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16573400000018

第18章 父母一定要了解的幼儿敏感期(2)

然而,遗憾的是,在三四岁这个敏感期,很多父母因为怕孩子乱画,总会限制他们,因为孩子画得不合你的心意,总会随便评价……儿童专家研究证实,孩子在2~3岁时,伴随着视觉神经的发育,已经能够认识颜色,并善于捕捉和凝视鲜亮的色彩。当孩子在4~6岁时,随着智力的进一步增长,已经能够认识4种以上的颜色,而且还能从浑浊暗色中辨认出明度较大的色彩。而且科学研究还进一步证实,不同的色彩可以通过影响孩子的视觉来影响其智商、情商和性格的塑造。一般来说,婴儿比较喜欢黄色、橙色、浅蓝、浅绿等色彩较为明快的颜色,而且心理学研究也发现,长期在这种色彩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智商;反之,如果在婴儿的成长环境中,较多的是被黑色、茶色等暗淡的颜色所包围,只会使人感到忧郁、沉闷,甚至产生压抑等不良感觉。事实上,在这种色彩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智商也会相对较低,而且,在创造力、想象力、自信心方面也会大不如前者。

由此看来,在孩子的色彩敏感期,如果没有建立起很好的色彩感,将很可能会对其未来的成长道路造成障碍。所以,当家有一个喜欢胡乱涂画的宝宝时,父母一定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走入那个充满无穷无尽乐趣的色彩世界中。

喜欢交际的人际关系敏感期

人际关系是人与生俱来的智能,对于孩子来说,同样如此。

在孩子交往的初始,他们只对物感兴趣,对人还没有产生一种真正的连接,而这里的“物”最先是从食物的交换开始的。在孩子的头脑里,唯一的思想就是“我带好吃的跟你分享,你跟我做好朋友”。的确,通过食物的交换产生了人与人之间平等、愉悦的良好情绪。但是,即使再美妙的滋味总有散尽的时候,这种近似于讨好的举动在单纯的孩子之间很快就显得苍白无力。于是,这种建立友谊的方式还没有持续多久,孩子很快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当我没有好吃的可以给你,或是当你把我给你的好吃的吃完之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结束了。当孩子还处于为什么有时候食物魅力无穷有时候又毫不起作用的迷惑和苦闷之中,在孩子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更令人诧异而有趣的事情——他们找到了一个不会消失的东西来跟周围的小朋友建立关系,而陪伴他们长大的玩具就是最好的替代品。因为经过前几次的“教训”,他们总结出这样一条经验:食物不能维系自己与小朋友之间的友谊,而玩具恰恰能承担起这一使命。在这个时候,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玩具来产生连接,“我把我的玩具跟你分享,你把你的玩具跟我分享,我们从此以后就是好朋友。”可以这么说,孩子人际交往敏感期就是从分享食物和一对一的玩具交换开始的。

不过,从玩具的分享到交换,再到赠送玩具,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孩子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如果某个小朋友得到自己的玩具以后,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有可能会结束。这一惊人的发现,让他们意识到通过玩具也不能维持一个持续的交往关系。庆幸的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以后,孩子又发现了一个交朋友的重要原则,那就是我们有相同的爱好和兴趣,或是我喜欢他,或是他喜欢我,或是双方能够相互理解。一个来自孩子和老师的有趣对话就能说明这一切,老师问:“你为什么要跟他交朋友呢?”被问的孩子很认真地说:“因为他理解我呀,所以我要跟他交朋友。”再比如,有两个三岁半的小朋友,由于都喜欢汽车,引发了他们进一步交往的兴趣,随着交往的频繁这种关系就会进一步地跨进,进一步地升温、进一步地发展。

在接下来的人际关系中,孩子最终会发现,原来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相互理解和相互倾听的基础上,当他们真正达到这种状态,就会发现他和伙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和谐。

由此看来,孩子一定要生活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应该是积极而友善的,这个环境应该是自然而和谐的,满足了孩子的这些需求,才真正遵循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

让父母尴尬的性别敏感期

当孩子到了3岁左右,他们最喜欢问的问题就是“我是从哪来的?”“你又是从哪里来的?”这种时候,父母越是表现出不知所措,或是尴尬的样子,孩子反倒更会一遍又一遍地问下去。

的确,在出生的敏感期,孩子会对人的由来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然而,很多时候,他们的追问总会让年轻的父母陷入尴尬、头痛的局面,但是,这些问题却决定着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因为这个人类最古老的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也是孩子安全感最直接的来源。这么看来,如果你的孩子到了这个敏感期,我们成人的回答千万不能有一丝的马虎,而是要学会以坦然的态度来面对,以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敏感期,而事实上,这么做对孩子明白生命的意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此外,几乎与出生的敏感期同时,孩子还要经历这样一个重要的敏感期——性别的敏感期。

每个宝宝从他出生的那刻起,家人所获得的关于宝宝的第一个信息,就是他的性别。当欣喜而自豪的父母打电话把孩子降生这一喜讯告诉亲朋好友的时候,亲友们的第一个反应也总是:“宝宝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啊?”之后,父母就会因孩子性别的不同自然而然地延伸着不同的反应。

如果是男宝宝,他们会亲昵地称之为“小老虎”或是“小牛犊子”,希望自己的男宝宝勇武有力;如果是女宝宝,他们则会亲昵地称之为“小甜甜”、“小豆豆”,希望女儿可爱、讨人喜欢。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不光是乳名,就连玩具、衣服到亲子游戏,都有了男女的区别。也就是说,性别上的差异不只是不同的生物遗传,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社会文化都赋予不同性别以不同的期待。男孩与女孩,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必然要带着性别的标签按照性别角色慢慢长大。当孩子有一天突然好奇自己的“******”、妈妈的乳房;突然好奇为什么女孩子可以梳辫子,而男孩子则不可以;为什么女孩子能穿裙子,而男孩子则不能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孩子进入了性别的敏感期。

一般来讲,当孩子处于5岁这一阶段,他们会对人的身体,尤其是异性的身体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当然,最令他们感到好奇的还是生殖器的差别,因为这是一个从来都不外露,而且在很多时候,周围人对此又是如此的敏感。孩子的这种性别意识是其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性别认同则是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的一个学习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千万不可采取吞吞吐吐或是躲躲闪闪的态度来对待孩子,那样只会让他们对此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好奇心;也不可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性教育,那样只会不利于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相反,抱着一颗坦然的心,才能帮助孩子面对性别问题,帮助孩子度过性别的敏感期,而到底什么是坦然的心呢?其实,这就好比一位教育学家的形象比喻:就像教孩子认识眼睛、嘴巴、鼻子一样去认识他们好奇的世界就足够了。

充满幻想的身份敏感期

一位家长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君君是个不到5岁的男孩,他已经会模仿动画片里的孙悟空伸张正义的样子。自从看了动画片《西游记》之后,他动不动手叉腰,一手高举金箍棒,摆出一副斩妖除魔的姿态。

有时,快要吃饭了,我们叫他:“君君,吃饭啦。”君君要么是装做没听见,要么就会“礼貌”地对我们说“我是孙悟空,叫我齐天大圣”。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我担心的是动画片里有好多充满暴力的情节,尤其是孙悟空和各种怪善打斗时的场面,既残忍,又恐怖。可是,越是惊险刺激的场面,君君越是喜欢得如痴如醉,看得来劲儿时,还会跟着孙悟空一起说:“妖怪,吃俺老孙一棒。”

而且每次带他出去逛街,只要经过有孙悟空形象的玩具店,他都会异常兴奋,更可气的是,他一定会死磨硬泡地让我给他买,现在,他像宝贝一样收藏着这些玩具,别人休想动上一下。

看来,孙悟空是君君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最崇拜的人物了,但是,又是什么让孩子如此崇拜孙悟空?孙悟空又是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难道是因为我让孩子看了太多动画片的缘故吗?

君君妈妈的困扰或许代表了许多父母的困扰,可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君君看了多少动画片,而在于孩子进入了一个叫做“身份确认”的敏感期。

当孩子到了四五岁,他们开始体验到了一个全新的现实世界,出于生命本能的自然力量,他们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自己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这看似是个颇为深奥的问题,但这恰恰开启了孩子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于是,从此之后,他们必须完成两件事,而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孩子与自我的关系及与他人的关系。其一,孩子必须在自己的内心建立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其二,孩子必须确定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但是,这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成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孩子3岁之前,父母哪怕是一秒钟不在他们身边,他们便会顿生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感。当孩子到了4岁左右,随着空间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尽管父母不在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他们仍然像以前一样,是那么地需要安全感。于是,这种时候,孩子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内心的形象,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并逐步给自己定位。

而一直陪伴孩子长大的动画片和文学作品中各种各样的形象就极大地帮助孩子完成这个“任务”。在这里,有高大威猛的,有伸张正义的,有除恶扬善的,当然也有胆小怕事的。但是,对于一个在精神上刚刚与看护者脱离,时时处处觉得自己非常渺小的孩子来说,无不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像动画片和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一样。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开始迷恋某个或是某几个偶像,开始全心全意地模仿他们的角色。

于是,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向往神通广大,说“我是忍者神龟”,“我是超人”。有的孩子喜欢美丽愿望,说“我是白雪公主”,“我是仙女”。当孩子明确了自己的心中偶像之后,一心想当超人的男孩子会把自己全副武装,站在床上或是沙发上,似乎在捍卫和平;一心想当公主的女孩子会把自己盛装打扮,说话温和轻柔,就连举手投足也会优雅温婉。不过,无论孩子选择扮演哪种角色,作为父母都要懂得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常需要,让他们自然快乐地成长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这个敏感期。同时,父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并根据情况给予正确的引导。事实上,在崇拜某一偶像并不断模仿的过程中,孩子也在不断地积累着未来成人时的人格特征。有时,我们形容童年是梦幻般的,是充满幻想的,然而,这么看来,在孩子的世界里,梦想也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