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些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独一无二,光明湛然,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亮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散放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出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了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有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感悟
天心之月,大概就是苏轼笔下那一轮月亮吧:“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黑暗在所难免,我们要学会在黑暗中为自己照明,这种境界也是一轮明月。
坦然如风
佚名
坦然如风。风,自然之物也。春天的风,吹绿了万物;秋天的风,扫落了秋叶。风是一种自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风过也,不见风,只见一池春水皱起,微波涟漪。有两位伟人在生命的最后,给了我们不少心的颤动,心的涟漪。
贝多芬在临终前对在病床两侧看护他的好友,居然幽默地说:“鼓掌呀,朋友们,喜剧收场了。”
爱因斯坦在临终前一再对女儿说:“我在这里已经把事情做完了。”面对生命的句号,贝多芬、爱因斯坦是那样的坦然,没有一点悲的成分,没有一点遗憾,心里充盈着满足,并且谓之以“喜剧”,很欢乐地走了。
这就是大家名流的坦然。牛顿曾说过:“我是站在海边的一个拾贝壳的孩子。”
是啊,我们都是地球的孩子,是大海的孩子,是大山的孩子,来到地球上就是要有一种平淡的心境,去经历生活,品味生活,创造生活。
你说生活不苦吗?贝多芬双耳失聪,但更重要的是他用心去创造音乐。爱因斯坦也放弃了很多奢华,醉心于相对论的探索,科学已占据了他的全部。他们都以坦然的心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当我们站在大海边,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当我们站在大山前,才知道自己的矮弱。但一个人的心可以比海深,可以比山高。你去做了,去追索了,心才坦然。
宇宙洪荒,乾坤无穷。要想达到坦然的心境,自己必须去编制“喜剧”,必须把“事情”做起来。
坦然是一种境界,一种心态,一种满足,一种追索之后的淡然,一种硕果摘取之后的静然,一种历练人生之后的欣然。要学会坦然,也不妨参点禅,悟点道,学点佛。品一枝一叶,融一风一雨,赏三秋桂子,品十里荷花。
坦然,于心于物皆然。顺乎自然,则坦然而弘远。感悟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对人生的感悟越来越深。总觉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无奈,也有太多需要追求的东西,总是把自己放入累人的忙碌追寻之中,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人生在世,或为生计为名利劳碌奔波,或为忠义为爱情追逐探寻,但最终化为黄土一抔,除却大德大奸之人留下是非功过让后人评说,多数生灵则随时光流逝而湮没无闻。总而言之,人世一遭,无论舟车劳顿还是安步徜徉,无非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而已。
人生的境界如此美丽,正如花朵、虹及星辰。这种境界其实只属于敏感的心灵。它是一种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体验,犹如月光、花香和清新的空气,浸染、弥漫在人生的旅途中。人生的悲欢离合永远是主题曲,人生的恩怨情仇永远是主旋律。面对烟雨花落温暖的春,面对绿叶纷披热烈的夏,面对果实累累酣畅的秋,面对雪花覆地纯净的冬,我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超越平凡的无极之境。
柔和
毕淑敏
“柔和”这个词,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先说“和”字,由禾苗和口两部分组成,那含义大概就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嘴里的食物就有了保障,人就该气定神闲,和和气气了。
这个规律,在农耕社会或许是颠扑不破的。那时只要人的温饱得到解决,其他的都好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达进步,人的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单是手中有粮,就无法抚平激荡的灵魂了。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可见胃充盈了之后,就有新的问题滋生,起码无法达至完全的心平气和。
再说“柔”这个字。通常想起它的时候,好像稀泥一摊,没什么筋骨的模样。但细琢磨,上半部是“矛”,下半部是“木”——一支木头削成的矛,看来还是蛮有力度和进攻性的。柔是褒义,比如“柔韧、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百炼钢化作绕指柔……”都说明它和阳刚有着同样重要的美学和实践价值。
记得早年当医学生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很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于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柔和是内在的原则和外在弹性充满和谐的统一,柔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和冷暖相宜的交流。
现代人在风驰电掣的忙碌中,是多么期望自己和他人的柔和啊。不信,你看看报上的征婚广告,尽是寻找性格柔和的伴侣,人们希望目光是柔和的,语调是柔和的,面庞的线条是柔和的,身体的张力是柔和的……当我们轻轻念出“柔和”这个词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一缕淡蓝色的温润,弥漫在唇舌之间。
有人追索柔和,以为那是速度和技巧的掌握。书刊上有不少教授柔和的小诀窍,比如怎样让嗓音柔和、手势柔和……我见过一个女孩子,为了使性情显出柔和,在手心用油笔写了大大的“慢”字,天天描一遍,掌总是蓝的,以致扬手时常吓人一跳,以为她练了邪门武功。这女孩并为自己规定每说一句话之前,在心中默数从一到十……她除了让人感到木讷和喜怒无常外,与柔和不搭界。
一个人的心如若不柔和,所有对外在柔和形式的模仿和操练,都是沙上楼阁。
看看天空和海洋吧。当它们最美丽和博大、最安宁和清洁的时候,它们是柔和的。
只有成长了自己的心,才会在不经意间,收获了柔和。
我们的声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
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更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
柔和,是力量的内敛和高度自信的宁馨儿。愿你一定在某一个清晨,感觉出柔和像云雾一般悄然袭身。
感悟
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柔和不是丧失原则,而是虚怀若谷的谦逊。现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节奏快捷。风驰电掣的忙碌,人们希望目光是柔和的,语调是柔和的,面庞的线条是柔和的——要做到这一切,需要人们的内心平静,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品质。柔和是一种力量,就像毕淑敏在文中所说:“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柔和的声音,能让人谅解;柔和的目光,能卷起心灵的纱窗;柔和的身体,能准确地表明与人平等的信念……因此,我们要学会柔和,用柔和来建立和谐家园、和谐社会。
苏轼坦然面对“经济危机”
戴永夏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有言:最大的恐惧是恐惧本身。这话不假,贵在坦然。经济危机发生过不止一次,当然危机也有大有小,有针对全部的也有针对个体的。面对危机,古今人物,谁最坦然?我推苏轼。
北宋元丰三年(1080),大文学家苏轼刚从“乌台诗案”的文字狱中死里逃生,便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相当于县武装部副部长)。“团练副使”只不过是个空头衔,其实际身份是由地方政府代为看管的“犯官”,既无实权,也无俸禄,只有一份微薄的实物配给。所以他到黄州后,一家老小20多口人的花销便成了问题。但这难不倒乐天达观的苏轼。他在《答秦太虚书》中写道: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用大竹筒别贮用不尽着,以待宾客。
钱少,他就“痛自节俭”,每月初一这天,他便从积蓄中取4500钱等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用钱时就用画叉挑下一串来,再把画叉藏起来。这样每天的用度不得超过150钱,剩下的就放进一个大竹筒里,用来招待客人。就是这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苏轼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一家人的吃饭是个大问题。没有粮食,就自己耕种。经多方申请,苏轼从当地政府那里弄到五十亩废弃坡地。于是他脱下长衫,穿上短衣,带领全家人开荒种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对一个没干过农活的士大夫来说,劳动是件很失身份、很艰苦的事,“垦辟之劳,筋力殆尽”。但苏轼却能放下架子,躬耕田亩,“累并快乐着”,从收获中得到乐趣。“犁锄忙碌闲愁少,稻谷丰肥秽草稀。小郡谁言无意趣,云心月性不相违。”正是他此时劳动愉悦心境的真实写照。
尽管如此,苏轼的日子过得还是挺紧巴。他便继续在节约上大做文章。他写了一篇《节饮食说》的小文,贴在自家墙上,让家人监督。其文曰:
东坡居士自今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招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他告诉家里人,从今以后,我每顿饭只饮一杯酒,吃一个荤菜。若有贵客来访,设盛宴招待,也不超过三个荤菜,而且只能少不能多。如果别人请我吃饭,也先告诉人家,不要超过这个标准。若人家不答应,就干脆不去赴宴。他认为这样做一可安分养福气,二可宽胃养神气,三可省钱养财气。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为了让苦日子过出点味道来,苏轼又从古人那里学到一种“晚食以当肉”的进食方法:
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镯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若镯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美恶在我,何与于物!(《答毕仲举书》)所谓“晚食以当肉”,就是在饥饿的时候再进食,这样即使粗劣的食物,吃起来也像吃肉一样香。苏轼很推崇这种进食法,将此当成自己“巧于居贫”的方法之一,认为外物的好坏全在于自己主观上的感受。他就是这样,从苦境中寻找乐趣,在逆境中求得解脱,将凄苦化为愉悦,把抵牾融为和谐,乐观地对待各种困难,从容地度过“经济危机”。他的这种不惧危难、达观自适的人生态度,在他的《定风波》一词中得到了很好表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蓑烟雨任平生”“人间有味是清欢”(见《浣溪沙》词),这就是苏轼在“经济危机”面前表现出来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坦然态度。
感悟
只有苏轼,才能把达观、超然、洒脱印记在人生旅途的每一步,让自己的人生自适、快乐。苏轼面对经济危机的做法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具有乐观坦然的人生态度。我们说苦中作乐是人生的无奈,那么苏轼人生的极致是乐中无苦。二是具有务实的生活作风。苏轼厉行节约,把节俭做到了极致,带领全家开荒种地,躬耕陇亩;脚踏大地,劳而有获。生活节俭,可安分养福气,可宽胃养神气,可省钱养财气。真真何乐而不为?苏轼坦然、从容而又乐观地度过了“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