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1668600000022

第22章 游牧帝国交替的交流浪潮(3)

中亚曾经作为佛教的“西天”、“圣地”,但是在阿拉伯人的统治下进入了强制的伊斯兰化时期。史料记载,阿拉伯入侵军在所经过的地方焚毁佛寺、损坏佛像、抢劫佛事用品与珍宝,突击建立清真寺,强迫当地人改信伊斯兰教等。阿拉伯人还曾经规定去清真寺做礼拜的人都能得到两个迪勒木的奖赏,与此同时他们对异教徒加以迫害。但是改变信仰者仍为少数。后来阿拉伯人又规定改信伊斯兰教者免缴包括人丁税在内的大部分赋税,还可享有各种福利和规定的社会地位。这些高压政策引导了一部分人率先改信伊斯兰教。直到公元9世纪中叶,伊斯兰教才在波斯和中亚得到普遍的接受。伊斯兰教在中亚传播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适应性改变。例如“断饮酒,禁音乐”的教规就没有改变中亚各族喜爱歌舞的风俗。

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在中亚的统治转向衰败,唐朝的势力开始重新强大。中亚各族在西突厥的直接支持下,展开了反抗阿拉伯统治的斗争。到9世纪初,阿拉伯在中亚的统治完全解体,代之以波斯萨曼王朝的兴起。

中亚诸突厥王朝。从公元10世纪末开始,中亚开始由几个突厥语族王朝统治:

· 喀喇汗王朝。为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语部族所建立,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在公元999年攻灭萨曼波斯王朝后,他们的领土扩大到西至河中,南至阿姆河、东至天山的广大地区。1089年后沦为塞尔柱王朝的附庸(西支)。

· 哥疾宁王朝。公元960~1189年存在于阿姆河以南的今阿富汗境内。南界到印度北部。曾同中国的回鹘与辽交往,成为与喀喇汗王朝、印度、塞尔柱王朝抗衡争霸的大国。

· 塞尔柱王朝(公元1031~1157年),建立者为古思人,即中国古代史料中的乌护(乌鹘、屋骨思)。在公元6世纪前,古思人居于天山东部,后迁到伊塞克湖及锡尔河以北的草原地带。其首领(叶护)的过冬之地为养吉干城。古思人在改信伊斯兰教后称为塞尔柱人,在强大后统治了花剌子模、巴格达,接近罗马帝国边境,成为中亚到地中海的大国。对土耳其的历史演进发生了重大影响。

· 花剌子模。当塞尔柱王朝兴盛时,在其所辖范围的花剌子模因四面有沙漠与外界阻隔,而在实际上成为独立政权。公元10世纪时,因通往南俄的商路经过其境而逐渐繁荣兴盛起来。公元12世纪花剌子模沙臣服于西辽,在公元13世纪初年鼎盛时曾侵入黑海草原地区,并威胁巴格达,成为直接与新兴蒙古为邻的大国。野心勃勃的花剌子模沙摩诃末因屠杀使臣和商队、拒绝和议而直接引发了成吉思汗率蒙古军西征中亚。

· 西辽。公元12世纪初,契丹人耶律大石率部脱离中国北部的辽朝,来到中亚建立西辽王朝。西辽占领撒马尔罕后,建立河中府对征服的各突厥汗国通过派“少监”、“监国”进行管理,并不直接干预当地的行政事务,每年收取约定的贡赋。西辽后因内乱走向衰落,最后统一于蒙古。

从公元11世纪开始,中亚伊朗语族王朝被突厥语族的汗国取代。这些统治民族长期维持游牧生活,与当地居民原先形成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兼容发展。进入中亚的突厥游牧人越来越多,统治者及其部众先后改信伊斯兰教,与当地居民通婚融合和语言同化,从而实现了突厥化。西辽君临中亚各突厥王朝时期,官方文书使用汉文,仿照中国内地制度设置官吏,铸造钱币,推行中国的农业、手工业技术,一时经济发达,城市繁荣,仅撒马尔罕人口就达10万户。但是他们的民族关系、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均维持原来形成的格局。

蒙古统治欧亚草原

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公元13世纪完成了统一蒙古,远征西亚和东欧,建立大元王朝,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将欧亚草原通道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蒙古起源的时空环境。“蒙古”最初见诸于史料的是《旧唐书》“蒙兀室韦”。室韦诸部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及其以东一带。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市现在尚有地名自古一直沿用至今的室韦镇。蒙古史料关于初期活动的记载中都出现过额尔古纳河、根河的古代名称。因此可以确定蒙古的起源地在大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地区,即现在的呼伦贝尔一带。

蒙古起源地向西是辽阔的蒙古草原腹地。在蒙古兴起之前经历过匈奴、突厥、回纥、柔然、鲜卑、契丹等游牧王国的统治。但是,这些王朝兴盛和统一的时间都比较短暂。在有文字可考的3000多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处于部落分割、纷争和内乱时期。特别是在蒙古兴起前基本上处于部族分散的割裂状态,没有强敌,有利于新兴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而蒙古起源地以东和以南,则以大兴安岭、燕山、阴山为界与女真、汉民族为邻。当时女真人通过建立渤海和大金政权已兴盛了上百年,而且当时的金正在统治着淮河以北的半个中国。而中国在此时已经历过汉、唐盛世,古都长安作为世界性的城市展现和联系着当时人类最为灿烂的文明。蒙古的先民与强邻相处,既有受到侵扰压抑的消极一面,也有促进其文明演进的积极作用。东起大兴安岭北段西到呼和浩特阴山中段的金长城是蒙古统一过程中与中原民族既相互争斗又互为依存的历史见证。自然方位和历史定位是蒙古先民西迁至草原腹地并在那里迅速壮大的基本原因。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到公元12世纪时,蒙古各部落分布在蒙古草原北部的三河上游和东部的肯特山到大兴安岭一带。铁木真所在的部落属于“尼伦蒙古”即“圣洁”的蒙古。铁木真的部族既有过祖辈统领众多部众的辉煌,也经历过在其父亲被杀害后遭受遗弃的凄惨。幼年丧父的铁木真在经历了氏族遗弃、失去畜群、逃避追杀、反抗强权的一系列磨难后脱颖而出,被推为乞颜部可汗。后又经过18年的征战,征服了草原上的众多部落,于公元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登上了“成吉思汗”大位,建立了“大蒙古国”(Yeke Mongghol Ulus)。东至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至阴山、北到贝加尔湖境内的部落从此统称为蒙古人。

征战创造的蒙古统一必须要由法律来维系和保证。成吉思汗称汗建国时,即规定了各种行为规制,着手制定“青册”。经过不断完善,一部名为“伊和扎撒”(意为行政大典)的大法典正式发布。加上他在兴起过程中实施的其他法典,蒙古成为草原上具有较为系统的法律作为最高规范的游牧政权。扎撒大典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大汗至高无上的权威。大汗的言行就是法律。土地、人、牲畜等所有的一切大汗都拥有支配权。二是保护领主所有权,建立十户、百户、千户、万户四等领户分封制,按等级领有封地和封户。牧民只能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接受领主的奴役,克服了以往氏族、部落、部落联盟自由结合和迁徙的分散性。牧民平时向领主纳贡、服役,战时自备马匹、兵器随领主出征。如有越规,“迁移者处死,收留者也处死”。三是保护草原。“禁草生而爇地者,遗火而爇草者,诛其家。”四是保护牲畜。“盗马者罚偿马九匹,无马则以其子代之;无子则应如杀羊般将他斩杀”。五是规范社会行为。“拾遗者,垂马之面目者,相与淫奔者,诛其身。”“其犯寇者杀之,没其妻子畜产以入受寇之家。”六是保护牧民私有财产。除上交领主的贡赋外,牧民积累的一切财产归己私有,如牲畜、帐幕、车马等,并对继承和赠与财产做了规定。七是保护各类宗教。教士“悉皆豁免赋税”。八是鼓励通商。诏谕在驿道上设哈剌赤(守卫)。凡进入蒙古境内的商人一律发给凭照予以保护。扎撒大典的实施开创了在草原上以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先河,保障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横跨欧亚两洲的草原大帝国的形成。

远征中西亚及欧洲。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对亚洲中部、西部和欧洲发动了至少5次大规模远征。

· 公元1218年,为了消灭宿敌契丹人屈出律,出兵消灭了在中亚建立的西辽政权。

· 公元1219~1222年,中亚花剌子模劫杀了蒙古的使者和商团,成吉思汗派使者谈判再次遭受污辱和屠杀,随后出兵攻占了花剌子模的多个城池,迫使其统治者远遁黑海一带的东欧草原。

· 公元1223年,蒙古军继续西进,在现今乌克兰境内战胜基辅大公,后撤军。

· 公元1235年,蒙古军队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公元1240年攻占基辅。公元1241年入侵东欧,直抵现今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

· 公元1258年蒙古西征军攻占巴格达。公元1259年征叙利亚。公元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

大蒙古国及所属汗国。经过几次西征,蒙古国的疆域扩大了几倍。除蒙古本土由大汗亲自掌管外,相继建立了四大汗国:

· 窝阔台汗国(公元1225~1309年)。为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范围主要为原西辽政权所管辖的土地,包括今新疆西部和中亚大部。后因反叛蒙古继任大汗而两次遭到镇压,是存在时间最短的汗国。

· 察合台汗国(公元1227~1369年)。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包括天山南北到阿姆河、锡尔河之间,后又合并了窝阔台汗国的大部分疆土。极盛时东起吐鲁番,西至阿姆河,北至塔尔巴哈台山,南至兴都库什山。蒙古军事贵族与当地突厥游牧贵族共同构成统治阶级,突厥化现象比较普遍。公元1370年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 钦察汗国(公元1219~1502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为咸海、里海以北的钦察草原。经其后代拔都西征,疆域扩至多瑙河下游,包括今匈牙利、波兰、乌克兰、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俄罗斯诸公国为附庸国。都城为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因大汗帐为金色,因而欧洲人又称钦察汗国为金帐汗国。下辖的疆土再次分封为白帐汗国和蓝帐汗国。钦察汗国对草原游牧区进行直接管理,对俄罗斯等地的农耕区保留原有政权,令其称臣纳贡,接受册封。此外选择“最驯服者”封为“全俄罗斯大公”、有权代表汗国在各地征缴贡赋。蒙古贵族则与各突厥游牧贵族合流,皈依伊斯兰教。公元14世纪后,由于对外连年征讨,对内矛盾激化,在公元15世纪后分裂为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和大帐汗国。

· 伊尔汗国(公元1256~1388年)。为拖雷之子远征西亚时所创。疆域东起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抵高加索,南达印度洋。因管辖几大文明古国曾经征服过的地区,因而社会矛盾尖锐。蒙古军事贵族推行伊斯兰化改革,实行已有的阿拉伯传统的军事封土制,经济、社会、文化都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最有作为的合赞汗于公元1304年去世后,由于内外矛盾激化,陷于分裂。后灭于中亚新兴的帖木儿帝国。

四大蒙古汗国的疆土在15世纪大部分由帖木儿建立的汗国统治。帖木儿的祖辈随察合台汗西迁来到中亚。非贵族出身的帖木儿在年轻时当过千户长,乘内乱时聚集力量,在24岁时号称“星宿幸运之主”。在15世纪初打败奥斯曼帝国后与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结成外交关系。对中国起初表示尊敬、纳贡,后准备发动东征战争。帖木儿自称为蒙古传统的继承人,通晓波斯语和突厥语。16世纪后帖木儿汗国被乌兹别克诸汗国所取代。帖木儿的后裔在南亚次大陆建立的莫卧儿王朝一直持续到公元1857年。

大元王朝。忽必烈为成吉思汗嫡孙。公元1251年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管辖范围包括原由女真金国占领的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和漠南蒙古草原。公元1260年在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称帝,成为大蒙古国的大汗。公元1271年占领西南后,改国号为大元,全称为“大元大蒙古国”。由此忽必烈既是大蒙古国的大汗,也成为中国元朝的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在称汗前,即在漠南燕山北麓滦河上游的草原金莲川建立了开平府,成为后来大元王朝的度夏之都—上都。改号“大元”后,在原金朝中都北侧建立了新的都城大都,即现在的北京。而原位于漠北草原的蒙古都城哈喇和林成为大元朝廷直接统治的领北行省治所。大都和上都既是元朝的都城,也是大蒙古国的都城。

北元。元朝被明军推翻后,蒙古帝王和贵族退居漠北。此时,蒙古大汗对中国内地和欧亚各汗国均已失去控制,只能在蒙古高原的范围内施行统治。北元长期陷入内部分裂、割据和汗位争夺的战争之中。其间与明朝发生过几次战争,双方都企图统一对方,互有胜负,最后以明重修长城,定期“互市”,双方分治而结束。直至清朝平定了北元的纷争,重新统一,蒙古完全回到了中央王朝的直接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