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茶道(第四册)
16694200000028

第28章 茶与文化(6)

茶与歌舞、戏曲

茶与歌舞、戏曲的关系,同茶与诗词的情况一样,都是与茶的种植、制造和品饮相伴而生的文化现象。从现存的茶史资料看,茶与歌咏的相关内容,最早出现于西晋的孙楚《出歌》,其称“姜桂茶荈出巴蜀”,这里所说的“茶荈”即指茶。至于专门咏茶的歌,已无法查考。唐朝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序》中有“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说明确有茶歌一事。此歌虽已无法查找,但陆羽的《六羡歌》也不失为茶歌。稍后,又有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常被后人所引用。到了宋朝,王观国的《学林》一书中,也都称“卢仝茶歌”了。宋朝时,由茶诗词转化成为茶歌的情况不少。如熊蕃在十首《御苑采茶歌》的序文中称:“先朝漕司封修睦,自号退士,曾作《御苑采茶歌》十首,传在人口。蕃谨抚故事,亦赋十首献漕使。”其中所指茶歌之意,已甚为明白。“茶理精于唐,茶事精于宋”,也在茶歌舞中反映出来。可见由诗为歌,即由文人诗作转成民间歌词是茶歌的来源之一。

茶歌的另一种来源,是由谣而歌,民谣经文人整理配曲再返回民间。如清代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鲥鱼歌》,即属于这种情况。其歌词曰:“富阳山之茶,富阳江之渔,茶香破我家,鱼肥卖我儿。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皇天本圣仁,此地一何辜?鱼兮不出别县,茶兮不出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已死,江枯鱼亦无,山不摧江不枯,吾民何以苏?”歌词唱出富阳地区采茶办贡和捕捉贡鱼,给百姓所带来的困苦。该词作者也因反对茶贡、触犯皇上而被投入狱中。

茶农和茶工也有创作茶歌的,可称为民歌或山歌。如清代在采茶工当中传唱的“劳工歌”:

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无走头,三更半夜爬上楼。

……

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穷。

年轻穷了靠双手,老来穷了背竹简。

类似的茶歌,湖南、湖北、四川省等地都有。经后来的发展,还孕育出了专门的“采茶调”,以至使采茶调和山歌、五更调等并列,发展成为我国南方多民族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

采茶调是汉族的民歌,受其影响,在我国的一些西南少数民族,也演化产生了诸如“打茶调”“敬茶调”“献茶调”等曲调。如滇西北的藏胞,劳动时会随处高唱不同曲调的民歌,如挤牛奶时的“挤奶调”,结婚时唱“结婚调”,宴会时唱“敬酒调”。还有灯会时最优美的“打茶戏”和“爱情调”。我国有些兄弟民族,不仅有茶歌,还形成若干有关茶的固定乐曲。如“采茶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惟一由茶事发展产生的独立剧种,它流行于江南的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为了区别,往往在前面加上地名来命名。采茶戏是直接由采茶歌舞脱胎发展起来的。“采茶歌”本身就说明了由戏变曲、由曲而得名的事实。有些地方的采茶戏,在演唱形式上,也多少保持了过去民间采茶歌、采茶舞的一些传统。如《刘三姐》的广西彩调剧,就是采茶戏的一种。采茶歌、采茶舞,与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

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的赣南采茶戏像一朵鲜艳、芳香的山茶花,盛开在赣南各地的艺苑之中,并延及闽、粤、桂等地。这种由赣南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独具客家表演艺术特色的地方戏曲,是随宋代客家民乐在南方地域的形成而诞生于赣南的,至今仍保留有宋元杂剧的某些特点。音乐主要采用唢呐加锣鼓伴奏的灯戏音乐和用“勾筒”(胡琴)主奏的采茶音乐,演技以扇子和用矮子步最具特色。曾有100多个传统剧目在民间流传。解放后,赣南获得了新生和发展,通过戏曲工作者的努力,涌现出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秀剧目,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不少剧目久演不衰。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请茶歌》,就是建国后的优秀歌曲之一,它不单是表现了栽茶、育茶、饮茶的过程,而且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和红军的光荣传统,通过诗一般的意境、美妙的音乐,进行深刻描绘和体现。

采茶戏也在台湾省盛行。在台湾,较早的记载见于1894年的《平安县杂记》中的风俗现况篇。有“酬神唱傀儡班、喜庆、普渡唱官音班、四平班,福路班、七子班、掌中班、老戏、影戏、车鼓戏、采茶唱、艺妲唱等戏”。采茶戏的伴奏主要是大广弦,后来受其他剧种音乐影响又加入二胡、扬琴、箫及一些打击乐,演出颇受台湾民众的欢迎。

茶与戏曲的关系,还体现为剧作家、演员、观众等都是茶叶爱好者。茶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戏曲受茶的影响也是自然的。如明代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称“玉茗堂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如命,并以其住处“玉茗堂”而得名。可见,茶对戏曲等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同样的情况还表现在“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曲艺上。并且因有些曲艺活动直接在茶馆中进行,由此引出“茶园”“茶楼”的称呼。换句话说,早期的戏剧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了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有专家认为,与茶相关的戏曲,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

歌与舞,或以歌伴舞,是当今颇为流行的娱乐方式。以茶事为内容的舞蹈,可能发现甚少。据朱自振先生考证,史籍中有关我国茶事舞蹈的具体记载很少,只知元代和明清时期,是我国舞蹈的低迷时期。然而与茶相关的舞蹈,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却是有其基础的。如云南洱源白族打歌,手中端着茶或酒,在领歌者的带领下,唱着白族语调,弯着膝,绕着火塘转圈圈,边转边抖动、边转边扭动上身,狂歌纵舞。

歌与舞也是当今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艺术。茶农们随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也在增大。与此同时,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到茶乡采风,使与茶相关的民歌,由山乡走向舞台,响彻大江南北,传遍长城内外。如周大风作词作曲的《采茶舞曲》,风貌大变,展现的是一幅清新的江南茶园欢快的茶事风光画卷,如其歌词云: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

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

插的秧来匀又快呀,采得茶来满山香。

你追我赶不怕累呀,敢与老天争春光争春光,争呀么争春光。

左采茶来右采茶,采茶姑娘齐采茶。

一手先来一手后,好比那两只公鸡啄米上又下。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

姐姐呀你采茶好比凤点头,妹妹呀采茶好比鱼跃网。

一行一行又一行,摘下的青叶篓里装;

千篓万篓千万篓呀,篓篓新茶放清香。

多快好省来采茶呀,青青新茶送城乡送城乡,送呀么送城乡。

《采茶舞曲》虽为文艺工作者所创作,其歌词却来源于生活。如其中对姑娘们采茶的描写是眼明手快,形容那双嫩手采茶像鸡吃米一样,对准叶尖,不停地啄着,又快又准。这里为何不用弹钢琴来形容?姑娘们采茶,只用三个手指头,三指并成一掐,食指隆起,像鸡冠,且采茶时动作向下,速度之快,很难想象,所以用鸡啄米来比喻是再形象不过了。其歌及其曲可以单独演唱、演奏,但其创作的主要用途,还是伴舞。近40多年来,我国文艺工作者在过去茶事与舞蹈的基础上,先后还创作了“采茶舞”等一系列与茶相关的舞蹈,也颇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