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1668600000026

第26章 游牧见闻(2)

冬季物资匮乏问题比其他季节更显得突出。过冬营地一般是其他季节难于放牧利用的草场,因而远离城镇、居民点和牧民定居点。冬季人畜都需要利用雪块来解决用水的问题,因而牧户之间和畜群之间要保持足够的距离。高度分散的布局把牧民推向更为偏远的地方。越冬前牧民会集中采购贮备足量的消耗品,但有一类物资—补充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是难以保存的。在暖和季节牧民还可以通过牲畜鲜奶、鲜肉、草原上生长的野葱野韭菜或购买一些喜欢吃的土豆白菜等大路菜来摄取维生素,但在冬季这些全部都没有了,唯一能永久性保存维生素的茶叶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牧民们的日常食谱是早上和中午都喝奶茶,配上奶豆腐(蒙古式奶酪)、煮羊肉或牛肉、油炸面馃子,只有晚上吃一顿饭。饭前或饭后还可喝点茶。奶茶有兴奋提神、助消化、补充维生素的作用,这也是很多牧民喜欢喝浓茶的原因所在。不少外地人在牧民家生活上半月二十天的光景,就会形成终生难以摆脱的“茶瘾”。

春季营地(哈布勒扎)先期过牧退化

春季是牲畜产仔、牧业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草原青黄不接、牲畜极度瘦弱的艰难时期。牲畜在没有任何补饲的条件下,经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体内脂肪能量消耗殆尽,适宜放牧的枯草也已所剩无几,青草尚未萌发。在营养补充跟不上的情况下,母畜还要承担产仔哺乳的营养输出。有些牲畜在收获季节来临之时母子双双死亡,即使生存下来,也会出现流产、难产、奶水不足、母不认仔等常见现象。牧民们发明了“对奶歌”,把仔畜放到母亲身旁并以富有韵律的“呔—,呔—”声调引导母畜接受仔畜进行哺乳。据笔者观察,这样做可以起到安静母畜的作用,但是即便母畜允许仔畜吸吮很长时间,仍然看不出吃饱的样子,可见母畜体内缺乏制造奶水的营养物质,即使临时采用再多的诱导办法也无济于事。

春季是游牧生产“生”和“死”的博弈。繁殖成活的仔畜多意味着畜群会发展,仔畜死亡损失多就会导致减产,所以春季的保畜率、繁殖成活率就成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指标。由于春季特有的关键性和艰难性,因此稳定生产的主要措施也集中于春季。

· 在上一年的秋季和冬季就要锁定来年春季争取使牲畜多生少死的目标,全力以赴做好抓膘保膘的各项工作,千方百计通过秋季的“走敖特尔”,远距离游牧使牲畜多积累脂肪,通过冬季的各种防寒保膘措施减缓牲畜体内脂肪的过快消耗,以使牲畜在春季来临时有维持繁殖、哺乳和恢复生长发育的体能。因而,春季的成败几乎取决于上一年工作的每个生产环节。

· 选择水源、牧草、地形和交通条件最好的地方作为春营地。春季是草原上的旱季,既没有秋季降雨集中时形成的季节性小河和水泡子,也没有冬季寒冷季节的积雪供牲畜补充水分,只能寻找常年有水的河湖或容易打出井水的草场作为春营地的选址地点。这种草场还要求耐牧性较好,牧草较早返青,这样才能使成年畜和新生仔畜都有适宜的牧草可供采食。春季气候变化不定,大风、暴雪和气温的剧烈波动容易引起自然灾害,引发人畜疾病。交通条件好的地方作为春营地便于自救和互救,而且这也是组织外部救援的必备条件。具备这样条件的草场在偌大的草原上其实并不多,因而春营地人畜过度集中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进而引起草原过牧而发生退化。

· 优先建设与经营。凡是有可能的建设措施首先要在春营地安排进行。最初的建设项目可能是打井,解决水源这一头号问题。接着可能是为母畜产仔保暖的棚舍。从简陋的木杆栅栏到封闭的蒙古包,再到土木结构的永久性棚圈,根据建设的能力逐步改进完善。再有能力时开始贮备干草和饲料,以补充产仔母畜和幼畜的营养。建设项目的效果必然反映在牲畜少死多生的指标上。牲畜的增加,建设能力增强,自然的发展结果就是春营地变成定居点。年复一年在春营地过度放牧,必然加速局部草场的退化。20世纪60年代前后,各地普遍出现了水井和接羔保育点周边草场退化面积越来越大的现象。有的地方牲畜轮番践踏,终至寸草不生。这些现象反映了建设增强—牲畜增加—利用集中—草场退化几大环节之间的一种恶性循环。春营地建成定居点后,逐渐兼起了冬营地的角色,冬春营地最后合为一处,连续驻牧时间达六七个月。牧民们一开始不习惯入住定居房,认为日常起居生活不方便,不好打理。但在尝到了温暖过冬的甜头后,往往出现天气转暖后仍不愿离开冬春营地的现象,所以生产队必须作出“最后期限”的决定,以解决到了晚春仍然有部分牧民不愿搬出定居点的问题。放牧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加剧了草场退化。由此可见,春营地先期过牧退化的原因在于草场利用的不均衡,这是游牧生产完全依附自然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只有到了当代由于牲畜数量增加后才必然出现的现象。

春季也是牧民最为繁忙辛劳的季节。现略举几项:· 放牧、守夜人不离畜群,一天24小时都要有人精心观察产仔的母畜。白天放牧时,羊群要一分为二,产羔群(撒和)只能在近处放牧,不产羔群(扫拜)必须到远处放牧,尽量为接羔群保留近处的草场。羔羊一出生即装入特制毡袋,骑马送回营地。晚间出生的则需及时移入避寒的棚舍或人住的蒙古包内,因为仔畜出生后如果无人照管,很难成活。牧民主妇白天要负责做饭、烧茶、挤奶、对奶、拉水等家务劳动,晚上要负责守夜接羔和防止狼害,在畜群旁边的毡篷车内打几个盹就算是睡觉了。

· 早晚定时对奶。膘情好的母畜会主动寻找认领所产的仔畜进行哺乳。膘情不好的母畜就会出现母不认仔的情况,即便采取包括“对奶歌”等人为措施诱导哺乳,也无法满足仔畜的需要。有的牧户会挤一些其他牛或羊的乳汁哺育缺奶的仔畜,而人手不够无暇顾及者只能听天由命了。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对春季生产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小米面和奶粉帮助牧民解决接羔保育的需要,但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实践证明,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加强怀胎母畜的营养供给。

· 防风、防雪灾。春季草原上经常出现的大风可能会刮翻蒙古包,所以春天要在蒙古包顶的垂线和迎风方向上拴上绳索,风力特大时还需人在室内拉拽。大风雪会把牲畜吹散,因而在无棚无圈时只能凭人力冒风雪不分昼夜地拦挡牲畜。

· 防火、防狼害。大风可能会把正在炉灶内燃烧的火块草屑等沿烟道抽到空中,散落到草原上引起火灾。因而,一遇大风天牧民就会停止生火烧茶做饭。有时两三天无法进食。一旦发生火灾,牧民们自动骑马赶去扑火,保护牧场。春天里狼害对羊群、牛犊、马驹、驼羔的生命形成巨大威胁。稍有疏忽一只饿狼在一夜之间即可咬死成群的牲畜。因而牧民们要组织几次集体围猎活动,掏狼窝、灭狼崽、消灭野狼,尽量减轻对牲畜的危害。

· 履行礼仪之规。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起,草原民族的礼仪越来越名目繁多。冬季后期、春季早期,草原上是拜年、祝寿、访亲问友比较集中的时期。草原上居住分散,一年甚至几年时间亲友之间都难得相见,一旦聚会热情万分,往往宴饮通宵达旦,甚至延续两三天。繁忙的生产、古朴的生活和至高无上的喜庆礼节交织在一起,此时如何才能总揽全局,做到三者都不耽误,就尤其需要家庭主妇的智慧和辛劳了。

既繁忙又欢乐的夏营地(召斯朗)

随着天气转暖,青草萌发,草原重新出现了蓝天、白云和绿地的优美景色。最拖累牧民的母畜产仔的集中阶段过去了,肆虐草原的风雪灾害也很少了。按理说,牧民们应该可以轻松地过一段消闲日子了,但是接踵而来的各项活计却永远干不完,打烙印耳记、剪毛抓绒、收获鬃尾、鞣制皮革、缝制衣被、易货买卖、赶制奶食品等等,一宗接着一宗。在“大集体”以前,放“苏鲁克”(出租牲畜)的大户要清账盘点,牲畜损失多的破产佃户要重新与其建立租畜关系。夏季的一些生产环节还必须由牧民们互相帮忙,合作完成(如剪马鬃马尾、烙火印等)。所以夏营地的选择除考虑水源和草场条件外,还要考虑牧民之间的合作与外界交流能够尽量方便地进行。

· 剪毛抓绒。绵羊毛和山羊绒可以制成可薄可厚、可大可小的毛毡,是牧民生活中最重要的防寒、防风、防潮用品。用羊毛毡围在蒙古包外面,可以阻挡草原上经常出现的八九级,甚至十级以上的大风。冬天在蒙古包睡觉,身体下面就是摄氏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冻地面,如果没有二三层平整的羊毛毡隔开,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严酷的寒冷。牧民在冬天骑马外出或放牧,蒙古靴的里层必须有厚厚的羊毛或羊绒毡袜才能御寒。进入夏季后,风和日丽、牧草返青,牲畜脱绒换毛的季节到了。适宜剪毛抓绒的时间相当集中,过早则新绒毛没有把旧绒毛“顶”起来,过晚则会有一部分自然脱落,丢失在野外。因而牧民们要采取突击的办法抓住最有利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收获绒毛。有时一天内赶早赶晚,凭着一双手的力量要剪完上百只绵羊的毛。绒毛收获下来,又得抓紧时间擀毡、捻绳、缝制各种日用品。20世纪60年代牧区公社都已经兴建了半机械化的制毡作坊,但有些牧民还是喜欢用马拉毡滚的传统办法手工制毡。

· 剪鬃烙印。马鬃毛是草原上制作绳索的主要材料。搭建蒙古包,装备和管理坐骑与车辆都离不开鬃毛绳。马尾毛长而韧,既可以制作精致的绳索,还能制成四胡和马头琴供娱乐使用。群牧状态的马十分难以制服。除雄性去势的骟马平常已经驯服供人们骑乘使役外,其他诸如公马、母马、幼马终年都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采食、奔跑,形同野马一般。所以每年一次的收获鬃尾是一件十分费力的工作。每一匹马都要由套马手骑马追逐,用套马杆拽住,另一人靠近马匹,颇费一番周折才能制服,戴上笼头,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剪下马鬃马尾。烙印则更为复杂,要有人负责套马,有人负责将马摔倒固定,有人负责生火烧红铁印操作,这可能是传统畜牧业生产最需要牧民们互相协作的环节。烙印马匹的归属、烙印的形状是否具有唯一可辨认的性质,都需要邻近的牧民们当场公开确认。年轻的牧民们也愿意乘人群聚集的机会展示过人的技艺。

· 鞣制皮革。牧民在冬季宰杀牲畜的皮和猎取野生动物的皮都需要在夏季的挤奶季节利用发酵牛奶或羊奶进行熟化、鞣制,然后才能制成各种用具和衣被。羊皮的用途主要是缝制冬春季节的皮衣。齐全的皮衣每人要有:一套防风保暖性能最好,但也是穿在身上最重的大皮衣,还要一套轻便美观但保暖性差的羔皮衣服和一件供下夜防风御寒用的皮斗篷。全家还要有几件巨型皮被,供晚间搭在皮衣上面防风御寒。牛皮和马皮的用途主要用于制作冬季棉靴和夏季单靴,制作马具、车具和日常用的绳索等。套马杆上的皮制套索既轻便、又结实,驯马、抓捕牲畜、防狼侵害,都依赖灵活的套马杆。骆驼皮适合制作对坚韧性要求最高的用具,如蒙古包“哈纳”墙上的木杆相交处就用驼皮筋充当活动“轴”,利用平行四边形可以随意变长变宽的原理,使每一张“哈纳”墙收起来时只有几十厘米宽,拉开来宽幅可增加两三倍。五六块哈纳墙收拢起来只能垫一个牛车的车底,但拉张开来可以围成一个容纳十几个人的蒙古包。从这一点来说,在人类发明金属用来制活动轴(或铆钉)之前,游牧民族使用皮制的活动“软轴”或称“软铆钉”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 赶制奶食品。母畜产仔季节结束后,即进入牧草返青的季节,营养供给条件改善后,牲畜产奶量大增,除供哺育仔畜外,还有一定量的富余供人食用,于是抓住短暂的泌乳期赶制奶食就成了牧民们夏季最重要的工作。牧民日常要制作的奶食品至少有3种:奶油、奶皮、奶豆腐。奶油脂肪成分多,蛋白质成分少,提炼后可制成黄油。奶皮中脂肪和蛋白质大体相当,味道最佳。奶豆腐是牛奶发酵后使蛋白质凝固所形成的一种奶酪。这3种奶制品全年的食用量都需要在夏季这两三个月左右的牛羊泌乳期内制作储备充足。马奶中的干物质含量,特别是乳糖含量高,发酵后就会有相对较高的酒精度,因此发酵马奶又称为“马奶酒”,既是宴饮佳品,又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蒙元时期欧洲制作蒸馏酒的技术传播到草原,于是又增加了一项工作,就是在制作奶豆腐之前将发酵奶中含有的少量酒精蒸馏出来,收集奶酒。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制作奶酒还是牧民向统治者无偿提供的徭役。

· 牧区贸易。在长达数千年的游牧史上,并没有固定的商品交易地点,而是由“旅蒙商”在温暖季节深入游牧地区进行易货式的交易。牧民一年中必须购买的物品,如粮食、砖茶、丝绸布匹等必须在暖季商路开通的短时期内进行储备。支付的货物一般为活畜和皮毛等。据史料记载,一般一块砖茶换一只羊。也有的称“茶一斤易一羊,10斤易一牛”。据此计算,一块4斤半重的青砖茶要换取牧民的活羊4只。另有资料记载,一只玻璃烟袋嘴可换取马1匹,可见交易的极端不公平。这些交易的时间性还很强,一般一年只有6月和9月两次。牧民们必须抓住时机集中换回急需的生活用品,大量的牲畜和皮毛等产品由“旅蒙商”运出草原。在集体化后,牧区供销合作社普遍建立起来,交易公平的问题解决了,季节性集中交易也有所缓解,但仍然存在。因而夏营地的居所选择仍然要考虑对外交往与联系的便利性。整个夏季都具有牧事活动多,内部和外部联系都比较频繁的特点,决定了牧民要选择水草条件好、交通联络较为方便的地点居住,这也会引起人畜过度集中,因而草场过牧退化也就像春营地一样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