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1668600000040

第40章 “牧牛王国”的游牧属性

美国也有游牧历史—乍听起来令人难以相信。但是对“牧牛王国”的形成、发展、衰落各个阶段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其游牧生产方式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追逐水与草的兴衰史

论及游牧,一般认为,“逐水草而居”是最基本特征。美国“牧牛王国”的生产方式从孕育起源到在小范围内(得克萨斯南部)成型大体经历了160年,扩展到得克萨斯全境及整个大平原呈井喷式的繁荣发展经历了约40年,然后进入了衰落转型期。分析其全过程,“逐水草而居”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一是大量人口分别从东部殖民地区西进,从得克萨斯赶着牛群北上,从落基山牧羊区和矿区东扩,人们从三个方向涌向大草原的唯一目的就是追逐“不要钱”的水与草。二是牧牛场主进入大平原选择水源和草场获得先占权,派牛仔骑马圈地巡边,目的也是追求优质水草资源为己所用。三是牧场虽然有定居营地,但营地只是主人的管理与供应基地,牛群的漫游和牛仔的劳作都处于移动之中。一般牧牛场达几十平方公里,大的牧牛场数百上千平方公里,越是大的牧场定居营地与日常牧牛生产的联系就越松散。生产活动全部是人随牛走,牛随水草走,整年在草原上游荡。牛仔们定时到几十公里外“巡边”,在一二百公里外“围拢”,甚至到几百公里外追寻游走采食的牛群。正因为牛群长年处于游动而无法固定的状态,烙火印、剪耳记、阉割幼牛等烦琐生产环节才无法在各自的牧场进行,不得不组合成为盛大而又必须公开监督的围拢活动。从单个中小牧场来讲,即使是生活方面定居的成分大一些,但是生产活动却仍然是游牧性的。

游牧实质与异同

游牧史研究是世界性的课题。研究欧亚游牧史,草、畜、人的互动关系是基本内容。以此来对照,美国“牧牛王国”这三者的关系与欧亚草原游牧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草。首先,北美草原的中部和北部与欧亚草原处于同一纬度,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都很相似。尽管欧亚草原属于矮草草原,北美草原属于高草草原,草群结构中的主要植物有所差异,但多数植物群落是相同或相近的。传统游牧条件下,牲畜营养来源全部依赖天然牧草这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完全一致。差异之处主要是北美草原的南部更加温暖、湿润,天然牧草营养供给的均衡性和保证率更能完全地满足牲畜的生理需要。其次,美国开放牧区和欧亚草原的传统游牧习惯基本上都是“草原公有,强者多用”。美国一位牧牛大王在1850年以242头牛和6000公顷草场起家,到1895年扩大到4.5万头牛、2500匹马、20万公顷草场,到了1904年规模已达到占用草场40万公顷。亚洲的蒙古草原也出现过拥有牲畜以“坡”、“沟”计数的“巴彦”。可以说,草原利用的不平等性和强者对草原的掠夺性也是相似的。

畜。欧亚草原游牧的绵羊、山羊、牛、马、骆驼都是在长年放牧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原始品种”,对草原的气候、地形、水草等自然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美国“牧牛王国”的牛种是原本就适合放牧的西班牙长角牛,输入后又经过长期的野化,因而对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极强。在扩展过程中,西班牙牛与英系舍饲型牛杂交形成的“白脸牛”,也保持了西班牙长角牛适合全年放牧、粗放管理的特性。“牧牛王国”的一些牧事活动,如骑马巡边、围拢分群、烙印、剪耳记、长途赶运等重要生产环节的做法,在欧亚游牧生产活动中也可以找到对应的内容。“牧牛王国”的“围拢”与亚洲草原“围猎”的组织方法相似。就此而言,“牧牛王国”比亚洲草原游牧更为粗放。

人。首先,所有的游牧活动都离不开骑马,北美草原和欧亚草原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相同的。亚洲一些游牧民族号称“马背民族”。骑马、射箭、套畜是牧民最基本的技能。美国的牛仔必须兼备骑手、枪手和套索手三项技能,虽然工具有别,但技能要求相同。其次,经营单位都以家庭为基础。美国“牧牛王国”牧场主雇用牛仔巡游,欧亚草原游牧则以同宗家族组成浩特合作放牧或大牧主将畜群租给佃户放牧,看起来形式不同,实际作用却是相似的,都是建立在牲畜私人所有的基础上,由所有者主宰一切。最后,都有牧区生产组织。欧亚游牧以部落、宗族组成不同名称的“牧团”,美国“牧牛王国”组织成协会或大公司经营,对提高游牧的组织化程度都有类似的作用。

美国“牧牛王国”也有些特点是欧亚草原游牧所不具备的,主要包括:一是美国“牧牛王国”(包括“牧羊帝国”)有大量资本投入。来自美国东部乃至欧洲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催生了“牧牛王国”的迅速崛起。二是美国“牧牛王国”的拓展、繁荣、走向鼎盛都是在巨大市场的直接拉动下完成的。越来越便捷的铁路网把草原牧牛与国内外大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三是美国“牧牛王国”只经营牛这一单一畜种,便于集中进行专业化管理。即使是牧牛场必不可少的坐骑—马,也是通过捕捉野化马而获得,并不需要自行养马。这些特点与欧亚草原传统游牧靠牲畜自我繁殖积累、自给自足而缺乏市场、五畜俱全的经营模式有很大不同。但是这些不同点并不是源于生产经营方式的本质属性,而是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所致—美国“牧牛王国”的游牧生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背景下的产物,而欧亚传统游牧业是长期处于半原始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形成的。非本质属性所致的差异并不影响基本的定性研究。

文献依据

国内译著。近些年,国内介绍美国19世纪后期西进运动中牧羊史、牧牛史的文献逐渐多了起来。其中周钢教授的《牧畜王国的兴衰:美国西部开放牧区发展研究》是集大成之作。在这本书中,从序言、前言、正文到结束语都大量使用了“原始粗放”、“游牧”等词汇,特别是在议论性段落和对照分析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建议中,都是从“游牧”这一定性的角度展开论述的。

“牧畜”和“畜牧”之别。我国科研、生产乃至社会大众用语都将繁殖家畜为业的生产活动称之为“畜牧业”。“畜牧”这一名词对古今中外该领域的表述都一直是规范用语。但唯独介绍美国西进运动中的牛、羊生产采用了“牧畜”、“牧牛”、“牧羊”这些国内学术研究和生产经营中从未用过的术语。由此可见,译著者已经注意到“牧畜王国”、“牧牛王国”、“牧羊帝国”的生产与普通的“畜牧业”、“养牛业”、“养羊业”在本质层面具有的不同点,不得不选用了“牧牛”、“牧羊”这类通常在国内文学作品中才能见到、然而却最能表达原意的词语。

美国文献中“range”(开放牧场)、“ranching”(放牧)的特殊含义。美国史的研究在描述19世纪大平原的牧业生产时并不使用现代畜牧业通用的表达方式,而大量使用强调超大、开放牧场的词汇。例如,“open range”(开放牧区)、“cattle ranching”(牧牛)、“stoch ranching”(牧畜),以表达与通常意义上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区别,特别强调了这类放牧的广大和粗放等含意。在综合性概念的选择上,使用“cattle kindom”(牧牛王国)、“sheep empire”(牧羊帝国)等略显夸张的词汇,以强调广阔、大量、快速、超强独霸等特点。尽管都可以强调有别于普通畜牧业的原始粗放的特点,注意到了牲畜自由漫游采食的属性,但他们未使用“nomadism”(游牧业)一词。这可能是因为这一词汇的习惯用法往往和游牧民族联系在一起,“游牧”被理解为“游牧民族”的专有名词。但是在现代社会,“游牧”与“民族”普遍发生了分离。不少原先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已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城市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口比例也越来越多,因此,再以“游牧民族”的范畴定义“游牧生产”已不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即使是原来与游牧民族无关的白人主导的“牧牛王国”,只要基本特点符合,仍然可以确定为游牧业的属性。

【阅读材料】一个印第安牛仔的两枚奥运金牌

詹姆斯·弗朗西斯·索普是美国印第安酋长的后代,出生于1889年。索普身体粗壮、动作机敏,做事果敢利落。12岁时就在得克萨斯州靠驯服野马而挣了很多钱,成为一个技艺高超的驯马者。他的学习经历最初是在印第安公立学校,后来在堪萨斯州芬伦斯哈斯学院,1904年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的卡里索印第安人学校学习电学专业,并在体育教练指导下开始进行足球和田经运动的训练。他还在垒球、篮球、网球、曲棍球、体操和游泳等项目的竞赛中经常轻而易举地稳得第一名。1911年,索普所在的卡里索足球队击败了当时被认为是世界足坛统治者的哈佛大学足球队,1912年,他又以悬殊比分战胜了纽约实力最强的美国西点军校足球队,索普1人攻进22个球,被认为是美国最佳足球运动员。191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索普创造了神话:一人拿下了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两大项目的冠军。瑞典国王把两块金牌和价值5万美元的奖品发到他手上,并说:“先生,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和你握手是我的一大荣幸。”美国人民为他胜利归来举行了隆重的游行庆贺,美国总统把索普称为“最佳公民”。但是,美国的一些种族主义者不能容忍一名印第安人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耀,搜寻一些所谓证据,诬陷他是专业运动员而违反了“业余运动原则”,从而取消了他创造的世界纪录,索回了两枚金牌。

1913年后,索普继续从事垒球和足球生涯,还当过美国职业足球协会主席。1929年,退出足坛后,他的生活非常困苦,做过果品收购、看护、殡葬服务、洗碗工等多种工作,甚至沦为乞丐流落街头。1951年,根据索普经历拍成的电影唤起了很多人对他的记忆。1953年,65岁的索普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上与世长辞,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还我金牌”。1982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索普的名誉。1983年1月,在他的奥运金牌被剥夺70年之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洛杉矶亲自把金牌重新授给索普的后人。人们在他的纪念碑上刻下这样一句话:“索普,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