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法与人生
17901900000006

第6章 人人皆可成佛(3)

佛教的发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众。正因如此,佛教尊称佛、法、僧为三宝。主要的是有离苦得乐的法宝,法宝是由佛陀所证所说,由僧能持能传,所以也都称之为宝。佛陀在世,佛教以佛陀为归依的中心,佛陀灭后,佛教则以僧团为归依的中心;归依三宝,是为要学法宝、要学法宝、需由僧宝作良导——包括思想的传授及行为的影响。所以佛陀灭后的佛教,供养三宝的对象,乃是偏重于僧宝。又因为佛教主张“依法不依人”的缘故,特别重视正法的流布与归依。僧人的生活行为是他们个人的事,只要他们的见解正确,能够开演佛法,纵然破了禁戒,仍该接受俗人的恭敬供养——这是伦理的要求。好象一般所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又象小学的老师未必受过大学的教育,大学毕业的人,总不能否认小学时代的老师。

对于一个正信的佛教徒而言,崇拜佛宝是由于法宝的理由,又为了法宝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宝。崇拜菩萨,也是敬僧的一种。对于圣僧大菩萨及阿罗汉,固然要恭敬供奉,对于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说法者,也要恭敬供奉(要紧的是要有正见能说正法)事实上,在去佛世已远的时代之中,圣僧很难遇到,敬僧的对象,当是凡夫的比丘尼众,经中也说供养凡夫僧与供圣僧无异,同有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宝两字即可概括无遗,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宝。对于僧宝的信仰,在佛陀时代,乃至迄今的泰国、缅甸、斯里兰卡(锡兰)等国,根本视为当然事。但在中国的佛教,敬僧的观念、始终未能形成普遍的风气。由于僧尼素质良莠不齐,一般所敬的出家人,仅是少数的高僧而已。上焉者是恭敬高僧的德学,下焉者是把高僧当作神道来盲目崇拜。正由于高僧信仰的风气,也促成了一些劣僧的虚伪作怪,以期博得低级的神道式的崇拜。这些都是亟待修正的观念。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他是不会这样的。

5、佛法与出家

佛对众生的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设教。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对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诉他能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立可顿悟的道理;对于智慧偏低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步就班地去修行。又如,对于热衷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佛就告诉他,人生是难得的,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籍努力以获得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

同样的道理,由于时空的不同,佛就有不同的比喻和说明:比如说北京的人问佛说:“武汉如何去法?”佛的答案是:“向南下”。至于广州的人问佛说:“武汉如何去法?”佛则回答:“往北上。”依此类推,只要众生所处的地方不同,佛的回答也就不一样了。

佛法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个法门(法门是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都是为适应众生的根器,为对治众生的烦恼而创设的。

如果没有众生也就不须要有佛法了。佛法如“药”,众生没有烦恼的“病”药也就不需要了。

佛教的宗旨虽然在解脱生死,解脱烦恼,出家固然是解脱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生死、烦恼。小乘佛法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不再受生死,死后上生色界净居天,再征四果阿罗汉,就入解脱之境了。所以在家人证到三果、也就相近于解脱了。

若照大乘佛教的观点来说,为了化度众生,菩萨随类应现,到处化身,经常是化现在家人的身份,所以在有名的大菩萨中,除了地藏弥勒之外,多数是现的在家相。印度的维摩居士及胜鬘夫人,都能代佛说法,但他们是在家人。所以真正行菩萨道的佛教信徒,那是不一定要出家的。出家人在佛教中的地位崇高,乃是由于住持佛教教团而使佛教存在及宏扬的理由,也是由于教内伦理制度的理由。说得明白些:出家的佛徒是佛教的骨架,在家的佛徒是佛教的皮肉,在本体上说,出家的重要;从作用上说,在家的重要。因此,信了佛的,可以出家,但却不是必须出家。

6、成佛三部曲

我们每做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得圆满、成功。信仰宗教也一样,先要了解这个宗教的教理,是否可以满足人类的要求,它对宇宙人生问题的解释,是彻底抑或不彻底?能不能够令人心悦诚服?所以要信佛教,一定先要了解佛教与研究佛学,如此才能基于理智的信仰,才不致于变成人云亦云。自欺欺人的盲信。

比如说了解了佛教是不杀生的,那么杀猪宰鸡拜佛的就违背了佛教的精神。又一般所谓的“神明”——诸如土地公、城隍、灶君……依佛教眼光看来,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彻底的觉悟和解脱,所以佛教不拜这些神明。(但也不毁谤、轻视他们)佛教拜佛、菩萨的目的,就是要以佛、菩萨为模范、勉励自己要做到像他们一样真正觉悟的地步。

佛教所尊敬崇拜的,不是那个“神”名气大就拜他,而是以觉悟的彻底与不彻底来作为取舍的标准。好象学生读书,有疑问一定要找一个学问好的老师请问,绝不能糊里糊涂的随便在半路上找一个一知半解的人解答,一知半解的人不可能给你正确的答案。

其次就是要具有“广大的誓愿悲心”。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做一个佛教徒,“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工作,也即普渡众生的任务是自己的责任。佛不能离开人间、地狱而享福,他和众生是一体不可分的,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

古人说:“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就是佛教徒慈悲的写照。做个佛教徒,要先抱着服务社会,救人救世的悲心,为了达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目的,不惜赴汤蹈火,牺牲生命,实现四个誓愿:

(1)众生无边誓愿度(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2)烦恼无尽誓愿断(以智慧剑斩烦恼根)。

(3)法门无量誓愿学(学习救人救世的知识和技能)。

(4)佛道无上誓愿成(向佛的最高境界迈进)。

能够达到这四个目标,不但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兼善天下,这就是佛教徒的理想境地。

再就是以“佛、法、僧”做我们立身处世的准则。

“佛”是个具有真知灼见、大觉大悟的人,他是我们人类最慈祥、伟大的导师,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

“法”是佛所觉悟的道理,是一盏不灭的明灯,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幸福、快乐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

“僧”是严守戒律的出家人,他们抛弃人间富贵、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亲近的、看得见的老师,我们要向他们请教。

这“三皈依”的目的是要团结佛教徒众,使大家在同一个信仰之下,共同为社会服务,为人群造福。同时也有“立志”自勉的意义,使自己时时提醒自己,从今后我是佛教徒了,“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一定要把往日的坏习惯、坏行为改过自新,一切以佛的教导为依归,爱国家、爱人民,爱社会,爱亲人,爱朋友,爱父母,爱子女,爱丈夫,爱妻子……努力实践佛的教诲,自我完成伟大高尚的人格——人格的完成就是佛了。

综合上述,努力实践佛的为善的真理,达到成佛的目的,修行的途径是这样的:

信→解→行→证

也就是说,信仰了佛教以后(信);就是努力去研读佛学,了解佛的教理(解);知道佛的真理以后,还要进一步地去实践,照看佛的教导修行(行);如此精进不懈,贯彻始终,最后一定能够得到涅盘的快乐(涅盘就是没有疑惑、烦恼、超越了生死的意思),亲自证明佛所说的一切道理——众生都是未来的佛,终有一天都会成佛(证)。

三、信佛的好处

1、人生的真象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与乐观两种,悲观的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着就是在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萎靡不振。乐观的也不是真的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抱着及时行乐的观念,有狂欢、纵欲,热闹来度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生活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都漠不关心,他们也不知道。

佛教的人生观,严格来说,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我们可以勉强称它为“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