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敬祖重史”,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历史。原始先民,口耳相传,习俗相因,经验相承。文字既出,史官乃现。殷商史官,占卜凶吉,沟通人神,记录时事,编次文献,保管简策,“惟殷先人,有典有策”(《尚书·
多士》)。周代重史,“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几《史通》),各有职掌,起草文书,发布文告,推行政令,记录人事。“君举必书”,对于军国大政,天子诸侯,皆征询于史官;“史不失书”,学习教育,均需明习史书、熟于掌故。马班史学,发凡其例,首开先河,开万世之宗。魏晋以降,常设史官,注记撰述,前事考证,国史编纂,史籍大量涌现,门类异彩纷呈。
史书是忠良的记载,忠良是历史的化身。读史可以明智。“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史记·报任少卿书》),“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手捧着万卷皇皇巨著,头枕着千年厚重人生,感受着那历史的风霜雪雨,倾听着大河的洪涛和松林的虎啸,时而叱咤,时而呜咽,时而慷慨悲歌,时而流连忘返。翻开历史典册,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便向你迎面走来,或嗔或笑,有喜有悲;展开历史画卷,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桩桩离奇的案件,一件件有趣的轶闻,便向你讲述……拨开岁月烟云,拂去历史尘埃,笼万世于形内,还历史以真实,资后人以借鉴。
中国史籍浩如烟海。巍巍二十四史,“正史体尊,义与经配”。悠悠五千年,洋洋四千万言。内容丰赡,史料详尽,包罗万象,渊如深海,高过泰岳。稗官野记,体例不一,奇闻逸事、闾巷风俗、秘史私隐,虽有不确之弊,亦能补正史之阙漏。史家辈出,各领风骚。众体毕备,推陈出新。
趣味学习
一、讲故事回味鲜活历史
神农尝百草,宣药疗疾,泽被后世;鲧禹治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造福万民;夏桀无道,汤兴兵伐之,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文景之治,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四海升平;唐太宗虚心纳谏,亲贤远佞,唯才是用,潜心治国,遂有“贞观之治”,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不光是帝王将相的“正史”,“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同样源自于稗官野史的奇闻轶事、街谈巷语,也教益匪浅。
怎样让“干瘪”、“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将传统的说、唱艺术表现形式运用于我们的教学,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于师,能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于生,则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知晓历史知识,明白历史道理。
我们可以举行一个“讲故事”比赛,也可以在每一节历史课前,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同学们来展示。并且分成若干系列,诸如著名历史神话故事、人物故事、著名历史战争故事、历史悬疑故事、历史未解之谜、历史之最,等等。这样,节节有不同,周周都新鲜。
二、搞竞赛知晓历史百科
如果说说唱历史故事,能寓教于乐,那么,历史知识竞赛,则能极大地拓展同学们的视野,丰富大家的知识,同样也不失趣味。
竞赛试题,可以直接由老师组织、设计,当然,最好由同学们自己搜集、整理、设计(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而且往往会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然后,将全班同学搜集到的资料统一起来,加以整理、设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系列,制作成题库,以便在竞赛时供大家选择。至于竞赛方案,时下许多竞赛活动可资借鉴!
通过下面一题,大家可以一试身手:
中国历史的世界之最
世界上关于流星雨和日食的记载在……(朝代、时间)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为……(朝代、时间)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纸最早出现在……(朝代),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技术的是……
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朝代、人名)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朝代、名称)
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
现存最早的金属火器……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中国是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漆器最早出现在……(朝代、时间)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朝代、作者)
世界上最早提出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的人……(朝代、人名)
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朝代、人名)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朝代、名称及设计者)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朝代、名称)
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朝代、名称及作者)
中国在世界上具有最古老的牙病记录,最早的记录在……(朝代、时间)
世界上最早进行麻醉外科手术的是我国的……(朝代、人名及其贡献)
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朝代、名称)
世界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朝代、人名)
《四库全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丛书,说出它的编撰时间和主要编者……
三、作调查了解身边历史
历史,决不仅仅存在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等“二十四史”中,她更多地存在于民间的记忆中。虽然民间的记忆有时被尘封,但是每个人都会对历史有自己的解读,也只有这样的解读才真正成为人生的必备的营养和前行的智囊。历史也不仅仅存在于教科书之中,在生活中,在现实里,在我们的身边,历史从不曾远去,她就在我们的血液之中。那些躺在教科书中干巴巴的文字,远没有生活中的历史鲜活丰富多彩而令人痴迷。它藏在街道中,躲在老人花白胡须里,等待着我们去找寻,去感受她的魅力。这样的历史既验证了教科书的真实与谬误,也丰富了我们的历史认识。同时她因为不同人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思考习惯,从而使我们身边的历史都有自己的色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了解祖国、热爱祖国,首先得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寻找身边的历史,在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中寻找历史,有助于我们对中华文明进行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同样,历史并不全由大人物、大事件构成。历史,还应有小人物的身影、日常生活的轨迹。被“大”历史遗忘的现实,需要重新发掘,放回舞台,填补空白。书写身边的历史,也是发现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身边的历史”!
(1)利用假期对自己家乡历史事件进行调查和研究,搜集研究资料。包括实物和图片等。方式是口头采集和自己观察。
(2)利用图书、期刊、报纸、网络、影视等搜集。
(4)整理研究资料,围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整理搜集的资料分类汇总,编辑成册,使大家共享研究资料。然后,按照每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形成一些基本的观点。然后再以这些观点为出发点再次搜集和补充资料。
(4)根据每个小组的观点,撰写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
我们可以做如下方面的研究:
(1)地方独特历史事件的研究。
(2)地方习俗的历史研究。
(3)地方戏曲的历史演变。
(4)地方节日的历史研究。
(5)地方特产的历史研究。(第一节)史学
“史”字,据现有资料,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原为手执简册之形。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道:“史,记事者也。从右(手)持中。中,正也。”从许慎的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史是专门从事“记事”的人,即后世所说的史家。
“史”的职责是记事,记载自然、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各种事件。“中”,是其道德要求,即必须以中正公平的态度客观地记载历史,不虚美,不隐恶。这时的“史”已不光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的事件本身,还包括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纪录。
它要求史家在记录历史事件时要做到“中”。要做到“中”,自然而然要研究什么是“中”,这样,史家就必然会在记载这些历史事件的同时,对其加以阐释说明,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来便发展而成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专门性学科——历史学。近代国学大师、“新史学”革命首倡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就开宗明义地写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梁启超对“史”的定义,显然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历史,很明显是指“史学”。
据瞿林东先生的研究,大体说来,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经历了史官、史书、史事、史学的发展过程。史学概念可能始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石勒称王之年——公元319年(东晋太兴二年)。在当时和其后一个半世纪间,人们并未对它的内涵作出明确的解说。但是,史学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并与传统的经、律两学鼎足而立,成为官学中一个完全独立的部门,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上还是极具重要意义的。后来它有了编纂学、文献学的内容;至清代乾嘉时期,人们又赋予了史学以历史叙述技巧和历史认识方法等内容。简而言之,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史学概念的解说所达到的最高认识水平是:史学是一门关于如何认识、叙述或编纂过去的事件的专门性、技艺性的学问。这种认识与西方近代历史学家“历史学是艺术”的界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作为人类过往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与作为一种专门性学问对它进行认识、描述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史学”,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后来,瞿林东先生在《中国史学史纲》一书中说:“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另外吴泽先生在其主编的《史学概论》一书“绪论”中,给史学确定的定义是:“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问”,这都是在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史”的含义的基础上得出的精辟的概括。
(第二节)史官
史出于巫。原始社会,人类还处在蒙昧时期,人们对天、地、人、物,生、老、病、死等诸多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因而神话盛行,也就巫术盛行。
“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祭祀与战争是原始社会从部落到国家最重大的两件事;部落酋长往往曾经是最勇猛的武士,而巫师则以其可以“通神”的智慧和多方面的才艺能力协助管理。其时,巫被视为能“知人生死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如神者”,他们主持祭祀、占卜、祈禳、驱邪避鬼、祈福免灾、预测丰歉、治疗疾病,以及保存和传播本部落历史和传说。自从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帝高阳氏“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尚书·吕刑》)以后,巫术逐渐成为巫师的专职专长。随着部落到部落联盟到原始国家,巫师的队伍集合壮大,逐渐地也就出现了分工:巫、舞原为一家,配以音乐歌唱,乐师分出来了;祭祀、典礼等仪式活动需要“相”即“赞礼”即“主持人”,“儒士、儒师”分出来了(比如孔子弟子公西华谈自己的志向,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部族、国家的历史大事需要专门记忆、记载以利传承,“史官”分出来了……
商周时代,甲骨文中有“作册”、“史”、“尹”等字。金文有“作册内史”、“作册尹”的记录。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考证,“作册”和“内史”是同样的官职,其长官称“尹”,都是掌管文书、记录时事的史官。
周朝,“君举必书”。据《周礼·春官宗伯》所载,周朝的史官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礼记·玉藻》说是“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史官的分工和职责是十分细致、明确的。《史记·孟尝君传》载:“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秦赵“渑池之会”:“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秦的御史就是当时专门的史官。
秦汉以后,史官的名称繁多,职务各异,但史官的设置却一直保留下来。秦归太史令,汉置太史公,史官职责由太史公负责,常务工作由史书令史承担。唐设起居郎,还有兰台令、柱下史、著作郎、左右史等,历朝历代都有史官。
两汉时期,史官的职掌,并非从事撰写历史著作,而是整理国家的图书、档案,起草文件。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才设立专职史官,史官不再掌管天文历法,并且史学著作摆脱了隶属于《春秋》、作为经部附属品而独立成为专门的学科。我国古代史官制度发展到唐朝而完全定型。其时官方史学已在史料档案的搜集保存、大型史书的编纂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
(第三节)史德
史德,是清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在其名著《文史通义》中提出的。他说:“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什么是“史德”呢?“能具史识者,必具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章学诚《文史通义》)章学诚关于“史德”的论述,是对唐朝人刘知几史才三长论的补充。所谓史才“三长”,就是史才、史学、史识。刘知几说:“夫有学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籝,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楩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对于史识的内涵,刘知几没有明白说出,只是说“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事实上这里面包含了史家的道德因素。章学诚在肯定刘氏理论的前提下,感觉意犹未尽,“虽刘氏之所谓才学识,犹未足以尽其理也”,于是就提出来“史德”。史德就是“著书者之心术”,在章学诚看来,“心术”就是要从天人关系的高度去体察整个世界、认识历史,要求史家充分尊重客观历史,反映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尽量不要掺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要求发自内心,用一种纯粹之心去感悟事物,并对之作出评价。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提出“史家的四长”,把“史德”排在第一位,这就是“史德、史学、史识、史才”。史德之提出以及置于最重要的地位,这是历史认识和史学家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史德的概念虽然到清代才被提出来,但在中国却有悠久的传统。先秦时期,孔子称赞晋太史董狐“书法不隐”。汉朝班彪、班固父子表彰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提出“素心”说:“析理居正,唯素心乎!”唐朝刘知几在《史通》中有《直书》《曲笔》专篇,对直书予以表彰,对曲笔予以无情地鞭笞,爱憎分明,充满激情。明朝胡应麟有“公心”之论:“才、学、识三长足尽史乎?未也。有公心焉,有直笔焉,五者兼之,仲尼是也”。从书法不隐、实录到素心说、直书论、公心论,无不与历史研究者的道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