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珠穆沁羊。东乌旗一直维持20世纪80年代后形成的旗有原种场、嘎查有基础母羊核心群和种公羊专业户的育种体系。现在的原种场经过1999年整顿、扩建和自治区有关部门验收后,成为种质提纯选优的主要基地。基础母羊和种公羊最初选自旗内各核心群的特级优秀个体,现在自群选育保持20%的比率进行更新淘汰,以保持优良种质资源的延续。每年向旗内牧民和外地客户供应特级和一级种公羊1000只以上。为了保持谱系清楚、档案资料齐全,全部采取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选种选配。种公羊出售或出租给嘎查的核心群和重点群,用于优秀种公羊的扩大繁殖。现在,乌珠穆沁羊在草原上表现出的卓越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被越来越广大的地区所认可,这对种公羊生产体系既是一种肯定,也提出了新要求。
· 良种肉牛。按照原先既定的良种生产供应布局,肉牛改良只能依靠设在大中城市的种公牛站供应冷冻种源,并没有规划在牧区建设种公牛培育和供应体系。但迫于大牧区难于推广冷冻种源,20世纪90年代,锡林郭勒盟允许一部分偏远牧区采用高代改良杂种公牛用于本交改良。1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改良措施已经见到了显著的生产效果。所走访的牧户改良牛在犊牛出栏时普遍可值3000多元,周岁出栏时可值四五千元。按等值消耗资源的羊单位计算,这一效益水平已超过被很多人看好的优质肉羊。由于没有正规的种公牛供应体系,当初牧民们只能到几百公里以外开展牛改良较早的地方采购杂种改良公牛,既没有种畜生产许可证明,也没有正规的鉴定,更没有谱系资料和生产记录。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当时看起来不合规的改良方式却十分管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已经十分清楚,有些改良程度较好的场(户)自然而然地有意识选育一部分幼龄公牛留作种用,但仍然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种公牛生产供应体系。这种“体制外”的种牛生产方式虽然现时管用,但是难以适应现代化要求。根据牧区现实的需要和美国现代肉牛产业的经验,建设足够强大的种公畜生产体系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
育肥体系。传统的游牧生产没有育肥这一环节,而是牛羊在生长发育成熟后仍然年复一年地“养长寿畜”,几年后待膘肥体大达到满意的程度后,才出栏。显然,这已不符合讲求节约草场资源和加快周转提前出栏上市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自治区曾大力推动以牧区繁殖、农区育肥为内容的“北繁南育”工程。经过10多年的工作引导和市场拉动,现在肉牛的育肥已初步形成农区、牧区互补的分工格局,即草原牧区繁殖的牛犊或1岁牛运到粮料主产区进行集中育肥,然后出栏屠宰。然而对羔羊的育肥一直是探索试验的多,成规模、成体系的少。总结起来,可能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饲料供应问题。与牛比较,羔羊个体小,出栏数量多,不可能像肉牛那样经几百公里的运输大规模地转移到农区育肥。过去的试验大多是把农区的饲料和秸秆运到牧区饲喂羔羊,因缺乏青绿饲料,所以成本高、效益低。养羊业的优势在于就地转化饲草饲料。要想把羔羊育肥打造成高效率的生产系统,必须先要过好就近生产饲草饲料这一关。二是育肥时间选择违背羔羊的生长规律。根据过去多年开展的生长速度测定,乌珠穆沁羔羊在3月龄时出现日增重高峰,可达300~400克;而4月龄开始急剧下降,7月龄入冬后转为负增长。正确的育肥时机应是4~6月龄,通过加强营养供给拉长生长高峰期,使自然放牧时的出栏活重30公斤左右增加到育肥后的40~50公斤。这一时期正值夏秋季节,羔羊育肥不必要建暖棚,也不必要大量谷类精料,只需集中在干燥遮阳的围栏内补给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青贮饲料(带籽玉米、带籽大麦、豆科与禾本科牧草混合等多种选择),就能够达到延长生长高峰的目的。但是,过去不少育肥试验在冬季封闭的暖棚内进行,成本高,环境卫生条件差、营养供给单一,自然难以形成规模。2011年在东乌旗看到“新汇塬公司10万只羔羊育肥基地”的建设模式,对过去的误区已有所矫正,但愿能够走出一条符合牧区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肉羊育肥体系建设之路。
青贮饲料生产供应体系。内蒙古草原青草期只有5个月左右、枯草期长达7个月左右的现实,决定了必须大力推进以青贮饲料为重点的营养革命,才能真正实现草畜平衡、可持续发展。最早的青贮玉米种植,是作为牧区防灾基地建设在“五配套”草库伦内小面积推行。进入21世纪以来,这项工作曾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础工程大力推进。现在,奶牛养殖区种植青贮作物都已成为日常的饲料生产活动;在荒漠草原等牧草资源贫瘠地区和部分草场非常紧缺的牧区,也已形成规模化推广态势;而在草场资源的压力还不太严峻的广大牧区则缺乏推广的动力。种植的形式主要有牧户自种自用和集体种植分户利用两种经营方式。
从2011年8月走访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两个嘎查来看,牧区统一种植青贮饲料的方式应当大力推广。这两个嘎查都位于浑善达克沙地中部,人口、草场、牲畜的资源配置关系失衡情况严重。正蓝旗是蒙元时期元上都所在地,历史上曾经是政治经济中心和人口集中的地区。60年前“人畜两旺”的口号曾使这里迅速出现经济和人口双繁荣,10来口人的大家庭比比皆是。加之20世纪持续近百年的“以农挤牧”进一步加剧了牧区缩减而人口膨胀。现在这两个嘎查共计800多口人,平均每人拥有草场不足200亩,显然,即使在生物产出量较高的沙地疏林草原上,在如此狭小的草场上靠传统放牧根本无法维持牧民的基本生计。
21世纪以来,在政府部门的资助下,这里开始了整体调整和转移。原有散养的牲畜全部处理掉,改为集中饲养的荷斯坦奶牛;原有草场全部封闭作为打草贮草之用,不再自由放牧;原先散居在沙丘间草甸的牧户全部搬迁到新建的牧民新村;原先分散种植的饲料基地改为集中连片开发,统一耕种作业。两个嘎查现有青贮玉米饲料基地2800亩,人工草地1.3万亩,养牛3013头。以平均每头奶牛一亩多饲料地和7亩打草场,加上外购部分精饲料,维持了牧区奶牛业的发展。现在,家家户户都住在牧民新村的砖瓦房里,有自来水、电视、电话。依靠奶牛业可以维持6000多元的人均年纯收入。养畜之余,有的牧民在公路边办起了服务性经营门点,收入颇丰。牧民们进城打工、子女上学,都十分方便。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分散住在沙窝子里都有很大改善。生产上再也不用为防灾抗灾能力不足而发愁了,而沙地上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很快得到恢复。奶牛新村是结合国家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项目兴建的,现在还有不少配套设施因资金投入不足而有待完善,青贮生产供应体系的规模、效率都有待提升,与城镇化对接,转移过剩的牧区人口则是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历史任务。
产业链从交易市场向两头延伸。1996年,我第一次走访通辽市余粮堡牲畜交易市场时,这座号称当时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活牛市场,除了容纳牲畜的场圈大一些之外,并没有留下更多的印象。2012年再次造访时,不仅市场设施已经配套齐全,而且实现了电子交易。主要的参观内容已转为肥牛超市、育肥场、屠宰厂、营养实验室等新建设施。原来的交易市场管理单位经过2002年改制后,新成立了余粮畜业开发公司,将经营战略从活畜交易的单一环节向两头进行扩展。首选项目是利用市场牛源和当地丰富的饲草饲料育肥供港活牛,八九栋标准化的牛舍很快建了起来,同时引进“超市”模式对育肥牛精细化管理,确保供港肥牛优质率达99%以上。在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周围形成了年供港肥牛达万余头的规模。公司的另一个拓展项目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肉牛繁育基地。现在已扶持养牛专业户2600户,饲养基础母牛达1.3万多头。据公司领导介绍,到2015年,基地规模将达到25万头牛的饲养量。公司拓展的第三个项目是肉牛育肥场。设计能力年育肥牛9万头,供自办的屠宰厂生产高档牛肉。公司最新拓展的项目是谷润肉业屠宰加工厂。从余粮畜业的拓展历程,可以看到传统养牛业向现代肉牛产业转型的轮廓。
种植、育肥、加工的强强联合。科尔沁牛业公司生产的冷冻分割牛肉早在2007年就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但由于依靠分散育肥的模式难以保证牛源的数量和质量,因而高档牛肉的加工产量难以快速增加。而在屠宰加工厂百余公里之外舍伯吐镇的成峰牲畜交易中心,每年交易活牛达60万头,大部分为通辽市本辖区的西门塔尔良种牛,运到外省屠宰加工变成人家的牛肉品牌。在政府有关部门协调下,两大强势企业达成联合兴办育肥牛基地的协议,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育肥场准备从国外引进135马力特大型拖拉机为动力的青贮作业和牧草种植机械,不仅使本企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对周边农牧民起到示范引导作用。这一联合项目可以获得屠宰企业增加优质牛源、交易中心拓展经营项目、农牧民得到先进典型引路、地方政府增强经济实力的多赢结果,同时也形成了现代肉牛产业的骨干链条。我们一行人对特大型青贮机械的引进应用特别认同,因为当前群众养牛仍然利用的干秸秆、干饲料,打个比方相当于前些年灾民度荒口粮的“瓜菜代”。改为玉米籽实和鲜湿秸杆的混合青贮,相当于营养丰盛的“全席大餐”。而这一转变需要有眼光、有实力的先行者示范引导,让群众打消顾虑,舍得在腊熟期即营养成分最丰富时收获玉米,而不要再等纤维化后的“成熟”;敢于把玉米籽实连同鲜嫩秸杆一同青贮,而不要再增加那些损耗斤两、浪费能源和人工的收储加工环节。
产地育肥和香港销售的跨境联合。香港五丰公司在经营内地供港活牛的过程中,亲历了科尔沁地区育肥牛品质的迅速提高。近几年世界牛肉价格不断上涨的客观形势,要求必须改变坐等活牛到港的原有单一做法,主动到产地投资经营肉牛饲养。科左中旗背靠大草原、地处玉米带、邻近交通网的独特优势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宝龙山镇的一家多年经营育肥牛场的民营企业成为首家合作伙伴。2011年签订组建“内蒙古丰润牧业有限公司”协议的当年即开工建设育肥场设施,2012年已具备出栏1.5万头牛的育肥能力。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2013年投资1.5亿元,在育肥牛出栏达到3万头的同时开工建设屠宰10万头牛的牛肉加工厂。届时,供应香港市场的优质活牛来源和高档牛肉来源都有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同时科尔沁草原牛肉和美国、澳大利亚的牛肉将会在香港市场上改变竞争格局,有利于推动内蒙古的肉牛业与世界市场接轨。
游牧文化旅游。草原旅游兴起以来,内容单调就一直是困扰人们而又没有多少解决门路的一个难题。许多带着神秘感来到草原的内地游客除了驱车驰骋领略草原风光,体验大块吃肉、大杯喝酒的氛围,随时欣赏草原歌舞以外,很难给人以真正的底蕴深厚、感触深远的印象。但是,在西乌旗白彦花镇附近的“游牧人家”旅游点却给人“洞开法门”的感觉。原来是几位精明的牧民看到白彦花能源基地大批从内地来的职工对牧区生活十分好奇,萌发了开办游牧文化旅游的想法,不仅提供蒙古式餐饮服务,而且提供体验游牧生活的场所。几户牧民很快形成创办协会联合开展旅游的一致意见。当我们一行人进入旅游点时首先看到在平坦的草地上停放着两列“草原列车”(六七辆排成一列的牛车,也称勒勒车),旁边有安装好的两座空蒙古包供游人们亲自动手体验拆卸和装车,重新安装。游人可以在牧民的指导和帮助下,把蒙古包按规定的程序一件件拆开装车,然后套上牛车,在草原上坐着“草原列车”自由行走。前面拉第一辆车的牛由坐在车上的人驾驭,后面的牛拴系在前面的车尾,一辆接一辆连起来,只要头一辆车开始行走,后面整列车就会跟进,因而被称为列车。传统的“草原列车”由毡篷车(妇女小孩乘坐用)、箱车(存放日常生活用品)、敞车(拉蒙古包部件及用具)、拉水车、燃料车组成,多的可达一二十辆,少的也有五六辆,成为草原上的移动营地。熟练的牧民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可以把整个蒙古包拆卸后装到车上,到达新营地后用不了一个小时又可重新搭建起来,并且把卧具、炊具、炉灶都安放妥当,就可以开始新营地的生活了。我十分想把已知的游牧生活知识重新付诸实践,但看看夕阳西下,亲手体验是不可能了。如果是专程而来的游客,则可以就地体验拆建蒙古包和赶车、套牛的全过程,还可以在入股牧民的草场上任意游荡,乃至体验在蒙古包居住生活的感受。
晚餐是牧民自宰的羊肉、自制的奶食、现做的“蒙古面条”和“蒙古包子”。羊肉现宰、现煮的味道之鲜美在城里是无法体验到的。旅游点的经理也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和大股东,专门给我们介绍了创办经过和经营状况,并组织邻近牧民的歌手来唱歌敬酒。热闹的气氛中我向他们表达了三点赞赏:一是赞赏他们发扬游牧文化的形式。现在大家都在致力于依靠建设、依靠科技养畜,推进现代化进程,牧民们进入了崭新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但是游牧文化需要永远发扬光大,可取的形式之一就是发展游牧体验旅游。二是赞赏他们的市场意识,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畜牧业现代化过程中发现新的商机,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牧民收入。三是赞赏他们的创新精神,从一家一户走向联合,以最朴实自然的方式,展现草原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牧民自办旅游点不需要富丽堂皇的建筑,没有聘请的专职人员,不必要耗费大量投资,靠牧民入股筹集了所需的大部分人、财、物,实属难能可贵。盟人大工委的同志把我的话一句一句翻译给大家,引起更热烈的歌舞气氛,演变成客人和主人的大合唱。从牧民的实践中,我感到在粗壮的游牧之根上正在并行生长着现代化畜牧业和草原民族文化两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