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流行过的一首与茶相关的歌,其名为《中国茶》,又与中华茶文化的弘扬密切相关。该歌与以往的茶歌不同,它着眼于世界范围,立足于“复兴”中华民族,从一个新的高度,新的视点,为中华茶文化唱了一曲新的赞美诗!它的旋律优美动人,既不是某地民歌素材的简单照搬,又极富东方神韵、民族色彩。歌曲的配器雅致精巧,并独具匠心地以古筝点染其间,古雅而现代。歌曲风格清新细腻、委婉动人,似小溪清流,潺潺入听众的耳畔,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读者也不防去闭目凝神细听,品尝领略一番《中国茶》的个中滋味。该歌歌词内容为:
请喝一杯中国茶,云雾飘绕出精华。
茶香味美飘四季,茶道悠雅传天下。
中国茶哟,茶经一部说千年呀说千年,品茶品出茶文化。
以茶相约天下客呀天下客,华夏风情传佳话。
中国茶哟,中国茶哟,以茶代酒送你行,伴君一路香呀香到家。
请喝一杯中国茶,高山流水育精华。
茶农种茶云中走,茶姑采茶披彩霞。
中国茶哟,名山名茶迎客来呀迎客来,香茶泡出心里话。
以茶代酒送你行呀送你行,伴君一路香到家。
中国茶哟,中国茶哟,
以茶代酒送你行,伴君一路香呀香到家。
茶在其他各国的戏剧中,也不难见到。例如,1692年英国剧作家索逊在《妻的宽恕》一剧中,就特地插进了茶会的场面。另有两部英国剧作《双重买卖人》和《七副面具下的爱》,也都有不少饮茶及有关茶事的情节。再如荷兰1701年就上演的《茶迷贵妇人》,至今在欧洲有些国家,仍作为古典戏出现在舞台上。日本与茶有关的歌舞戏剧就更多了。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子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茶馆》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全剧以旧时北京裕泰茶馆为社会活动的舞台,以三个不同时代的兴衰及其相关人物的遭遇,揭露了旧中国不断衰弱的根源所在。话剧《茶馆》在国内深受人们的欢迎,其剧组曾到巴黎和莫斯科等地献艺,所到之处,无不轰动。
五茶与楹联
茶之楹联,是中华民族的独创。
茶之楹联,能给人以诗情画意般的联想和人生哲理的启迪,因而在民间,尤其在茶馆运用较为普遍。如“客来心常暧,人走茶不凉”,给茶馆主人平添了许多人情味儿;“美不美家乡水,香不香故园茶”,有茶暖思乡情之感,茶解思乡病之意;而“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则是“一”字排开,左右对称,同样的五个字,倒过来一样通顺,可谓浑然天成,而且巧妙地把茶之“天然”与茶客去“天然居”相联系,透析出一种人生哲理。
有的茶联,在过去可与书房诗句对等出现,如“玲珑玉书徐徐张,精玉茗琛浅浅啜”,“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反映了茶与读书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而“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分别是苏东坡两首诗中的佳句,被爱茶的多情人刻在西子湖畔的亭台楼阁上,从古至今让游人欣赏。有的诗句是描写品茶环境和氛围的,如“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不同的茶联有不同的蕴意,且各有各的妙处,我们在欣赏或运用时应考虑其背景及场合。下列楹联诗句,读者不妨多作比较、欣赏。
竹无俗韵,茗有茗香。
天然图画,一曲阳春。
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
精泉烹雀石,活水煮龙团。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香。
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
酒醒饭饱茶香,花好月圆人寿。
茶间渴思卢仝露,松下闲参陆羽经。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扫来树叶煮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茶能解渴何妨饮,亭可乘凉且慢行。
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草泥来趁蟹傲建,茗鼎香办小龙团。
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
阁构三层读书论世,泉飞云壑听瀑煮茗。
石鼎煎香俗物尽洗,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茶洗尘心超凡入胜,书开栈道好梦成真。
在以前乡间的道路上,每五里、十里有一供人歇息的茶亭,其柱子上常有对联,让人读后有轻松之感。如“小憩为佳,清品数口绿茗去;归家何急,试对几曲山歌来。”在茶亭不光吃茶,还要对山歌,使茶亭喝茶充满情趣。现在交通便捷,在茶亭喝茶、在路亭对山歌的已不多见,但民间收藏茶壶作为一种雅趣正日趋成风。在壶具上作铭是近百来年的事,因其妙趣横生而倍受欢迎。“可以清心也”是早些时候瓷杯盖上常见的铭文,读起来轻松而有味道。它的奇妙之处在于沿杯盖排成一圈的五个字,从任何一个字读起都是顺畅的,没有语病。这是中国语言文化与茶文化的美妙结合。“清茶一杯”,“寒夜客来茶当酒”,似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茶亦风流”与“茶亦醉人”有几分相似,后者为大多数人所熟悉。“风流”,源自“风流名士”或“名士风流”,指以前名士的行径,蔚为一时的风尚。“风”指人格的感召力,“流”则指名士们所爱好的生活方式。此句意为:饮茶也是一种生活时尚。现在不少紫砂壶的壶铭,体现了茶与壶的个性。如一把名为“抱拙”的壶,满身皱褶,一个泥圈权作壶把,似稚童玩泥捏成。其壶铭曰:“不必祝福,事情愈坏,情况愈好;不必恭维,茶壶愈丑,茶汤愈佳。”据说该壶为手工捏造,用的是自家独门的配土、养土法,用高温烧结,其高温传导性不亚于瓷化壶,而壶体布满孔隙,泡出来的茶比紫砂朱泥壶还略胜一筹。另有名为“乐道”的茶壶同样别开生面。它外形扁平如截取的一段老树桩,没有光洁的壶身,更无任何装饰,其壶铭曰:“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步步是清风,步步是道场。”此壶有此铭,不正“土”得更接近于“道”么?
请欣赏以下几条壶铭:
如何是道,平常心是道,居家也能得道。
壶里乾坤大,一片明月在壶中。
左供水、右出风,学仙佛、付两手。
小桥、流水、人家,读书、观画、吃茶。
不假思索,信于捏来,指到处有韵,气集处成趣。
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性相同;两者皆坚,是其操守相同。
我国历史上的茶联很多,而且流传下来的也不少,若在各种场合,如茶饮、茶制品外包装或聚会上运用得当,可相得益彰。至于像苏东坡与黄庭坚那样悠闲地品茶论墨的场景现今已很少见,他们在品茶时所对的诗句“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性相同;两者皆坚,是其操守相同”只能作为茶文化的历史资料。以下有关茶的对联,不少人已很陌生,在此列出,可供喜爱者“入境”时欣赏。
雪茅甘露竹叶青集茶谱妙品香座客,
水浒三国红楼梦汇艺苑精绝醉散仙。
茶后行者行,莫愁劳燕分飞,放眼光明路正远;
亭前过客过,若访雪鸿遗迹,印心名胜景尤佳。
奇乎?不奇,不奇亦奇;
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松风亮节,竹解心境,
梅傲霜雪,茶能性谈。
来为利去为名,百年岁月无多,到此且留片刻;
西有湖东有畈,百里程途尚远,劝君更尽一杯。
聆妙曲,品佳茗,金盘盏甘露,缥缈人间仙境;
观五俗,赏绝艺,瑶琴奏流水,悠游世外桃源。
六五凡工而上,入耳皆为情调;
也乎之焉矣哉,赏心亦是文章。
茶烟一缕轻轻飘,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赛维扬。
非是谎,下马来试尝。
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风物小桃源,且此徘徊,说道花深堪避世;
水竹旧院落,无人与问,其是壶中别有天。
新加坡也属东方文化区,华侨很多,受此影响,茶文化颇受青睐,其茶文化场所也有茶联之景,这里也举一例:
天下几个闲,问杯茗待谁,消磨半日;
洞中一佛大,有池荷招我,来证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