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之茶俗
品茗轩
对 茶
(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钩。
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地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正所谓是“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一、北京人喜大碗茶
喝大碗茶的风尚,在汉民族居住地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大道两旁、车船码头、半路凉亭,直至车间工地、田间劳作,都屡见不鲜。这种饮茶习俗在我国北方最为流行,尤其早年北京的大碗茶,更是名闻迩遐,如今中外闻名的北京大碗茶商场,就是由此沿习命名的。
现代的京城,饮茶之风渐起,不过,大多是专门的茶馆、茶艺馆。茶为消费主体,可供吃的大多是些闲食,瓜子、花生一类,干果为多,少样的点心点缀,仅此而已。而且,这里的茶客以饮晚茶者为多,晚餐之后,酒足饭饱,来到茶馆或茶艺馆,清茶一盏,抽抽烟,谈谈天,甚至以棋牌为伍,至午夜方得散去。
大碗茶多用大壶冲泡,或大桶装茶,大碗畅饮,热气腾腾,提神解渴,好生自然。这种清茶一碗,随便饮喝,无须做作的喝茶方式,虽然比较粗犷,颇有“野味”,但它随意,不用楼、堂、馆、所,摆设也很简便,一张桌子,几张条木凳,若干只粗瓷大碗便可,因此,它常以茶摊或茶亭的形式出现,主要为过往客人解渴小憩。
大碗茶由于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自然受到人们的称道。即便是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的今天,大碗茶仍然不失为一种重要的饮茶方式。
二、广州人喜早茶
广州人嗜好饮茶,把饮早茶称为“叹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的口头禅。清早起来,口带涩味,饮杯香早茶,漱净口腔,提提精神,唤起食欲,再食点心,更能品尝到各款点心的美味,确实是一种享受。早上见面打招就是问“饮左茶未”,以此作为问候早安的代名词,可见对饮茶的喜爱。饮茶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也是“食在广州”的一大特色。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饮茶,广州的茶楼与茶馆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它不但既供应茶水又供应点心,而且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是茶馆所不能比拟的。喝早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一盅二件,人生一乐”,这是广东人对早茶的描述。广东人视上茶楼吃早茶为人生绝妙的享受。所谓一盅两件,是指早茶常以一盅茶配二道点心。
上班之前,进茶楼占一席位,由服务员用精美别致的茶具沏上一壶好茶,再点几种美味可口的点心,一边品饮香茗,一边吃点心。早茶之后,精力充沛地上班迎接一天的工作。在节假日里,携全家老小,或邀几位亲朋好友,登上茶楼,边品茶边聊天,也超然洒脱。商界人士请有关客房进茶楼品茶谈生意也成为风俗。茶楼所备的茶叶品种甚多,有红茶、绿茶、乌龙茶,也有花茶、六堡茶等。点心也是各式名点齐备,如叉烧包、水晶包、小笼肉包、虾仁小笼、蟹粉小笼、虾饺和各种酥饼,以及鸡粥、牛肉粥、鱼片粥和云吞等,真可谓香茗配名点,相得益彰。
广州人饮茶并无什么礼仪上的讲究。惟独在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致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的华侨中依然十分流行。
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时开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时收市,有的通宵营业。一般地说,早茶市最兴隆,从清晨至上午11时,往往座无虚席。特别是节假日,不少茶楼要排队候位。饮晚茶也渐有兴盛之势,尤其在夏天,茶楼成为人们消夏的首选去处。
不过,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功夫茶”为乐事。“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功夫茶壶很小,只有拳头那么大,薄胎瓷,半透明,隐约能见壶内茶叶。杯子则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茶叶选用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以半发酵的为最佳。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用手指压实,据说压得越实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经过沉淀的,沏茶时将刚烧沸的水马上灌进壶里,开头一两次要倒掉,这主要是出于卫生的考虑。斟茶时不能满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来回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
此外,饮凉茶也是广州人的一个生活习惯。所谓饮凉茶就是把药性寒凉、能清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清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广州的凉茶历史悠久,如王老吉凉茶就形成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由于它清热解毒、消炎去暑的药用功效明显,历来为广州人所推崇。另外,还有如石歧凉茶、健康凉茶、金银菊五花茶、龟苓膏、生鱼葛菜汤等也都是广州人喜爱的传统老牌凉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方便饮用,各种凉茶冲剂及软包装凉茶应运而生,如神农凉茶、夏桑菊等,已成为许多家庭夏季的必备饮品。
三、上海人喜以茶代酒
时下,上海人到酒家用餐,并不是人人都要饮酒或喝饮料,有许多客人特地关照服务小姐,请泡一杯绿茶来!
以茶代酒,从过去的“口头说说”到现在的成为时尚,以茶代酒,有的人为了保健需要,遵照医嘱而身体力行。有些人因为怕喝酒多了会误事,而不少白领先生和白领小姐,以此作为一种有修养的表现。据了解,在顾客中以茶代酒者占15%左右,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这反映出这个需求拥有一个广阔的市场。
在各种宴会上,老人爱喝自娱茶,白领族爱喝信息茶,青年爱喝休闲茶,中年偏爱特色茶,逛街族爱喝小歇茶。现在,无论富有之家或贫困之户,无论是上层社会或普通百姓,无论是社交活动或闲散居室,都崇尚饮茶,莫不以茶为礼,以沏茶、敬茶的礼仪来敬客人。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外国游客的加入,“喝茶”二字不仅意味着民族传统茶文化的延续,而且带有上海国际大都市新时尚的色彩。上海的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以茶代酒,吃饭之前先敬茶。
四、江浙人喜龙井
江浙一带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因为古时传说乾隆皇帝来这一带微服私访时特别喜欢喝龙井茶,所以文人墨客也纷纷喝了起来,喝龙井茶似乎也就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龙井,既是茶的名称,又是种名、地名、寺名、井名,可谓“五名合一”。杭州西湖龙井茶,色绿、形美、香郁、味醇,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更是“杭州一绝”。龙井茶的芽叶郁郁葱葱,茶色嫩绿,滋味爽口似兰,很符合江浙一带的老百姓清淡的饮食品味,龙井茶成了饭前饭后的好饮料。这才是江浙一带的老百姓爱喝龙井茶的原因。
品饮龙井茶,首先要选择一个幽雅的环境。其次要学会龙井茶的品饮技艺。沏龙井茶的水以80℃左右为宜,泡茶用的杯以白瓷杯或玻璃杯为上,泡茶用的水以山泉水为最。每杯撮上3~4克茶,加水7~8分满即可。
品龙井茶,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艺术的欣赏。品饮时,先应慢慢提起清澈明亮的杯子,细看杯中翠叶碧水,观察多变的叶姿。尔后,将杯送入鼻端,深深地嗅一下龙井茶的嫩香,使人舒心清神。看罢、闻罢,然后缓缓品味,清香、甘醇、鲜爽应运而生。此情此景,正如清人陆次云所说:“龙井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这就是品龙井茶的动人写照。
五、四川人喜盖碗茶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我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朱自清的《咏成都小景》中就有“凌晨即品茶”之句,四川人晨起清肺润喉一碗茶,酒后饭余除腻消腥一碗茶,劳心劳力解乏提神一碗茶,良朋好友闲谈聊天一碗茶,邻里纠纷消释前嫌一碗茶。
四川人喜欢“摆龙门阵”,在熙来攘往的茶馆之中,一边品饮四川的盖碗茶,一边海阔天空,谈笑风生。同时佐以茶点小吃和曲艺表演,实为人生至乐。
四川的盖碗茶用茶多以茉莉花茶、龙井、碧螺春等。而茶具则选用北京讲究的盖茶,此茶具茶碗、茶船、茶盖三位一体,各自有其独特的功能。茶船即碗的茶碟,以茶船托杯,既不会烫坏桌面,又便于端茶。茶盖有利于尽快泡出茶香,又可以刮去浮沫,便于看茶、闻茶、喝茶。
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一是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二是置茶: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等。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四是闻香: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五是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六、苏州人喜香味茶
苏州市吴江县震泽至浙江南浔一带的人爱喝香味茶。当有客人来时,主人总会端上一杯香喷喷的香味茶来招待客人。
这种茶是用晒干的胡萝卜干、青豆、桔子皮、炒熟的芝麻和新鲜的黑豆腐干,加少许绿茶叶放在茶杯里,用开水冲泡而成。盖一掀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面而来。喝起来更是香醇浓郁,神清气爽,风味独特,品尝这样的茶真是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看着是享受,闻着是享受,细啜慢饮更是一种享受,可谓色香味俱佳。但是,喝的时候,一定要先将佐料吃掉,然后再慢慢地喝茶,绝对不能吐掉,否则就是失礼。
每逢佳节泡沏“香味茶”,佐料就比较讲究了。这时,晒干的胡萝卜干换成了烧熟的青竹笋,再加上一些糖桂花,糖浸桔皮、芝麻,喝起来,香喷喷,甜蜜蜜,咸滋滋,甘美可口,沁人肺腑,冲泡至第二、第三回时,香味越来越浓,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七、湖南人喜姜盐豆子茶
湖南省湘阴、汩罗县一带的人,非常喜欢饮用姜盐豆子茶,这也是他们待客的茶。
姜盐豆子茶又称岳飞茶、湘阴茶或六合茶,即姜、盐、黄豆、芝麻、茶叶、开水。如果说起它的起源,其中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来历呢。那是南宋绍兴年间,岳飞被朝廷授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带领兵马南下,准备镇压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但是,士兵一到南方,水土不服,病人增多,不仅影响了作战,也影响了士气。岳飞急中生智,便吩咐部下熬含盐的黄豆姜汁汤当茶喝。果然,士兵中的疾病迅速减少。军营周围的老百姓一看,也学着沏这号茶。一时间在湘阴包括今日的汩罗县流行起来,直到今天。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主人就会给您送上一杯香味四溢的姜盐豆子茶,杯底上一层被水泡胀了的炒黄豆,软软的、黄黄的,颇吊人味口。如果茶快见底了,主人会立即再给您斟上茶,如此一杯一杯地下来,杯底诱人的豆子是越积越多。可见,想吃豆子,还真就得将茶从头喝起。
这里的每户农家都有烧开水的瓦罐,炒黄豆、芝麻的铁皮小铲和研磨老姜的姜钵。将清水注入瓦罐,在柴火灶的火灰中烧开,把黄豆或芝麻放在铁皮小铲上炒熟。将老姜在钵中磨成姜渣与姜汁,才可以泡茶。泡茶时,要先将茶叶放进瓦罐里泡开,然后将盐、姜渣、姜汁倒入罐内,混匀,倒入茶杯,抓上一把炒熟的黄豆或芝麻撒在杯子里,即可饮用。
八、潮州人喜功夫茶
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至豆棚瓜下,公园一角,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潮州人饮茶量为全国之最。自宋代以来,特别是明代中叶,饮茶之风已遍及潮州。
潮州功夫茶实际上是一种讲究茶叶、水质、火候及冲泡技法的茶艺。潮州人饮茶多选凤凰单机、白叶单枞、凤凰八仙、黄枝香、芝兰香以及乌龙茶、铁观音等。冲泡功夫茶除选择上乘的茶叶外,对用水有着严格的要求。被誉为“茶圣”的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写道“(泡茶)以山水(水泉)上,江河中,井水下”的结论。潮州功夫茶既有科学道理,又包涵着浓郁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