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文广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推动海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机关“六进”宣传、教育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一、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优势,深入开展新闻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力,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县广电台结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乡村行采访活动,组织记者深入基层,发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和道德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在新闻节目中先后开办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走基层看民生》《部门领导访谈》《走进春耕区》《学党章守纪律》《大县城建设》《新闻链接:重点工作系列报道》《风清气正和谐发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民生工程十二件》《西部大开发海原新跨越》《法治在线》《社会聚焦》《乡村文艺》十四个特色宣传专栏,年采写播出电视新闻2000余篇,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发挥文化服务职能,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六进”活动深入开展
为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职能,海原文广局年平均组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场,广场文化活动30余场,文化下乡90余场;各类书画、剪纸、刺绣、摄影展10余场;举办舞蹈、音乐、绘画等各类艺术培训班5个10余期,培训学员300余名;指导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每年开展文化活动3000余场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实现了每月每个行政村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年平均2400余场次)。2013年上半年,承办了2013年全县社火巡演活动。春节期间,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送电影下乡260场,送戏下乡35场,各乡镇共举办了社火、秧歌,开展篮球比赛、农民歌手比赛、文艺晚会等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自办节目300余场。联合县工会举办了全县青年歌手大赛。举办了全县秦腔花儿大赛。编排文艺节目30个,对外交流演出10场次,开展广场文化活动5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海原县第二届千人方棋大赛”,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资源设备,举办了“读者大讲堂”和“我的中国梦”主题读书演讲比赛。同时,组织开展“基层文化服务年”系列活动。
按照“出版一套丛书、刻录一套光盘、送一场电影(文艺演出)、开展一次关爱行动、举办一次培训辅导、创作一个精品剧目”的“六个一”总思路,全面推进文化品牌战略,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完成了1000套《海原县非遗丛书》的编辑整理、出版发行工作。二是完成3500盘“花儿海原”专辑的出版、发行,并纳入全区农家书屋配送。整理刻录《“花儿海原”广场民族健康舞教学示范光盘》500张为全县18个乡镇文化站、167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6个社火队、152个文艺队、180个乡土艺人配发。三是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截至目前,完成农村数字放映任务1297场,城市放映230余场次,3D电影放映63场次。四是开展关爱行动。利用乡镇文化站公建民营点和资源共享点、电子阅览室,在全区率先建立了20个留守儿童之家,并配套了活动器材和设备。送去了《新编字典》《实用成语小字典》《汉语成语小字典》《小学生名校精品作文》《小学生新世纪作文》《小学生作文》《道德经典格言故事》等图书,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让留守儿童通过网络与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进行视频聊天,拓展了文化服务范围,丰富了服务内容。五是开展培训辅导。为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的顺利实现,积极组织,联系自治区有关专家、教授,对全县范围内100名文化站干部、文艺骨干和文化志愿者进行了专业辅导、培训,进一步提高我县基层文化中坚力量的业务素质。六是创作完成了花儿叙事剧《宛格斯》、花儿歌舞剧《梅鹿缘》剧本创作。
三、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全县为实施“六进”工程提供保障
一是加快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近年来,全县先后建成县图书馆、文化馆综合大楼和青少年校外科普活动中心;对县影剧院进行了维修改造,完成数字电影厅改造;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2所;建设完成乡村农家书屋185个,完成167个行政村和4个移民点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建成县级文化共享支中心1个,乡、村文化共享服务点25个。为全县17个乡镇文化站、167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的活动室、农家书屋配备图书27万余册,报刊30余种5000余份,音像制品1.7万余张,书架700个,并为每个活动室配备电视、音响、VCD等电器设备和部分文化体育器材。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的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是全力开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全县已建成包括马万山多路微波传输站、西华山转发站、李旺转发站和2+0、4+0在内的广播电视转播站83座;完成县城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现有用户6380户;建设完成了新区工业物流园区广播电视发射塔、发射站机房及附属用房、18条街道光缆地埋管道工程76公里;建设完成88531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形成了广播电视有线传输、地面微波传输接收、卫星直播接收的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三是完善图书服务网络。针对清真寺、军营等服务薄弱环节,先后在县武警中队、海原清真大寺、九彩坪拱北等场所建设流动图书室9个,扩大了服务范围。
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为“六进”活动注入活力
一是按照“政府出资建设,乡镇文化站管理,民间文化协会运行”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建民营公助”管理运行机制,2013年推广示范建设完成西安、树台等6个乡镇文化站的示范点的建设任务。二是针对各乡镇民间文化协会对入会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和社火队缺乏抓手的困难,对各乡镇入会的175个村级(社区)文化活动室和119个农民业余文艺团队开展星级创建和评定,对取得二星级以上的团队,在设备配发上和经费补贴上予以重点支持,有力地加强了业余团队整体管理,促进民间团队艺术水准的提高,增加基层文化活动的场次和交流次数,使全县农村文艺团队走上协会管理、自我参与、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良性轨道。三是利用乡镇文化站公建民营点和资源共享点、电子阅览室,在全区率先建立20个留守儿童之家,真正做到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
五、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惠民活动
强化自身工作职能,发挥各单位优势,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内容的文艺作品创作,并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价值观教育。结合“文化三下乡”文化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演出,全民阅读活动,剪纸、摄影、美术、书法等作品大赛、展览等形式,将健康向上的具有思想性、可学性的内容,通过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展示,引导帮助全县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县图书馆组织开展送书籍下基层活动。以农家书屋建设为载体,推荐一批有关价值观讨论参考书,帮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含义、基本内容、建设途径,从而提高基层群众的素养。近年来,全县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300余件,其中:获自治区级奖5件、市级奖46件。如:创作的大型花儿歌舞剧《春风吹遍黄土地》《大山的女儿》和花儿风情剧《回族婚礼》在区、内外巡回演出以后,反响良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荣获了多项奖励。其中《大山的女儿》获得全区“五个一”工程奖。这些作品都充分展示了我县文艺团体的风貌和水平。
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文化环境,为“六进”活动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坚持繁荣与净化并重,大力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努力为经济社会建设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将全县学校周围及城乡结合部的文化环境作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坚持不间断巡查。把打击制黄贩黄、非法出版、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作为工作重点,进行重点监控。充分发挥义务监督员以及社区、学校、街道信息网络作用,建立日巡查、周小查、月大查、群众举报随时查的工作机制,实施全天候监控,使那些隐藏较深,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对立的社会丑恶现象,始终在监管的视线和打击范围之内,从而促使各类违法违规案件事故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