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女皇武则天(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17448200000023

第23章 废后风波(3)

“这,这确实不像话。”李治嘴里嘟哝着,又拿过面人来瞧。

“独孤及,宫中行厌胜之术,按我大唐刑律,当如何处置?”武则天又转向独孤及吼道。

独孤及心说,你不找掖庭令问,找我问,我怎么就该知道。但也不敢说不知道,不敢不回答,只得上前恭手回道:

“轻则废去名号,幽囚别院;重则斩首示众。其他关联人员,如巫士巫婆等,一律斩首弃市。”

武则天令独孤及答话,就是说给高宗李治听的。独孤及一说完,她便斜眼瞅着李治,那意思是,你当皇帝的瞧着办吧!

空气仿佛静止了,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见。众目睽睽之下,李治醒过神来,把手中的面人放回箱子里,对面前的武则天说:

“爱妃,你放心。稍安勿躁。朕先着人查出那施法的巫婆是谁,谁把这些纸鬼面人运进宫来的,然后再慢慢处置王皇后不迟。”

“要查就直接查魏国夫人,这两天她频繁出入宫禁,准是她带进来的。”武则天见李治又待打马虎眼,干脆绕过李治直接命令道:“独孤及!”

“老奴在。”

“你和明丽一起,带几个人去王府,拷问魏国夫人,查出那巫婆神汉,查出后,一并收监。”

“皇上。”独孤及眼看着李治,轻轻地唤道。虽说你武宸妃如今风头正健,但这么大的事,皇上不点头,谁敢去办。

李治无奈,摆摆手说:“去吧”却又叮嘱道,“独孤及,只可查问收监那巫婆神汉,不可对魏国夫人无礼。”

“皇上,魏国夫人乃幕后指使,怎可轻易脱了干系。”武则天不依不饶地说。

“一步一步来吗。”李治不满地看着武则天,又吩咐独孤及,“为杜绝中宫再生事端,敕禁后母魏国夫人入宫。”

“老奴遵旨!”独孤及领旨带人出去了。明丽也带着那几名健妇,紧随着独孤及一道去了。

“皇上,这王皇后到底怎么处置?”武则天追问道。

李治挥手让众内侍宫婢退下,才把心里话说给武则天听:

“一而再、再而三,王皇后也确实不像话了。朕现在废后之心已经铁定,下一步,得争取几位元老重臣的同意,让他们正式地认可你。凡事不能操之过急啊。”

的确,在进军皇后的道路上,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集团,则是最大的障碍。他们盘踞在朝廷多年,说话好像一个腔调。他们要不点头,武则天的皇后宝座是不那么容易得的。对此,武则天也大费踌躇,特别是那个三朝元老长孙无忌,可不是个好对付的简单人物。

早在贞观年间的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设宴款待十几位亲近的大臣。此时天下太平,君臣无情,诸大臣志得意满,酒宴上开怀放量。酒酣耳热之际,各各脱略形迹,相互嘲谑取乐。长孙无忌压了压手,招呼在座的诸位:

“我出个谜语,请皇上和各位老哥猜猜是谁?”

“说同是外头的还是咱在座的?”大书法家太子率更令欧阳询自负地说。

“当然说在座的。”长孙无忌看着欧阳询,笑着说。

“出谜,出谜。”李世民催促道。

长孙无忌手打着拍子,摇头晃脑地说出了四句诗:耸骸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话音刚落,众人都看着欧阳询拍手大笑,原来谜底就是欧阳询。这位名扬于世的大书法家,虽然才华出众,却长相不怎么样,就如此诗所描绘的那样,瘦骨嶙峋,两肩上耸,常成一个“山”字。

欧阳询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酒,也不甘示弱,因恭手向众人道:

“我也出个谜语,大家猜猜,猜着是谁,谁即喝酒。”“好!好!”众大臣跟着起哄。

“听着--”欧阳询拿根筷子,边敲桌子边吟道:缩头连背暖,俒裆畏肚寒。只由心溷溷,所以面团团。

欧阳询不愧为文化人,此诗接着彼诗,活脱脱勾画出长孙无忌外表长相,引得酒桌上一片哄笑声。

“长孙公,喝酒,喝酒。”欧阳询端起杯子,来揪长孙无忌的双耳。长孙无忌和欧阳询是交情甚洽的老朋友,自然不会为此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话而翻脸,旁边的李世民却看不下去了,改颜作色道:

“欧阳询岂不畏皇后闻?”

李世民显然有些小题大作了,因为谁都知道,长孙皇后是一位贤德的皇后,从来不做仗势欺人的举动。相反,长孙皇后还苦心压抑外戚,不让李世民给自己的亲戚高官做。因此,作为皇后胞兄的长孙无忌,在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难获重用,处处“矮人一头”。

但长孙无忌确实是一个人才,自幼就以博识好学而闻名。他善于理政,口碑甚佳。青年时代就紧跟着李世民,北击突厥,南平王世充、窦建德等,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六月,和李世民一起密谋发动“玄武门之变”。开始,李世民不愿意加害于亲兄弟。长孙无忌却力陈利害关系,终于使李世民下定决心,一举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来事实证明,长孙无忌的主意是正确的。因此说,李世民能顺利登上皇位,长孙无忌功不可没,首推第一功。

或许长孙皇后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哥哥虽然颇有才华和魄力。但傲气有余,柔顺不足,因此屡屡向太宗建言,要压一压胞兄在官场的地位,以免他过分“冒尖”,招来祸端。但长孙无忌哪能领会胞妹的良苦用心,常有生不逢时的感慨,常怀怏怏不乐之心。贞观十年,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好人不长寿,英年早逝。太宗李世民办完丧事后,就立即提升长孙无忌的官职,职任司徒、侍中等要职,成为李世民的首席重臣。

从此以后,长孙无忌如鱼得水,尽管地发挥自己的职明才干。他办事沉稳,不尚浮华,虽为李世民的股肱之臣,却并不张狂,而是礼贤下士,广开言路,虚心接纳。一时间,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元老集团。尤其在贞观后期,他作为皇亲国戚,太子李治的亲舅,更为李世民所器重,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群臣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太宗李世民临终时,含泪拉着长孙无忌的手,指着太子李治和太子妃王氏说:“吾佳儿佳妇,多多拜托。”

高宗李治登基后,长孙无忌被封为掌握军权的太尉,以帝舅之亲,兼首席顾命大臣,完全把持了朝政。他也不负李世民的重托,与褚遂良等悉心奉国,勤于政事,以天下安危为己任。因此,在永徽年问,虽天灾人祸不断,但总的来说国家治理的还不错,故永徽有贞观风。

高宗李治原本是一个懦弱的人,对长孙无忌等老臣,拱手以听。长孙无忌当仁不让,大小事也都习惯于躬亲,凡事都插一杠子。武则天想坐上皇后的宝座,不过了他这一关,恐怕是不大容易。

长孙无忌也渐渐地看出武则天的“狼子野心”。一有空就给李治念经,规劝他一二,让他多防着那个先帝的弃妇。无奈,李治当面挺听话,背后却另一套,居然不经过他这个帝舅的同意,下诏封武媚为“宸妃”。但长孙无忌也明白,自己虽然权倾朝野,却并没有力量将皇上宠爱的武媚逐出后宫。毕竟皇上是天下第一。自己虽贵为帝舅,为皇上的长辈,却难以包办皇上的情爱生活。惹急了皇上李治,再是个绵羊,也有生气拿角顶人的时候。

但长孙无忌也不能听任武则天为所欲为,他也在想着法子,警惕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准备一旦有机会,就打掉她咄咄逼人的气焰和可笑又可恶的痴心妄想。决不会听任那个先帝的弃妇爬上母仪天下的皇后之位。

永徽五年七月,高宗李治带着武宸妃走娘舅家。名义上是临幸,实则是游说拉拢长孙无忌。去之前,武则天和李治一块商量了半天,精心准备了好多礼物。

一大早,宫门大开,一队队羽林军和内侍骑着高头大马,头前打道。李治和武则天同坐一辆御车,后面又有装满各种礼物的十架大车,一行人马迤逦向太尉府进发。

“爱妃,你觉得今儿去太尉府,一切顺利不?”李治问武则天。

“看情况再说,那长孙无忌当然不是个善主。”

“朕觉着没问题。”李治自信地说,“虽然他是朕的舅舅,官居太尉。朕自登基以来,却是第一次去他家,又加上带了这么多礼物,他肯定很激动,很高兴。到时候,把那事一提,肯定他得点头答应。”

“凡事不可像想象的那么乐观。”武则天坐在旁边,面无笑容,她在思考着到太尉府可能面临的种种局面。

“爱妃,到时候怎么说来?”李治又把武则天所教的话忘掉了。这一段时间,李治的头晕病又犯了,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凡事回头就忘。本来,武则天凡事都要插一杠子。但插归插,论处事和说话能力,武则天就比李治高一筹,久而久之,养成了李治事事都听武则天的习惯。

“唉你说话呀,到时候该咋说为好?”李治拥了拥作思考状的武则天。

“怎么说?你这样说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王皇后不能生育、我能生育,不就行了吗。”

“对对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朕这样说,准成。”

窗外是一派升平气象。虽御驾出行,李治却诏令不许五城兵马备道,所有百姓商业人等,自由通行。但见宽阔的大街上人来人往,菜馆、布店、药铺、镶牙馆等,店铺一个挨一个。空气中洋溢酒气肉香,和烟味、人味,混合成一种特殊的温暖气息。高宗李治看在眼里,闻在鼻子里,感觉很愉快,一条腿还不停地颤动着,嘴里还感叹着:

“真太平气象也。”

车队转过一条街,拐个弯就是太尉府。太尉府前更是打扮一新,大红灯笼高高挂,红毡铺地,两廊奏乐。一班上百人的乐队,见御驾过来了,一声令下,挺起胸脯鼓起腮帮,抡起棒槌,先奏《普天乐》,再奏《知行歌》。更见老长孙太尉在府门口,领着合族家人,老老少少,排班接驾。

李治在御车里,早已瞧见,得意地回头对武则天说:

“怎么样?朕说的怎么样?又不是外人。咱要提那事,他能不答应?”

“皇上驾到--”

总理太监早已先行到达,见车驾来临,遂挺胸凸腹,吆喝着。随着话音,各色人等,大人小孩,上前两步,弹弹衣襟,撩衣跪下。独有长孙无忌迎上前去。

车马驻停,在太监的搀扶下,李治和武则天,手拉手,一前一后地下了车。

“臣长孙无忌携妻刘氏,子成、威、循,恭候圣上!”

李治刚想说“免礼平身”,还未说出口,只听得四下里一齐唱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马上和武则天一道,举起双手,频频向众人招手致意。两个人满面春风,健步登上太尉府的大门台阶。在长孙无忌的陪同下,直向大客厅走去。甬道上,李治左观右看,寻找着话茬:

“朕几年没来了,爱卿的府上变化真大,门楼也变宽了。院墙外的那几棵小树也变高变壮了。”

“前年时,臣花了几千两银子,改建了门楼。以前的门楼有些不压相。”长孙无忌回答道。

“咦,那边什么时候盖了两层楼?”

“回皇上,去年时盖的,乃是臣的藏书楼,加上阁楼上下共三层。藏书不多,大约有十来万册。”

“十来万册还不多?”李治大惊小怪地说,“朕的御书楼才不过二十万册书。”

两个人你说我说,啰里啰嗦,来到了客厅,李治和武则天分坐在八仙桌的两侧。紧接着,丫环端上两碗香茶,长孙无忌上去接过来一碗,恭恭敬敬地端给李治。旁边的武则天马上觉得心里不痛快,但表面却和蔼可亲,颇有礼貌,接过丫环手中的茶还不忘说了声“谢谢”。

“长孙爱卿,坐坐。怎么光站着?”李治说。

“谢皇上赐坐。”长孙无忌这才找个矮板凳,一边坐了下来。

“咦,怎么没见朕的那几个御表弟?”李治眼四处寻找着。

“无旨,外男无职,不敢擅人。”长孙无忌答道。

“都是一家人,还讲这么多繁文缛节,快让他们进来,让朕瞧瞧。”一霎时,长孙无忌的三个儿子被宣了进来。李治满意地看着他们,频频点头,好像十分地喜欢他们,问道:

“三位御表弟现居何职?”

这三个御表弟初次见了皇上,只觉得乱花耀眼,惶惶然不知所以然,听见皇上问话,更是张口结舌,一时回答不了。还是长孙无忌代为奏道:

“臣的三个犬子只是在长安府,吏部当些不人品的小官。他们还年幼,臣想让他们多锻炼锻炼。”

“怎么,朕的表弟还不人品?”李治皱了皱眉头,隔着桌子和武则天嘀嘀咕咕,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做歪头状,又想了一下,下旨道:

“朕封你三个为朝散大夫,官居从五品。怎么样?”

还怎么样,赶快磕头谢恩。这朝散大夫是光领薪水不干活的散官,一般赐给有德行有名望的文官,虽然是个荣誉官职,却毕竟是五品大员,且天子亲赐,且一下子给了三个,不能不说是皇恩浩荡。长孙无忌慌忙离座,率三个儿子叩头谢恩,那三个黄子更是喜得不得了。

“来人哪!”李治高声叫着,“把朕和武宸妃带来的礼物呈上来!”旁边的一个太监闻声窜了出去,乖乖,几十名太监肩扛手抬,有箱子,有口袋,排着班往大客厅里运,整整十架马车的东西,搬家的一样,呼隆了半天,才全部运到大客厅。弄得大客厅里满满当当,连插脚的空都没有。

长孙无忌坐在旁边,看着人进进出出,也不作声,等一切都搬运完了,才对李治说:

“皇上,不年不节,您弄这么多东西干啥?”

“不干啥。这都是武宸妃的意思。她入宫有三四年了,早就说来看看帝舅,只是接二连三的生孩子,没抽出什么空。这不,这小三子也满月了,宸妃也能活动了,也有空了,所以说来看看您。”

说完,李治又命令旁边的独孤及:

“独孤及,把礼单给帝舅念念。”

“老奴遵旨。”独孤及拉着女人腔报:

九节珠幢一对霞旆四竿

天竺狐尾旄一对绛节二枝

汉白玉花尊一对彩斿六对

日月山河子母扇两把(柄系旃檀香琢就)

水晶玻璃风灯一对

水晶帘子一十五挂

绸绫幔子一百二十架

蒙古流云百福羊毛毯一十五床

锦帛二百匹(皆苏州原产一等品)

猫儿眼十颗祖母绿十颗

玉如意三柄伽楠念珠二串

金如意三柄(其中一柄刻有篆文系秦朝之物)

金、银爵各四只金银锞各四只

御酒二十瓮(系百济、日本、高丽、流鬼、新罗之贡)

鸾猴两只(半寸来长袖珍型的)

狮子犬两只(一公一母,母的已怀孕半个月)

波斯猫四只(两只绿眼,两只蓝眼睛)

黄金二十斤

白银一万两

独孤及好不容易才念完,把礼单跪呈给李治:

“赐物俱齐,请皇上验明等例。”

李治接过来,装模作样地看了看,说:“这弄的还真不少呢。”然后交给了武则天,武则天拿过来,展开看了看,叫道:

“长孙太尉。”“臣在。”

“这是本宫和皇上的一点心意,请你好生收下。”

“谢主隆恩,谢宸妃娘娘。”长孙无忌上来,接过了礼单,又退回原来座位上,不吱声。

都是名利中人,那能不心热。只是他明白这丰厚赏赐背后所包含的内容。他故意装聋作哑,除了谢恩之外,而不言其他。

李治一看,那么多的赏赐还不能打动他,自己又不好立即提出来。于是抛出武则天安排的第二套方案。

“长孙爱卿,朕多少年没来府上了,武宸妃也是第一次来。朕中午就在你这吃饭了。你准备了没有?没有就叫御膳房送来。”

长孙无忌上前,叩首奏道:

“臣早已有所准备,怕只怕皇上、武宸妃不在这儿吃。皇上和武宸妃愿意在这吃,实在是臣府中的荣幸,臣这就命排开盛宴,款待皇帝陛下以及武宸妃。”

长孙无忌果然作了两手准备,往堂下一拍巴掌,人就上来了,先把那些礼物、箱子口袋提出去,又搬来一紫檀木大方桌。再一袋烟的功夫,菜就上来了,都是些漂亮的侍女端上来的,走路一扭一扭的。

“哎,朕那三个御表弟怎么没过来,都让他们过来。”李治大声地说,“又没有外人,都过来热闹一下吧。”

既然皇上发话了,长孙无忌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把三个儿子和妻子都叫上桌。

“哎,这才是团团圆圆地喝酒。来,喝!”李治率先端起杯子,率先来个一口闷。

其他几个表弟,连同无忌的妻子,纷纷举杯干杯。武则天端起杯子,站起来,眼看着长孙无忌说:

“这第一杯酒,本宫先敬长孙太尉。太尉身受先皇顾命之重任,悉心奉国,鞠躬尽瘁,公而忘私,我大唐永徽年间方有中兴之业,致治之美。本宫最佩服的就是无忌太尉,来,请太尉干此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