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所谓的“假借”指“本无其字”的假借。指的是有些词,本来没有为它们专门造过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所使用了。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史记·项羽本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早”表示时间不晚,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蚤”去表示,于是“蚤”就成了“早”的通假字。古人使用通假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原来的字能够代表很多意义。后来为了减轻这个字的负担,便造了一个新字,可是,古书上还是旧字。在后来的人看来,那旧字便是通假字,新字是本字。例如“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沈括《活板》)“版”那个时候使用“板”。“板”可以表示木板,也可以表示印版。后来为了减轻“板”的负担,专门造了一个“版”字表示印版,于是“板”成了“版”的通假字,“版”便是本字。在大多数情况下,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因为通假字就是本字的同音字。可是,由于从古到今,读音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有的通假字和本字的读音不一致。例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假字“亡”代替了本字“无”,就应读作“wu”而不读“wang”。
(第二节)汉字的演变
写一部汉字演变史,犹如编一部汉字的“家谱”。这“家族”的“祖宗”目前是甲骨文,因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且自成体系的汉字。就汉字而言,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已见有文字的模样,但这种文字尚未形成体系。从仰韶文化起是汉字逐渐形成体系的时期,一直到商朝(约公元前1500年)最终完成了这个形成过程。随后,汉字按照“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这样一支嫡系“血脉”演变发展,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在这历经沧桑的3000多年中,我们看到了华夏文明犹如鲜花绽放般奇特瑰丽。
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被誉为“汉字之祖”;金文,产生于西周,也叫做钟鼎文,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大篆是秦代以前春秋战国通用的一种文字,它结构工整,笔画匀称;小篆是从大篆字体简化演变而来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所通行的文字,笔画整齐,线条化,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型,标志着汉字的统一;隶书笔画线直,字形扁方,简化笔画,与现代字相近;草书,产生于汉初到晋,体势延绵,曲折多,灵活流畅,难写难认;楷书,产生于南北朝,又称正书,或称真书,结构匀称,横平竖直,至今沿用;行书,产生于南北朝之后,介于草、楷之间,字形灵活,书写便利,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字体。
汉字之祖——甲骨文豪门贵族一——金文
(第三节)汉语工具书举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研制国学亦如此,能善用工具书,才能事半功倍,使研究成果更为完善。利用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能够协助人们便捷地查获大量可用的文献,答疑解惑。
对大家来说,现在用得最多的恐怕当数字典与辞典。通过查阅字典、辞典,我们可以获得关于该字、词的形、音、义以及字音、字形的发展、演化等诸多信息。字典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的工具书。在西方,没有字典的概念,这是中国独有的。字典收字为主,亦会收词。词典或辞典收词为主,也会收字。为了配合社会发展需求,词典收词数量激增并发展出适合不同对象、不同行业及不同用途的词典。随着吸收百科全书的元素,更有百科辞典的出现。
东方最早的字典可算是《尔雅》,成书时期大约在汉朝之前,因为《尔雅》把字分类并作出解释,儒家学者把《尔雅》归类为训诂。汉朝许慎编写《说文解字》,创立了六书理论,制定了中文字部首的基础,是字书中的佼佼者。
一、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1953年新华辞书社编,主编者为语言文字学家魏建功(1901—1980)。1953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印行第一版,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以后续有修订,改用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转由商务印书馆重排出版。该书的主要特点是:全书按音序排列,另附《部首检字表》。书中采用的部首与一般字典基本相同,但略有改动,共有189部。所收单字有8500个左右,在单字训解之下连带加出的复音词和词组有3200多个。复音词和词组都加有标志。在释义中分别标出引申义、比喻义和转义,使读者能进一步理解多义词不同语义转变之间的关系。
二、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全书约2000万字,共收楷书单字56000多个,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汉字,几乎都可以从中查出,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在字形上,每单字条目除楷体外,还收列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几种形体;在字音上,不但注出了现代的标准读音,而且还标注了上古的韵部和中古的反切;在字义上,在注重常用义的基础上,还考释了它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并适当收列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此书的出版,成为我国文字史和字典史上不朽的里程碑,它堪与《康熙字典》相媲美,与《说文解字》相辉映,与《中华大字典》共辉煌。《汉语大字典》与《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部门编写的两本极具权威的字典,它们珠联璧合,成为21世纪汉字的最佳范本。《汉语大字典》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备书目,被联合国编入《吉尼斯世界大全》,为当今世界汉语字典的“世界之最”,是最大的汉语字典。
三、汉语成语字典
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的词组或短句,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所谓成语,是指相沿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语,能独立表意,形式短小,一般为四字格式。其特点大都是约定俗成,结构固定;意义亦往往不限于字面。另外,成语也是熟语的一种.部分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典故和古诗文。它与一般的词组或短句不同,成语的词组里的词不能随便抽换,否则就只是普通词组。
《新华成语词典》是一部中型成语词典,收词8000余条,2002年1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词典的立目,力求规范。
词典释义力求简明、准确,做到明白易懂,针对性强。解说方式灵活,不拘于一种形式。词典内容丰富,材料翔实除个别条目没有用例外,大都做到条条有书证,体现成语的意义、用法和时代气息。
而《中国成语大辞典》是一部大型的语文辞书,收成语18000余条,可供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使用。
四、辞海
《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辞海》是一个世纪、几代学人千锤百炼的结晶。《辞海》最早的策划、启动始于1915年。时任中华书局主持人的陆费逵(字伯鸿)先生决心编纂集中国单字、语词兼百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辞典,其宏博气势,令人钦敬。并取“海纳百川”之意,将书名定为《辞海》。老《辞海》自1915年秋启动后,至1928年止,时作时辍。1928年起专聘舒新城先生担任《辞海》主编,终于在1936年正式出版了《辞海》两巨册,声动全国,名重一时,成为中国出版史上永久载入的一件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9月在上海正式决定修订老《辞海》。1958年5月,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成立,1959年夏辞海编辑委员会成立。1979年三卷本的《辞海》正式出版,5000多名专家用20余年完成了夙愿,向国庆3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以增新、补缺、改错为总方针,出版了1989年版的《辞海》。1999年版《辞海》是在1989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所收单字,由16534个增加到19485个,所收词目,由120000条增加到122835条。全书篇幅比1989年版增加约400万字。新增词目大部分是近十年来新出现的词语,新版《辞海》是在1989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有彩图本、普及本(三卷本)、缩影本等版本,其中彩图本为主体版本,全彩色印刷,篇幅比1989年版增加约400万字,新增彩图16000余幅。书中随文附图共16000余幅,其中绝大多数是彩色照片,因此这本彩图本《辞海》也成为我国大型辞典中的首创。《辞海》附录有《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表》《常见组织机构名简表》《中国少数民族分布简表》《世界国家和地区简表》以及《世界货币名称一览表》等13种。每卷书前有《辞海部首表》。索引包括《笔画索引》《汉语拼音索引》《四角号码索引》和《词目外文索引》。
五、辞源
《辞源》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语文辞书。它始编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15年以甲乙丙丁戊五处版式出版,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1939年出版《辞源》简编。历时数十载,几经修订,至1983年才完全大功告成。它凝聚了几代学者的心血,包含着全国数省几万人的辛勤劳动。工程浩繁,来之不易。1915年《辞源》的出版,标志着旧中国词典的编纂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1983年新《辞源》修订的完成,显示了新中国的词典编纂又有突破,在推陈出新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修订版《辞源》以旧有的字书、韵书、类书为基础,吸收了现代词书的特点,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是一部综合性、实用性极强的百科式大型工具书。全书共四册,收词近十万条,总计解说约1200万字,几乎超出了《资治通鉴》一倍。
修订版《辞源》的内容丰富,极为充实广博。除大量的字词释义外,对于艺文、故实、曲章、制度、人名、地名、书名以及天文星象、医术、技术、花鸟虫鱼等也兼收并蓄,融词汇、百科于一炉,既体现了工具性和知识性,又兼顾了可读性。修订版《辞源》历经几代专家学者的修订,改善体例,纠谬补缺,内容更为准确精到,查用更为容易便捷,极具权威性。全书由商务印书馆承担校审,工作上精益求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书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本章参考资料】
[1] 许慎. 说文解字. 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王力. 古代汉语. 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唐兰. 中国文字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 许威汉. 训诂学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欧阳中石. 书法与中国文化.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 钟明善. 中国书法简史.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3
[7] 候云龙. 古汉语知识. 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8] 厉世成. 汉语趣谭.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9] 中国文化网 http://www.chinaculture.org/
[10] 中华国粹网 http://www.zhgc.com/
[11] 汉典 http://www.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