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陀说,出家“沙门”,要断欲去爱才能“识自心源”,认识自心的本体。“心源”指如来本性,也就是真如。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自性,所以,人的本性和佛性一样,只因被一念无明蒙蔽而爱欲、烦恼丛生。每个人都有家,家者,“枷”也,出家即是为了脱离这个枷锁,而找回自己本来的面目。
“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我们要了达佛陀的深理,解悟无为的本性与涅槃清净的妙境。“悟”是觉的意思,证是身体力行。修行是要真正去体悟,例如:我们现在觉得盘坐后,脚会痛或修行辛苦,是因为“我”和“身”还系缚着(我的身躯绑住我的心),而这些都是功夫还不到家,所以才会感到痛苦;若是修到真正顺心的境界时,也就是达到身心解脱、轻安自在的境界,就能够“行道”了。那时,我们的身心自然了无挂碍,也就一切无难事了。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佛陀的心法、教理,是“无所得”,也是“无所求”的,是原本就存在的无为法,不是造作的;众生本来就具有清净的本性,无须向外追求。《金刚经》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我们的自性和佛陀是平等的;既然是心、众生与佛平等,那还要修什么呢?又有什么好“得”的呢?其实,众生的心地,就像被一层雾所遮蔽的镜子,所要下的功夫是要拭除雾气。只要雾气一除,镜面光洁,自然能照彻外面的景色,而不染着镜里的物质,所以说“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只要内心有所觉悟、体会,声色货利等等外境,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到了“内无所得,外无所求”的境界,心就不会有所执著而造下恶业。《金刚经》有云:“如筏喻者”,学习佛法就像乘坐竹筏一样,是要将人由此岸载到彼岸。一旦渡过河流,就要舍弃竹筏上岸,不要执著在那竹筏上。又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对正法尚且不可执著,何况是邪法?我们要依教奉行,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体会佛陀所说的法,执著而不知变通,就像到岸之后,却仍坐在竹筏上不愿舍离,将永远无法登上彼岸。
所以,“心不系道”是指心不要被“道”所束缚,也就是不执著。我们修行要像走路一样,前脚走,后脚就要放;这样才能继续前进。而且,心不但不系道,也要不“结业”。我们要断惑,因为有迷惑才会造业,如果能够断欲去爱,就不会结业了。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如果能修证到无分别的根本智,也就能“无念无作”。所以,我们要依循佛陀的教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修行,并借由事相来端正威仪。所以,要依靠“戒”来护持我们的戒体,若能守戒清净,就像一张干净洁白、一尘不染的白纸。当我们的心达到本源的时候,也就是“无念无作”、学成功夫了。
学习事物,一定要全神贯注;熟悉了,自然能够运用自如。就如驾驶飞机、车子一样,之前一定要专心学习、了解车子或飞机的复杂性能,才能得心应手地操作而不会惶恐。有些人连搭飞机都感到害怕;但是,飞行员熟悉驾驶原理,所以能得心应手。
我们修行也一样,在还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专心一意地学习、体会真理。若能达到最高的程度,就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的境界。
而“不历诸位”,是指不用再一果位一果位地进阶,也就是“顿觉”。只要我们心静气平,那就是本来面目,也是真体会。根机锐利的人,就能够“闻一知十”。例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赞叹颜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子贡)闻一以知二。”同样是由孔子教授道理,弟子们也同时听闻,子贡却说:夫子讲一分道理,我可以理解两分,而颜回却可以了解十分,这就是对智识体悟的强弱之别。
但是,就一般修行人而言,都必须一步步渐次地修行,才能断除三界的“惑”。因为三界众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欲爱,所以佛陀要我们先断欲去爱,才能断一切烦恼。修行若要识心达本,就要去除爱欲,还要断除对一切物质的贪欲,也就是断除“四惑”及“五惑”的烦恼。
何谓“四住地烦恼”?第一是“见一切住地烦恼”,也就是三界的“见惑”。三界众生容易因眼睛所见的色相而起迷惑。譬如:虚空有色吗?虚空本来就没有颜色,但阴雨的天空是灰色的,到了晴天万里无云时变成蓝色,晚上又变成黑色。同样的天空,究竟哪一种颜色才是本色?其实,这只是地球自转与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罢了!哪里有所谓天的颜色呢?
佛陀的眼光能够透视宇宙的真谛,众生却是见解颠倒、无法透视清楚。众生所见的往往都是不正确、有差别的,所以容易生疑惑,这就是“一切见住地惑”,又称做“见惑”。
第二住地烦恼,是“欲爱住地烦恼”。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欲界,也是五趣杂居地。欲界众生最大的烦恼是“思惑”,而思想最大的烦恼还是不离淫欲,这就是爱欲的烦恼。凡夫所造的业,大多是由爱欲的贪念产生。
第三是“色界住地烦恼”。色界虽然已经没有淫欲,但是还有色身、宫殿存在,还有物质享受的爱乐;既然有爱乐便有烦恼,所以称为“色住地烦恼”。
第四是“无色界住地烦恼”,是有爱着的烦恼。这时已经没有色(物质),也没有方位之分,但还有精神、思想的存在。人的痛苦,大部分来自物质;到了无色界的境界,则已无身体的病痛。为什么能达到没病苦的境界呢?这完全依赖禅定之功。然而,是不是完全断除烦恼了呢?还没有,因为分段生死未断,也就是还有少部分的烦恼,还有爱着。
然而,要断除烦恼,光是断除“四住地烦恼”还不够,一定要连“五住地烦恼”(即无明烦恼)也一并断除。五住地烦恼也断除了,才能真正到达清净、涅槃、无为的境界。
所以,修行首先要“断欲去爱,识自心源”,把欲爱断除而回归本来的面目,如此,便可证入“无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