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
16573400000035

第35章 好父母教育孩子不该有失误(1)

当大人对孩子有了偏见

汉字与其他拼写文字不同,字的结构中往往具有内在的含义。你看在汉字中“人”“扁”为偏,它是在告诉人们,人一旦有了偏见,就会把人看“偏”了,把“人”也看“扁”了。孩子显得笨,有时是大人对孩子的偏见。偏见是一个人头脑中存在关于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从心理学上说,就是一个人在他心中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得都无法改变。在看待一个孩子的时候,大人往往有这样的偏见:

(1)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是笨的,成绩好的孩子智力肯定会出众。

(2)父母平庸孩子也不会突出。

(3)这个村子人没出过大学生,或者一个家族没出过大学生,他们的孩子也不会聪明。

(4)父母名声很坏的孩子“不聪明”。

……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老师在白纸上画了一个黑点,而后问他的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看到了苍蝇、芝麻、污迹等。”孩子们的目标都没有离开这个黑点。这时,老师的一番话启发了教室里的孩子:“为什么你的眼睛仅仅盯住那个黑点?而没有看到黑点旁边的那一大片的白纸?而正是这个黑点束缚和禁锢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对原本更好的东西产生了偏见。”

其实,受启发的不仅仅是他的学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偏见可以掩盖很多真实的东西。因此,大人们上述的这些偏见,会对一些孩子产生“笨蛋”的印象:一是成绩不好的往往很笨。这在前文也提到过,不再赘述。二是父母很平常,他的孩子也不会聪明到哪里去。在义务教育期间,有这样的一个现象,就是班级里表现好的孩子,最多的要么是村长书记的孩子,要么是大款显贵的孩子。我们不否认这些人家教做得好,以笔者多年的探求发现,这些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天起,因为他们的父母“不平凡”,老师自然就以为他们“聪明得很”。在以后的教学中,自然对他们另眼相待。这样在老师印象中是“笨蛋”的,多是平常老百姓的子女。由于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没过几年,他们就真的变成笨蛋了。还有父母名声很坏的,即使孩子很聪明,老师也会认为这种聪明是“邪”的。对这些孩子的印象像《神雕侠女》中在武当时的杨过。因为父亲“邪”,孩子也不会“正”到哪里去,老师会在潜意识里压制孩子的这份聪明。

……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存在着对孩子智力认识的一种偏见。

父母对孩子有了偏见,对孩子的智力评价就会打折扣,对孩子的现状就会抱怨和指责,即使有时孩子不是智力上犯的错,父母也会把这种过错当作智力不好的原因。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对自己的智力失去了自信心。

孩子在那些实际上稍加考虑就能完成的事面前,她也不会动脑筋了。这时孩子就会夸大自己智力的缺点,自己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

教育者的这些偏见,使一些聪明的孩子变得不聪明了,从某些方面抑制了孩子智力的发展。因为偏见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而教育态度又决定孩子的发展。

有一位很有名望的教育家要在一所极普通的学校里搞调查,他让老师在一个班里随机抽出20个被认为最笨的孩子。教育家对这20个孩子逐一进行了考察,然后从中选出9个人,他偷偷地对老师说,这9个人有不逊于爱因斯坦般的大脑。孩子之所以显得笨,是因为老师自己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这9个孩子,教育家希望老师能对这9个孩子特别对待。之后过了一年,没想到这9个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更没想到的是,这9个孩子教育家并没有逐一进行考察,而是随便抽取的。因此,看待孩子的“眼光”对于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很大的。心理学家还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向两组不同的孩子先后出示同一张傻子的照片,心理学家向第一组孩子说,这是一个笨蛋;心理学家对第二组测试的孩子说,这是一个科学家。他先后让这两组孩子根据他给的这张照片,用文字来描叙这个人的眼睛。

第一组的孩子是这样描述的:

他的眼神呆板无光……

第二组的孩子却是这样描述的:

他深陷的双眼充满着智慧……

从这个试验可以看出,仅仅因在事前得到了不同的提示,对一个人的评价结果就有天壤之别。这就是偏见在作祟。教育者一旦有了偏见,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笨。偏见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伤害,它使一些本当杰出的孩子沦为平庸。

过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许多父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都很早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以免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但根据有关研究,过早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并且学习和教育方法有误的话,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也会影响进入小学后真正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因为在幼儿期,孩子的性格、情绪情感、能力、人格等方面都处在奠基的时期,这时让孩子学习他并不能完全理解的文化知识,会给他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情绪紧张,焦虑,严重的还会出现逆反情绪、性格孤僻、遗尿等现象。所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要注意一是时间上不要过早,一般应在三四岁以后,二是内容上要照顾到孩子的兴趣,不要拔苗助长。

许多父母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越早教育孩子越聪明,把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期望值过高。许多孩子被父母从幼儿园接回后并不是直接回家,而是被送往各种学习班学绘画、学钢琴,小小年纪就背负了父母过多的期望,很容易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情绪障碍(如恐惧、焦急、易怒等)、遗尿、多动和抽动(如挤眼等)。

要避免孩子出现类似的心理行为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天性,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玩耍和游戏的时间。在玩耍中,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人相处,模仿伙伴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性格。父母应该在孩子的玩耍和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违背孩子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管束过严,经常打骂,这样得到的结果只能与父母的主观愿望相反。

正常的教育方式应该是3岁以前不记忆,5岁以前不认字,9岁以前不学外语,意思是这些能力都不需要父母去刻意地教授、刻意地给孩子灌输,这些都是根据孩子的发育规律制定的。比如9岁以前不学习外语,是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是通过母语来学习思维能力的,如果刻意地让他学习外语,语言能力是发展了,但是思维能力也不能正常发育了。

现在我国也有儿童出现自闭症现象,大部分是因为过度的早期教育造成的。

除了个别的天才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超常的天赋可以个别培养,大部分的孩子应该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有科学研究证明,至少70%到90%的孩子应该是接受正常教育的,只有5%以下的孩子需要个别教育,但也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不要忽视“多元智力理论”

人们总是发现“聪明”的人是少数。在一所普通中学的班级里,学习好的没有几个,大部分孩子都很“笨”。但是,很多父母和老师不难发现,这些笨孩子在生活中也会透露着一些灵性,你根本看不出他有多么笨,但一坐在课堂上就变成了傻子一样。如果父母了解了多元智力理论,父母就会理解这种现象了,也不会为自己的孩子不聪明而担心了。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加德纳认为,人类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例如根据加德纳的说法,数学成绩好的孩子是数理智力很好。

因此,孩子的智能发展,不存在“笨”的孩子。孩子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他们在心理与智力水平上有着各自的风格与强项,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者的有效教育下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在看待孩子的聪明时应该认识到,不存在一个孩子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有一个孩子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犹如姚明善于打篮球、丁俊辉善于打台球、杨振宁擅长物理研究一样,我们也不能说上述人物谁更聪明,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

父母和老师觉得孩子不聪明,这也正是对多元智力理论的忽视。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很难找出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智力高低或聪明与否。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不同的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因素,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由于所处环境和受教育的不同,这就使孩子主观心理活动各有不同,不同的孩子各有具体的特点,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有的温和,有的暴躁;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反应缓慢;有的口才不凡,有的却不善言辞……学校里不会存在所谓的“笨”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各有不同。苏东坡37岁及第,却融儒、释、道于一体,诗、书、画俱佳;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是一个低能儿童,到后来却成了大发明家。因此,父母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人,要挖掘每一个孩子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其次,父母要为所谓的笨孩子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来配合孩子的智力优势,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发展。

其实加德纳的这种理论我们的祖先早就明白,因为我国有这样一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中隐含的意思就是告诉人们,人的能力是各有各的优势,我们不能说贝多芬、爱因斯坦、毕加索等谁最聪明,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更不能说哪一种智力重要哪一种不重要,我们只能说这几种智力在个体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刘翔跑得快,郭德刚相声说得好,郎朗钢琴弹得棒……这其中的实质,不是他们有多“聪明”,而是他们各自发展了自己的智力优势。

所以,人们眼里的笨孩子,本质上是人们对孩子智力多元化的认知不足造成的误解。多元智力理论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父母理解多元智力理论对孩子的教育有着现实意义。总之,父母应该摒弃以考试为标准的智力测验、智力评价,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通过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培育孩子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孩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让“笨”孩子也聪明起来。

你会用“分数”衡量孩子吗

在升学制度的压力下,孩子的自我价值,常量化为成绩单上的分数。

成绩不好的孩子,就像被贴上卷标一般,即使在其他方面有特殊优异的表现,仍无法摆脱学业上的不足。

每当孩子考完试后,父母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往往是:“考得怎样?”如果取得了好成绩,父母会非常高兴,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还会给一些物质奖励;若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的脸立马“晴转阴”,接踵而来的则是唠叨不休的训斥。

无可否认,中小学时期是孩子打好文化知识基础的关键时期,考试成绩作为学习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会牵动每个父母的心。但过分看重考试分数,用钱物奖励学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一方面会使孩子逐渐形成“学习是一种有赏活动”的概念,导致学习动机发生偏差。而且一旦孩子考出好成绩而没有得到奖励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公平”感,引起思想、情绪的波动和学习热情的下降。而另一方面,孩子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父母采取过激行为,以求下一次考出好成绩的做法更是事与愿违。

因为,没有考好孩子心里也不好受,内疚、害怕、担忧等复杂心理使孩子不知所措。这时父母若不能克服急躁情绪,采取打骂、冷落、甚至惩罚的做法,只能是“雪上加霜”,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假如孩子从父母那里经常得到的是否定性的评价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体验时,他就会在心里真的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学习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因此而减弱,而且,有的还会诱发自卑心理和“破罐子破摔”的自弃行为。

父母应当明白,在给孩子的正规教育中,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将它应用并生活化,而并不是死板的记忆。一个功课不好的人,并不代表他不会在其他方面成功。常有父母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否定孩子的价值,过分强调智育或IQ的结果,无形中灌输孩子不当的价值观,也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行为受影响。

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每听到音乐就能合着节拍跳起舞来,对音乐的表现也很到位,学习舞蹈速度之快让人惊讶。一次幼儿园的舞蹈表演活动中,一个跳领舞的孩子临时不能来,只看过几遍的女孩顶上了这个角色,她的舞蹈动作、音乐节拍、队型变换、与舞伴的配合都很到位。可是,她被父母贴上了“不聪明的标签”,原因是她的计算学得不好:五个苹果被吃了三个还有两个,她知道,但不知道五减三等于多少,因此,父母偏执地认为是跳舞让孩子分心,并且成为不能学习舞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