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皇权祸国
1746400000003

第3章 楚王朝的联邦盟主项羽

我们称呼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常常秦汉并称,似乎这两个朝代是紧密连接的。我们再查查各种历史书与语言工具书书末所附的《中国历史纪年表》,表上写明,秦王朝结束于公元前206年,汉王朝开始于公元前206年,两者正好互相衔接。历史上又有一种说法,叫做“汉承秦制”,说是汉王朝的皇帝制度是从秦王朝那里继承过来的。不少历史书上也说,公元前206年,刘邦的抗秦起义军打破武关,进入霸上,秦王子婴看到大势已去,乃率领妻子,以绳系颈,素车白马,跪于道旁,投降了刘邦。刘邦进了咸阳,与秦父老约法三章,除秦苛制。这都足以说明秦汉两代紧密相连,中国的皇帝制度也是从秦始皇开始,一直延续下来,直到辛亥革命,才被推翻。

但是历史事实并非如此,皇帝制度并不是从秦始皇一直延续下来,而是曾经中断。公元前207年,秦丞相赵高杀了二世之后,曾经召集诸大臣公开宣布:“秦国原是王国,因为始皇统一天下,才称皇帝,现在六国又复自立。秦已战败,不能再称皇帝,应当复为王国。”这就是说,秦国的皇帝制度这时已经公开宣布废除。从这时候起,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复辟帝制,中间有整整五年,中国没有皇帝。所以,“汉承秦制”之说并不正确,秦王朝的皇帝制度在公元前207年已经废除,刘邦是在公元前202年才复辟帝制,两者之间,并无继承关系,而且汉制的内容与秦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汉王朝是在公元前202年才建立起来的。从秦国覆亡之后到汉王朝建立之前的这五年时间,中国实际上是在楚王朝的治理之下,执政者是楚王朝的诸侯联邦盟主项羽。正如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说的,这一段时间是“政由羽出”。中国的史书把明明属于楚王朝的这五年时间莫名其妙地归入了汉王朝,掩盖了一个重要的朝代,这实在是一个难以解释的大错。

楚人是抗秦的主力军

在战国七雄中,只有秦、楚两国文化比较落后,所谓“秦、楚蛮夷,不同于中国”。秦是上古西戎族群的后裔,楚是上古苗蛮族群的后裔,楚的发祥地是长江中上游,春秋时代,逐步向江汉吴越等地发展。当其全盛之时,疆土北抵中原,南接五岭,西包黔中,东达大海,是七雄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经过长期融合,楚国已经形成一种能与中原文化相抗衡的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楚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为主,并不热衷于建立霸权。秦楚相争,秦是入侵者,楚是受害者。楚国从国王到老百姓全都受害。《史记·项羽本纪》中说: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返(被秦扣留,客死异地),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秦人灭楚,楚人同仇敌忾,誓必复仇。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奋起抗秦,陈胜、吴广都是楚人,他们打的是楚的旗号。公元前209年夏天,渔阳戍卒九百人遇雨失期(耽搁了行程),失期当斩。在大家已无退路的情况下,由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大泽乡立即燃起抗秦的烈火。他们舍死忘生,奋起反抗,究竟要想达到什么目的?答案是:推翻秦廷,除秦苛法!

从“失期当斩”这么一句话,也就看出了秦的暴政之可怕。陈胜之奋起反抗,就是这句话逼出来的。如果秦法稍为宽松一点,“失期”不一定就要问斩,还有一条活路可走,大泽乡起义这件大事也许就不会发生。陈胜当时有些什么想法,从他对自己伙伴们所说的话,也就可以看得出来: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反对焚书坑儒)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听说他很善良而且很有才能),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逃跑)。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倡),宜多应者。

他们在起义后使用扶苏和项燕的名义是“从民欲也”,就说明老百姓对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并无仇恨(因为他也反对焚书坑儒的暴政),大家还比较理性,对事不对人,他们所坚决反对的,是暴秦,是秦之苛法。陈胜带领的大泽乡起义就是要除秦苛法,建立一个楚王朝,实行对老百姓比较宽松的楚制。所以在他攻下了陈这块地方之后,父老乡亲们说:“将军身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拥戴他为领袖。司马迁对陈胜作出很高的评价,认为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带头抗秦。《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

秦失其政而陈涉(胜)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从那时候起,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史学家都认为陈胜起义是正义的。作者从来没有发现过任何人有不同的看法。

从陈胜在陈被父老乡亲拥戴为王开始,一个楚王朝事实上已经建立起来。陈胜的号召,已经得到了天下响应,响应者既有六国贵族,又有平头百姓,还有草莽英雄。当时的主要矛盾是秦王朝与天下人的矛盾,为了推翻暴秦,为了除秦苛法,天下人万众一心,在楚王朝的旗帜之下团结奋斗,大家遥奉陈胜为盟主。

陈胜在起义之初曾经以公子扶苏与楚将项燕为号召,足以说明楚国的老百姓是很推崇项燕的。在陈胜的号召之下,项燕之子项梁与其侄项羽从南方的会稽起兵,率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北上,向中原进军。

首先起义的队伍当然会承担最大的压力,陈胜起义之后,秦军以主力来打击他,不久他就败死。但在此之前他已遣人拜项梁为楚王朝之“上柱国”。因此,在陈胜死后,抗秦联军的盟主重任就落在项梁的肩头上。在陈胜牺牲的消息证实之后,项梁的谋士范增劝项梁拥立楚怀王的后裔,让楚王朝建立一个领导班子以资号召。项梁赞成他的建议,在民间访求到了一个身为牧童名叫“心”的楚怀王的孙子,仍然立为楚怀王,建都在盱眙。项梁自号为武信君,掌握大权。另有刘邦其人,原是沛县的一个亭长。在大泽乡起义后据沛县县城响应。因为聚集的队伍人数不多,只在县城附近活动,不敢远行。后来他与秦军作战不利,听说项梁从南方北上到薛,就率领百余骑前去投奔,为项梁所接受,随同作战。因此,刘邦并非一路诸侯,只能算是项梁部下的一个将领。

公元前208年夏,秦军集中兵力,大举反攻,击败楚军于山东定陶,项梁战死。这时秦将章邯率领秦军主力北上围攻钜鹿的赵军,年青的楚怀王带着他楚王朝的领导班子从盱眙迁都到了彭城,趁着秦军主力北上的间隙,召开了军事会议,对自己一方的兵力作了重要的调整。并且对全面反击秦军作了周密的布置。这位小牧童还真的不简单,他被立为王之后,经过短时间的见习,就很快地熟悉了军事指挥工作,把自己的队伍分为北上、西进两路,反击秦军。

北上的一路为楚军主力和各路诸侯援赵的援兵,由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共同指挥,总兵力有几十万人。西进的一路为偏师,只有几万人,由刘邦指挥,伺机前进。后来两路人马都完成了任务。比较而言,当然北上的任务更重,不打垮秦军的主力,一切都是空谈。

项羽一举击溃秦军的主力

在北上、西进两路大军出发之后,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北路军身上,因为他们承担了与秦军主力作战的重任。只要一次主力决战,就能决定秦楚双方的生死存亡。可是上将军宋义在到达前线之后,按兵不动,逗留46天之久。当时秦军主力十余万人在副将王离率领之下猛攻赵王歇所据守的钜鹿城,军情紧急,各路诸侯都希望宋义立即挥军渡河救赵,可是宋义就是不动。他是希望让秦赵两军硬拼之后,好来捡落地桃子。项羽反对这种打法,他认为当时秦强赵弱,如果楚军再逗留下去,秦军攻破钜鹿,打垮了赵军,则强者更强,对楚军非常不利。楚军必须主动进攻,为救赵而不惜牺牲,才能在诸侯中赢得威信,得到大家的拥护,一举亡秦。那时阴雨天寒,军粮不继,项羽心急如焚,唯恐诸侯联军一旦受挫,秦军残酷报复,那又会是一场浩劫。他苦劝宋义进兵,最终仍然受到拒绝。

项氏世世为楚将,项燕项梁父子皆因抗秦而牺牲。为了国难家仇,楚国将门之后年方24岁的青年英雄项羽终于按捺不住,在抗秦决战中义无反顾地抢登历史舞台。某日清晨,他冲进中军帐,杀了宋义,扬言宋义因谋反而伏诛,自己代理上将军,立刻下令全军,即日渡河救赵。他与宋义并无私人恩怨,这次夺权,是怕贻误战机,只好采取断然手段,先斩后奏。有不少诸侯支持他的行动,所以他顺利夺得军权,未遇任何阻力。他先派二万人渡河,阻断章邯的援兵,然后全军抢渡,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有进无退。司马迁以充满感情的笔调记载了这位青年英雄指挥作战的场面,描绘得有声有色。他在《项羽本纪》中说: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在项羽凌厉无前的攻势下,秦军一再溃败,军心涣散。这个仗再也没法打下去,秦军主将章邯只有带领残兵败将俯首投降。

就在公元前207年这一年中,随着秦军主力的溃败,秦军主将的投降,秦王朝这座巍峨的大厦随即土崩瓦解,引发了秦王朝统治集团内部一连串的自相残杀。先是二世、赵高杀李斯,再是赵高、阎乐杀二世,子婴再杀赵高。如果要追究战争责任的话,除了一个子婴是被项羽所杀之外,不劳抗秦大军动手,其余的人都被他们自己人自相残杀杀完了,从此天下难找姓嬴的人。章邯投降后,战事已经终止,项羽虽在新安城南坑杀秦军降卒二十万人,也没有造成很大的动乱。

至于皇帝制度,并没有从秦始皇起一直沿用下去,前207年,秦二世自己被迫宣布废止皇帝制度,秦国不称秦帝国,仍称秦王国。也就是说,皇帝制度在中国第一次推行连头带尾只有十五年,前202年刘邦重新登上帝位,应该称为复辟帝制才对。

开头打得明明白白后来打得糊里糊涂

从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开始,到公元前202年刘邦登上帝位为止,这一仗连头带尾打了八年。中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抗秦之战,也可以叫做灭秦之战,不到三年。这一仗打得明明白白,天下人全都懂得,虎狼之秦是大家的公敌,不推翻暴秦,不铲除皇帝制度,全国的老百姓都会被拖死。因此大家万众一心,牺牲奋斗,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到三年,这个仗就打完了。人所共见,胜利是辉煌的。秦帝国崩溃了,皇帝制度废除了。秦无条件投降了。陈胜牺牲不过两年多,他的“伐无道,诛暴秦”的愿望已经实现,暴秦已经永无翻身之日。

秦帝国崩溃后所留下的烂摊子乱得一塌糊涂,建立一个新秩序的工作还很艰巨,但是他们在联合抗秦之时已经建立了一个楚王朝的临时政府,组成了一支比较团结的联军。有了这个基础,在前进中产生的矛盾、纠纷应该能够逐步解决,不应该让矛盾激化,从纠纷上升为大规模的战争。可是非常不幸,过去的六国贵族之间,各支队伍之间,摩擦不断,冲突不断,甚至还有人公开发动叛乱。身为联邦盟主的项羽,对于这些冲突,一开始并不看做叛乱,只作为联邦内部的摩擦处理,尽量息事宁人,低调解决。于是大大小小的战事连绵不断,打了将近五年,比抗秦之战的时间还长。项羽解决这些问题,很费精力。邓之诚先生在《中华两千年史》中说:“项羽既为盟主,于是亲出戡乱,疲于奔命。”(中华书局1983年版邓之诚《中华两千年史》卷一43页)。项羽当时到处去维持秩序,有如现在联合国的维和部队。联合国维和部队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出人、出钱组成的,才能长期维持下去;项羽为了维持灭秦以后新组建的联邦新秩序,不得不把这种维和任务独自承担起来,几乎拖得筋疲力尽。

这样断断续续打了几年,打出了一个楚汉相争的局面。一方是楚(联邦盟主项羽),另一方是汉(汉王刘邦,他只是陕西川北一个小王国的首领)。楚是希望维持新秩序的一方,汉是要想破坏新秩序的一方。项羽不想打,刘邦偏要打。刘邦屡战屡败,但是败了还要打;自己打不赢,还要挑拨别人打。刘邦的目的是,长期纠缠项羽,消耗他的实力。这后一个阶段糊里糊涂打了五年,让刘邦偷换了战争的主题,那就是由刘邦收买、拉拢一些对项羽不满的诸侯与将领向项羽夺权,从内部摧毁楚王朝。最后,刘邦自己坐山观虎斗,发动受他利用的韩信、英布、彭越等人围攻项羽,使得项羽四面楚歌,兵败垓下。

这位叱咤风云的青年英雄项羽最后是失败了,他并非败于军事上的挫折,而是一再遭受刘邦背信弃义的暗算,特别是中了刘邦挑拨离间、煽动叛乱,使他在努力平叛中耗尽了实力的毒计。

历代志士仁人多为项羽的自刎而惋惜

项羽最后逃到长江北岸的一个小镇乌江时,乌江亭长劝他渡江回到江东去:“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却摇摇头说:“籍(项羽的本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令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终于自刎而死。司马迁对于这位失败的英雄表露出无限惋惜之情,并在《项羽本纪》的评语中说:“夫秦失其政,陈涉(胜)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趁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充分肯定了项羽在反秦大业中的不朽功勋与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历代的志士仁人对于这位英雄之死,无不表示惋惜。唐代诗人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项羽当时应该忍辱负重,回到江东,卧薪尝胆,卷土重来,以后仍有取得最后胜利的机会。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对项羽表示了极大的敬意。她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诗既称赞了项羽,又讽刺了那位弃沦陷区广大军民于不顾,一再南逃,当时刚刚逃到了江东的南宋高宗赵构。

项羽亡年29岁,是一位古今少有的青年统帅。他勇于任事,奋发有为,是推翻暴秦的头号功臣。他虽有不少过错,不听人劝,刚愎自用,但是为人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从不诿过于人,最后宁肯一死以谢江东父老。这种有骨气的人正是李清照所佩服的人杰,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是条汉子。”

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

对于历代史书,梁启超曾经作了激烈的批评。按照以史为鉴、鉴古知今的作用来衡量历代史书,他认为:惟《史记》可称史书;《汉书》以下,只能看做一堆史料。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正处在好大喜功而又多疑易怒的汉武帝时代,并且是从上古一直写到当时,对于许多矛盾无法回避,其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到底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史学家,不是那种唯唯诺诺只写得出帝王家谱的御用史官。从《史记》一书中,就可以看出他的胆识:

一、不以成败论英雄。他称赞了刘邦的政敌项羽在反秦大业中的丰功伟绩。在《史记》体例中,只有皇帝才能立“本纪”,他不仅立了《项羽本纪》,而且放在《高祖(刘邦)本纪》之上。

二、不为“尊者”讳。他身为汉臣,却敢大揭汉王朝老祖宗刘邦之短。在他的笔下,刘邦那一副流氓无赖嘴脸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就凭这两点,千秋为之喝彩!

对于司马迁的秉笔直书,作者有诗赞曰:

难得龙门太史公,

英雄濡笔写英雄!

遥想破釜沉舟日,

江东子弟气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