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只应该是电视品牌
海信 IBM 联想 容声 科龙 品牌 定位
没有牺牲就没有企业战略。对眼下正日益陷入战略混乱的海信科龙来说,尤其需要明白牺牲正是企业战略的精华所在。换句话说,你不做什么甚至比你做什么更重要,因为人们总是容易受到诱惑而偏离正确的轨道,或因为难以放弃手里所有的东西而抱着错误不放。
海信科龙的家电业务涉及海信冰箱、海信空调、科龙空调、容声冰箱等。很显然,这其中有一个各个品牌如何定位的问题。海信董事长周厚健曾坦承这个问题“不可能说清楚”,并认为“现在仓促定位,可能给未来带来更大的麻烦”。
为什么周厚健会觉得定位这么难呢?因为他没有弄明白定位是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如果看到人们的心智,定位就变得相当简单了,以至于是显而易见的了。别看它简单,由于它契合人们的认知,在市场上却是威力巨大,成为品牌制胜的法宝,定位正是因此而具有战略层面的意义。
那么,在人们的心智中,海信、容声、科龙这三个品牌分别代表什么呢?海信,是电视;容声,是冰箱;科龙,是空调。消费者的心智才是营销的主战场,而消费者的认知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然而很多营销者总是想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消费者,这是造成无数营销资金白白浪费的最大原因之一。我们看看海信对自己旗下的三个品牌所作的“定位”是如何一厢情愿:海信空调主推变频;科龙空调主推双高效;海信冰箱也重在变频产品,容声冰箱继续其保鲜定位,主推原生态,主打高品质、时尚牌。
这根本是与消费者的心智过不去。海信想把它的空调、冰箱与“变频”挂上钩,问题是海信已经被人们看作是电视品牌,它的变频技术再好,也不会被人们看作是空调专家、冰箱专家。而科龙和容声的区隔声明也是建立在技术上而不是心智上,它们在企业内部看也许是合理的,但到了市场上却显得那么无力,有那么多竞争对手也在嚷嚷着“更高效、更保鲜”,消费者听谁的呢?
海信迫切需要聚焦经营,在平板电视上继续发力,将其在国产平板电视领域销量第一的优势扩大,随着CRT彩电最终被淘汰,海信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平板时代的全球新霸主。与这个目标相比,海信冰箱、海信空调、海信洗衣机的销售都是次要的,至于手机业务,海信应该向联想学习,将其尽早出售为好。海信冰箱和海信空调应退出市场,将全部业务分别注入容声冰箱和科龙空调,将其独到的“矢量变频”技术融入容声和科龙,容声的冰箱专家形象和科龙的空调专家形象就会大大丰满,同时不仅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变得简单明了,研发、销售等企业运营活动也会随之而简单、高效,少了许多无谓的复杂性。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定位,就是一系列以定位为核心的运营配称活动。简单地说,海信的战略配称就是聚焦于彩电业务,全力以赴打造其平板大王的地位;空调和冰箱业务有点特别,因为科龙是企业名,而且还是上市公司,容声寄身于科龙名下,有被压抑的倾向,而科龙也由于旗下的冰箱业务太盛,使科龙即使专注于空调业务,涵义仍然不那么清晰,总让人感到这是家冰箱公司,可以说这两个名字互相干扰,不利于品牌打造,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像摩托罗拉那样,把科龙分拆成两个上市公司,一个是容声冰箱,一个是科龙空调。无论怎么做,这种分拆都可以赚足人们的眼球,不仅能创造更高的股票价值,还能让专业化的品牌形象无需花几千万的广告费就深入人心。
不能不提的是,让容声冰箱独立上市,对科龙员工将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力量。在科龙内部有一句话:“谁让容声品牌受到损害,谁就是科龙的罪人。”实际上,从心智地位上讲,容声冰箱具有像格力在空调业那样的潜力。冰箱业务也是海信最有把握问鼎世界冠军的王牌。海信入主科龙后,认识到容声“拥有一批忠诚度极高的用户以及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没有将之放弃,这是明智的,但这远远不够,海信必须进行大智大勇的战略配称,放弃其海信冰箱,以便集中资源“擦亮容声”。
博弈论上有所谓“优势策略”,就是指采用它要比采用其他策略能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结果,而不论对手采用什么策略。海信为此将拥有三家上市公司、三个强大的专家品牌,这足以为它打下成就“百年企业”梦想的坚实基础,还有比这更好的策略吗?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处理海信科龙与惠而浦的合资项目就很清楚了:上策是砍掉洗衣机项目,专注于在冰箱方面合作,自主品牌当然是容声。中策是洗衣机与冰箱都做,冰箱用容声的名字,洗衣机则另起一个名字,并且将海信现有的不值一提的波轮洗衣机业务停掉了事,只聚焦于滚筒洗衣机。至于下策,当然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主推海信洗衣机,让海信成为一个大杂烩品牌。
IBM的品牌价值排名全球第3,相当强大,可这个名字给人的印象是大型机、大公司,而不是一台小机器。虽然IBM第一个推出商用PC,并曾多年位居世界PC霸主地位,但最终还是被专业的PC品牌康柏和戴尔拉下宝座,不得不将其PC业务出售。这也就给了中国的联想登上世界舞台表演的机会,可是联想的英文名字Lenovo是它全球化的障碍,里斯说:“对于欧美人来说,Lenovo听起来就像意大利甜点的名字。”他建议联想改名为ThinkPad,并聚焦在笔记本产品上。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改名太花钱,还会使联想在Lenovo这个名字上投下的巨资化为泡影。真是外行话!对于这样的大公司来说,改名肯定会有投入,但公关报道完全可以在一夜之间让新名字比旧名字更响亮、更闻名。况且你在推广旧名字上也要花钱,用同样的钱来打造一个更好听、更有前途的新名字不是更好吗?
但柳传志、杨元庆们会接受里斯的建议吗?难啊!敝帚自珍,人们总是会对自己曾经拥有的东西充满感情,以至于对明摆的道理视而不见。品牌延伸因此一直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品牌策略,直到事情无法收拾时,又会有许多人把原因归结于别的方方面面。当然这对那些掌握定位理论的有识之士却是一件好事,相比对手,他们能够以简单清晰、容易被顾客理解的战略,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强有力的定位,塑造出卓越的品牌。你愿意做前者还是做后者呢?
初元的品牌定位错了?
初元 脑白金 保健品 品类 品牌定位
从2008年开始,以OTC为主业的江中制药展开了初元和古优两个侧翼,拉开了进入保健品行业的架势,于是电视上就有了这么一则广告:看病人跟过节送礼不一样,可得讲究。有的要愈合伤口,有的要补充营养,初元,专为病人设计,高营养,易吸收。看病人,送初元!这则广告颇有几分“病人不收礼,收礼就收初元”的味道。
初元一踏入市场就以电视为主阵地,进行多频次的广告轰炸。初元锁定了病人这个消费群体,并以他们身边的相关人群作为广告游说的对象,以礼品为诉求点进行温情劝说,描绘着初元清晰的品牌定位。虽然没有跳出“礼品”的圈子,但初元试图将竞争对手推向“过节礼品”一边,而将自己描述为“看病人”的礼品,这种做法颇有开创蓝海的意思。
初元的品牌定位真的能帮助江中制药从OTC主业中找到扩张的突破口吗?初元真的会成为保健品行业又一个销售增长的爆破点,引领一个新的保健品品类吗?
跳出同类竞争,独领风骚
艾·里斯如此描述定位理论:产品同质化严重,各个品牌陷入混战之中,对于企业来说,救命稻草不是在产品上下工夫,而是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做文章。
保健品不能像药品那样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质量也无法直接感知,其销售力来自于消费者头脑中的想象和心理预期,因此,一些保健品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与其正确的定位密切相关。
初元的定位,对“高营养、易吸收”的功能性利益进行深化,聚焦“病人”消费群体,就是对这种定位思路的一种延续。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保健品都在强调“我是最好的保健品”,可遗憾的是,保健品的保健效果大多为“悄无声息”,再加上藏秘派油茶等保健品企业的欺瞒做法,无不加深了消费者的疑虑。当消费者越来越冷静,甚至对此类保健品退避三舍的时候,初元的做法无疑是在体无完肤的保健品市场上重建消费者的信心。
而另一种做法则是以脑白金为代表,既然保健品作为一种有形产品进行诉求遇到了障碍,那就另外开创一个平台。老年人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他们注重身体健康,可受制于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年轻人在“出则悌,入则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文化环境的熏陶下,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孝心而迷茫时,脑白金突然跳出来说“送礼就送脑白金”,于是年轻人认可,老年人的心理也得以平衡。
脑白金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它是“最好的保健品”,而是它跳出了与同类产品竞争的层面,开创了“礼品”保健品品类。此后脑白金的“正职”是“礼品”,“兼职”才是“保健品”。连定位大师艾·里斯都盛赞这种“品类第一,品牌第二”的做法。
要么聚焦市场,要么重组市场
定位的立足点是在消费者头脑中抢占一个优势位置,其外在的表现则是明确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的位置和地位。众多竞争者在市场细分再细分的红海中拼杀得筋疲力尽了,于是纷纷将目光转向蓝海,以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产品没办法或者没必要“洗心革面”,那么对产品、品牌重新进行定位就是通往蓝海的一条捷径。问题是,“病人礼品”概念能帮助初元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吗?
“病人礼品”在市场上是一个空白,但初元能否填补这个空白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医院旁边的商店,这里有各种果篮和鲜花,也有牛奶等营养品。而且鲜花和果篮并不一定就比牛奶等营养品卖得差,虽然人们会认为营养品对病人要更实用一些,但礼品除了实用之外,更有祝福的含义,因此,营养品不一定是送礼人心目中最理想的选择。这样看来,初元的这次聚焦很可能扑了一个空。
既然品牌定位聚焦市场可能受阻,其作用还能在哪里体现出来呢?答曰:重组市场。定位做的是消费者头脑里的工作,如果能够颠覆消费者固有的认识,或者引导消费者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组合头脑中的知识网络,而自己的品牌能够在消费者新的知识网络中占据一个优势位置,便可大功告成。
当年百事可乐走投无路,请求可口可乐收购无望时,作出了“新一代选择”的定位,并把可乐的口味调得更甜一些,瓶装的容量更大一些,聘请当红明星作代言,以支撑其战略层面的定位策略。
百事可乐的成功难道不是由于其聚焦年轻人吗?不尽然!其高明之处,在于它引导消费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百事可乐。如果消费者认同自己是“年轻一代”的选择,同时也就接受了百事可乐的潜台词:竞争对手是“老一代”的选择。这就等于也给竞争对手做了定位,改变了消费者原有的“饮料=可乐=可口可乐”的知识网络。
初元虽然试图将竞争对手定位为“节日礼品”,以便自己在“病人礼品”市场上独占鳌头,但中国消费者对礼品区隔的认知程度相当低。由于“病人礼品”并不比“节日礼品”的定位占有多少优势,消费者何必往自己的脑子里塞进一个新概念,而且把这个新概念作为一个品类的代名词呢?
洞察消费者,引发正面的品牌联想
竞争的实质是不同的品牌符号在消费者头脑中进行角逐。杜纳·柯耐普在《品牌智慧》中对品牌的定义是:带给消费者情感和功能方面的利益,并使他们对该品牌产生独特的看法。要想通过定位为品牌塑造加分,企业就应该在强化产品功能利益的同时,营造消费者的情感利益和丰富的品牌联想。
在一家化妆品专卖店里,营业员很热情地给女顾客介绍某品牌的爽肤水:“您用这个吧,这是专门为26~30岁的女士设计的,防衰老效果特好。左边那款是25岁以下的女孩子用的,只能补水和美白。右边那款是30岁以上的女士用的,主要是为了防止生皱纹。我觉得这款最适合您。”女顾客被吓跑了,营业员虽然把她正确地归到了这款爽肤水的细分消费群体里,可她一点也不认为这是一次个性化的导购服务,因为她会在心里问自己:“我看起来真的有那么老吗?”
不妨想象一下,当病人收到了“病人礼品”初元,他们会怎么想呢?他会想:你把我归类到“病人”群体里了,其实我只是有一点小毛病,不值得大惊小怪。初元的品牌定位所引发的品牌联想很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企业一方面要洞察消费者,一方面要了解竞争者,以此为基础,给品牌精确定位,才可以避开竞争对手的挤压,网罗更多的消费者,跳入市场蓝海。可这一跳要找到关键的着力点—产品的功能性利益和品牌的情感化联想,若非如此,那就等于“拽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球”,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
熊猫手机的四大「硬伤」
熊猫手机 阿尔卡特 并购 波导 TCL 品牌
2004年3月5日,香港股市甫一开盘,南京熊猫H股就突然发力,上行猛攻,全天涨幅2.9%,以2.625港元收盘。歇盘两日后,3月8日,南京熊猫集团A股股价却连连下挫,与此呼应的是,闻风而动的H股也应声而下,且跌幅较600775更为惨烈。
一切皆因并购而起。早在2004年3月初,熊猫并购阿尔卡特的消息便开始在坊间频传。市场对并购的看法显然莫衷一是。事起之初,不少人认为,熊猫与阿尔卡特的联姻堪称是TCL与汤姆逊携手的绝版再现,但股市的急转直下分明表示了资本市场对这起并购的普遍不看好。
分析人士认为,并购牵起的金额太大,若全资购进,至少要25亿元,这对熊猫来说几乎是天文数字。另外,市场对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普遍信心不足,阿尔卡特2003年1~10月在中国同比下滑30%,销售量仅27.44万台,在30家手机厂商中位列26,是当年5家业绩下滑企业之一,在2003年6~9月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只上市了一款外置摄像头的非主流手机,市场后劲明显缺乏。
言辞隐约之外,也饱含着市场对熊猫手机的置疑。无可否认,熊猫手机在业内“暴发户”的色彩太为浓厚,但熊猫手机踉跄的脚步总让人不免提心吊胆。从两度“标王”的豪赌到人事巨变的喧哗,从球队冠名风波到影帝梁朝伟的造势,从中科健的收购卷入到此次阿尔卡特的并购风潮,熊猫手机似乎有点命运多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