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道家的辩证法;墨家的无差别的“兼爱”,“天下兼相爱则治”;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军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闪烁光芒。即便是那“诡辩”的名家,也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逻辑学领域。儒家以其刚健有为精神、公忠为国精神、“舍生取义”精神、仁爱精神、气节观念,激励着炎黄子孙发愤图强,启示着我们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培育了我们的爱国情怀,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的思想,告诫着华夏儿女热爱和平、昌明尚贤、勤俭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启示着后人遵循规律、尊重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循名责实”,启告后世治国以法、赏罚分明……
同时,诸子百家因其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政治方略,也开启了中国古代各政治学派。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
趣味学习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philosophia”,是“爱智慧”的意思。《尚书·皋陶谟》载大禹言:“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后人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哲学是研究探索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对于整个人类和社会历史而言,哲学显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揭示的: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哲学已产生两千多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门学问,它不仅出现最早,而且是现代科学体系之母,随着各门科学不断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哲学本身仍然长盛不衰。这就足以证明哲学对于人类是始终有用的,而且有重大、持久之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存在——包含着“物质、精神、意识”。对于整个人类和社会历史而言,哲学显然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在人类历史上,越是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甚至包括大艺术家、大军事家、大企业家等等,越是关注哲学,他们的很多思想都接近哲学。
中国的文化与道德思想,一直受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影响。儒学大师孔子、道家宗师老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后来的思想主张与道德规范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的。事实上,这种思想随着几千年来的不断传播与影响,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一、阅哲人传说哲人事
老子去周,见关令尹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过泰山侧,乃知“苛政猛于虎”;墨子至于郢,见公输盘,止楚攻宋;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乃述其志“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孟子见梁惠王,以“五十步笑百步”劝谕梁惠王行仁政;荀子返赵,以“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之论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前;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秦国,写出《说难》《孤愤》,法家乃扬;苏秦刺股,发愤读书,和纵六国,身佩六国相印;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秦国,身拜秦相,“连横”乃成;晏子使楚,智斗楚王,不辱使命,国威不损……一则哲人故事,就是一朵智慧的浪花。
《老子传》《孔子传》《孟子传》《荀子传》《庄子传》……知人方可论事,阅读哲人传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先贤的生平经历,从而了解其思想渊源,更清楚地认识其治学的背景与过程,也才能深入理解其思想。
在阅读了哲人传记后,不妨进行以“读哲人传,说哲人事”为主题的专题讲故事比赛,以加深了解。
不仅如此,先哲们为成自家之言,往往引经据典,连譬成寓。据统计,《庄子》一书中,就含有寓言故事两百多则。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也不乏自出机杼的即兴创作。有其大无比的鲲鹏、庄周梦化的蝴蝶、形体残缺的支离疏、运斤成风的匠石,还有吸风饮露的神人、七窍皆无的混沌、望洋兴叹的河伯、自夸其乐的坎井之蛙等。同样,孟子之文其用譬之多,设喻之妙,历来受人赞赏。“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弈秋诲弈”等已是家喻户晓。《韩非子》也是语言荟萃。“和氏献璧”、“老马识途”、“远水不救近火”、“滥竽充数”、“郢书燕说”、“自相矛盾”早已广为流传,尽人皆知。
说说这些成语故事,既能加强我们对成语、寓言的掌握,也能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
二、读哲人书味哲人言
《论语》以通俗浅显的口语集中阐释了孔子以“仁”和“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言简意赅,含义隽永;《墨子》以严密的逻辑,精善的辩驳,论证了自己“兼爱”、“非攻”、“尚贤”的主张,意显而语质,自成体系,独树一帜;《老子》五千言,文约而意丰,以凝练晓畅的语言辩证地道出了天地万物的本源“道”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语精意奥,启人深思;《庄子》以意出尘外的构思,超群绝俗的想象,美妙奇幻的意境,汪洋恣肆的文风继承并发扬老子的思想,“十言九寓”,恢诡谲怪;《孟子》以至精至密的论辩艺术阐释了自己的“性善”说,提出仁政保民和实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荀子》以严谨周详的逻辑,引经据典,正论反驳建立起了自己的“性恶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天道观,注重礼乐、强调后天,集儒家之大成;《韩非子》以细致、周详、透彻、锋锐的驳论形成了自己以“法”为中心,结合“术”与“势”的法治思想……
先秦诸子之文既是博大精深的思想哲学著述,同时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阅读这些著作,不但可以激起我们的美感,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语感。品味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智慧。那就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看谁记得多。
三、演讲辩论真味对决
春秋之末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王官之学,散入民间,私家讲学、民间著述蔚然成风。时至战国,诸侯争霸,奋发图强,变法之风,吹遍各国。新兴“士”阶层勃然崛起,他们或用舌和笔,或用刀和剑,身处时代的漩涡,活跃于政治舞台,成为风云际会的人物;他们或聚众讲学,或著书立说,百家争鸣,诸子横议,蔚为风尚。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门人三千,贤者七十二,率众周游列国,“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宣扬“仁政”;墨子聚众“游侠”,言必信,行必果,不爱其躯,赴士困厄,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智挫公输般,力说楚王,请无攻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互诘于“鱼之乐”,实乃哲学之辩;张仪、苏秦同出鬼谷,却各为其说,“连横”、“合纵”水火难容;韩非、李斯为立其说、申其志、扬其名,竟煮豆燃萁,同门相残……处士横流,诸子横议。各学派为宣扬自己的学说周游列国,入王廷,出乡闾,奔走呼告,即使身陷囹圄,身首异处也在所不惜。他们时常交相辩驳,有时甚至兵戎相见。
选择自己最崇拜的学派、最信服的学说,搜集有关的资料,进行充分的酝酿,通过演讲向大家宣扬自己的观点。
相信自己的口才,相信自己的智慧,唇枪舌剑,雄辩滔滔,辩论场上竞风流!
(第一节)诸子的由来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社会。天时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自古中国便有“敬天保民”的思想,周朝分封诸侯“裂土分茅”的仪式,历代君王祭天的庆典,民间老百姓“天地君亲师”的神龛,便是明证。同时,作为农业生产,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人们往往更多的是经验,因此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人,便会受到尊重。再加上从事农耕的人们聚族而居,很少迁徙和流动,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家”为核心、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形态。而这种结构的顶端,理所当然是那些极富经验知识的人(出于对他们的尊重,后来人们也拥戴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子孙)。经验要传承,家族历史要沿袭,莫过于口述笔录。因此,梁启超便认为远古中国的文明,掌握学术的唯有“祝”与“史”,分掌“天事”和“人事”。即所谓“盖古代之官,唯巫与史”。巫,事鬼神;史,记人事。后来,随着文明的演进,史盛巫衰。所以,古往今来,诸多学者便认为诸子百家皆出于史官。
春秋之末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一方面,不少原来的贵族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土地,沦为庶民。另一方面,不少平民,由于一技之长或其他原因,受宠于诸侯,获得世袭的官职。原来的社会制度便土崩瓦解了。那些沦落贵族,他们本受礼乐之教,散入民间后便将王官之学,传于民间,而下层平民为谋取官职,获得权利,也希望能有特殊的才能,于是私家讲学、民间著述蔚然成风。这些沦落贵族(或者他们的门人)就是“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后世通常忠《汉书·艺文志》,据刘歆《七略》所言,实乃十家: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其所长也。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
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
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颛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汉书·艺文志》)
后来,冯友兰先生更是言简意赅地阐释道: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
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
(第二节)儒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一)孔子
1.孔子传略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少好礼,家贫,15岁立志于学。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曾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大司寇。后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终无所遇,乃自卫返鲁,聚众讲学,删诗、定礼、赞易、作春秋,成万世不朽之盛业。七十三岁而终。盖其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
2.哲学思想: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孔子认为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首要的是要“正名”。即是说,每一个事物它的名字要和它本质相符,要名副其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在社会里,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当完成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些责任义务的本质就是“仁”,“仁者,爱人也。”一个人只有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具体怎样实践“仁”呢?那就是“忠恕之道”。尽己为人谓之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言之“己之所欲,施之于人。”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为“恕”。只有将“忠”、“恕”结合起来,并认真履行它,才能真正实现“仁”。而在实践“仁”的过程中,肯定会碰上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困难,不论成败与否,只要竭尽全力去做就行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人生态度就是孔子所谓的“天命”。能够这样去做,个人就不必计较个人得失,也就不惧怕失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而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的孔子,非常注重个人修养。他告诫学生要“志于道”,“立于礼”,君子要“慎乎其独”。孔子以“六艺”育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诸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二)孟子
1.孟子传略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历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虽然受到了尊敬跟礼遇,可是因为被认为思想保守,不合当时潮流,没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到了晚年,孟子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从事著书的工作,写成了《孟子》七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以及《尽心》。由于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两篇,因此全书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差不多都保存在这七篇之中。
2.哲学思想
性善说。孔子宣扬“仁”,并积极实践它。但他却并没有回答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孟子以他的“人性本善”试图给出答案。孟子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禽兽的本质就在于,人有一颗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