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世界文化博览(第二册)
16698800000023

第23章 西方文明的产生(22)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生命冲动”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说,是它的理论基础。另外,除了达达主义的影响外,还接受了象征派关于想象的力量和探索幻觉世界的主张的影响。超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智、道德、宗教、社会及日常经验都是精神活动的桎梏,必须打碎;只有无意识、梦和精神错乱才是真正的精神活动,必须着力开发人的心灵的秘密及梦幻世界,以达到绝对的真实,即“超现实”。所以他们提“无意识写作”(自动写作),即不受理性或美学、道德准则制约的纯粹无意识的写作方法,认为只有“意识”的领域和梦幻、本能才是文艺描写的对象。由于他们要求对幻觉和梦境进行记述,把作者在梦幻中看到或体验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因此,作品所表现的常常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细节和不知所云的符号,给人以荒谬混乱、艰涩难懂的印象超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青年一代在探索生活中彷徨不安、痛苦郁闷的狂乱心理。这个流派在绘画、雕塑方面也有深重的影响。

未来主义

20世纪初期发端于意大利的一个标榜“面向未来”的文艺思潮。曾广泛流行于意大利,随后又传入俄国,对法、英、德、波等国也有一定影响。

“未来主义”一词最初是意大利诗人马利奈蒂在1909年发表的《未来主义的诞生及其宣言》中提出的。表明他注重未来,注重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新精神。他们歌颂现代化都市,歌颂现代机械文明,歌颂暴力的战争,表现“速度之美”;在诗歌形式上,提倡“自由不羁的字句”,以表现作者朦胧奥秘的感受,打破传统句法和正常韵律,将杂乱无章的名词、原形动词,甚至将乐谱、数学符号与化学公式等罗列拼凑在一起,既不用连词,也不用标点,晦涩难懂。代表诗人有意大利的马利奈蒂、基蒂、帕拉采斯基、杰尔比诺,法国的阿波利内尔。阿波利内尔在1913年还提出“立体未来主义”,创造出阶梯式的诗歌形式。

表现主义

20世纪初兴起,二三十年代时盛行于德国、奥地利、北欧、俄国和美国的文学流派,它最先出现于绘画界。1901年法国画家埃尔韦在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首次使用这一术语,以同专门注重外在的客观事物的描绘的印象主义相区别。一批德国画家接着进行创新,逐步形成了表现主义的绘画风格。文学受其影响,出现了表现主义的流派。这个流派对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有着盲目反抗的情绪,否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认为只有主观才是真实的。因而他们标榜艺术无目的认为“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艺术的任务在于将个人的品质和特征凭自己的“灵魂”去主观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根据客观世界的实际去描述。

它反对只对外部世界作忠实的描写和记录,反对只对人的行为作描述,要求着力表现主观的感觉和激情,揭示人物的灵魂,即内心世界和潜意识;反对只对暂时的现象作抒写,要求展现永恒的品质和真理。因而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只是某种精神品质或思想观念的象征。其作品情节变化突兀,形体和色彩过分夸张,大量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和潜台词的手法。它在戏剧方面的成就非常突出。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是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驱,主要作品有《去大马士革》三部曲,《鬼魂奏鸣曲》。此后重要的剧作家有德国的托勒尔,主要作品有《群众与人》;凯泽的主要作品有《珊瑚》、《煤气厂》;捷克的恰佩克,主要作品有《万能机器人》;美国的奥尼尔,主要作品有《毛猿》、《琼斯皇帝》。他们的剧作不同程度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黑暗。表现主义戏剧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以感官直觉的形象来表现人的潜意识,使舞台景象产生奇幻怪诞的艺术效果,语言简短,节奏明快,因此它对60年代兴起的荒诞派戏剧有着直接的影响它在小说领域以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为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审判》、《变形记》等。

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小说。20世纪20—4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意识流”一词,来自心理学,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1884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方法来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小说。上世纪20—40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

“意识流”一词,来自心理学,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1884年他在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中写道:“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后来,当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正是在詹姆斯的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博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的推动下,西方作家运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方法,形成了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家们认为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只注重观察环境、人物言行的叙写和故事情节的安排,而不重视对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他们认为,人们的性格表现为感性活动,只有人的精神和意识才是生活的真实。因而要着力表现人的感性活动、意识活动和内心奥秘。为此,他们的作品以意识流作结构,有意忽略故事情节的连贯和完整,让人物在主观的时空框子里活动,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时序颠倒,以及现在与回忆、事实与虚幻互相穿插等手法来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轨迹。

著名的意识流说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英国的吴尔夫,美国的福克纳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作品,吴尔芙的《达罗威夫人》、福克纳的《喧嚣和狂乱》、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都是著名的意识流小说。目前意识流小说的种种艺术手法已在小说、电影、电视中被广泛运用。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戏剧流派。

1961年英国著名戏剧评论家艾恩林从法国作家加缪的随笔中借用了人生是“荒诞”的一词,而将其命名为荒诞派。他继承和发展了表现主义突出主观精神和手法荒诞的一面,且深受战后流行于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此派剧作家对西方现实社会的不合理性,有着敏锐而深切的感受,虽想进行揭露,但无法解释,更无力解决,而对人类的命运持有悲观看法,认为外部世界是荒谬的,人的存在是荒谬的,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也是荒谬的。概言之,人和世界的存在都是“毫无意思、荒谬、无用”的。既然存在是荒谬的,他们也只能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这个流派的剧作家们,反对以文学剧本和对白为基础的传统戏剧程序,打破戏剧要有连贯情节和展示矛盾、激化冲突、解决矛盾的老公式,强调用离奇的、夸大的手法突出人的精神苦闷。他们的戏剧里也分幕分场,但没有情节,不表现人物的性格与相互关系。他们把日常现实分解开来,使之变形,因而舞台形象离奇古怪,杂乱无章。舞台语言混乱,前言不搭后语。他们反对剧中海明威有任何间接的介绍说明,不让人物诉说自己的感受,总是直接用形象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即用道具、布景、音乐以及动作把人物的精神加以外化。该派的代表作家与作品,有法国贝凯特的《等待戈多》、《美好的日子》,成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椅子》,阿达莫夫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热内的《女仆》、《黑人》,美国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等。这派剧作家,在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要求戏剧表现超阶级、超时代的抽象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现象,反对戏剧从属于任何意识形态,和表现任何政治、社会内容。

迷惘的一代

20世纪2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名称来自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坦因。她曾指着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1926年引用此语作为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这个流派由此得名该派作家们没有发表过宣言,也没有统一组织和纲领。但他们都非常厌恶战争,要冲破传统的思想束缚,但又找不到永恒的精神支柱,于是感到迷惘、彷徨、怀疑、失望。这是他们的共同点。这个流派的作家大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欧洲战场归来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了解普通士兵的厌战情绪,自己也遭受了种种苦难,认识到战争是产生欧美一代青年精神悲剧的根源,因而着重描写在战争中饱经沧桑的人们的不幸,努力表现主人公的心灵创伤。所以,反战的主题在他们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心情苦闷,企图用爱情、友谊和追求生活享乐来解脱精神的痛苦,以忘却战争的残酷,然而爱情和友谊的毁灭却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悲观失望情绪中。“迷惘的一代”的作家们通过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青年一代理想幻灭的精神悲剧。

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是海明威。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描写流落巴黎的颓唐生活和战争对个人幸福的摧残。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等也都是著名作品。英国奥尔丁顿的《英雄之死》和德国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也被认为是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品。但是,他们对战争的态度只限于厌恶、诅咒和逃避,没有积极的反战行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生活发生很大变化,新一代的作家对文学创作中仍然坚持的老一套资产阶级道德标准和宗教理想极为不满,他们要冲破思想的束缚,又找不到精神支柱,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充满了迷惘、彷徨、怀疑、失望的情绪。因此,菲兹达拉德虽然没有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作品《尘世果园》与《伟大的盖茨比》也流露出类似情绪。

垮掉的一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文学流派。这个流派的作家都是男女青年,他们以否定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态度反对现存的社会秩序和风尚习俗,要求摆脱一切传统的束缚,拒绝承担任何家庭和社会义务,追求绝对自由的生活。他们反对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讨厌机器文明,也诅咒共产主义。他们逃避现实,吸毒、酗酒、偷窃,无所顾忌,不停地追求各种刺激,提倡同性恋爱和佛教禅宗,以躲进超现实的幻境寻求神秘主义的灵感。因而被称为“垮掉的一代”。

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有克鲁阿克、金斯堡、李普顿、伯罗士等。他们的作品,既充分表现了该派的狂颠迷乱和消极颓废,也表达了对美国现实社会的厌恶和反叛。他们对诗歌的艺术形式没有多大兴趣,但是主张撇开传统的创作规律,不管作品的内在联系,把个人的思想感情毫无约束地信手写出。因此,他们的作品支离破碎,杂乱无章。但是他们强调口语和总体效果,突破了学院诗歌的许多清规戒律。到60年“民权运动”兴起,该派销声匿迹,但吸毒习惯等许多特点却被“嬉皮士”所接受。

黑色幽默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流派。1965年作家弗里德曼编辑了一本作品选集,名为《黑色幽默》。这以后人们便称呼被选的作品“黑色幽默”。在弗里德曼看来,黑色幽默是一种在思想情绪上是黑色的东西与幽默的东西的结合:它是幽默的,但是在幽默中包含着阴沉的东西;它是绝望的,但是它在绝望中又对着丑恶的事物发出大笑。所谓“黑色幽默”,就是用丑角的冷漠、逗笑的嘲讽态度来对待现实中一切荒谬、丑恶、残酷、阴暗等“黑色”的东西,视荒谬的人生为痛苦的玩笑。亦即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因而它又被称为“病态幽默”、“绝望的喜剧”。它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和法国新小说派的影响该派作家对当前的美国社会不满,认识到现实中某些阴暗面,力图在作品中揭露社会现实中的荒谬、丑恶和疯狂;但是他们又认为世界的荒谬和丑恶是永恒的,无法改变的。人类的毁灭是无法挽救的,恐怖的前景令人绝望和悲痛,因而对于被揭露的现实怀着无可奈何的愤怒,采取耸耸肩膀、说说反话的冷嘲热讽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发表一些悲观的启示录式的议论。

这个流派的作家们也反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多采取“反小说”的形式。他们的小说往往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片断的现实情节和荒诞的幻想的结合,情节离奇,时序颠倒,神秘怪诞,结构松散,冗长枯燥,晦涩难懂。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漫画式、木偶式、小丑式的,或者歪鼻斜眼,丑态百出;或者古怪神秘,变化莫测,力图通过人物荒诞乖僻、愚蠢可笑的行为来表现心目中荒谬、丑恶的世界,或借人物之口讲一些自己要讲的哲理。

这个流派的主要作家和作品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出了毛病》,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伏尼格的《猫的摇篮》、《冠军的早餐》,巴思的《烟草经纪人》、《羊童贾尔斯》、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弗里德曼的《船尾》,《母亲的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