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法与人生
17901900000005

第5章 人人皆可成佛(2)

正信的佛教徒,对于圣像的崇拜,目的是在藉看圣像的崇拜而将信仰的力量感通佛菩萨的悲愿。正如靶场的射手,将视线由瞄准口通向准星,再对准靶心,射击的目标虽在靶心,要射中靶心,却须首先通过瞄准口及准星。当然,第一流的射手,并不须要按照瞄准的基本动作瞄准;同样的,一个悟透了佛法的佛教徒,便会发觉佛的本身是遍满虚空而充塞法界的,那就根本用不着偶像来作为感通感应的媒介。所以唐朝禅宗的丹霞祖师(公元738—824年)曾把木雕的佛像,取来烧火烤手的公案(五灯会元)。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再说明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本体。木雕的佛像也不例外,不过是木纤维、漆彩的因缘暂时聚合而成。

因此,佛教主张“破相”,何谓“破相”?就是要打破人类因不明真理而认为“因缘所生的事物”“是永存不变的观念”。“偶像”也在佛教所破除的“相”之列。因为偶像只是由木、石、泥土饰金而成,也是一种因缘的假合体,当然本体是空的,既然偶像是由“因缘所生”,所以佛教不能承认它是永存不变的,所以也要破其“相”——破除偶像的观念。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偶像是因缘暂时的假合、佛教破之犹不及,又如何寺院里还有那么多的佛像呢?”

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顾及佛教高深的哲理,另一方面也不能抹煞佛教以方便为法门,救渡众生的作用。

哲理方面;佛教认为“佛像”是由木、石、泥土等材料(因)由人工(缘)雕饰而成的,拆之即无,没有不变的主体,所以本体是“空”的;而当初雕饰工人若造成观音即观音,造成阿弥陀佛即阿弥陀佛;若造成玛利亚也就成了玛利亚,造成耶苏当然也就成了耶苏。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称它为“佛像”的东西,它的形状,称呼是“假的”,一尊佛像站在莲台上,你可以称它为阿弥陀佛,也可以叫它释迦佛,就是叫迦叶佛、日月灯佛……等等,又何妨呢?正如杯子,喝茶的叫茶杯,喝酒的叫酒杯。

以上对事物的分析,在佛教前者称为“空观”,后者叫“假观”。虽然佛像的本体是“空”的,拆之即无。形状、称呼是“假的”,可以随意塑造,称呼。但并不表示佛教否定佛像的存在。佛教在教人“空观”“假观”之后,要我们用“中观”来认识佛像的价值和用处,那就是佛像可以使人兴起见贤思齐之心,令人生起仰慕效法之思呀!

方便济众方面:世上的人如果都有足够的智慧了解到“佛像只是让人们仰慕效法,见贤思齐”的话,那么就用不着佛像了。因为这时佛正在每个人的心中,在清风明月里,在山光水影中;而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草,甚至每一片云彩,每一抹夕阳……都不能当作佛像来想,来看的。

但世上的人并不见得人人都是圣贤大智。他们不懂佛教这种圆融。伟大的思想。没有被他们看见的,被他们摸到的,他们就不肯信,就生不起仰慕效法之心。如果你叫一位老太太把一块石头当作佛像跪拜、她死也不会肯的。

唉!芸芸众生,又有几人懂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高深哲理呀!

佛教为了救度广大的众生,所以不能单凭高深伟大的佛法来启悟聪慧明智的人,对于根器浅薄、愚钝昏昧的众生,则不得不用浅近的、世俗的道理来作为引导的桥梁,否则佛教就不能称作平等、圆融而伟大了。崇拜佛像的意义,在偶像所象征的真理,而不在于偶像的本身。

二、修行解脱成佛

1、人人成佛,处处有佛

佛与众生,只是在于觉悟时间的先后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象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体都可以有佛(当然也有众生)。

佛教的恩德,浩大如诲,只要能有一念信心,均可进入佛门,成为三宝的弟子。

虽然,佛教的五戒之中,禁止邪淫、杀生、饮酒。同时,也得将上列的这些行业称为恶业邪业或不正业。但是,住于海岛的人民,如果除了打鱼不能生活,住于山区的土人,如果除了打猎就挨饿;贫困的妇女,如果除了卖淫,卖笑、伴舞等,就不能从事其他的职业来谋求最低限度的生活所需;如果上一代经营屠业或酒业,自己也只学会了屠业或酒业的谋生技能。如果由于这些唯一的求生存的理由,佛教并不要求他们首先放弃了原有的行业再来信佛。不过,当他们一旦信佛以后,如果能够设法改业的话,佛教会积极鼓励他们的。因为佛教的宗旨是在鼓励大家都能从事于善良而正当的职业。何况那些行业的本身就是一种罪恶,不受戒者,虽无破戒之罪,但仍有根本性质的罪过。

万一由于各人实际状况的原因,无法改业的话,佛教也不以为他们是破戒。因为,信仰佛教的初步,可以仅是归依三宝。受戒持戒,虽是佛教所希望的,也是有很多功德的,但不是勉强,如果不持戒,就不必受戒,既没有受戒,当然无戒可破,也没有破戒的罪过。如果受戒,受戒的机会,随时都在等待他们。五戒之中,能受几戒就受几戒,如果受了之后,不能持守,也可随时舍戒,舍了戒再作恶业,也不算犯戒。舍了戒之后,也可以重新再受。要是不舍戒而破戒,破戒便是犯罪!

“浪子回头金不换”世上做人父母的,永远敞开大门,盼望浪子能够回头,尽管他们的子女是个罪恶满贯的强盗。从来没有一个父母,希望或忍心自己的孩子永远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地狱中受苦的。

佛教承认人性是善良的,只要放下屠刀,立地就可以成佛。佛更认为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恶,而是无知。一切罪恶都是由于无知(佛教叫‘无明’)所引生出来的。因此苦口婆心地,日夜不停地开导,启发众生,就变成了佛的责任了。佛关怀众生,如母之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

这是何等慈心!何等悲愿!这才是真博爱!佛教,非常宽大。虽然不能受持最起码的五戒,只要能对三宝生起一念的信心或些微的敬意,就有很大的功德,就是种下了将来必可成佛的善根。

2、立地真可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教的教训。正如上面所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子回头诚然可贵,贵在能够改邪归正。既然改邪归正之后,必须要积极重建他的人生。才能达到“回头”的目的,才有“金不换”的价值可言。因此,佛教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只是从正面的自性——佛性上作的肯定,不必就是真的当下成就了无上的正等正觉——佛的果位。

所以,在天台宗的圆教的佛教,共有六种,称为六即:

一、理即佛:是指众生本来具有的理体觉性——佛性。

二、名字即佛:是指闻知自己有此佛性之后,能够豁然而悟。

三、观行即佛:是指念念自观其心,降伏烦恼。

四、相似即佛:是指修持的功用已深,已至六根清净。

五、分证即佛:是指已入圣位,分分破除无明,分分实证觉悟——佛性。

六、究竟即佛:是指无明断尽,功德圆满,圆证觉性——无上正等正觉。

以上所举的六种佛,第一种是指一切的众生,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地众生均有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指的“理即佛”。第二种是指已经听了佛法的人,知道自己本有佛性,本来就有成佛的可能,第三种是指已在修持佛法,已能降伏(不是断除)烦恼的人。第四种是指已经六根清净快要进入圣位的人。第五种是指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到了第六种,才是真正的佛,才是佛果的圆满,才是无上正遍知觉。

由此可见,“立地成佛”的佛,是指第一种的理佛或第二种的名字佛,而不是第六种的究竟佛。因为从“放下屠刀”的时候起,已是佛性圆成的起步点,称为“立地成佛”,等于是说“回头是岸”。事实上,放下屠刀并非马上就是佛,苦海回头也并不立即就在岸上。

懂了这一层道理,对于禅宗的开悟,也可以触类旁通了。许多人以为“即心即佛”“明心是佛”“无心是佛”“见到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等等,都是成佛的意思,并且以为一旦开悟,“黑漆桶兜底打穿”便是成佛了。

其实,开悟并不即是成佛,乃至也并不是即见道。比如宋朝的高峰原妙禅师,自称他一生用功,大悟一十八次,小悟不知其数。可见,开悟并非成佛,如说开悟即是成佛,乃是向佛的境界靠近了一步,而绝不是究竟佛。禅宗的开悟,相近于“得法眼净”——见道——小乘的初果,大乘的初地而已。所以禅宗破了三关——本参、重关、牢关之后,才是走出生死之流的边沿。如果天台圆教的六种即佛来衡量,禅宗破了第三的牢关,也仅同于第四期似即佛位。正因如此,禅宗的祖师,当他们参到一个“入处”——黑漆桶兜底打穿之后,往往倒要隐于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了,因为他们尚未进入圣阶,只是走完了成佛之道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而已——三大阿僧祗劫的第一阿僧祗劫届满。

从这一点看来,一些只知盲修瞎参的禅客们,可以把神智清清。因为,他们纵然已经破了三关,也不过是贤位的凡夫而已。

信佛到成佛,历时须多久?这个问题,说来容易,实际却是非常遥远而艰难的事。时间及空间的观念,乃属凡夫的思维。若到圣位的菩萨,根本不作此计较。因为,时间及空间的施设,仅是物理世界的标志,到了纯精神世界,时间的长短,空间的大小,根本无从安立。就拿常人的梦境来说,就已不受寻常的时空所限制了,何况是出世的圣人?

解脱生死,并不太难,证辟支佛果、多则百劫、速则四生;一生三生,多至百劫,可证阿罗汉果;利根人大修大乘道,即世可登六根清净位,即已到生死的边际,即将进入初地的圣位了。但要成佛,那就不简单了。通常都说从信佛到成佛,共须三大无数劫,一个劫,就已很长了,何况是三大无数劫?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广利众生、行菩萨道,若能特别精进努力,也可把时间缩短,否则也可延长。总之,不到福德智的究竟圆满,不能把教化救济的恩泽遍及十方充满法界,便不能成佛。

况且,佛经中有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一劫入一切劫、一切劫入一劫、一念入三世、三世入一念,大千世界入一微尘,一微如大千世界,乃至一毛孔中纳无量世界等的记载(华严经),看来似是无法相信的神话,如能客观而深切地设想一番,也就觉得不无道理了。当然,如想实证这种境界,决非一般人所能办到。

3、佛教的三归仪式

基督教的新旧各种教派、无不重视洗礼,经过洗礼之后,才算合格的基督徒。

不过,若要加入正信的佛教,成为佛教的教徒,必须经过三归仪式。这一仪式的重要性,如同国王的加冕、总统的就职,或加入某种特殊组织,须从内心表现出一种效忠的宣誓,一种恳切的承诺,一种渴仰的祈求,一种生命的新生,一种虔诚的归投,所以这在佛教看得极其重要。否则,即使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没有注册的旁听生。这对于信仰心理的坚定与否,具有很大作用。

三归仪式是请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证,并且教授三归的内容,那就是:

我某某,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念三遍)

我某某,归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天魔外道。

我某某,归依佛竟,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邪说。

我某某,归依佛竟,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邪众。

三归的仪式,简单而隆重,主要使自己一心一意地归投三宝,依仰三宝,获取圣洁而贤贞的信心。佛是佛陀,法是佛的言教,僧是宏扬佛法的出家人。从这三大对象的归依,可以得到现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来的解脱生死乃至成佛之道的无上至宝,所以称为三宝,所以信仰佛教也就称为归依三宝。

4、佛、法、僧和三宝弟子

佛教要求教徒不要把佛陀当作神道来崇拜,更不能以为佛陀能够创造万物或赦免人类的罪恶。佛教看佛陀,如同学生看老师。老师教导学生,能使学生改变气质,充实知能、修养身心,却不能代为学习,也不能代为升学。

因此,佛教的信仰是纯理性的,也是纯伦理的。佛教对于佛陀的崇拜,相同于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出于报恩的情。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决不会是为了避祸趋福而崇拜佛陀。“临急抱佛脚”更不切合实际。佛陀的愿力虽能籍着祈祷的心力感应而产生这神迹,但那主要的还是祈祷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业现前,纵然祈祷,佛陀也是无能相助。若能依照佛所说的正法而行——为布施、持戒、忍辱、努力、修定、习慧等的行为,便可以改变往昔的业力,或者重罪轻极,或者轻罪消除——因为业力的现形受极,也像种子的发芽生长,需靠助缘的促成,同样一粒种子,遇到阳光、空气、水、土、肥料、以及人工的培植,必然长得快、长得大,相反地,如果缺少这种助缘,乃至没有这些助缘、种子便会长得缓慢瘦弱,乃至根本不能发芽了。佛教看善恶因果的造作和受极,也同这个道理一样。所以佛陀的崇高伟大,不是由于造物与赦罪,而是由于佛所亲证的解脱之法,并且将此解脱之法说了出来,供给大家去如法修行,修行之后,便可解脱。乃至可跟佛陀一样,使得大家都能成佛。

因此,佛教徒们,往往不愿自称为佛教徒,宁可自称三宝弟子。因为,佛教的发明虽是佛陀,佛教所重视的,与其说是佛,倒不如说是法。佛不能代人解脱,法能够使人自行解脱。崇拜佛陀,是为崇拜佛陀修证说法的恩德,佛陀经过三大无数劫的长期修行菩萨道的结果,亲证了解脱之法,亲证之后,便毫不保留地给我们奉献了出来,所以,这一恩德的崇高伟大,要比世间一切恩德的总和更加崇高伟大到了千百万倍。

但是,佛法的流布、传播必须仰赖佛的弟子,那就是僧。僧有菩萨僧(如文殊、弥勒、观音、地藏等),有声闻僧(如舍利弗、目犍连、大迎叶等的罗汉),有凡夫僧(一切持戒清净自修正法并能说法度众的比丘及比丘尼),由于僧能把佛陀的正觉解脱之法,传流传布传授给了我们,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无量的。

宏扬佛地,不限出家人,在家的佛子同样可以。住持佛法,则非出家的佛子不可。所谓住持佛法,是指代表佛法,象征佛法,并守持佛法而住于世间的意思。比如一般人同样见到一个佛弟子,见到出家的,就会连想到佛教;而见到在家的,除非他自行表白,但谁也不可能逢人便说自已是佛教徒,自然就不会产生佛教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