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一千个问题(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16762900000007

第7章

土族人的服饰风格独特,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布袍,系腰带,穿大裆裤。妇女穿斜襟长衫,两袖由五色布组成,外套坎肩,裤腿外夹一尺高的裤筒,穿绣花腰鞋,戴各种头饰。过去,土族流行一种叫“戴天头”的风俗。女子到15岁时,由父母做主,在除夕与男子结为夫妇,将少女的发式改梳成妇女发式,从此婚恋自由,生下子女归女家。这种风俗现在已经改变。

土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通用汉文,近年创造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土族人过去信奉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建有许多喇嘛教寺院。土族人大多保持传统火葬习俗,只有夭折的小孩实行天葬。

土族聚居区可耕可牧,出产五谷,农家有酿酒习惯,所酿制的酒叫作“酩醪”,互助县所产的青稞烧酒驰名全国。

4.黄河岸边的撒拉族

撒拉族的婚礼别具一格。新娘到门前了,小伙子们立即蜂拥上去“挤门”——阻挡新娘入门。送亲者认为新娘入门应足不沾尘,由长辈直接抱进洞房,迎亲者认为这样会贬低新郎的身份,硬要新娘下地步行。于是,双方你冲我堵,各不相让,好不热闹。婚宴上,四个年轻人表演传统的“骆驼戏”;二人翻穿羊皮袄扮作骆驼,一人扮作本地人,一人扮作撒拉阿訇(******教教士),宾主对答,众人应和,十分风趣。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元朝时,经新疆迁入循化一带的中亚撒马尔罕人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形成了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黄河两岸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和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些乡村,还有少数散居在甘肃、青海、新疆的其他地方。

撒拉族有本民族语言,许多人还会说汉语和藏语,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汉字。撒拉族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撒拉曲”等具有民族特色。

撒拉人大多信仰******教,各村都有清真寺,风俗习惯与回族大体相同。撒拉族妇女戴盖头,喜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常在红衣上套黑色坎肩,善于刺绣。男子戴黑色或白色平顶圆帽,冬天穿光板羊皮袄或羊毛织的褐子。

撒拉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小麦、青稞、荞麦、土豆等,同时兼营牧业、伐本、熬盐及羊毛编织等副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民族自治。撒拉人兴修农田水利,生活日益富足。

5.保安三庄的保安族

保安族原来住在青海同仁境内隆务河两岸的保安三庄,后来迁入甘肃,在积石山地区定居下来。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梅、高李等村庄,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保安也就成了民族的名称。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的一些地方。

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西傍积石山,北邻黄河,气候温和,宜农宜牧。保安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手工业和副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制作技艺高超,锋利耐用,精致美观,称为“保安刀”,享有盛名。著名的双刀和双垒刀的刀把,用黄铜、红铜、牛骨等垒叠丽成,图案美丽,有“十样景”的美名。保安人大多信仰******教,风俗习惯与回族、东乡族相似。饮食以米面为主,吃牛羊肉,忌吃其他家畜兽类及动物的血,不吃自死的动物。保安人还善于骑射,喜爱摔跤运动。

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大多数人兼通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保安人能歌善舞,民歌“保安花儿”独具特色,舞蹈欢快豪放。妇女擅长剪纸。在保安族的各种器具上,常绘有别致的花纹或绚丽的图画。

6、自称“尧乎尔”的裕固族

相传,古时居住在西域地区的裕固族先民立志迁徙到生长着红柳、河柳的地方去。他们历经艰险,长途跋涉,得到汉族兄弟的热情帮助,最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们中的一部分定居在生长河柳的地方,成了平原的裕固族;另一部分人定居在长红柳的地方,成了山区的裕固族。这个传说透露了裕固族的族源和历史迁徙情况。

裕固人是唐代回鹘人一个分支的后裔,自称“尧乎尔”。1953年,决定采用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作为族名,汉语是“富裕巩固”的意思。裕固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的黄泥堡裕固族乡。过去,肃南地区以游牧经济为主,兼营家庭副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裕固人的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裕固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男子戴毡帽,穿高领的左大襟长袍,系红蓝色腰带,穿高统靴。女子一到结婚年龄就把头发编成许多小辫,结成三条大辫,两条垂在胸前,一条垂在背后。妇女头戴喇叭形白毡帽,前边镶有两道黑边,顶上缀有红线穗子,穿高领长袍,外套短褂,系各色腰带。牧区饮食以酥油、糌粑、乳制品为主,农区饮食以粮食、蔬菜为主,款待贵客要献全羊或羊背子。裕固族牧民居住的方形帐房用六根或十根木杆支撑,周围用褐毡搭盖而成,别具特色。

裕固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一部分地区通用汉语。裕固人大多信奉喇嘛教。在清代时,裕固人建有九大寺院,每一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寺院。现在,他们享受着信教自由的权利。

7.“联合”“协助”的维吾尔族

古尔邦节的清晨,维吾尔人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聚集在大礼寺前的广场上,随着铁鼓和唢呐的伴奏声,跳起富有劳动气息的萨玛舞。他们的舞姿轻盈优美,以旋转和快速多变著称,“赛乃姆”是最普遍的舞蹈形式,“夏地亚纳”是一种民间集体舞。每逢迎接宾客、节日、结婚等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少都要载歌载舞,尽情欢娱。

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有“联合”、“协助”的意思,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于天山以南的各个绿洲,也有少数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

维吾尔人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为“袷袢”,妇女在宽袖连衣裙上套黑色对襟背心,现在大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未婚少女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饮食以面为主,喜欢喝奶茶,吃用玉米面或面粉烤制的馕。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制成,用手抓食,别有风味。维吾尔族农民的住房一般用泥上建筑,用天窗采光,屋内设壁炉,可以烧柴做饭和取暖。中等以上人家还有冬房、夏房之分。

维吾尔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古代使用回鹘文,******教传人后,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维吾尔文。维吾尔族有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文学艺术。长诗《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等都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阿凡堤的故事”为各族人民所喜爱,至今仍广泛流传。维吾尔族在古代信奉过萨满教、袄教、佛教等,在11世纪后主要信奉******教。

维吾尔人很早就从游牧的畜牧业转向定居农业了。南疆干旱而温暖,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北疆寒冷,雨雪充足。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洲,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这些绿洲依靠地下暗渠——坎儿井灌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维吾尔人对于植棉和园艺具有丰富的经验。维吾尔人的手工业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和田地区韵地毯、丝绸和喀什的绣花小帽驰名中外。和田地区至若羌一带还出产美玉。

直到20世纪初,维吾尔族地区一直处在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阶段,有些地方还残存着农奴庄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革除了封建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工农业生产,维吾尔族人民逐步走向繁荣幸福。

8.好客的哈萨克族

在百花争妍的草原上,一对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而行。在走向指定地点的路上,小伙子可以向姑娘任意逗趣,姑娘不能生气。而在返回的路上,姑娘举鞭追赶抽打小伙子,“报复”他们的调笑,这是哈萨克族青年们最喜爱的马上游戏,俗称“姑娘追”。这种戏谑******为青年男女提供了接触的机会,成为表达爱情的一种别致的方式。每逢节日和喜事,哈萨克人都要举行这种活动,同时还要进行摔跤、叼羊、马术等比赛。

早在公元15世纪,位于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汗国发生内讧,一部分人向东逃走,被称为哈萨克,意思是“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他们服装多数用皮毛制成,长袖肥身,便于骑乘。男子在冬天穿皮大氅,腰系皮带,右侧佩挂小刀。妇女穿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一直拖到脚跟,男女牧民都穿长统皮靴,冬天穿毡制长袜。哈萨克人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用马肉灌腊肠,制奶疙瘩、奶皮子、奶酪、酥油等奶制品,用马奶制名贵饮料马奶酒,用米、面制馕、抓饭等。哈萨克牧民按季节转换牧场,春、夏、秋住圆形毡房,俗称“字”,冬天住平顶土房。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来客不论认识与否都待如上宾。进餐时,主人献上羊头,客人要将羊头右面颊上的肉割下来放在盘中,再割一只羊耳给座上年幼的人,这是表示接受的礼节。

一哈萨克族使用哈萨克语,有自己的文字。哈萨克族民间流传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和格言。他们也非常爱好音乐,民间乐器有“冬不拉”。哈萨克人大多信仰******教,有些地方仍保留着对萨满教的信仰。他们的生活和礼俗有许多地方受宗教的影响,婚嫁、丧葬都要按教规进行。

哈萨克族长期从事畜牧生产,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有些哈萨克人改营农业,但农作物产量不高。哈萨克人的家庭手工业只是辅助性生产,用以补充生活的不足。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有时,他们也进行狩猎活动,狩猎物由参加狩猎韵人平分。直到20世纪中叶,封建宗法制度还笼罩着哈萨克族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革去了旧制度,哈萨克人民做了自己命运的主人。

9:“四十百户”的柯尔克孜族

金色的秋天来到了草原,在迎亲的考姆兹琴的催促声中,新娘的亲友们唱起哭嫁歌,把罩着绣花盖头的新娘扶上马背,前呼后拥地出发了。一路上,每个牧场的青年人都拉起绳子拦住新娘的马头索要糖果,牧场的老人们端出抱孜酒,向新人祝福。到了新郎家,新娘踏着花毡进入洞房,盛大的婚宴及赛马、叼羊等活动便开始了。夕阳落山,新郎新娘率先跳起了“会面舞”。跳舞时,新郎必须抓住新娘长长的辫梢,据说这样可以心心相印,白头偕老。直到深夜,柯尔克孜族的婚礼才降下帷幕。

这个民族自称“柯尔克孜”,意思是“四十百户”,可解释为“四十个部落”。他们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散居在新疆各地和黑龙江省富裕县。

过去,柯尔克孜人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停留在逐水草而居和靠天养畜阶段,各种生活用品都用畜产品交换。狩猎是柯尔克孜人的重要副业,以获取肉食、兽皮和药材等。柯尔克孜族保留着氏族部落组织形式,分为若干大部落,下设由若干家庭组成的“阿寅勒”。这种组织内部实际上已经是牧主和牧民的关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柯尔克孜族废弃了旧的组织形式,各项生产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柯尔克孜族的男子戴用皮子或毡子制作的高顶方形卷沿帽,外面穿无领“袷袢”长衣,里面穿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衣,系皮带,下面穿宽脚裤,脚上穿高筒靴。女子通常穿连衣裙,外套黑色小背心,戴包头巾。饮食主要是畜产品,吃牛、马、羊、骆驼等肉食,饮山羊奶、酸奶,也有米、面等细粮。柯尔克孜人十分好客,客人无论相识与否,都受到热情的款待。他们拿出家中最好的饮食,以羊头肉表示对客人的最大尊敬。柯尔克孜族人夏季住帐篷,冬季住四方形土房。

柯尔克孜人大多信奉******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和萨满教。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他们的文学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着丰富的诗歌、故事,史诗《玛纳斯》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用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等12种动物纪年,一年12个月。

每年第一个月过新年——“诺劳孜节”,家家吃“克缺”饭,预祝丰收。傍晚,牧民放牧归来时,每家毡房前都生着一堆火,人和牲畜要从火上跳过,相传这样可以兔难消灾,人畜两旺。

10.能骑善射的锡伯族

清朝中期,一个装备简陋的部族队伍奉命从东北的盛京(今沈阳)启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奔赴新疆伊犁河畔建设新家园,以戍卫国家的西北边陲。这个部族属于锡伯族。这次英雄历程,在锡伯族的长诗《迁徙歌》中有生动的记述。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还有一部分聚居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