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文明历程
16668700000037

第37章 原始村落布局之谜

原始的初民走出洞穴以后,就住进了由他们自己打造的村落中。

村落处处可见人为的斧凿之痕,也许是为了安全,村落都由一条外环围沟包裹着。这些外环围沟,一望而知是人工挖掘的。从半坡遗址情况看,外环围沟需挖去上万方土才能建成,可见为了整个村民的安居,初民们是不惜劳力的。在工具十分落后的情况下,那简直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奇迹。

外围沟内的主体建筑是初民们的居室。可以看出,凡是有原始村落的地方,房舍的排列都是错落有致的。从一些村落的布局看,似乎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房舍环成圈形,北边的房屋门朝南开,东边的房屋门朝西开,西边和南边的房屋的门分别朝东和朝北开。总之,都背对围沟,面向中央广场。第二,所有的房屋都可以归入一定的“群”中,一“群”中都搭配有大、中、小三种房型。第三,房群又可细分成一定的单元。

这样看来,村落,房群,房屋单元,这些原始初民精心设计的构架,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人群走向,是很值得加以研究的。

我们可以以陕西临潼姜寨文化遗址的村落为例,进行剖析。

姜寨村落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部分。居住区位于整个村落的中央,居住区与窑场区和墓地区有深浅不一的壕沟分开。在东南部,越过壕沟就有两片墓地,西面靠近河岸边是一个不太大的窑场。这样,生活、生产和丧葬被分割得十分清楚了。

姜寨小型居址面积一般都在20平方米以上,比起北方最早的小型居址来,条件是大大改善了,最初发现的小型居址只有5~7平方米,现在在面积上大约增加了三倍,屋室的质量也比原先有所提高。每个小型居址内都有火塘,可供2~4人起居所用,可能还可多住些人。这是个标准的小家庭的住所,是最小、最基础的社会单位,中国最早的“家”的概念应该就产生于此。

五至六个小型居址很紧密地结合成一个群体。在这个社会群体中有一间中型居址,面积在20平方米到40平方米之间,有的还超出40平方米(这由这一群体的实力来定)。室内有大一点的火塘和土床,有的还有2个土床以至更多的土床。可供10人以至于15人居住和活动。它的附近有窖穴,表明食物的贮藏与分配权利掌握在这个共同体内,而最小的家庭范围内是没有这种权利的。这一群体在先民的生活和生产中可以发挥相对独立的作用。

大型居址多在7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有近130平方米的。在大型居址的室内也建有火塘和土床。这里除了可以供一些人日常起居外,还是举行集合和特别仪式(祭祀、丧葬、成年等仪式)活动的场所。它是仅次于全村的第二级的共同体。在一些大型居址附近还有牲畜圈栏和牲畜宿场,窑场是重大的工程,也为这一级组织所拥有,事实上低一级的组织没有能力去制陶。在姜寨还发现了我们国家至今发现得最早的黄铜残片,冶铜技术更复杂些,非得有全村通力合作不可。

姜寨的聚落一共分成6个相对完整(生产与生活设施齐全)的组群。

考古专家作了这样的分析,上述由居址反映出来的几级组织,反映的应该是家庭、家族、氏族、胞族四个级别。胞族相当于村落,下面几级都统辖于胞族之下,而如果通俗地讲,那就是大家庭与小家庭。当然,当时的小家庭还是不完备的,甚至不稳定的,与现代意义上的小家庭不可同日而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