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文化博览(第二册)
16698800000022

第22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21)

浪漫主义

18世纪到19世纪初资产阶段革命时代出现在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它的鼎盛时期总共不过三四十年,但由于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在文学艺术上最后扫荡了古典主义,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所以对世界文学,尤其欧洲文学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制度在先进国家里确立和发展后,社会问题纷至沓来,暴露出18世纪启蒙学派所鼓吹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王国,引起了启蒙思想的危机。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和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动荡的社会现实,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深刻的不满情绪。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象中来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英、法等国而先后出现的。但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运动,由于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的不同,浪漫主义文学在发展史上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流派,即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前者以美化中世纪的封建宗法社会,鼓吹逃避现实为特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法国的夏多勃里昂和拉马丁,德国的史雷格尔,布伦塔诺和诺瓦利斯等。后者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德国的荷尔德林和海涅等。

浪漫主义文学的两个对立流派,主要是根据作品内容所显示的社会理想的性质加以区分的,但作为同一文学潮流,它们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如注重主观抒情,善于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极力赞美大自然和诅咒城市文明,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等等。也有一些消极浪漫主义作家以后转向积极浪漫主义。

19世纪30年代以后,尽管批判现实主义逐步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欧洲的文学主潮,浪漫主义文学仍有许多重要作品出现,只是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明显地增加了。

批判现实主义

继浪漫主义文学后,于19世纪30年代出现在欧洲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中的表现与反映。它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中反映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的优良传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形象地描写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发展、衰落的过程,极为广阔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和风俗历史,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永久长存”的怀疑。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有意识地描写处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命运。有些作品,对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厚的同情,但却反对暴力革命。一些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很注意细节的真实,善于选取典型的生活现象,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既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深刻感人的典型形象,又扩大了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的范围。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艺术技巧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它揭开了人类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并对以后欧洲文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但由于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批判现实主义无力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不能从更深刻的意义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进行彻底的批判。批判现实主义在文学上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萨克雷,俄国的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在绘画上的主要代表画家有德国的门采尔、俄国的列宾、法国的席尔贝等。

自然主义

继浪漫主义运动之后于19世纪60年代起在法国形成的文艺思潮,以左拉、龚古尔兄弟为代表。左拉提出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艺术理论,主张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生理学、遗传学、临床病理学、解剖学等原理去分析和表现人的生物本能,注重对人的生理因素的分析,认为人只能消极地受环境的支配,连人们的社会行为也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作为文艺创作倾向的自然主义的特点,主要是只重视现实生活中个别的琐碎的现象,追求事物外在真实,不重视对生活现象进行典型化,因而不能正确反映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生活发展的本质方面,甚至常常歪曲生活。而他们的某些描写下层人民日常生活的自然主义作品,却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左拉、龚古尔兄弟,德国的霍尔茨,比利时的艾考特,西班牙的伊本涅兹等。

唯美主义

19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世纪末颓废思潮的表现之一。这种思潮是对于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庸俗风尚的反抗。而唯美主义却颠倒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的目的就“美”,否定了艺术内容的道德原则,片面强调艺术技巧,反对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和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

首倡唯美主义的是法国作家兼批评家戈蒂埃。代表作家有英国的王尔德等。在王尔德看来,“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因而鼓吹“生活艺术化”。他们不仅注意住房布置、书籍装帧、服饰奇异的“美”,而且实行超道德的唯美主义原则,其典型作品为小《道林·格雷的画像》和悲剧《莎乐美》。在理论上把唯美主义系统化的是英国作家兼佩特。盛极一时的唯美主义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解体,其影响也渐渐削弱。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又称现代派或先锋主义,20世纪初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代,陆继出现的各种资产阶级没落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等等流派。是西方社会极端腐朽、人们精神空虚,深受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萨特等人哲学思想或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的产物。常被认为是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现代主义的远祖。

卡夫卡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奠定基础并迅速发展,形成第一次高潮,出现了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艾略特、福克纳等著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对欧美及其他国家的现、当代文学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如: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1912)、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13—1927)、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1922)、美国小说家福克纳《声音与疯狂》(1929)。

第二次人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波及亚、非、拉文坛,出现了第二次高潮。现在,有些西方国家的文坛上,各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此起彼伏,大都寿命不长。他们的主要特征是:排斥批判现实主义,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创新;作家企图发掘的不是外在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贫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追求描写梦境和神秘的抽象的瞬间世界,在精神上带有歇歇底里的疯狂性质;在艺术技巧上他们拖后腿广泛运用暗示、象征、烘托、对比、意象等手法,以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在篇章方面,他们往往采用变化突兀式多层次的结构方式,时间、空间任意颠倒、变换,以偶然的因素将毫不相干的事件、情节组成齐头并进的层次。由于采用这些表现手法,现代主义的大多数作品情节若有若无,人物形象扑朔迷离,思想含义晦涩难明。

作为现代文学的一个方面,通常认为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方法上进行了种种探索与实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既有同传统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相对立的一面,又有相继承、相通的一面。

湖畔派

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的英国消极浪漫主义诗歌流派,指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等。因为他们都曾居住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并且写过许多描写湖区的诗,故被称为湖畔派。法国革命初期,他们对革命还表示欢迎,认为革命与他们回到大自然和复兴宗法式民主制度的理想颇为接近。雅各宾****时期,他们却由失望、恐惧转而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制度,并站在保守立场,拒绝接受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宗法制,并宣扬宗教的道德观和唯心主义艺术观。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第二版写的长篇序言,被认为是英国消极浪漫主义的艺术纲领和宣言。在“序言”中,他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主张诗歌要描写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诗体方面,还主张发展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采用民间生动的语言来写作,也很重视诗的想象力。华兹华斯的这些主张在英国诗歌的改革上曾起过相当大的作用。柯勒律治则热衷于幻想和超自然的题材,诗歌中充满了神秘的梦幻色彩。

象征主义

欧美现代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它的名称是法国诗人莫雷亚斯1886年9月15日在以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中提出的。这位先驱者是法国的波德莱尔。他早在1857发表的诗集《恶之花》,为第一部象征主义的作品继波德莱尔之后,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诗人是法国的魏尔伦、韩波和马拉美。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盛极一时,著名诗人有法国的瓦雷里,英国的叶芝和艾略特,德国的里尔克,俄国的布洛克等。

象征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人们内心的“另一世界”才是真实的、美的。它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表现出作者所欲创造的意境,即用间接的象征,来表现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

象征主义诗人认为,任何一种客观事物都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意念含义,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人们在每个事物中都能挖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所以应该运用有声有色的物象来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诗歌的任务就是沟通两个世界,而象征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由于他们力求艺术形式的蕴藉、浓缩和精炼,在艺术手法的开拓与创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内容上也曲折地反映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活的一面。但是有的诗歌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玄奥莫测,晦涩难解,有的简直是神秘的谜语,不知所云。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象征主义的影响遍及欧洲各国,波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戏剧方面有成就的著名的象征主义剧作家有比利时的梅特林克,德国的霍普特曼等。美术方面著名代表人物是摩罗。

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欧洲的诗歌流派。1915年秋,罗马尼亚诗人特里斯唐·扎拉在瑞士苏黎世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1916年2月8日,他将在辞典中随意翻到的一个法语词“达达”,作为他们团体的名称。参加的有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苏波、皮卡比亚等诗人及艺术家,利用《文学》杂志宣扬达达主义,一时颇有声势。

法语达达(dada)是幼儿语,意为“马”,作为流派名,表示“无所为”、“毫无意义”。达达主义者主张打倒一切,否定一切,不仅否定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规律,否定任何文艺批评,而且还否定现实生活,对理性、科学、逻辑、宗教、政治、家庭、道德等现存的体系和价值观念都采取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文学艺术应该是无思想的、像婴儿的喃喃呓语一般,以混乱的语言、怪诞荒谬的形象表现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的事物。这一出现反映了欧洲青年一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苦闷彷徨与追求。

1922年,达达派内部发生分歧。扎拉坚持否定一切,布勒东、阿拉贡等另寻创作新路,形成超现实主义新流派,1924年左右达达主义团体基本上瓦解。

超现实主义

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后来流行于欧美的一个重要文艺流派。它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

法国诗人阿波利内尔在192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断头诗人》中首先用“超现实主义”一词。1924年10月,由布勒东发起,组织了超现实主义的团体,参加的有阿拉贡、艾吕雅、苏波、德斯诺斯、皮卡比亚等。1924年11月布勒东在巴黎发表《超现实主义者宣言》正式提出超现实主义的口号。1929年布勒东又发表第二篇《超现实主义者宣言》。于是超现实主义便在文学、美术界流传起来。在英美超现实主义诗人中,托麦斯较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