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1668600000025

第25章 游牧见闻(1)

● 论及游牧,马克思经典理论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大分工的组成部分;文化学者认为,它是与农耕文化并列的人类文明成果;历史学家认为,它是人类利用相对贫瘠资源的有效手段;人类学家认为,它是游牧民族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总之,游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历史贡献。

● 在人类历史上,几大洲都经历过游牧阶段或出现过游牧政权。其中以欧亚草原历史上斯基泰、匈奴、柔然、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部族创建的草原帝国最为显赫。

● 北亚草原在匈奴时期人均拥有牲畜19头。在20世纪初蒙古草原这一指标反而低了1/3以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时,除少数特别富庶的地方之外,游牧民人均牲畜也低于19头。看起来这一持续3000年的历史限制是游牧生产的“天数”。这是由草原自然生产力、游牧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自然灾害频繁破坏的结果。如此贫乏的物质资料距离牧民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相差甚远。

● 游牧业向定居放牧转型,扭转了草原上自古以来牲畜遇灾必有死亡的局面。随着抗灾保畜能力的提高,滥垦和过牧引起的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成为草原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解决这一历史性矛盾的正确选择只能是在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人口、牲畜、草原三者的均衡。

● 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历过三次生产力的大解放,即推广定居放牧生产方式,提高草地资源的综合转化效率;推广肥羔生产和幼牛育肥,加快畜群周转速度,提高畜群综合生产能力;以集约化草原畜牧业为方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全面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建设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具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游牧是令人十分难以琢磨的。国际知名学者王明珂先生在《游牧者的抉择》一书中,曾对游牧生活的繁杂多变有过精辟概括:“由于游牧生活有太多的变化、特例与危机……在一个游牧社会中日常生产工作最主要的特色是,无论男女老少,人们在一年中绝大多数时期都十分繁忙。而且由于环境变数大,许多工作都是十分迫切或来得十分突然。因此虽然这些工作大致上都有依男女性别或年龄的分工,但由于其迫切与突然,所有的人皆需适时投入任何工作中,以及随时做出行动抉择以应付突来的情况。”依我近距离30多年的观察,这段话是游牧生产与生活的真实写照。

1968年,4年的畜牧专业学习生涯结束了,我被按照干部调配计划分配到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的一个人民公社工作。当时该旗总面积4.7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牧业人口0.3人,可以算是草原上地广人稀的典型了。该旗又邻近大兴安岭中段的西麓,从东到西遍布可以称得上丰美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降水量、无霜期和土质条件勉强可以种植早熟型的饲料作物,人们在河滩地带开垦了星罗棋布的饲料基地,但在干旱和霜冻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加之当时尚未推广灌溉技术和饲料青贮利用技术,每年的产量和利用率都很低,实际上,牲畜的营养供给几乎还是全部靠放牧。牧民们游牧的距离虽然比过去在一二百公里范围内自由放牧时期有所缩小,但每年在几十公里范围内搬家走场是常事。遇有灾年旗和盟的两级政府部门还会组织到几百公里外走场(敖特尔)避灾。与历史上的游牧最大的不同是,每个生产队都集中建设一些接羔保育营地,建有棚圈和水井,储备有少量饲草,以加强在牲畜产仔季节对母畜和仔畜的照料。总体而言,畜群仍然全年依附自然放牧。所以,东乌旗当时的畜牧业形态应当就是搬迁范围缩小了的游牧业。

任何游牧形式都要首先按不同季节的气候、牧草和地形等情况确定季节性游牧的范围,然后再根据各人不同的经验确定每块草场放牧时间的长短。不同的季节里牧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对草原、牲畜的影响存在着巨大差异。

秋季远牧走场(敖特尔)

从秋季开始记述四季游牧是因为这是水草最为丰美,走场搬迁最为频繁,牲畜最为肥壮的季节,同时也是我初识大草原游牧业的开始。1968年9月,我们9个一起毕业的学生被从盟里分配到东乌旗,住在旗招待所等待往公社分配。晚饭后,几个人来到城边的草原上,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伸展向天边。几个雪白的蒙古包散落在不远的草场上,远处的羊群和近处的牛犊都在自由走动,与波状起伏的草原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水彩巨画呈现在眼前。草原牧民是怎样生活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前去探个究竟。女主人正要去挤牛奶,听说我们几个学习了4年畜牧专业,但从未到过真正牧区的青年人想见识蒙古包,当即放下奶桶领着我们进包内参观。她说城边草场不好,但是小孩生病需要在蒙医院吃几天蒙药,所以临时在这里住几天,马上就要搬到远处的山上去抓膘。返回的路上,一位出生在半农半牧区的同学大概地讲了在蒙古包居住生活的要点。首先,进出蒙古包必须按90度的角度弯腰低头,因为日常生活所用蒙古包的“哈那”围墙和门只有一米左右的高度,深弯腰方可避免磕碰脑袋。二是蒙古包的东侧是炊事区,也是女主人白天劳作、晚上睡觉的地方,北侧和西侧是男主人活动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到蒙古包做客要坐对位置。三是蒙古包功能齐全,看似面积有限,但满足七八口人的日常生活和接待十来位来客是没有问题的。蒙古包外一字摆开的三四辆箱车(阿布得勒特勒格)放满了各种物资和器具,随时可以拿到蒙古包里使用。四是蒙古包移动方便,20多分钟即可拆成几大件装到草原列车—勒勒车上。生活物资进箱车,女人小孩进毡篷车(哈马特勒格),其他人骑马赶畜、赶车,一个看似功能完善、摆放有序的“营盘”转眼间即可起程迁徙。五是蒙古包夏天防暑的性能极强,但冬春季节防寒防潮的性能很差,因而牧民们患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病)的情况很普遍。但是,现在的蒙古包已有约10厘米高的木板床铺满了里面的空间,防潮性能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了。这些情况对我们这些大部分是第一次见识大草原牧区的人来说,觉得十分神奇。回来的路上各自谈自己的“发现”,七嘴八舌,只是对一点谁都不理解,那就是把已经擀开的面皮并没有切成面条,而是一半放在案板上,另一半搭在行李卷上—那不是弄“脏”了吗?后来才知道,面条是牧民的日常主食。为了使面条筋道,“经煮”而不化汤发粘,总要把面擀好后晾成半干才切成面条。蒙古包空间很小,只能是哪里方便就晾在哪里。牧区干部经常讲自己煮面条总是不如牧民煮的“蒙古面条”好吃,其原因就在于在新鲜羊肉汤中煮晾到“半干”的面条,是口感和风味的最好搭配。现在看来,面条即便沾上一点尘土,也会在煮面条的过程中沉到锅底,对人体无害。而现代用添加剂加工的面条,有的煮20分钟还不软,“筋道”富富有余,但加入多少化学品可想而知—这才是真正危害健康的“脏”。

像那户牧民秋季到城边居住确实是特例,这一点被经年累月的见闻所证实。在进入冬季前,牧民们千方百计地要使牲畜把油膘积累到最为丰满(十分膘)的程度。因为整个冬季草原上牧草干枯,积雪深厚,牲畜主要靠消耗体内脂肪来提供能量,维持生命,而且母畜还要维持接续而来的春季繁殖和哺乳。因而,牧区的各级领导者和每一户牧民都要把“抓膘”作为秋季的头号任务。秋季的草原也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愿望。牧草进入成熟结籽的阶段,营养和能量最为完善。草原上的雨季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在正常年景,星罗棋布的季节性小河和水泡子这时都充满了水,为集中利用春夏两季因缺水而无法利用的草原创造了条件。牧民们有的举家随牲畜搬迁到最利于上膘的放牧场,有的则轻装出发,只有一两个人带一辆篷车、一辆拉水车或搭一个简易“套包”,深入到几十公里外的“无水草场”抢时间抓膘。有的牧民在秋季两三天即搬一次家,以求牲畜白天采食和夜间卧息能在同一地点,尽量减少游走造成的消耗,确保“抓膘”的效果。秋季抓膘也是考验一个牧民见识和经验的时机。因为有的牧草虽然又高又壮,但缺乏营养物质;有的牧草营养丰富,但牲畜不喜食,即所谓适口性差;有的牧草适口性好,但营养成分较差。因而,选择在什么样的草场上抓油膘,采取什么放牧技巧,多长时间搬家换草场,其结果就大不一样了。为了满足牲畜的需要,牧民们在这一时期就必须忍耐简陋,甚至是艰苦的生活。

漫漫冬营地(额布勒哲)

冬季游牧生产的核心要求是“保膘”,也就是防止牲畜体内贮存的脂肪—能量物质过快消耗,以便安然渡过冬春半年多长的牧草缺乏期。因而,冬营地的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黄草(枯草)植株,一方面供牲畜采食,另一方面可以保持降雪不被风吹走,供牲畜吃雪代替饮水。因为过去草原上缺乏水井,河湖又都在冬季冻结,因而牲畜只能靠吃雪满足对水分的需求。这也就是平常说的冬季降雪必须适中才是无灾。如果雪大到压盖草的程度就形成“白灾”,没雪可吃就将形成“黑灾”的缘由。二是要有保暖性相对较好的地方作为“营盘”,有利于搭建蒙古包和修建临时性的牲畜卧盘。一般要选择向阳的可以避开风口的开阔地作为冬季营盘。同时又要防止窝风窝雪,以防遇到暴风雪时在营盘上形成雪墙或雪堆,对人畜造成致命性伤害。三是能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和通行。牧民的冬季用品要提前备足,尽量避免冬季运输。但是如果遇到降雪少的年份,靠“化雪吃水”的老办法行不通了,只能到远处河湖中去拉运冰块;遇到突发性事件需要互相救助,此时如对外联系不通畅,交通受阻,就会使牧户陷入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

草原上一般都零散分布着一些地上无河湖、地下水位低、靠传统手工打井办法无法找到水的地方,被称为“无水草场”。这类草场在牧草生长期的暖季因缺乏水源而无法进行放牧,因而牧草在冷季枯黄后仍原封不动地立在那里,成为“绝佳”的冬季营地。但是,随着机械打井技术引进到牧区,打一二百米深的机井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很多昔日的“无水草场”变为水草丰美的放牧场。牲畜头数的增多,迫使人们开辟更多的无水草场。时至今日,绝对的“无水草场”已经很难找到,牲畜靠游牧过冬已不存在最基本的条件了。

人畜防寒是过冬营地的难题。在有黄柳、红柳等高大灌木生长的地方,牧民们利用柳条扎成栅栏,在迎风面挂上羊毛毡,给牲畜挡风保暖,作用虽然很有限,但这已是游牧状态下对牲畜创造的最好的御寒条件了。在没有树木的地方,就需要仿照蒙古包的“哈那”特制格栅墙,支在牲畜夜间卧盘的迎风方向,外挂毛毡挡风。蒙古包内对人的保暖措施则体现了游牧民高超的生活技巧,可以把外面的毡围捆搭得密不透风,有的在里侧再加挂一层毛毡,在两层毛毡之间会形成空气静止的隔绝层,可谓三层挡风保暖。但也有条件差的牧户即使在数九寒天也难以换上新毡,从蒙古包内可以透过毡围的破洞口看到天空和星星,可以想见,在这种情况下御寒只有靠人体的耐力了。

冬季生火也是一件绝妙的技巧,先用柴草和干牛粪把火引着,然后加从卧盘收集的冰冻的羊粪籽,火就会越烧越旺。炉火点燃时,围坐在四周的人会感到前面烤,后面冷。一旦炉火熄灭,寒气马上从四面八方侵袭而来。

我初到牧区时,机关给配备的冬季工作服是用11张大羊皮缝制的皮衣—一条宽大的皮裤,一件又宽又长的“皮得勒”(拖地皮袍)。制作时非常奇怪为什么如此浪费,如此沉重。后来才体会到这种服装的绝妙之处:白天用腰带将皮袍高高扎起,既方便行走和骑马,又在上身前后形成很大的空间,利用衣服夹层间静止的空气帮助御寒。夜间在蒙古包睡觉,宽大的皮袍和皮裤可以裹身包脚保暖。牧民们除裹着皮衣外,上面还要加一层皮被。而对我们这些怕冷的“外地人”有的还要再多加一层。钻在三层羊皮衣被里,前半夜热得冒汗,后半夜冷得哆嗦—要知道外面的温度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与人的体温相差六七十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