器官的五个部分和五种知觉。为眼、耳、鼻、舌、身——称为五根,由此而来的五种知觉为:色、声、香、味、触——五境。2.受蕴,指肉身和精神的五种感受:分为身体感受和心灵感受。3.想蕴,心灵意识产生的认识和认定的形象,即通过看、听、接触等,对对象产生的认识和判定的形象,并衍生出的概念。4.行蕴,“行”是指造作,行蕴是指心灵被造作出来的行为。5.识蕴,是指心灵意识的范畴,和心灵意识产生的不同感受、思想、行为。

“证得五蕴”:是佛教里形容生命超越了肉体局限和自我心灵意识局限的一种身体和心灵共同达到的境界。

②法界:佛教术语。法,泛指宇宙万有一切事物,通常释为“轨持”,即一切不同的万事万物都能保持各自的特性,互不相紊,并按自身的轨则,能让人们理解是什么事物。界,含有种族、分侪的意思,即分门别类的不同事物各守其不同的界限。法界一词,在佛学中,一般指意识范畴中的境界,并根据意识产生的境界,有详细分划。

③广大空乐:指证悟空性的智慧。这种智慧的境界中,没有任何痛苦,断除了一切痛苦的根本因素,一切现象都是佛的身、口、意,这个身、口、意,也不是实有的,是如梦如幻的空性,空性与清净现象无离无合,所以叫做广大空乐。

④无量劫:佛教比喻计数无尽的时劫。“劫”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到无尽长,短也可以短到一刹那。

⑤摩尼宝珠:能解除人们的贫困和痛苦,暗中能令明,热时能令凉,寒时能令温。宝珠所在之处,其地不寒不热,若人有热、风、冷病或癞、疮、恶肿等,以珠着其身上,病即除愈,以及澄清浊水,改变水色之德。令所求一切净妙愿望获得实现。因此,摩尼宝珠作为消灾、吉祥的象征,人们用它以祈求幸福平安、招财进宝,已成为传统习俗。

⑥空行伴侣(修行伴侣):亦称为空行母、明妃、佛母或天母,为行者之修行助伴,在藏传佛教中表示智慧与力量。

⑦本初普贤王佛:法性本初佛,又名为阿达尔玛佛。一切众生原本是佛,无须向外驰求。普贤法身本属于无相,遍一切都虚空。但依权宜方便故法身之外建体法身,略述如下:身蓝色——表佛智遍如虚空;裸体——象征其空而莹澈之相;定印之——以持其法尔如如之体;双运——表空乐不二,一切诸法,皆为普贤体性。

⑧法喜:法喜是一种比喻,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就好像人有什么喜事特别高兴的样子,但不同于世间的欢喜。法喜是清静的,是人的自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的佛性的显现。这种感觉充满整个内心,获得短暂的智慧之光的遍照就是法喜充满。《维摩经·佛道品》:“法喜以为妻,慈悲以为女。”南朝梁武帝《摩诃般若忏文》:“愿诸众生,离染著相,迴向法喜,安住禅悦。”宋苏轼《赠王仲素寺丞》诗:“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清钱谦益《莆阳陈氏寿宴》诗之二:“满室天花都不著,长留法喜伴维摩。”

⑨如来语金刚:如来,即如来佛。“如”在佛经中称真如,就是绝对真理;金刚,形容永恒不变。这里形容学习永恒不变的真理。

⑩空行母:空行,藏文称“康卓”;空行母,藏语“康卓玛”,来源于印度西南部的达罗毗荼,达罗毗荼人具有浓厚的女性崇拜特点。公元前40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后,又将该信仰概念与雅利安人的信仰三主神之一的伊士瓦尔(即湿婆神)结合起来,再后经尼泊尔才传入西藏。空行母又分为世间空行母和出世间空行母。出世间空行母是指佛教传说中诞生在“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中的空行母,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一切众生,发广大誓愿的力量所得的成就身,也就是菩萨的成就化身。世间空行母是佛经传说中被佛法慑服,来自于罗刹界、魔界的生灵,皈依佛法后,将自身魔力转变成护法的法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益于众生,但仍具有魔性,也可能伤害众生。

(11)菩提萨埵:“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众生),全译是“觉有情”,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就是说,菩萨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

(12)南无:佛学术语,Namah-Namo,又做南牟,南谟,那谟,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谟,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我,度我等。是众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出自《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13)三昧耶金刚:佛学中一种迅捷的学习方法,方便法门。

(14)班丹拉姆:“班丹拉姆”梵文读“达维”,藏语称“巴登拉母”,即吉祥天母。还有“大命女主”、“女大战神”、“战神王后”、“魔王”等名号,是藏传佛教万神殿中位居首席的密宗女性护法大神。是藏密中“八仇凶神”出世间护法神之一,也是藏密中贡布依恬主(大黑天神,亦称“玛哈噶拉”)的明妃属愤怒佛母,因她有大吉祥,受到人们的爱戴故又称“功德天”。吉祥天母常见的造型有两种化身,一为文静慈善形;一为愤怒形。有关班丹拉姆的信仰最早来自印度,传说她最初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主神加里女神,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称为“吉祥天女”。在大昭寺二楼供奉着班丹拉姆和她示现的另外两个不同法相:白拉姆和白拉白东玛。

(15)绿色摧坏度母的坛城:度母的一种形相。

(16)种子字:密教中,表示佛、菩萨等诸尊所说真言之梵字。所以称种子者,乃因其具有“自一字可生多字,多字复可赅摄于一字”之意。“种子”一词,含有引生、摄持之义。例如合十字为一句,若以第一字为种子,则可依之引生下面九字所具有之观智,同时此九字之意义亦可摄入第一字。密教即以此理表示若了知一法,即了知一切法;若了知一法空,即了知一切法空;若能于一字专注行观,修诸行愿,即能于一切行愿皆得圆满。

(17)六字真言:六字真经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

(18)多吉帕姆:金刚亥母,藏文名为多吉帕姆。她是一位女性神祇,其神格较为复杂。在藏传佛教噶举派中,她为女性本尊之首,玛尔巴、米拉日巴、冈波巴等诸位大成就者均依止她为本尊;在格鲁派中,她是三大本尊之一的上乐金刚(Cakrasamvara)的明妃;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中,她只是一位地位较低的护法神。头侧长有一猪首是她重要的身份标志。

(19)受持听闻法义的不忘总持:“总持”为梵语陀罗尼,指学习佛法获得的一种能力、成就、境界,即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以念与定慧为体。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

(20)吉祥铜色山(铜色吉祥山):传说铜色吉祥山乃莲花生大士以其虹光身所化现之净土,乃无量无边之光明世界,寂灭喜乐、智慧遍布。莲师之净土铜色吉祥山传说就位于“妙拂洲”的中央,形状如同心脏,由众多奇珍异宝和合而成。山顶是殊胜不可思议的莲师宝殿,名叫“莲花光明宫”。该宫殿底层是为以莲师为主尊的化身净土,第二层为普陀山之报身净土,第三层为极乐世界之法身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