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泛舟(上)
17886100000007

第7章 天人常理——经学小史(1)

(引子)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经典古籍为其核心,并以之为载体传承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优良美德。其中“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贤”、“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不识圣贤,谈何以人为镜?不读历史,谈何以史为鉴?

经典古籍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系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准则;“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箴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把个人、集体、国家联成一体。中华传统美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对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它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只要是炎黄子孙,无论是生活在祖国的大地上,还是远离祖国,都忘不了这种传统。它像我们祖先的血液一样,流动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中,只要一提到中华民族,每个中国人都会热血沸腾,情绪激扬。

趣味学习

一、七嘴八舌话经典

我们每个人都读过不少的文学作品,看过不少的影视作品,还赏过不少舞蹈、音乐、绘画、建筑、手工艺等艺术作品,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总有一些让你感动、让你陶醉、让你难忘……文学有经典,艺术有经典,赛事有经典,甚至小到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装扮都有经典!什么是经典?你心目中的经典是什么?不妨说出来,让大家一块儿分享!

流传至今的许多中国传统典籍,都可以堪称为经典!想必你也一定知道不少。如果我们把范围再缩小到儒家经典,你又能说出哪些来呢?“四书”、“五经”、“六艺”、“九经”、“十一经”和“十三经”,这些你都听说过吗?你又读过哪些呢?在这些儒家经典典籍中有不少广为熟知的文章,不妨找来读读,定让你获益匪浅!

二、分门别类辑经典

从小到现在,你一定读过不少儒家典籍。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以诸如“爱国”、“立志”、“诚信”、“毅力”、“为学”……为话题,围绕你选定的专题,把你所记得的和能够查阅到的相关的经典的名句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经典集,如果还能为大家列举我国历史上有此类品行的著名人物及其典型事例,那真可谓是锦上添花了!你可以为自己编辑的书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一专题作一题解,说明作者、朝代,并对原文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名句加以点评。你还可以为书集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说一说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对经典的理解和感受。编好之后,在朋友之间互相传阅,共享“编书”的快乐。

三、别出心裁品经典

在被称为“十三经”的十三部儒家经典著作中,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其中不光有鞭辟入里的名言警句,还有不少生动、有趣而且极富教益的名人轶事。学习这些典籍,我们除了可以通过“阅读”这一方式外,还可以其他艺术形式来品味。只要你留心品味,便会发现,我们还可以通过诵读、剧本表演、辩论会等方式来品味。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作品,先为它写一篇三五百字的赏析文字,简要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换一种艺术样式来表现它的内容。比如,可以编一个剧本,让孔子为他的弟子讲学;让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来一场辩论赛;喜欢书法的可以把出自这些典籍的名言警句写成书法作品;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利用这些典籍的内容和意境录制电视短片或制作电脑动画。

四、声情并茂诵经典

学习古代典籍,尤其那些具有较高文学成就的章句,离不开诵读。选择你喜欢的一些篇章,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然后配上你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也可以自编音乐,声情并茂地进行诵读。当一位同学诵读时,其他同学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选出优胜者。

(第一节)读经即为圣

经书是记述天道人事之“常理”的书。《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儒家的“经”,为众所公认,乃天地之常经,所以最被尊重。这些经书便成了中华民族在有文字以后,若干年来,历代先贤们智慧的总记录,以及文化累积的总载籍,也就是中华文化承先启后的关键文献。

经书是圣贤的著述,圣贤是天地的化身。所以读经便是在做圣贤,在认识天地宇宙的规律。以下介绍一些经书。《易》,就是《易经》。一部中国奇书,一部集纳中华传统文化与智慧之精华的奇书。万宗事理的阐解源自于《易经》。读透《易经》就是读透中国文化;悟透《易经》也就悟透人生明灭。伏羲画八卦,为我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国文化的开端。《易经》这部书,不但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称为“天人之学”,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诗》即《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内容丰富,感情真挚,风格淳朴,手法多样,语言优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诗可以振奋精神,获得审美享受;可以反映现实,考察时政;可以交流情感,加强团结;可以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又称《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为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藏官府要件和论文选编,可供后世治世之用。《礼》,乃《仪礼》,是宗法制度的记录,用以明定宗族之间的尊卑与权利义务关系。此书虽是宗法记录,但由于周代是宗法社会,集宗族与国家于一体,故此书具有其必要之政治意义。《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国史修订而成的史书,开启了后世编年体之先河。其语凝练含蓄,“微言大义”、“一字见义”、“一字寓褒贬”;其叙文约事丰,“简而有法”。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言简意赅,含意隽永。《大学》乃“初学入德之门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中庸》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即待人接物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孟子》施仁政、行王道,“析义至精”而“用法至密”,语言明白晓畅,不饰雕琢。

(第二节)经学小史

一、经学概说

所谓“经”,本指织布用的纵丝(横丝为纬),后来代指典籍,因为古代简册涣散,要编丝将其连缀起来。后来班固将其进一步发挥:“经者,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白虎通义·五经篇》)在这里,“经”,即是“常道”之意,也就是指永恒不变的道理。最初许多历史典籍和学者著作都被称为“经”。(如《老子》一书被称为《道德经》,《庄子》也叫《南华经》,庄子把《墨子》称为《墨经》),并不仅限于儒家经典,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地位空前提高。从此,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长期传播,崇奉勿替,是历代统治者和读书人奉行的真理,理所当然被奉为“经”。历代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僚对儒家经典加以阐发和议论,形成经学。经学,就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1773部、20427卷。经学中蕴藏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说起儒家经典,我们立即回想起“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诗》《礼》《春秋》)和“六艺”(《易》《诗》《礼》《乐》《春秋》)。的确,它们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并不止这些,而是“十三经”。这十三种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所谓“九经”包括《易》《诗》《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作为儒家经典的“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易经》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二、经学的产生

春秋末年(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以诗书礼乐教,门人三千,贤者七十二,率众周游列国,“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在长期的政治活动失败后,返回故乡鲁国,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文献,形成了六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指出,孔子编辑了,删定了《诗》,编订了《礼》和《乐》,作了《易》的一部分,并根据鲁国的史料创作了《春秋》。这六书虽非孔子所作,但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不仅阐明了书中的义理,并通过聚众讲学,使之得以普及,发扬光大。自此以后,儒生们就以六经为课本学习儒家思想。因此,孔子实为经学第一人。孔子以后,战国时代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丰富了儒家学说。孟子“人性本善”开启了儒家人性论的先河,“民贵君轻”的思想奠定了封建民主政治的基础,开出了后世“宋儒理学”一派;荀子特别重视礼乐,并成就了自己的《礼论》和《乐论》,对后来西汉经学影响至深。到了秦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残破丢失,六经除了《易经》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难,相传《乐经》就是在这场浩劫中失传。所以到了西汉初年,儒生们便以传习、解释五经为主业。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从此儒学独尊,《诗》《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成为后世士人必读的经典。

三、两汉经学——古今文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