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杜月笙全传
1789500000013

第13章 羽翼丰满,黄浦滩上的人杰(1)

显智勇,事事皆顺利

黄金荣和桂生姐都十分惊奇,杜月笙怎么这么快就建起了“小八股党”——这支骠悍凶猛的快速部队。

此时,鸦片走私早已改变了方式。资金雄厚的土商们,以每艘10万银元的代价,包租远洋轮船,从波斯口岸,直接运送烟土到上海。轮船到达吴淞口外的公海后,岸上接应的人早已得到了电报。“大八股党”利用军警和缉私营,在岸上戒严,并用全副武装的小艇,驶往公海接货,然后再驶回有武装保护的码头。烟土上了码头,往英租界运,依然有武装保护,但一艘轮船上拉的烟土少则几百吨,多则上千吨,一箱一箱从码头往英租界的库房里运时,“战线”就显得长了。

夜黑风高,吴淞口外巨浪滔天。

突然,从公海上射出一束惨白的光亮。这边岸上,立即传出一声凄厉的哨声,有一队军警从土坡后、树林里跑出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布满了海岸。刺刀闪着微弱的寒光。

从公海上又射出一道探照灯光,从一栋屋里走出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他低声喝令“回号!”

身边的一条汉子立即打亮手电朝海上晃了晃。

公海上一亮一灭,又回答了一阵信号。

“放船!”

那中年汉子威严地命令道。他就是“大八股党”的首领、英租界巡捕房探目沈杏山。他的话音刚落,从港里驶出几艘小轮船,还有几十只小舢板,排列成队,往公海驶去。

这是“大八股党”在保护“潮州帮”烟土商运送烟土了。

船队缓缓前行,小火轮上的烟囱不时闪出火花,把后头舢板映得朦胧而又神秘。蓦地,从船队的左前方传来一声尖厉的呼叫:“救命呀,救命呀……”沈杏山一听,眉头立即皱成一团,旁边几个弟兄看了看他,欲言又止。

“救命呀……你们、你们莫抢、烟烟土是……”江风又送来一阵呼救和哀求声。“老板,派人去看看吧!”有人说。

沈杏山挥了挥手。立即,有一只舢板朝呼救处划去,几个便衣紧握着枪,做好随时射击的准备。

舢板驶离了船队,渐渐消逝在黑暗之中。

前面,有一只船,船里传来几声压抑的呻吟,几条影影绰绰的身影的晃动。

便衣军警们平端起枪,手枪已勾动在枪机上。

“举起手来!”

舢板刚刚碰到那只小船边,几个军警一声命令,小船中的几条黑影即惊惶地举起双手,回过了头。

船靠拢,两只船猛地相撞,几个军警站立未稳,身子晃荡着,这时,从他们后边的水里突然冒出几个人头,他们扳住船舷,用力一晃,舢板翻了,几个军警全部落水,连喊都没来得及喊一声,就被人按进江底。

装满了烟土的麻袋浮在江面上。

那只小船上的几条黑影立即伸出挠钩,将麻袋一只只钩上小船,然后一声唿哨,驾着那只小船,箭一般地射向岸边。

沈杏山的船队在江心中停船等待了半个来小时,不见任何动静,心中有点发毛,情知不妙,连忙掉转船头,朝刚才传来呼叫声的地方搜寻而去。

惨白的探照灯光中出现了一只船影。沈杏山叫轮船全速靠近,船上军警做好射击准备,自己则大睁着眼,死死地盯往那船影,一眨也不敢眨。

“呀!”他猛地一声惊叫,将四周的死寂打破。

“完了完了!”他急得跺脚大叫,众人一齐朝前面看去,发现那只舢板已经倾覆,江面上浮着几具尸体。

抢劫这次烟土的人又是杜月笙手下的“小八股党”。

由于沈杏山他们利用军警的力量,对烟土实行武装接运,断了黄金荣、杜月笙他们的一条财路。黄金荣的手下,一个个怒气冲天,恨不得马上去与他们火拼一场。杜月笙却老谋深算,他知道这时去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他劝阻住大家,独自一个关在屋里冥思苦想了两天,然后跑到黄金荣那儿,把自己的设想讲给黄老板和桂生姐听。

桂生姐听了杜月笙的抢土生意,立即拍掌叫好,极力赞成。

黄金荣却忧心忡忡地说:“现在他们运土都有军队保护,抢土,只怕是件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买卖。”

杜月笙却将胸脯一挺,说:“当兵的也是一条命,只要找几个不怕死的狠角色入伙,我不信拼他们不过!”

杜月笙说做就做,立即招兵买马,网罗亡命之徒。他根据他平日的观察,先选中了四个:顾嘉棠,精通拳术,身强体壮,性格火爆,是个打起架来不要命的角色;叶焯山,这人枪法好,他可以一枪击中犹未落地的铜板;高宝鑫,反应灵敏,很会随机应变;芮庆荣,绰号“火老鸦”,腰阔膀粗,力大如牛。他是铁匠世家出身,也是个不怕死的角色。

杜月笙对他们一不摆架子,二不甩派头,见面亲亲热热,不分彼此;出则同行,食则同席,再加上一见面都有大把的钞票塞过去,把这四个人笼络得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跑。

杜月笙组织“小八股党”抢土的初期,主要还是想出口气。

“大八股党”倚仗财势,断了他们贩卖烟土的财路,并且,还根本不把黄金荣这股人放在眼里,枪他一下,叫他识点相。知道世界上还有不买他们账的人。可是出手大吉,头一回下手,即弄到一船烟土,等于抢到几万银洋,并且,通过这次“抢土”,他们也看出“大八股党”在护送烟土过程中的种种漏洞,这就激发了杜月笙放手大干的决心。一次次布置周密的智取烟土事件不时发生,烟土化为白花花的银洋,水一样淌进了黄金荣和杜月笙的腰包。

渐渐地,潮州会馆的空棺材再也放不下抢来的烟土,急需另找存放地点;与此同时,法租界本身几家土行,不满于“大八股党”保护下的烟土商任意操纵价格,他们消息灵通,知道杜月笙手里有大批烟土,于是便推举代表,向杜月笙交涉,希望杜月笙能供应他们烟土,他们愿意奉杜月笙为保护神。

杜月笙和他的“小八股党”总是趁这种机会频频出击,抢夺烟土。抢到烟土后,杜月笙让手下全都辗转运送到三马路潮州会馆。

潮州会馆房屋幽深,地点偏僻,会馆的后边是一排排阴风凄凄、鬼影绰绰的“殡房”,“殡房”里排列成行的棺材。这些棺材中有装着尸体——客死异乡、等候家属扶枢还乡下葬的潮州人士,有的是空的——那是做好事的潮州籍人,买来存放在那里,以备遇到突毙或无力殡葬者时,抬出去作施舍用的。

杜月笙和“小八股党”,看中了潮州会馆这个地点和殡房里的那些空棺材,买通了会馆管事,深夜里,抢到了土,便运来放在空棺材里。然后,等机会适当,再化整为零,一小块一小块取回去。

杜月笙一开始抢土,只是想打破“大八股党”一统天下的局面。没想到,这一“抢”,就一发不可收。潮州会馆的空棺材毕竟有限,怎么能存放那么多呢?

与此同时,法租界里的几家土行,习惯于“大八股党”保护下的土商垄断货源,哄抬价格,他们很快知道杜月笙手里有土,就推举代表,向杜月笙交涉,希望从他这里进货。

杜月笙灵机一动,就去找桂生姐商量自己开一个行。

见到桂生姐,杜月笙就匆匆地说:“桂生姐,我们手里有这么多货,法租界的销路也好,何不自己开一家烟土行?”

桂生姐叹了口气,说:“办法倒是不错,只怕老板不会肯。”

“那为什么?”杜月笙不解地问,“人家做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做?再说,贩卖烟土的事我们不早就在做了吗?与其偷偷摸摸地干,不如堂而皇之,开一个烟土行。”

“这里头大有出入。”桂生姐连忙解释,“暗中干的事没有人敢拆穿,一搞到明路上来,就会有闲言碎语,老板怕的就是这个,他是吃官饭的。”

杜月笙脑瓜子转得快,他立刻说:“那,我们就不要老板出面。”“对,你们先搞起来再说,暂时瞒着老板。”

杜月笙说干就干,立即集股办烟土行。他计划,一共四股,每股一万元。他一股,桂生姐一股,黄金荣一股,余下一股,则奉桂生姐之命,给了金廷荪。

金廷荪他进黄公馆的门要比杜月笙早,很受黄金荣的器重,他与杜月笙,都是黄金荣身边的心腹大将。杜月笙是武角色,金廷荪则始终是个文角色。

他心思机敏,算盘子打得既精且狠,是黄公馆唯一的理财家。桂生姐也是干脆人,股份一分妥,便立即打开保险箱,取出一万块钱的钱庄庄票,交给杜月笙,算是交股金。钱刚递到杜月笙手里,她便看出杜月笙面有犹疑之色,便问道:“你是没股本?”

杜月笙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差多少?”

杜月笙没有开口。

桂生姐立即回转身,打开保险箱,又取出一万块钱的庄票递给杜月笙。杜月笙连连道谢,立即告辞下楼去找金廷荪。

金廷荪正在澡堂子里来个“水包皮”,见有如此好事降临头上,不禁大喜过望,立即同杜月笙商订出公司的章程和做示。

金廷荪,小名阿三,生于1884年。祖居浙江宁波城镇明里哑子弄。家里很穷,兄弟五人(廷荪居三,所以乳名阿三),都没有经济能力入学读书,靠父亲金殿林在湖桥头地方摆咸货摊过活。

金廷荪10来岁时,还没有找到正当职业,只帮他父亲管管鲜花摊,做些零星的家务。那时,湖桥头有一家稍有名声的肉店金德兴,店主人是其同族宗亲。金廷荪的父亲就靠他的支持在湖桥头附近开了一家小浴室,以后老四金廷范就在浴室里工作。

金廷荪到14岁(1897年)的时候,因家境并不转好,感到住在宁波没有出息,想向外发展,就由他父亲托人介绍他到上海八仙桥一家钉鞋作坊里当学徒。

到了第二年阴历年底,依照上海习惯,家家要祝福祭神,做年夜羹饭,饭后金照例洗碗抹桌,偶一不慎,把一叠碗盏打得粉碎。师傅闻声过来一看,大光其火,认为岁尾年头敲碎碗盏,是不吉之兆,就大骂大打。

金廷荪受不了,就从后门逃跑。可是,他在上海没有什么亲戚可以投靠,又不愿回到宁波来,就在马路上过流荡生活,成为“马路浪荡”,金以后向朋友们常常提起这段历史。

上海滩的“马路浪荡”生活,使金廷荪渐渐染上了城市小流氓的习气,从舐碗盏,抛铜钱,卧街路,到借贷,做临时工,以至学着穷人偷偷摸摸、做小贩、跑街,这些事情,他都经历过。

因为金廷荪为人伶俐,善于应付,慢慢弄到一些钱,认识了许多下层的流氓朋友,生活渐渐地好了起来,就开始住小客栈。

日子住久了,他发现小客栈主人的女儿张宝林常常起得很迟。那段时间,她的父母都到外面去买东西,家里只有两个佣人在家。于是,在一个早晨,他悄悄地摸进张宝林的房间里,在她床上把她强暴了。

张宝林不敢张扬,金廷荪一有机会就去睡她。一个黄花大闺女,不久肚子就大了。小客栈的主人无法可想,只好把女儿嫁给了金廷荪。

生活有了定处,朋友多起来,道路宽起来,金廷荪的经济状况也随着好了起来。为了在上海滩立住脚,他拜了一青帮首领王德林为老头子。不久,帮里的兄弟引见他认识了杜月笙。

金廷荪进黄公馆,比杜月笙还早,极获黄金荣的信任。

杜月笙出了门,找到金廷荪,两人在一单间里坐下,杜月笙说:

“同意了。”

金廷荪大为高兴。他们私下己就这事商量过了。当天他们就敲定公司和章程和名称,公司就叫三鑫公司。

“一二三的三,三个金字的鑫”。杜月笙笑着说:“师傅的名字里有个金字,你的尊姓也是金,我杜月笙虽然没有金,但是托你们的福,也算一金吧!”

三鑫公司最初设在法租界维祥里,办公室和仓库连在一起,从弄堂口起,有一道道的铁栅栏,日夜都有安南巡捕分批守卫。由于黄金荣只能幕后操作,不便出面,公司的董事长就由杜月笙出任,金廷荪则任总经理。

有了规模宏大的三鑫公司,法租界的烟土,零售批发,全部集中在此,场面挺红火。但开之初,比英租界最有名气的潮州帮大土行,要逊色得多。但它发展势头迅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水果月笙”已再非等闲之辈

现在,就不得不说说杜月笙与张啸林的关系了。

张啸林,排行第二,哥哥名大林,故父母为他取名小林,乳名阿虎,后更名为寅。啸林这个名字,是他在上海当流氓出了名后才改的。因为张啸林乳名阿虎,取“猛虎啸于林”之意,以显示其“高雅”。

张啸林出世以后,父亲为使全家四口人不致挨饿,整天拼命在外做木工。那个年月,一个木匠的收入是很微薄的,加上银贵钱贱,张家的生活过得十分艰苦。不久,父亲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一家人的生活全依靠母亲来维持,日子比父亲在世时更艰难了。

1897年,张啸林20岁。全家在乡下实在难以度日,不得不背井离乡,移居离慈溪140多公里的杭州拱宸桥。张啸林与大林一起进了杭州一家织造绸缎的机房当学徒。

但是,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专同地痞流氓为伍,不时纠众滋事,寻衅打架,各机房的老板都对他头痛万分。大家暗中约好,谁也不接受他进机房。

1903年,张啸林迫于生计,考入了浙江武备学堂。在校与同学周凤歧、夏超、张载阳等人结为密友,这是他后来能够同一些军阀勾搭上的由来。

浙江武备学堂是个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张啸林在人学以前已染上地痞流氓的恶习,入学后不是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而是用在与官府衙役的勾搭上,想以此为资本,抬高自己的地位,扩张自己的流氓势力。他未毕业就离开武备学堂,拜杭州府衙门的一个领班(探目)李休堂为先生,充当李的跑腿。

不久,他依仗地方官府的支持,在拱宸桥一带开一茶馆,以此作为结交地痞流氓、聚赌敲诈的据点。

当时,拱宸桥一带有一个赌棍,浑名叫“西湖珍宝”,拥有相当势力。张啸林采取小恩小惠的方式,勾引他的赌徒。逐步扩大自己的实力。“西湖珍宝”不甘被张挖去墙脚,便经常纠集赌棍,寻张殴斗。张啸林被打得狼狈不堪,无法在拱宸桥立足,不得不另谋出路。

1907年,张啸林结识了杭州一个外号叫“马浪荡”的江湖艺人。马浪荡本名叫陈效岐,原是个唱滩簧的。

滩簧是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流行的一种曲艺。陈效岐每次出堂会,就让张啸林帮着扛丝弦家什,演完一场后赏他几文钱。

次年10月,在清政府曾任武英殿大学士的杭州人王文韶病死。出殡那大,陈效岐受雇扮戏参加送葬行列,张啸林便伴在陈的身边。

出殡队伍经过日本租界清河坊,张啸林无意中撞倒了一位看热闹的日本小孩。这下子,惹了马蜂窝,住在清河坊的日本人倾巷而出,拦住了王府的孝帏,强行勒索赔款。

送葬的人气愤不平,双方争执不下。

这时,张啸林大喝一声:“开打”,成百上千的掮执事、骑顶马、吹吹打打各色人等,立刻像潮水一样地冲向日本人,吓得日本人回头便跑,纷纷关上大门。

待到出殡诸事完毕,队伍解散,张啸林又约了数十个艺人和以往的机房朋友,开回清河坊与保佑坊,看见日本人开的店铺,不分青红皂白,冲进去便又打又砸,掀起了一场较大的风波。

事后,杭州官府在日本人的压力下,决定惩办带头闹事者。

陈效岐为保护张啸林,以滩簧先生首脑的身份,挺身而出,结果被判在拱宸桥头,披枷带锁,示众一月。

陈效岐的枷锁示众,更激起杭州人民的反日情绪。他们自动组织起来,一致拒买日本货。日本人难敌群愤,只得相继迁出清河坊。

经过这次事件,陈效岐十分赏识张啸林,并与张结成了过房亲家。

然而,此时的张啸林仍然不改聚赌诈骗的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