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女皇武则天(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17448200000024

第24章 废后风波(4)

武则天这高帽一戴,长孙无忌也不好说什么,只得伸手接过这一杯酒,一饮而尽。

李治一看,也过来给长孙无忌敬酒:“长孙爱卿,朕的这一摊子都多亏你操持,朕亦敬你一杯。”说完,双手端着酒杯,呈给长孙无忌。

慌得长孙无忌急忙离座跪在地上,双手来接酒杯:“皇上给老臣端酒,折杀老臣,非死不能报万一。老臣喝下这杯酒,望皇上能体察臣之忠诚,平日悉心规谏之语也。”说完,长孙忌忌端起杯子一干而尽。

听了这话,李治也不禁有些感动,伸着大拇指对武则天说:

“忠臣,忠臣。”

“来,喝酒。”李治就知道喝酒,砰噔砰噔和表弟喝,和长孙无忌喝,又转过来和武则天喝。武则天能跟他喝吗?武则天那个心焦啊,频频向李治使眼神。李治这才明白过来,只得仗着酒盖脸云遮月,硬起头皮对长孙无忌说:

“长孙爱卿,朕想给你说个事。”

“什么事?皇上,您说吧。”长孙无忌装不懂。

李治沤了沤头皮,才说:“常言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王皇后不能生育,武宸妃已诞三子,朕意欲……”说到这里,李治打住了,眼看着帝舅的脸,希望他能顺旨,接下去。

“来,皇上,喝酒。咱们光喝酒,啥事都不提。”长孙无忌毫不领趣,端起杯子,一干而净。接着又对李治说,“皇上,老臣看您送的那个猴子怪好玩,才半寸来长,它端底是怎么长的。”

“朕,朕也不知道。”李治又挠挠头皮,有点急躁,想直接了当把话挑明,又不大敢,生怕长孙无忌一口否定他,到时候那弯就不好转过来了。让武宸妃说吧,武宸妃更不好提这事。

“长孙爱卿,朕……”

“皇上,这一阵子,朝中的事也挺多,自从睦州女子陈硕真造反伏诛以来,睦州那地方还不大安宁,臣想让侍中崔敦礼到那里去巡视。”见皇上又想说什么,长孙忙打断他接着又提这档子事。

“去就去呗,想让他去,明天朕就可下旨,封他按察使。”李治无拘地说。

“皇上,您看老臣大门口那两棵老槐树怎么样?”“怪大,怪粗。”

“老百姓都说槐树老了能成精,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什么老了都能成精,人老了也能成精!”李治见长孙无忌老引他别处扯拉,于是没好气地说。

“来,皇上,喝酒。”“不想喝了。”

“来,皇上,吃菜。”

“菜也不想吃了。”李治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又伸了伸懒腰,站起来对武则天说,“宸妃,走吧,出来时间不短了。”

武则天见正事没办成,不死心,忙拦住李治说:“好不容易来一次太尉府,好好在这玩玩。臣妾还得和刘王妃拉拉家常呢。你爷几个喝酒,别闲着。”

李治只得又坐下来,陪着长孙无忌扯闲篇。东一句,西一句的拉。

“皇上,您上次去岐州万年宫、凤泉汤,玩得怎么样?那时候是刚开春,汤池的水凉不凉,洗澡冷不冷?”

“玩得不错。汤池的水也挺热,地下热矿水,冒出来咕嘟咕嘟的。四圈都是热气,洗澡根本不冷。等来年开春没有事的时候,朕也带你全家去万年宫、凤泉汤玩玩。”李治嘴也变得稀甜,跟长孙无忌套近乎。

“老臣可不敢去,那是皇帝皇后专用行宫,御汤池。老臣凭什么去?”长孙无忌真是个“面团团”,根本不接收李治的好话,顺带还稍微讽刺了武宸妃一下,话音里好像说,你武宸妃又不是皇后,凭什么去凤泉汤洗澡。

“长孙太尉,”武则天问,“我那个大侄子武惟良在您太尉府干得怎么样?”

“还行,就是年轻点,办事有点毛糙。”

“太尉你还得多费点心,让他多干点实事,多锻炼锻炼。他有什么不周到的,您该训的训,该揍的揍,可别因为是我的侄儿,就对他客气。”

“不会,不会。”长孙无忌笑着说,“我会好好地管教他的,这一点请武宸妃放心。”

盛宴还在摆下去,越摆越没有趣。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虽然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和长孙无忌一家套近乎。无奈长孙无忌置若罔闻,就是不买账。武则天只得拉着李治,对长孙无忌和刘王妃说:

“天也不早了,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我和皇上也该回宫了。”“走啥。再玩一会。”长孙无忌假意道。

“走啦,没有事的时候再来吧a”

武则天和李治两人起身离座,伸胳膊让太监们给穿上外衣。然后,迈步向外走。长孙无忌一家人慌忙跟着去送,一路上都沉默寡言,一直送到大门口。接着,都刷拉一下跪倒在地--“长孙无忌率合族人等,恭送皇上,恭送宸妃娘娘还宫。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他人也跟着一起唱道。

“众爱卿免礼平身。朕在此别过。”说完,和武则天一块上了御马车,把车门一关,传旨起驾,怏怏地踏上了归途。

车里,两个人沉默了好久。李治才说:

“这长孙无忌不知咋弄的,高低不领会朕的意思。”

“他什么不领会你的意思,他是装憨。”武则天又气哼哼地看着李治说,“你看你把这些大臣们惯成什么样?君不是君,臣不是臣。他长孙无忌根本不把你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哪能这样说。他毕竟是朕的舅舅,干啥事也都为朕的好。你沉住气,等朕再找他说说。估计没有多大问题。他就是一块石头,朕也决心把他捂热了。”

来到皇宫,两个人下了御车。武则天那个气劲又上来了,走的时候,浩浩荡荡,满满十大架马车礼物。回来时,两手空空,什么事都没办成,叫谁谁不生气?

“爱妃,天也不早了,朕也喝了不少酒,就不去两仪殿了,咱俩直接回长生殿睡觉算了。”李治摸着武则天丰润白皙的膀子说道。

这时候,宫闱令凑上来,汇报说:

“皇上,宸妃娘娘。杨老太太来了。”“多久来的?”武则天问。

“头午就来了。卑职派辇车专门送她去了长生殿。”

两个人这才乘上辇车回到长生殿。殿前小花园内,杨老太太正带着两个小外孙在那玩耍。

“皇上。”杨老太太见了李治,刚想跪倒磕头,武则天手疾眼快,扶住了她。“阿娘,都是自家人,不必行此大礼。”

“咦,朕的大姐怎么没有来。”李治四处看看,问道。“朕的大姐”指的是武则天的大姐,早年嫁给贺兰越石的贺兰氏。李治和她很能合得来,常常倾心拉呱,因此才有这一问。

“她过两天才来。”杨老太太答道,又问,“你两个去太尉那里,事情说得怎么样了。”

“别提了。”李治摆摆手,“走,到殿里再说。”

到了殿里,杨老太太简单地听了一下李治讲述事情的经过,对武则天说:

“你爹活着的时候,和长孙无忌关系挺好的。还一块在羽林军中共过事。他不会太没有人情味吧。再一天,阿娘我亲自去一趟,探探他的口风。保不准他给你俩不好说,给我好说呢。”

“去就去吧。去时再多带点东西。”武则天说着,又一下子想起来谁,问李治:“皇上,许敬宗家住哪,他原来给您当过太子右庶子,和您心贴得很近。让阿娘也去找找他,让他在群臣当中也活动活动,毕竟都是老人们。”

“许敬宗和长孙无忌都住在一条街上。不过许敬宗现在不行了,永徽三年,他干过礼部尚书,后来给人参掉了,现在任卫尉卿。职微言轻,恐怕他说话也作用不大。”

“许敬宗如果支持我当皇后,就恢复他的礼部尚书职位。这也给群臣们一个强烈的信号。”武则天说,“过去群臣们都习惯看长孙无忌的脸色行事,现在得给他们改改。让他们知道到底是谁说的算,是太尉还是皇上。”

“那,等明天我也去找许敬宗?”杨老太太问。

“去,等会我让内府局给准备两份礼物,你明一早就去,上午去长孙府,下午去许敬宗那。”武则天心里已有了主意。如果长孙无忌坚不同意,那就从外围人手,从长孙的对立面人手,逐步逐步地孤立他。最终我武媚不但要坐上皇后的位子,还要扳倒这棵盘踞朝堂几十年的大树。

第二天一早,杨老太太就坐着一顶轿子,带着一辆马车和几个随从,赶到太尉府。长孙无忌也刚早朝回来,正吃早饭,听人传报杨老太来了,心就知她为何而来,吩咐奴婢道:

“先让她在客屋里等着,问她可吃饭吗,没吃饭给她弄饭吃。我等会再过去。”

长孙无忌慢吞吞地吃完早饭,踱到客厅里。满处瞅不见杨老太,只见地上又摆着四五个箱子,于是问奴婢:

“杨氏夫人呢?”

“到后面去找刘王妃说话去了,说马上就过来。”

“过去找她来。我马上还得去衙门办公,没有多少时间来等她。”“是。”那个宫婢答应一声,奔向后堂,不一会,杨老太转回来了。

杨老太虽六七十岁的人了,却不大显老。她是属于那种健壮的、又宽又胖的老太婆。今天早上临来时,又着急打扮了一番。头上挽个大云髻,旁插珠翠,双颊有两片红,眼角的皱折又白又细。杨老太进门看见长孙无忌坐在太师椅上,没等他起身打招呼,已先自亮开了嗓子:

“哟,长孙太尉,无忌大人,你好吗?咱老姐弟俩有好多年没见了。”

长孙无忌招呼杨老太喝茶,又冷着脸问旁边的奴婢:

“这几个大箱子,是谁拿来的?”

没等奴婢回话,杨老太忙从袖套里掏出礼单,说:

“是你老姐姐我拿来的。哎,多少年没见面了。刚才我到后院,又给俺妹妹拉了一盘子话。哎,几个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

“啧啧啧。”长孙无忌咂嘴道,“杨大姐,你还给我拿什么礼物。按理应该我看你才对。本来我也太忙了,士彟兄去世这么多年了,我都没抽空去府上看看。”

一说到“士彟兄”,杨老太太眼泪像滚瓜一样,接着就下来了,鼻子里刺哼着,拿出那帕巾不停地沾着眼窝。说:

“老东西一走,一晃二十年了。二十年来,又有谁知道你老姐姐的苦楚。家没有家,院没有院,田地又没有田地,整天文水、京城奔波,求爷爷告奶奶,求东家求西家,好不容易把三个闺女都拉扯大,让她们嫁了人。可怜我那大女婿死得早,落得个我那大闺女年纪轻轻就守寡。”

“你二闺女进宫三二年就当上什么’宸妃‘了。人也能生,一连生了三个小子。”长孙无忌说。

“是啊,就数我这二闺女命好,老姐姐这后半辈子都靠着她了。”“杨大姐,你这礼物我不能要。等会你还带回去。留着自己用,留着养老吧。”

“咳,还差这点东西?现在不比往日了,老姐姐我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过去想来看看你,还看不起呢。”

“这样吧,老姐姐,”长孙无忌站起来,“你先在这玩玩,中午也在这吃饭,我还得去衙门上班,那么多的事还等着我呢。”

杨老太过来把长孙无忌按倒在座位上:“我说两句话就走,不会耽误你多少功夫。”

“嗯……”杨老太沉吟着,那话一时又说不出口,只得再绕着圈子说,“咱俩说起来也不外气,说起来也都是亲戚。先皇的亲妹妹桂阳公主是我的堂嫂子,你又是先皇的内弟。现在我又是当今皇上的岳母,你又是帝舅,咱更是亲上加亲才是。”说着,杨老太偷看长孙无忌的脸色。无奈,这长孙无忌似无感觉,不动声色,端着那熊茶碗子,有一口没一口地啜着。

“阿媚在宫里,虽说人已三十多了,但毕竟还年轻,在你我面前还都是晚辈,他爹又死得早,凡事还请无忌太尉多担待担待。”杨老太盯着长孙无忌,进一步拿话来引,无奈对方还面无表情。

“皇上考虑到王皇后不能生孩子,考虑到武媚已生了三个王子,想--”杨老太说到这里,咳嗽一声,以提醒对方,她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接着又说,“皇上想改立武媚做皇后。按理他们俩说立就立呗,下个旨不就行了吗。我说不行,这么大的事,得和帝舅长孙无忌说。这不,昨天他小夫妻俩专门来到府上……”

话说到这里,那长孙无忌还是木雕泥塑的一般,不动声色。

“随怎么说,也得你这帝舅点头,是不是啊大兄弟。”这时,长孙无忌站起来,说:

“老姐姐,这件事事关重大,也不是我一句话所能做得主的,也不是你想象的这么简单。今天你来了我很高兴。礼物呢,你还带回去。我呢,还得去衙门,不能在这陪你了。”

说完,长孙无忌又对门外吆喝道:

“来人哪!”

“老爷,什么事?”几个宫婢内侍一起跑进来。

“把杨氏夫人的这几个箱子还给装回车上去。送杨氏夫人回府。”“就这样了,老姐姐。”长孙无忌握着杨老太的手说,“有空我去府上看看你。”

杨老太只得站起来,还不死心地说:

“无忌太尉,大兄弟,你可得把这事放在心上。”

长孙无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把杨老太送到门口。

“老姐姐,再见。我就不远送了。”

杨老太看着几个箱子又原封不动地抬回去,手拿着那张礼单一时不知所措,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口里只是嘀咕着:

“这,这,这这……”

出了大门,杨老太垂头丧气地钻进轿子。心里想这想那,想那长孙无忌目中无人,不买她这个老太婆的账,想回去怎么跟女儿和皇帝女婿交代。想着想着,轿子到了前面的四青路口。杨老太掀开轿帘看看外面,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命令轿夫:

“往前面左拐,到卫尉卿许敬宗府上去。”

说起许敬宗,却也有名。敬宗老家是杭州新城人,其父许善心,曾为前隋朝廷的礼部侍郎。敬宗文笔好,自幼好写文章,秀才及第后,初授淮阳郡司法书佐、后任谒者台奏通事舍人。官从六品,属中书省。可见他在隋朝仕途还算顺利。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其父许善心在江都被宇文化所杀。杀了善心,宇文化犹不满足,还要斩草除根,叫人抓来许敬宗。当场就要杀他。许敬宗死到临头不想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匍匐到杀父仇人宇文化的脚下,苦苦哀求宇文化给他留一条生路,只要不杀他,让干啥干啥,端屎端尿都行。宇文化哈哈大笑,赦免了他,事情传扬开来,许敬宗这贪生怕死的举动颇为时人所不齿。

到以后,许敬宗看到宇文化渐渐地不行,便趁一次兵败的时机,趁乱跑了出来,投奔到瓦岗寨首领李密的帐下。与魏征一齐同为元帅府记室管记。后来,李唐兴起。李世民为了剿灭群雄、统一天下,高瞻远瞩,到处寻找能人,于是许敬宗以文才被召补为奉府学士。其后一帆风顺,至李唐王朝建立时,许敬宗作为功臣,获选为十八学士之一,与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虞世南等知名人士并列,享尽了人生的风光。

贞观八年(634),许敬宗历任著作郎、中书舍人,给事中,率领一帮文人专修国史。贞观十年(636),许敬宗却意外地栽了个跟头。当时长孙皇后驾崩,朝中大办丧事,百官缭絰举哀。此公却忙里偷闲说俏皮腔,当众取笑状如“猕猴”的率吏令欧阳询。这正巧让巡查御史瞧见了,立即弹劾他为“大不敬”。左迁洪州都督府司马。后来,许敬宗又托人说项,才又返回京城做官。不久又以修撰武德贞观两代实录之功,被封为商阳县男,当了个男爵。权检校黄门侍郎。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逞一时之勇,不顾朝臣的反对,亲征高丽,诏皇太子于定州监国。许敬宗被任命为太子右庶子,与左庶子高士廉一起辅佐太子,掌管机要,后来又奉命赶到军中,以中书侍郎的身份,负责草拟天子的诏书。唐军在驻骅山大胜敌军,李世民一时踌躇满志,令许敬宗于马前草拟诏书,许敬宗笔不打顿,当场写了洋洋千言,端的是文采飞扬,词藻华丽。李世民直咂嘴,大为欣赏,当场夸奖了一番,赏赐甚丰,此事被传为一时之盛。

到了高宗李治时代,许敬宗又官升一级,被封为礼部尚书。永徽初年,许敬宗为了获得一笔丰厚的“彩礼”,财迷心窍,竟然将亲生女儿许配给“蛮夷”酋长冯盎之子。为了一点钱财,竟将亲骨肉远嫁蛮荒之地,这哪里还有人伦之情,这还是大唐王朝礼部尚书干的事吗?一时间,京城里舆论大哗,朝臣们纷纷上书给李治,弹劾这个“仕林败类”。李治也觉着这许敬宗不大像话,于是一道诏令,贬许敬宗为郑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