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泛舟(上)
17886100000013

第13章 百花齐放——诸子百家(2)

什么是“不忍人之心呢”?“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孟子对人性的著名假设:性善论。并直接地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推于极致,将之为规定人与非人的标准,认为人是先天具有这种心,不待学,不待虑,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丑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圣王之道。根据自己的“人性本善”的学说,孟子进一步得出了他的仁政学说。在孟子看来,要管理好国家,就必须行仁政,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即在于得民心,“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做民众想做的,满足他们的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要施行他所谓的“圣王之道”。孟子还说:“民贵,君轻,社稷次之。”作为国君应当“保民而王”,保了“民”,自然便“王”天下了。这样,就把国君和老百姓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自然就要为大众谋福利,并且与民同乐。

浩然之气。用冯友兰先生的话就是:由人的“勇气”“士气”而来。却又比它更广泛、更超乎世俗,是人和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塞乎天地之间”。用孟子的话说就是“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孟子认为虽然“浩然之气”为人的本性,但只有一个人经常行义,浩然之气才会从他内心自然地涌出来。当个人的“浩然之气”与宇宙融为一体时,那他就足以通天地,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以此来勉励人们要注重个人的自我修养。这就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回答了个人为什么要注重自我修养。

(三)荀子

1.荀子传略

荀子(公元前313—前235),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人,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家。他的思想记载于《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曾经游历燕、齐、楚、秦、赵多国,后家居兰陵至死。

在兰陵时荀子开始著书讲学,有名的韩非和李斯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他也在这段时间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虽是儒家之继承人,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反之,荀子将儒家学说融会贯通、加以发挥,提出了“性本恶”等影响后世深远的学说。

2.哲学思想

与孟子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也;其为善者,伪(人为之意)也。”一方面,正因为,人有“恶”的本性,所以,才更有必要让他们向“善”。而要人弃恶从善,必须加强后天的教化。如他所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择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自然,“化性起伪”当时非礼乐莫属。所以,荀子格外看重礼乐对人的后天教化功能。另一方面,正因为“人性本恶”,才需要后天的教育,而后天的教育则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因此,个人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而要使社会组织起来,则需要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定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这同样非礼莫属。从这个角度来说。荀子又比孔子进了一步,他阐释了为什么需要“礼”的原因。而且,在荀子看来,人类社会法则同自然的法则一样重要,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高扬人的主体地位,这在当时实在难能可贵。而对于自然来说,荀子认为自然是不会按照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第三节)道家

道家思想恢宏壮阔。老子被誉为“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学家”,大哲学家尼采和海德格尔都认为《道德经》是他们思想的动力源泉。

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创始人老子死后,道家主要沿两条路线继续发展,一条是“无为主义”的政治学,盛行于战国和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派,这派主张“无为而治”;另一条是“率性而为”的人生哲学,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庄学派。道家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系列独特的理论,都发源于老子哲学。

(一)老子

1.老子传略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生卒年不详。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的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哲学思想

“道”,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

“天地混沌如鸡子”,这是《盘古开天辟地》所描述的宇宙形成以前世界模糊一团的景象。老子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从某种混沌中发展而来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四章)并且认为道处于永恒的自己运动之中,而正是这种运动,演化生成了宇宙万物,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反者道之动”——老子辩证法。道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当它发展到极限,就会走向反面。这就是老子所归纳的自然法则。打个比方,人都需要吃东西,可如果吃得太多,就会腹胀,消化不良,反而对身体有害。万事万物皆如此,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老子才会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所熟知的《塞翁失马》的故事,便是老子辩证法的体现。老子便把这些左右事物变化的法则称为“常”。正基于此,才有“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老子》第十二章)这些被许多人认为消极的观点。至于事物变化的极限到底在哪,老子却没有给出答案来。

正是基于以上观点,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很多国家由治而乱,不是因为国君做的事太少了,相反地,是因为他们做得太多了,超过了极限,违背了“常”。“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因此,圣人治理国家,不是要忙于多做事,而是要废除那些不符合规律的事,“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老子的理想国就是要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还是因为同样的道理,老子认为美最高的境界是“自然”,是“不失其本真”,是要符合“常”,体现“道”之所在。所以才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第八十一章),“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五十六章)等观点。为了达到这最高的境界,就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就要“涤除玄览”,才能观照宇宙万物的变化及其本源。“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这对中国后世美学的影响及其深远。

(二)庄子

1.庄子传略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生卒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于抱犊山中。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于《老子》,虽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在先秦哲学家中,庄子的性格最富于美学的意味。闻一多就认为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

2.哲学思想

宇宙观。庄子继承并发扬了老子关于世界本源是道的宇宙观,认为宇宙虽然浩渺,但无不是道。道无处不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律平等。而且同样有着自己自然而然的规律。

生死观。正是有了这样的宇宙观,所以庄子才会有“齐万物,一死生”的观点。“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当然,生与死,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因此,庄子对生死抱超然之态度,以为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为悲。所以,庄子妻死,鼓盆而歌;庄子将死,以天地为棺椁,万物作陪葬。

人生观。在庄子的《逍遥游》中讲述了鲲鹏和小鸟的故事。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小鸟顶多能从这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但鲲鹏和小鸟在各尽所能飞翔时,都同样地感到非常快乐。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无非是想告诉人们,万事万物的本性和天赋能力虽千差万别,但只要他们能充分发挥其天赋才能,便都能感到同样快乐。至于怎样才算是发挥其天赋才能,那就是必须摒弃一些外界束缚,与大自然生命融为一体,自由超脱,“乘道德而游”,才能享受至乐。要自由超脱,庄子还给出了修养的方法——“坐忘”、“心斋”。所谓“坐忘”,就是外则忘记形体存在,内则摒弃聪明之用,离开形体与去掉心智的机巧,而与“道”合。这就是庄子在《大宗师》中所说:“何为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而心斋,则是心志专一,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听;不用心去听,而用气去听。同样,他在《人世间》对此作了阐释:“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以,在《庄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大批残缺、畸形、奇形怪状、极其丑陋的人。

政治观。庄子的宇宙观决定了他在政治上强烈反对政府运用其机构实行统治,而最好的治国之策乃是无为而治。如果以政治、法律统治民众,那就无异于络马首、穿牛鼻,无异于续鸭胫、断鹤胫,违背了自然本性。而且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越会加重老百姓的悲惨和不幸。

在《庄子·山木》里有一个故事,集中体现了庄子的思想。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这故事也体现了庄子的辩证法。

(三)道家思想的流变

老庄以后,列子从道家思想出发,并对道家思想中无为的人生观有所改造,强调人在自然天地间的积极作用,并认为人在一种不任强使力的生存状态下,不忧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

秦征服六国以后,推行严酷的法治,使儒、墨、道诸家之说暂时进入低潮。随着秦二世的灭亡,汉初黄老之学以更大规模得以复兴。据现存所能看到的文献,汉初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称。他说的道家是以黄老清静无为思想为基础,吸收儒、墨、阴阳、名、法各家思想的长处而创立的学派。在西汉初年黄老之学兴盛于宫廷上下。东汉时期,严君平《老子指归》开始有了以老庄为道家的倾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新道家即玄学。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一种哲学思潮。清谈是玄学的表现形式。在魏晋之际,清谈成为名士间辨明哲理,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清谈不是空谈,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宇宙观、历史政治、伦理道德等,以辨析其中的哲理为目的。清谈所依据的思想资料主要来自《老子》《庄子》《周易》三部书。这三部书谓之“三玄”。何晏、王弼首开其风,王弼更以简洁有力的注经之作,从理论上深入道家之学并予以阐发,而向秀、郭象则发展庄学的注释工作。

魏晋以后,学术界以老庄为道家的分类法得到承认。后来道家又借助道教而发展深化。道教是道家的重要分支,是道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是道家的一种变型。

(第四节)墨家

尚贤尚同是墨家的基本政治纲领。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

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姓墨名翟,生卒于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人称“布衣之士”和“贱人”。

他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春秋》,因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

宣扬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为宣扬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生徒,寻常亲从弟子数百人,形成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上说“王公大人”,下教“匹夫徒步之士”,几乎“遍从人而说之”。行迹所至,东到齐,西游郑、卫,南至楚、越。

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还擅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分别见于《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书,其思想则主要保存在墨家后学《墨子》一书中。

1.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