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 ①之谓性 ②,率性之谓道 ③,修④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⑤,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⑥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 ⑨中和,天地位 ⑩焉,万物育焉。
【注释】
①天命:天所赋予者
②性:理也。
③率性之谓道:率,循也。道,路也。
④修:治也。
⑤睹:见也。
⑥见:现也。
⑦和:无所乖戾也。
⑧大本:道之本体也。
⑨致:推而极之也。
⑩位:安其所也。
育:遂其生也。
【译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气禀,叫做本性,人人依照本性做事,叫做正道;要人人修治这正道,叫做教化。道是不能有一刻离开身心的,如果可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有德的君子要戒饬要谨慎在众人所看不到的地方,要畏惧在众人所听不到的地方。暗得看不见的地方,却是最现露的;细得看不见的事物,却是最显著的。所以一个有德的君子,最谨慎小心的时候,是独居的时候。
喜、怒、哀、乐这四种情感,当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在心上一点没有偏向,便叫做中;发出来如果都合宜,便叫做和。中,是天下事事物物的大本;和,是天下事事物物的共通大路。如果能完全做到中和的地步,天地间的一切也安排得得当,万物也都顺遂地生长发育了。
(右,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 ①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意。)【注释】
①杨氏:名时,字中立。末将乐人。晚隐龟山,称龟山先生,看中庸解一卷。
【译文】
这是子思说明传授中庸的意思,用它来写成此书,开头就阐明道的根本和起源是出于天而不可改变的,这道的本体实在具备于自己不可能有一刻的离开,其次是讲明存养和省察的大要,最后说明了圣和神的功效和感化的终极。用意是要求学的人,反而求之本身,而自得之于心,除去那由外面引诱而起的私心,充实那本然的天性,杨时所说的中庸全篇纲要,就是这一章。以下的十章,都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话,终结这一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