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爸爸第一次奖励儿子是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得满分,他特地带着孩子去游乐园玩了一天。并跟儿子约定,今后只要考出好成绩,就奖励一样东西。6年来,孩子成绩始终不错,爸爸每年都履行诺言,随之而来的,奖品的档次也越来越高。
小升初的时候,儿子考上了重点中学,居然提出要去韩国旅游,这大大超出了爸爸的预期。爸爸的心情很复杂,既然承诺了孩子,就应该兑现,可是如果这次答应了,下一次又该拿什么奖励呢?万一不答应,孩子的成绩会不会一落千丈呢?
物质奖励的好处是可以暂时激励孩子提高成绩,但弊端多多。首先,学习本是孩子的份内事,父母的许诺会给孩子一种误导,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父母奖励重,就学得好,一旦没有了,就会使学习积极性下降。其次,过多的物质奖励会使孩子沉迷于物欲,也会使孩子忽略学习和进步的乐趣,专注于物质享受之中。
其实,要想孩子提高成绩,并不一定要很多的物质奖励,只要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就可以了。事实上,不只是学习,孩子的任何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都不应该以物质奖励为基础。因为很多事都是孩子应该慢慢学会的,如果父母一味地追求快速,就会违反事物运行的规律,最后会搬起“物质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有位母亲看了畅销书《富爸爸 穷爸爸》后非常高兴。因为上面提到有种激励孩子干家务活的方法,那就是物质奖励!她试了几次,真的很有效,简直就像“特效药”!以前女儿从来不做家务,自从她在家务活中引入了“物质奖励”,女儿勤快多了。
她跟女儿说:“女儿,帮我拖地,我给你5元钱。”女儿本来懒洋洋的,听到这话从沙发上蹦了起来,“不辞辛苦”地工作起来。母亲看到女儿的变化,高兴地合不拢嘴。她支使着女儿做这做那,每次都支付给她相应的报酬。
最初,一位教育家告诉这位母亲,她的这种行为并不能帮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反而会让孩子把劳动当成赚钱的工具,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可是这位母亲并不以为然,觉得时间长了,女儿一定会喜欢劳动的。
谁知,一件突发事件使这位母亲改变了态度。那天,她刚洗完衣服,突然觉得头晕眼花,身体很不舒服,就赶紧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女儿坐在客厅看电视,母亲对女儿说:“女儿,妈妈有些不舒服,你帮妈妈把洗干净的衣服晾起来,妈妈给你5元钱。”
谁知,女儿头也没抬,就说道:“妈妈,不好意思,我今天也很累,这个钱我不赚了。”母亲顿时感到十分难过,她意识到,那位教育家说的是对的,她这一副“特效药”已经慢慢显现出副作用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在孩子的心里干家务和钱已经挂钩了。当她累了的时候,她可以不赚钱,所以就不干了。父母的初衷是想用奖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
其实,这位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是错误的。家庭本来就不是谈利益的地方,功利主义与温馨的家庭生活无关。那么,家庭是教什么的地方呢?家庭是教付出和感恩的地方。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教孩子懂得自己的本分,懂得孝敬父母。如果父母把功利主义带到最温暖、最祥和的地方——家庭,最后可能只能培养出无情无义、唯利是图的孩子。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既达到奖励孩子的目的,又不让孩子变得唯利是图呢?父母可以试着这样去做:
第一,奖励不一定是物质奖励。
父母要相信奖励对孩子进步的促进作用,但是,奖励不一定非得是物质上的。当孩子有进步时,父母一句真诚的赞美,会让孩子冲劲十足。通过口头夸奖,可以激励孩子增强上进心和自信心。相比物质奖励,父母的精神奖励要好得多。父母发自内心的赞许和微笑,亲昵地摸一摸孩子的头等,都能达到鼓励的目的。物质的奖励也要有一点,主要是赠送书籍、学习用品等对孩子学习有用的小物品。但是,金钱要慎用,以免孩子染上贪图钱财的坏习气。
第二,奖励要注重教育性原则。
奖励孩子,父母要做到守信、真诚。在奖励孩子的过程中要有智慧,要坚持奖励的教育性原则。如果孩子做什么事都期望获得奖励,那么没有得到奖励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无精打采,甚至会认为没有奖励的事不值得做。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奖励次数宜逐渐减少。
第三,奖励不是贿赂。
父母要注意,奖励并不是讨好,也不是贿赂。如果以讨好孩子的心态来奖励他,难免以后会出现奖励不当或奖励过多的问题。如果奖励一直过多,那么,有一天一旦孩子得不到奖励会非常失望。
奖励只是激发孩子做事的动机,是让孩子不断进步的桥梁,并不应该暗示孩子:奖励是你做事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奖励孩子前,最好和孩子的意见达成一致,表明奖励的动机,而不要在某一时刻和孩子的讨价还价。
有人说:“不同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不同态度,决定了孩子最终能走多远。”这句话给很多父母以警醒。确实,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令孩子获得幸福,还会害了孩子。特别是在物质奖励方面,父母应保持理智,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引导孩子如何完善自己、如何走好今后的人生路上,而不是期盼着用一两服奖励的“特效药”就改变孩子。孩子今后的人生路是否顺畅,也许就在父母的物质奖励这件“小事”上见到端倪。
教子小贴士:
父母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不能用金钱和物质奖励来解决的。当对孩子的奖励沦为彻底的物质刺激,势必会失去它原本的激励作用。长期的物质奖励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会让孩子学会攀比,也会促使孩子把父母给他的爱误认为是功利的、可物质化的。
爱的繁体字是“愛”,中间有一个“心”,就是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所以,父母也应该用心感受孩子的真正需要,要给他有益于成长的爱。所以,为了孩子,运用金钱、物质奖励一定要理智。
不做“物诱型”的父母
奖励是对一个人成绩的肯定,应该是作为鼓励的性质存在,而非孩子努力的最终目的。近年来,社会上的物质奖励风刮到了家庭中,许多父母利用这种方法奖励孩子,忽略了奖励的真正意义,有的甚至只单纯地用金钱去刺激孩子。
父母设立的奖励名目繁多:考试奖,用于奖励考试名次;扫地奖,用于干家务的表现;压岁钱,用于春节图吉利……金钱作为奖金滥用时,会对孩子产生毒害作用。在孩子的眼里,奖励已经大过了努力的过程,奖励已经不是鼓励他上进的方式,而是孩子眼中唯一的目标。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父母的奖励过分,且偏重物质刺激,最后演变成了滥施奖励。
过分依赖于物质奖励对孩子的刺激,这一类型的父母就是在“物诱”孩子,是典型的“物诱型”父母。虽然这些父母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可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唯利是图,父母也会陷入亲手挖的陷阱而无法自拔。
珍珍上小学5年级,小姑娘很聪明,就是基础不太好。爸爸妈妈为了使孩子更努力地学习,打好每一科的基础,就提出了一个奖励措施:每门课考试85分以上奖励10元,90分以上奖励20元,95分以上奖励30元,100分奖励50元。至于什么考试,他们没有规定。
过了几天,女儿拿着小测验的卷子,来到爸爸妈妈身边,高高兴兴地拿起卷子让爸爸妈妈看:“爸、妈,你们看,90分以上,给钱吧!”爸爸妈妈感到这种奖励方式奏效了,高兴地如数兑现。
几天以后,阶段测验考90分以上,珍珍又“挣”到钱了。一个多月以后,期中考试珍珍每门都95分以上,又去找爸爸妈妈要钱了。爸爸妈妈犹豫了,这样下去,自己那一点儿工资,全装到孩子兜里去了。
一天,女儿见爸爸妈妈不想给钱,就说:“爸爸妈妈,香港回归后政策还50年不变呢!怎么,你们的奖励政策刚定了一个多月,就要变啦?”爸爸妈妈只好给了钱,他们心里感叹:“唉!这不是自作自受吗?”全然没有了刚开始的喜悦。
可见,物质奖励真的就是一帖“特效药”,这帖药见效虽快,但是副作用也不小。它不仅使父母不堪重负,还使孩子的心沾满了物欲,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其实,不只是物质奖励毒害着孩子的心灵,“物诱型”父母平时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
小玲的爸爸刚升任局里的科室主任,前来道贺的人特别多。正好赶上中秋节,更是礼物堆成山。看着人来人往的场面,小玲莫名其妙地问妈妈:“妈妈,他们为什么给咱送这么些礼?”妈妈得意洋洋地告诉她:“傻孩子,这些人都是找你爸办事的。”小玲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办事就得送礼啊?”妈妈说:“当然了!”
小玲疑惑地问:“爸爸不是常讲为人民服务吗?”小玲对不明白的问题刨根问底起来。“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瞎操心!”妈妈生气了。
小玲沉思片刻,神秘地对妈妈说:“这盒脑白金送我们老师吧!”妈妈惊奇地问道: “为什么?”小玲说:“我们学校要挑选一批文艺骨干,我喜欢跳舞,想当文艺骨干。您不是说办事就得送礼吗?”“这,这……”妈妈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大人的事”就是这样影响着孩子。孩子本来是纯洁无瑕、天真烂漫,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这张白纸一旦受到父母物质方面的影响和刺激,便会逐渐变得不单纯,滋长出强烈的物质欲望。
如果父母对于物质过于迷恋,最终会影响孩子,使孩子也会沾染上社会的不良风气,会蒙蔽他原有善良的本性,这样发展下去,逐渐会养成贪婪的习性。纵使父母有再良好的愿望,在孩子身上也很难实现。很多富家子弟,对于钱财毫不在乎,但是终日不思学业,甚至因为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陈光的父母是早期“下海”的个体户,他们赚了很多钱,却从来没管过孩子。陈光从很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他只要一缠大人,父母就会扔给孩子一些钱,让他自己去买东西吃。
小时候陈光经常抱怨父母:“人家的爸爸妈妈都陪孩子玩,你们也不管我,就知道赚钱。”每当这时,父母就会反驳道:“还说不管你,给你吃给你喝,你看看,谁家的小孩子有你钱多?”通常,父亲还会加上一句:“你看现在没钱行吗?别说吃喝,连个人样都没有!”
一次,陈光和同学打架,打伤了人家,他吓得不敢回家。父亲听说后,不但没批评他,反倒说:“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点皮外伤嘛!儿子,别担心,咱拿得起!”
陈光真切地体会到:钱真管用,有钱就能解决一切。慢慢地,他学会了用钱笼络同学,俨然成了一个财大气粗的“阔少”,有人陪他玩,有人帮他写作业,他领着同学逛游戏厅、下馆子。
转眼间,陈光上了初中,此时的他已经养成了花钱如流水的坏习惯。这时,他因为刚到新学校,要花钱买“地位”,但父母的生意又不太景气。怎么办?他想到了偷。他先是偷同学的,后来就入户盗窃。结果,14岁的陈光被抓进公安局。陈光的父亲气坏了,大骂他不争气:“我给你大把大把的钱,怎么还去偷啊!”
可是,父母始终不明白,陈光之所以堕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因为父母不会教育,是他日益膨胀的欲望让他一步步走向深渊。
正如英国作家斯迈尔斯所说:“构成罪恶根源的东西并非金钱,而是对金钱的爱。”年幼的陈光本是一个渴望亲情,天真烂漫的孩子,是家庭的物质刺激使他从小尝到了金钱的“甜头”,他误认为钱可以买到一切。最终,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如今,许多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无暇管教孩子,就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或者保姆带。出于对孩子的补偿心理,这些父母通常会给孩子一笔钱,供孩子挥霍。他们习惯于以钱代教,以钱代爱,视金钱万能,断定金钱之下必有“才子”。无数实例证明,没有爱的教育必定失败。“物诱型”父母选择了用金钱去充当教育的动力,这样做,必定使孩子意志消沉,贪得无厌,追求物质攀比,不思进取,甚至堕落犯罪。
家庭教育不能简单地用金钱和物质代替,父母应该多抽空陪陪孩子,培养他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情感、强壮的体魄、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实,孩子都像天使一样纯洁可爱,父母应该珍惜孩子的这份单纯,给孩子健康的爱。
教子小贴士: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的是爱,而非金钱和物质。父母贪图简单快速地解决问题,反而会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问题。过多的物质上的熏染,会让孩子原本纯洁无暇、天真烂漫的心灵受到物质享受的强烈刺激,最终养成贪婪的习性,终日不思学业。所以,我们不要做“物诱型”父母,要用理智的爱来面对孩子,培养孩子。
成绩并非孩子成长的全部
如果说现在的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还不如说,最关心孩子的考分。在多数父母眼中,分数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杆。其实,这样的观点是偏颇的,父母必须树立正确的分数观。
分数只是检验孩子某个阶段学习质量的一个尺度,并非分数高的孩子将来一定就有大作为,而分数低的孩子将来就一无是处。所以,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分数低就整天埋怨和唠叨,更不要打骂孩子。在生活中,就有很多因为成绩不好,受不了父母白眼而走上绝路的孩子。
2005年1月的一个晚上,江西省赣州市一位市民发现,有个女孩正在一座桥上徘徊,神情有些异常。这位市民感到不对劲,怕她一时想不开跳下去,就想方设法将她“骗”至桥下的安全地带,随后拨打110报警。
民警赶到后,经过询问发现,原来这名女孩真的是一时想不开,想要自寻短见。她要自杀的原因是,她的父母对她要求非常严格,非常看重分数排名。可是,她当天参加考试后,自我感觉成绩又没有达到父母要求的90分以上,所以迟迟不敢回家。
幸亏这位热心市民发现得及时,否则女孩一时想不开可能真会跳下大桥。到那时,她的父母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分数固然很重要,但是父母也要讲究方法,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其实,现在不只是 “差生”思想包袱严重,好学生也不堪精神重负。有时候仅仅是分数相差一分,孩子在父母眼里就变得一钱不值,甚至被迫走上轻生道路。而且,越是好学生,思想负担越重。一方面,他们深知父母和老师对自己寄予的无限希望;另一方面,他们更清楚学校“高手如云”,稍不留神就会被别人比下去。所以,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
有一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后10天内,江苏省某县级市便有3名中学生自杀,其中一人获救,两人死亡,自杀原因都与考试分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