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下有三重 ①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 ②,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 ③,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 ④,本诸身,征诸庶民 ⑤,考诸三王而不缪 ⑥,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 ⑦而世 ⑧为天下道 ⑨,行而世为天下法 ⑩,言而世为天下则 ;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诗曰 :“在彼无恶,在此无射 ;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注释】
①三重:三项重要之事。
②上焉者:周王以前之谓。
③下焉者:言圣人之在下者。如孔子也。
④君子之道:朱注:“此君子,指王天下者而言。其道,即议礼,制度,考文之事也。”
⑤微诸庶民:朱注:“验其所信从也。”
⑥缪:谬也。
⑦动:兼言、行而言
⑧世:世世也。
⑨道:兼法则而言。
⑩法:法度也。
则:准则也。
诗:指诗经周颂振鹭篇句。
射:厌恶之意。
【译文】
君临天下有三件重大的事,(识订礼节,制定法度,和考造文字。)能够这三件事都做得对,那就差不多会很少过错了罢!往上讲夏商两朝,礼虽然好,因为年代隔得远,却已无从证实,无从证实,就不容易取信,不容易取信,人民就不肯听从。往下讲,像圣人孔子,德行虽好,却没有天子的尊位,没有尊位,也不容易取信,不容易取信,人民也就不肯听从。所以王者之治道,本之于自身,征之于人民,考之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都没有谬误,建立之于上天下地之间,能不违背天地的意思,质之于鬼神能没有疑心,那就待到百世以后,再有圣人出来也不会迷惑的了。问之于鬼神,亦无所疑虑,这是知天;等到百世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什么疑惑了,这是知人。所以,有德有位的君子,一举动,就可世世为天下的常道;一行事,就可以世世为天下的法度;一开口,就可以世世为天下的准则。时代远了,为后人所仰望,近在现在,不被人家所厌恶。诗周颂振鹭篇有说:“在那边没有人怨恨,在这里没有人厌恶,只希望星晚夜勉力不懈,得永久保持令誉。”有德位的君子,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而能早早有令誉在天下的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