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余味
1596600000024

第24章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2)

小人,是对那些不具备人格标准之人的泛称,他们的活动相当隐蔽,如果不用心琢磨,还真难判定小人究竟会何时、何地,出现在何人面前。在小人尚未耍弄手段的前提下,一个公认的君子也可能是个隐藏着的俗不可耐的卑鄙小人。所以说,小人就是玩弄阴谋伎俩的人,这种人平时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说有笑,看似诚恳大方,只有在背后乘你不备捅你一刀子的时候,你才会愕然醒悟:哦,原来不幸遇上了小人。

我们身边不可能无小人,但是我们要远离小人。同小人一起办事若处理不当,常常会吃亏。正所谓“易涨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小人没有特别的长相,脸上也没写着“小人”二字,有些小人甚至还长得又帅气又漂亮,既有口才也有真才,看上去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可谓是“人小鬼大”,所以千万不能小瞧。小人就是那些做人做事不守正道,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似乎“造谣生事”、“挑拨离间”、“阿谀奉承”、“阳奉阴违”、“趋炎附势”、“落井下石”、“推却责任”等这些词汇都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就是踩着他人鲜血前进的那批人;他们就是不讲法、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那群人。和这些小人相处要小心:既要保持距离,又不要得罪他们,既要小心说话,又不要有利益瓜葛。只有这样,才能把他们对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这种折中的方式,并不是选择上的左右摇摆,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引用作家刘墉先生的一句话,那就是:我不是教你诈,我只是想教你做人的道理,免得你被人骗了,还在帮别人数钱……

有时候,在认清小人的同时,也会认错小人,就是把好人错当成小人,这种误解通常会带来很大的伤害,既伤害了他人,也给自己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要想尽量避免误会,就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实际上,这句成语原作“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本是褒义。

春秋时期,有一年冬天,晋国有个梗阳人到官府告状,梗阳大夫魏戊无法判决,便把案子上报给了相国魏献子。那个告状的梗阳人便送了一些歌女和乐器给魏献子,魏献子正打算收下来,魏戊对阎没和女宽说:“主人向以不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收下梗阳人的女乐,就没有比这更大的贿赂了,您二位一定要劝谏。”阎没和女宽便答应了。退朝之后,阎没和女宽等候在庭院里。开饭的时候,魏献子让他们吃饭。等到饭菜上桌,这俩人却连连叹气。饭罢,魏献子请他们坐下,问:“我听我伯父说过吃饭的时候要忘记忧愁,您二位在摆上饭菜的时候三次叹气,这是为什么呢?”阎没和女宽异口同声地说:“有人把酒赐给我们两个小人,昨天没有吃晚饭,刚见到饭菜时,唯恐不够吃,所以叹气。菜上了一半,我们就责备自己道:‘难道将军让我们吃饭,饭菜会不够吗?’因此第二次叹气。等到饭菜都上齐了,愿意将小人的肚子作为君子的内心,刚刚满足就行了。”魏献子听了,知道阎没和女宽是以这些话来劝自己不要受贿,于是就辞谢了梗阳人的贿赂。

后来这句成语发展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来指以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不少人遇到问题,最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二是出现了问题,总是胡乱猜疑,甚至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挑剔别人,但事实通常和自己所想的正好相反。

曹操,被称为“乱世奸雄”,幼年的时候就诬师欺父,为人诡计多端,品行十分恶劣,而且阴险凶残。在《三国演义》第四回里,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被董卓通缉,幸好被陈宫所救,得以寄宿于曹操的义伯父吕伯奢家中。吕伯奢令家人热情款待,但曹操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听见吕家磨刀的声音,便怀疑吕氏一家不怀好意,竟将吕家一家老小全部杀死。当曹操、陈宫策马出逃,路遇吕伯奢买酒回家款待曹、陈二人时,才发现之前是误杀,但他仍挥剑将吕伯奢也杀了。陈宫说:“刚才是不知而误杀,现在却是明知而杀之,为什么?”曹操说:“吕伯奢回家发现家人被杀定会报官追来,于是我们必死。”陈宫抱着吕伯奢的尸体痛哭。曹操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极端的小人唯我主义嘴脸暴露无遗。

为人处世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只能凭自己的心智与慧眼行事。因为世事太凶险,人心隔肚皮,如果只以一种被模式化的处事方式和不同类型的人相处,那么必定会受到现实无情的嘲弄。当然,我们可以笃信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但溯其过程,也不难发现常有正义向邪恶让步的时候,那些毫无个人修养,言谈粗俗,仪态猥琐之人之所以可以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因为善良与正义的一方缺乏足够的生存信心与底气。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说邪恶的人们能够积聚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善良的人们也同样应该如此。”君子集聚与小人合群是不同的,这正如《庄子.山木》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所以他们的交往淡得像清水一样(不是感情清淡),不含有任何功利之心;小人之间的交往则甜得如同甜酒,他们把友情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之上。君子淡泊却内心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的只有利益。这种君子之交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交友之道。

据说在唐朝贞观年间,大将薛仁贵在尚未得志之前,和他的妻子就住在一个破窑洞中,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完全是靠着王茂生夫妇的接济生活。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因其平辽功劳极大,被封为“平辽王”。一登龙门,身价倍增,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礼物就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大惊失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启禀王爷,此人如此大胆戏弄王爷,请王爷重重地责罚他!”岂料薛仁贵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都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的资助活下来,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浓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是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他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后来,薛仁贵和王茂生一家一直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从此流传了下来。很多人交朋友都爱走极端,要么形影相随,要么冷言冷语,不是依赖得要命,就是孤傲得过头。朋友间如果不懂得控制和平衡,非冷即热,就很难体悟到温和清淡的境界。市面上的各种饮料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口味,种类五花八门,可是仔细比较一下,还是无色无味的清纯泉水最好喝。

越平淡才能越长久,一个人但凡能够做到无论何事都心静如水,那他必定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与人交往,也要这样:亲君子,远小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余秋雨先生在交友与远小人上的观点是基于一个论点出发的。君子之交是心灵上的交流,老子说过“上善若水”。对待朋友要真实诚恳,建立友情的基础应该是互相欣赏、互相理解。所以,在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可盲从,不可随便附和。这样的友情,虽然看起来像水一样清淡,但是却可以长久不衰,就仿佛是天地间共存的一种默契,源源不断,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