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理为友”是哈佛校训的核心,它启示着我们要成为真理的朋友就要做学问孜孜不倦,钟情于探索,做人诚实、正直,忠实于自己的思考,坚贞不屈,捍卫真知,坚守节操。
哈佛精英第10课:做真理的信徒
因为无知,所以探索
哈佛教导它的学子们,在真理面前,人类要学会谦虚,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有着各色的人种,有着各个国家民族的人,有着各种文化理念的人。这些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哈佛,并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而是因为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对真知的追求。
有这样一个关于哈佛医学院院长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年新生入学,院长照例发表欢迎讲话。这位院长的开场白是:“在座的都是今天步入医学界的佼佼者,十年二十年后,在座的当中可能有人能治好癌症,有人能治好糖尿病,甚至还有更厉害的,能治好感冒。”新生们都笑了。“自从人类有文字以来,医学史上记载下来的疾病种类已逾千种。如今都说科学进步,医学发达,在座的是否知道,在这些有史为证的几千种人类疾病中,到底有多少种是属于我们今天已经了解并且能够彻底治疗的呢?”众交头接耳。院长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数字:“42”。
“没错,同学们。我们今天已经真正了解而且能够完全有效地进行治疗的疾病,只有42种。”众愕然。“其余的,我们都只是在猜。”
说完,院长转身走了。新生们都沉默了。
听过这个故事后也许你会一笑而过:最高明的医生治感冒,最差劲的医生治癌症,人们一直在宣扬现代医学有多么发达,其实人类真正能治好的病只有42种。这是有着自知之明的哈佛教授的自嘲和对缺乏自知之明的不知道真理为何物的人的冷嘲。
笛卡尔说,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这句话正说明了哈佛教授想要对他的学生说的话。浩瀚宇宙,真理在有无之间浩瀚无边,然而人生百年,真理只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死之间。人类就是因为这种无限与有限才会无知,所以才应该探索不息。
哈佛大学教育它的学子们:“要说哈佛的信仰是什么,那唯一的答案就是真理,哈佛是真理忠实的信徒。你们每一个人来到这里,也要为获得关于世界的、人类的无止境的真知而努力。”
哈佛大学的这一理念与苏格拉底“自己认识到自己无知”殊途同归。众所周知,哈佛是世界顶级聪明博学之人的会聚地,是精英集中营,但是哈佛却教导它的学子们,在真理面前,人类要学会谦虚,要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对我们而言,这更启发着我们首先要做一个喜欢学习、坚持学习的人,其次也要让自己的人生投入到对真理的探索中去。
无论从空间的无限上还是从时间的永恒上来说,人类都是渺小的,单个的人则更是沧海一粟,所以在揭示世界真知的真理面前,我们永远都是处于无知的状态,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知,所以我们才要不断学习,不懈努力,一点点揭开世界的面纱,让人类在自然面前变得更强大。
忠实真理,先忠于自己
要想成为真理的朋友,就应该忠于事实,要忠于事实,首先应该忠于自己,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事,并勇往直前。
哈佛著名的思想家爱默生说过:“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坚持真理首先意味着要忠于自己、相信自己,有极大的勇气坚持自己的判断。
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他拿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有哪位同学闻到苹果的味儿了?”有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
苏格拉底又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回到讲台上后,他又问:“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次,绝大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稍后,苏格拉底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位学生都嗅一嗅苹果。回到讲台后,他再次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也慌忙地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个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波兰有一句谚语:“自己的一只眼睛,胜过别人的一双眼睛。”这句话的意思是:以自己的眼睛,去确定事实真相。
人都有从众心理,面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时,尽管一开始有自己的主张,可周围持反面主张的人多了,甚至是呈一边倒的时候,他就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心理的堤岸崩溃了,转而改变立场。苏格拉底的这个故事,挖掘出了人性的弱点——迷信权威,盲目从众,不相信自己。这样不但会使人错失很多亲身认识事物真相的机会,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
哈佛告诉我们,每个人所认同的真理是不同的,在你追求你心中的真理时,难免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但是,这时候你要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放弃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完全听从别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主见,就会被真理嘲弄。
对此,哈佛人的做法是:要想成为真理的朋友,就应该忠于事实,要忠于事实,首先应该忠于自己。要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事,并勇往直前;要完全相信自己,即使受到阻挠和诽谤,也不改变信念。
做学问要有自己的认识,不能人云亦云,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真知。做人也是如此,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原则,才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那些见风使舵、委曲求全、人云亦云的人最终会遭人唾弃。
在真理面前做个诚实的人
哈佛时刻在告诫它的学子们,“真理”这个词代表了“真知、诚实和正直”。违背这一规则就是对哈佛精神的挑衅,也将是他本人最大的耻辱。
什么是真理?在哈佛大学,它被赋予的含义是:“真理,诚实和正直。”著名作家爱德华·黑尔说:“有一句话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就是‘真理的殿堂里没有虚假’。”为此,他讲了一个关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本杰明·皮尔斯的故事。
皮尔斯是一个学识渊博、品格正直的老先生,学生们都称他为“和蔼的老头”、“幽默的老头”、“有教养的皮尔斯”,因为从没有人见过他发过脾气。但是,有一次,他在商业数学课上当堂考试时,发现有一个学生正在作弊。于是,皮尔斯马上宣布,这节商业数学课立刻停止,改为修养课。他站在讲台上,脸色苍白地说:“一定要诚实。我们来到哈佛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虽然通往真理的道路困难重重,但是只要诚实、正直,认真、严肃地对待问题,你就有机会发现真理。如果有些同学在这里弄虚作假,他就永远也没有机会看到真理的光芒。请大家相信,真理的殿堂里没有虚假。”
皮尔斯站在讲台上足足讲了二十分钟,他的声音充满了正气,他讲的每一句话都震撼着在场的二十几位同学的心灵。当他讲完的时候,那位作弊的学生站起来,走到皮尔斯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又惭愧又激动地说:“皮尔斯先生,谢谢您,这是我这二十几年来上的最有价值的一堂课,您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皮尔斯这时又恢复了亲切的表情。
这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哈佛大学正门上刻了这样一句话:“真理之门只会向那些正直的民族开放。”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那些不诚实的人是没有出路的。在哈佛大学的校旗上、校门上、建筑物上到处都刻着拉丁文单词“真理”,这是哈佛时刻在告诫它的学子们这个词代表了不懈地追求真知,在真理面前要诚实。可以说,谁违背这一规则就是对哈佛精神的挑衅,也将是他本人最大的耻辱。
我们再来看看哈佛如何使它的新生成为世界一流的毕业生的吧:哈佛大学每一个新生入学时拿到的《哈佛学习生活指南》都在非常显著的地方,用加大加粗的字体甚至套色印着这样两段话:
“独立思想是美国学界的最高价值。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每一个这样做的学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直至被从大学驱逐出去。”
“当你在准备任何类型的学术论文——包括口头发言稿、平时作业、考试论文等时,你必须明确地指出:你的文章中有哪些观点是从别人的著作或任何形式的文字材料上移入或借鉴而来的。”
抄袭、剽窃、改头换面的移植是哈佛教学、研究和学习的大忌。学生受到的最严厉的惩罚,不是因为迟到、旷课、夜不归宿,甚至打架斗殴、损坏公物,而是学习上抄袭剽窃。诚实,这一品质是对追求真理的人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哈佛的第一要求。
哈佛大学对新生的第一课就是要求他们要有诚实的求学作风,这与校训追求真理的指向完全一致。哈佛每年都有“因误用了别人的Idea”而被迫离去的学生。预先打好预防针可以使学生来到哈佛以后老老实实地求知、做学问,让哈佛的学生们以一种更严肃、更认真、更踏实的专业精神老老实实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其实,也就是因为如此,哈佛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的。
在真理面前做个诚实的人,你不欺骗真理,生活才不会欺骗你,让我们记住哈佛校训给我们的这一启示,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诚实,就是说真话,不弄虚作假,同时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尊严感。一个人首先成为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正直有力量的人。
哈佛精英第11课:与真理为友
唯一的校训,最高的原则
“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而天真的人,则无穷无尽地追问着关于这个世界的最简单的问题,保持着人类最初的天真。
哈佛的校训是“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us Veritas”,这是拉丁文,中文的意思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这是哈佛学生学习和为人的准则。众所周知,柏拉图作为一位古希腊的哲学家,对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在柏拉图死后,他不是简单地继承柏拉图的理论,而是在总结和批判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与老师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名垂千古的大哲人。所谓哲人,就是有智慧之人,与哲人为友,也就是与智慧为伴,可见哈佛对学生素质要求之高。
哈佛人认为,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不断地掌握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学习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人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而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最简单的问题,保持着人类最初的天真。
哈佛强调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则,无论是世俗的权贵还是神圣的权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阻止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说:“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为了矢志不渝地追求真理,哈佛大学长期以来不断地进行斗争,以摆脱包括宗教裁判、经济寡头、大众舆论和左右派政治势力对教育和学术的干扰和冲击。其求实崇真的治学准则浸润了世世代代的哈佛人,使之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新闻等各领域都出类拔萃,而哈佛也因这旗帜鲜明的立场,赢得了世人的仰慕和尊敬。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威廉姆斯·艾米思的这句名言作为哈佛的校训被时时铭记在每一个哈佛学子的心中。中国留学生贺陆在1929年5月30日的日记《哈佛日记》中写道:“以后务须随时随地牺牲一切保持自己的内心自由、Selfrespect(自尊心),要无一时忘掉了以诚接物,更要无一时忘掉了求真理说真理的使命。”
几百年来,哈佛大学正是在追求真理和勇于开拓的信念鼓舞下,始终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为理想、为实现人生价值进行不懈追求和奋斗。也正是在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熏陶之下,哈佛才得以在美国的名牌大学中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特色,从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在个领域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与真理为友,就是要求每一个求知的人,要勤奋学习,掌握更多前人已经探索到的真理;要坚持真理,不因外在因素背离真理;要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去探索和揭示更多的真理。
著名的谎言,不变的真理
“三个谎言”和一个真理的典故昭示着肉体的速朽与精神的永恒!约翰·哈佛只活了短短的31年,后人连他长什么样也无从想象,但以他为代表的哈佛大学创建者们的思想却因为这一高尚的选择而获得了永生。
在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矗立着约翰·哈佛的雕像,俊朗优雅,上悬美国国旗。雕像上镌刻着“约翰·哈佛”,“建校者”和“1638年”三行字,而这也就是当地人尽皆知的“三个著名谎言”。里面有什么谎言呢?这还要从那些创建哈佛的先人们的故事说起。
最初建立哈佛大学的人们也是最初建立美国的那些先民们,他们是乘坐“五月花”号从英国逃亡而来的清教徒。16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了宗教改革运动,当时一些正直和有真正信仰的人不能忍受腐败的罗马教廷统治,更不能忍受他们为了榨取钱财而曲解基督教教义,于是在一些正义的教长的带领下,人们掀起了宗教改革,并且发动群众对抗罗马教廷和其他黑暗势力的镇压。这些宗教改革在中欧和北欧胜利了,但在英国,宗教改革进行得晚,而且一直很曲折和不彻底。因而这使很多信仰新教的教徒被迫害被杀戮,于是很多新教徒就选择了逃亡。逃亡到哪里呢?就是当时的“新大陆”——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