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青铜峡市文工团团长鲁少忠
鲁少忠简介
鲁少忠,男,1963年2月出生,宁夏人。1976年参加工作,现任宁夏青铜峡文化演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从艺三十八年,多次在全国及全区的各类文艺大赛中获奖,代表剧目——大型现代眉户剧《大棚情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眉户剧《鱼塘会》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小品《硒砂瓜甜》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本人多次被吴忠市委政府、青铜峡市委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文艺工作者称号!
50岁的鲁少忠同志,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孜孜不倦地从事着自己所钟爱的文艺事业已37年。三十多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由一名普通学员成长为一名深受广大观众熟知和喜爱的国家一级演员,在青铜峡市文工团上演的60多个大型剧目中饰演主要角色。在上百个小型剧节目中担任主演,多次在全国及区内外专业比赛中获奖,连续十多年被青铜峡市委、政府、文化旅游广电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青铜峡市文工团推出的眉户现代剧《鱼塘会》在南京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群星奖”戏剧大赛决赛中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金奖”。1999年10月青铜峡市文工团代表宁夏赴京参加国庆五十周年献礼演出的大型现代眉户剧《大棚情缘》荣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2010年青铜峡市文工团的小品剧《硒砂瓜甜》在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决赛中获文化部颁发的“表演金奖”。这些获奖剧目的领衔主演都是鲁少忠同志。2010年鲁少忠同志担任青铜峡市文工团团长后,通过不懈努力,文工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
■锐意进取初露锋芒
鲁少忠同志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聪颖伶俐,热爱文艺。小学三年级时,他在学校举行的一次文艺节目比赛中演唱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从此,他对文艺产生了好感。从小学到初中,他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
1976年10月,县文艺宣传队到鲁少忠所在的学校招收学员,主考老师一眼就看中了正在表演的鲁少忠,经过考试,他成了一名专业的文艺工作者。1978年青铜峡县剧团挂牌后,他由学习舞蹈表演改为学习戏剧表演,这为他在戏剧和舞蹈表演上施展才华提供了机遇。当学员期间,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有关舞蹈和戏剧表演上的基本功和技巧鲁少忠掌握得都比较快。他深知精湛的艺术来源于勤奋苦练。在动作训练上从严要求自己,通过刻苦磨炼,他驾驭各种高难动作的能力日益增强,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方面运用自如。从1982年起,他就担任团里的主要角色,他主演的秦腔《白玉楼》《劈山救母》和《金沙滩》等,颇受戏迷的称赞,并多次代表银南地区参加自治区文艺调演。他自编自演的现代舞《海潮》和儿童舞《小螺号》荣获青铜峡市第一届文艺“百花奖”大赛表演一等奖和二等奖。
鲁少忠之所以能在舞台艺术上很快地崭露头角,这与他对艺术创造所持的严谨态度是分不开的。在奉献给广大观众的艺术精品里,渗透了他的心血和汗水。1988年,为了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演员大赛,他在秦腔折子戏《白逼宫》中要增加一个高难度的技巧动作,空中转体360°。为此,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时,他独自一人到排练厅苦练。有一天,因为没有掌握好动作要领,突然从空中摔了下来,顿时失去了知觉。当他苏醒过来时,才知道自己躺在地板上已经一个多小时了,休息了两天,他又继续苦练。功到自然成,1988年12月,他表演的剧目荣获西北五省区青年戏剧大赛“凤凰杯”大奖。
■丹心为事业勇创新佳绩
鲁少忠从入党的那天起,便坚定了要为党的文艺事业竭尽全力的决心。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与鲁少忠一同进团的部分演员,有的离团“下海”去了,有的改换门庭到其他单位工作,而鲁少忠不受利益驱使,决心要为党的文艺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他一面刻苦学习戏剧理论知识,并加以潜心钻研,在舞台上无论作节目主持,还是戏剧表演,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错落有致,他主持和表演的大型文艺晚会和戏剧演出给广大观众和业内人士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那一丝不苟献身艺术的负责精神是大家所敬佩的。1999年9月下旬,青铜峡市文工团《大棚情缘》剧组代表宁夏赴京参加国庆50周年献礼演出,由于事前过于劳累,体质一向健壮的鲁少忠患感冒发起高烧。然而,为了把这台艺术精品献给首都人民,鲁少忠除了晚上挤点时间打吊针,其余时间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紧张的彩排工作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台带着宁夏600万回汉人民深厚情谊的剧目受到首都观众的极大好评,荣膺了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鲁少忠同志因患深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双腿手术二十余刀,医生建议休息一年,但他只休息了两个月就上班参加演出了。鲁少忠同志30多年如一日,在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背后,曾经付出了几多艰辛啊!如今已是国家一级演员身为团长的鲁少忠仍是身先士卒,在下乡演出中,依旧带领青年演员抬箱子装车,装台、卸台,手把手地教青年演员苦练基本功,为了文工团的发展,为青年演员的成长竭尽全力。
■体察下情做职工的贴心人
鲁少忠自1996年1月担任文工团工会主席、副团长、团长以来,除了认真做好领导工作,完成演出任务和培育青年演员外,还想方设法地做好群众工作,当好职工群众的贴心人,为职工排忧解难。市文工团有干部职工70多人,其中合同制工人50人,鲁少忠说:“我是一名党员,又是团里的领导,群众想啥愁啥我心里都明白。”是的,这个有心人有一个习惯,就是一有空闲的时间就要到退休职工和困难职工家里串门,了解情况,倾听呼声,对困难职工、有病职工、工伤职工鲁少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除了多次登门看望进行安抚外,还找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实际困难,妥善解决困难职工的子女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以来,经他帮忙解决问题的人数达百人之多。
2012年12月市文工团改制后,成立了演艺公司,按照改制方案,鲁少忠可以享受退休或到市文化馆工作两项优惠政策,但鲁少忠被市改制领导小组指定为演艺公司临时负责人,负责演艺公司过渡时期的领导工作。鲁少忠没有怨言,在认真做好职工的思想稳定和安置工作的同时,认真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开拓市场,想方设法为职工增加收入,已形成了良好的局面。截至2013年7月底,演艺公司已完成各类演出170场,演出收入达200万元。
鲁少忠同志37年的艺术生涯不但获得了一项项荣誉,而且使他不断地成熟起来,面对一个个桂冠,他并没有居功自傲,他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党培养了我,今后的从艺道路还很长,只有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才能不断有所作为。”他表示,要以实际行动继续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为繁荣文艺事业再立新功。
情系回乡 基层群众唱响和谐发展之歌
——记吴忠市文化馆馆长吴灵
吴灵简介
吴灵,男,回族,47岁,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吴忠市文化馆馆长,吴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利通区、吴忠市政协委员,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宁夏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促进会会员,吴忠市舞蹈家协会主席。
吴灵从事文化工作31年,积极推进文化馆机制改革,组织策划多项群众文化活动,在重大节日举办大型文化活动40场次、演出200余场。出版群众文化论文集《求索》、非遗系列丛书《吴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区级敬业奉献模范、吴忠市先进工作者,享受吴忠市政府特殊津贴。
“乡文化站站长、武警宁夏总队军乐队队员、宁夏歌舞团民演队演员、利通区文化馆办公室主任、区文体局群文部主任、文化馆馆长,他一路走来,带着一颗火红的心和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吴忠群文事业的春天里。三十年的梦想,三十年的耕耘、磨砺,他凭着一颗为群文事业奋斗不息的心,以超出常人的胆识和魄力,带领全馆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在文化事业发展的大潮中,破浪前行,引领吴忠群文事业走向了新时代。”这是人们对现任吴忠市文化馆馆长吴灵同志的评价。
多年来,吴灵同志一直从事大型活动策划、组织、群文创作、辅导工作,为丰富和活跃吴忠市群众文化生活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12月,被中央宣传部等十部委评为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2009年11月被宁夏回族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自治区道德模范”称号;2010年5月被吴忠市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4月、7月分别被中共吴忠市委员会、吴忠市人民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和“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10月,被宁夏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授予“全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1月被宁夏文化厅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以德服众,诚恳待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赢得组织
和群众的信任
作为全馆的领导核心,吴灵同志始终坚持品德第一、德才兼备的做人原则,不断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为全面贯彻执行和落实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繁荣群众文化的事业中去,以馆为家,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力求亲力亲为,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全馆干部。每次活动他总是最早到最后走,不仅做好全面的统筹安排,同时更注重工作的现场管理和细节问题,特别是对舞台布置、舞台灯光、音响等专业技术工作方面则更是亲自过问和把关,力争使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各种活动现场,吴灵同志总是精神饱满,激情洋溢,一马当先,随时随处都可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从未享受过清闲,只要馆里有事,不管白天黑夜,总是坚守岗位,直到把事情安排妥当。每天最早上班的是他,最晚下班的是他,加班最多的也是他。馆里同志都感慨地说:“吴馆长真的是以馆为家,这样的领导我们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