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还要充分利用中午短短的休息时间。吃饭时,可以慢慢吃,不要想事情。吃完饭后,可以下楼慢走一下,一边走一边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优美的旋律可以让人的心理无比舒服,平和紧张的心理,使人精神焕发。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和同事聊聊天,说一下开心的事情,开一些适宜的玩笑,这样也可以放松舒缓心理压力,让压力和紧张在沟通与笑声中悄悄溜走。或者,在人少的地方,做一下体操运动,办公室一族或者说写字楼一族,最缺少的就是活动,最容易疲劳的就是腰部、肩膀、眼睛、手、背部、脖子等,做一下在学校时学的体操运动,或者做一下头部操、耸耸肩膀、伸展一下四肢、深呼吸、做一下眼保健操或闭目养神、散步等,对于恢复全身尤其这些部位的疲劳非常有好处,可以有效防止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等,使身体得到了舒展,也恢复了精力。
在工作当中,也可以停下来喝一杯热牛奶或者果汁,对于暂时的放松有益,而且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等营养,本身就具有抗疲劳的作用,果汁可以补充维生素C,而维生素C可以缓解疲劳。也可以嚼一下口香糖,研究证实,嚼口香糖可以缓解压力,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2.下班后的疲劳恢复
娱乐方式:约几个朋友,在酒吧一边喝酒一边轻松聊天,或者一个人喝点酒或饮料,静静地听着音乐,这个时候对于心情的放松非常有好处;也可以跳舞,或者蹦迪、唱歌等,在娱乐的过程中把疲劳赶走。
适当运动:下班较早的,可以在吃饭之前先运动一会,运动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慢跑、游泳、健身等等,运动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节。水具有舒缓心境的效用,游泳时可以尽情地舒展身心,对于消除疲劳非常有益。忙了一天之后,在泳池里尽情地游泳可以带给你松弛的享受。游泳之后,还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长椅上,慢慢地品尝鲜甜的果汁。运动时可以充分放松自己的心情,把一切都抛在脑后。运动结束回家冲一个热水澡,可以有效缓解大脑劳累,赶走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疲劳。
3.家庭中的疲劳恢复
平常回家后可以先冲一杯茶,然后先稍微躺5~10分钟,然后起来喝茶读报,时间不要太长,马上开始准备晚饭。晚饭后可以和爱人一起或自己在小区散步,充分享受夜晚的宁静,感受一下树木花草的气息,把自己融入到自然中,身心都会获得极大的愉悦与满足。然后回家洗一个热水澡,能迅速消除一天累积的疲劳。或睡觉前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足底穴道比较多,也可以消除部分疲劳,促进睡眠。
如果回来较晚,在外面已经吃过晚饭,可以回家稍事休息,洗一个热水澡,然后喝杯茶。可以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或者看一些美好的文字,较晚的时候可以吃一点夜宵,或者美味的零食,例如花生、瓜子、饼干等,再来一杯牛奶,这不但可以适当补充营养,同时也是分散压力、享受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不要吃的过多,以免影响睡眠。睡眠时,可以先闭目,自己用梳子慢慢梳理头发,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对于迅速进入睡眠不无好处。
每天如果很劳累,可以通过按摩消除疲劳。按摩可以找正规的按摩人员进行,也可以在家夫妻之间进行。按摩可使皮肤和肌肉的血液、淋巴循环加强,穴位刺激还能对神经起作用。每次按摩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左右,手法不能过重。受按摩时,要尽量放松,暗示自己正在享受,以获得更多的快乐及放松。
疲劳的消除需要多方面的行动,但最关键的是平时要注意,避免累积成为慢性疲劳,那样恢复起来就比较慢了。
健康养生的5个法则
过去人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如今人们说,“七十不稀奇,八十多来兮,九十笑眯眯,百岁定可期。”许多专家学者认为,21世纪是长寿世纪,达“天年”者将会大批涌现。
但是人要达到“天年”,不是自然形成的。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个人的健康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环境和气候,而60%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因此,人生要达到“天年”,就要把观念转到自我保健上来,要学会养生保健。
养生保健强调,先天的素质条件对一个人的寿命强弱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决定因素。“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就是说,一个人生命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善于养生,就能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1.和与节统一法则
“和”就是“中和”,要求人们的一切行动都要适中、适度,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历代养生学家都反复强调:生命,只有生命才是人的根本,一切物质财富,都是用来为身体和生命服务的;一切肉体和精神的需求,都应该立足于对生命有利。名利追求过甚,就必然会疲于奔命;欲望过多,就难免受到七情六欲的煎熬,其结果只能是危害健康与生命。因此,必须正确处理身心与名利的关系,谨防一切物欲的诱惑,要做到:能进取而不自伤,有追求而不过度,有欲望而不贪婪,因时势之宜,顺自然之性。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人生要达到“中和”,必须注重“节”。物极必反,过犹不及,只有经常保持“节制”、注重“调节”,才能达到“中和”。“节”的内容极为广泛:“饮食有节”——进食的量要节制,滋味的肥浓、甘酸、咸淡要调节;“欲不可纵”——男女之事要节制;“劳勿过极”——脑力和体力的损耗要节制,工作和休息要调节;“喜怒要节制”——“喜怒不节则伤脏”,喜怒哀乐等一切情感活动都要有所节制。总之,无论哪一方面超过了一定限度,都必然对身体造成危害。“万事皆有度,唯度是艺术”。“能中和者必久寿”。只有保持不偏不倚的和谐状态,才能延年益寿。
2.动与静统一法则
动与静,对人的健康都是不可缺少的。形体以动为主,心神以静为宜。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人如果长期坐卧不动,精气就会凝固,血脉就不畅通,生命必然失去活力。另一方面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家,尤其强调“清静”的重要性。只有做到清虚静定,以静自守,才能避免心灵的躁动,达到养精蓄锐、养气存神的目的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
这样,做到动中有静,动静相济,以达到形神兼备,身心俱佳的目的。
3.“天人合一”法则
“天人合一”,自觉适应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这是养生学的一重要思想。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长在地上的,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变化规律。人作为宇宙的精华,与大自然的关系极为密切。日月的运行,四季的循环,寒暑的更替,燥湿的变化,所有这些,无一不对人的生命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养生强调“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顺四时而适寒温”,“顺四时则生,逆四时则亡”。我们要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即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规律,主动调摄,保护生机,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4.追求创造活力法则
一位作家写了一篇小说,讲了一个小故事:
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很贫穷,又没有什么亲人。他的愿望是能够有一间自己的草房。为了这一间草房,他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去收集材料。他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太小,他用了很长时间,但是材料仍不够。他每天从早忙到晚,也顾不上生病,精神也挺好。大家看到这个老头,都觉得他的身体不错。
终于有一天,老人如愿以偿盖起了这间草房。当他看着自己的房子完成时,突然感到自己苍老了。于是,他就倒下来休息。第二天,他就感到很累,清晨就起不来床了,之后,他居然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靠精神需求支撑的,追求是人生命的动力源,有追求就会有生命活力,没有追求就会丧失生命活力。人衰老是从精神开始的,如:丧失生活兴趣,认为生活不再有意义,认为改变为时已晚,失去目标和信念,丧失好奇心,向无聊屈服等。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无所事事会造成老人的不幸”。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一个人如果终日无所事事,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精神就会处于一种抑郁状态,机体内细胞会加速衰老,最后导致疾病缠身。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好的药。”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有追求,退休后千万别闲养,要用好每一天,每天都有追求,有目标,有安排,在忙碌中享受生活,在忙碌中领悟生活的真谛。
5.德行养生之根法则
著名思想家孔子说:“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修以道,修道以仁”等观点。汉代董仲舒指出,“养心靠义”,即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使人的心情常保愉悦,心理健康长存。清代养生学家石在基认为,“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这些都说明古人早就认识到,人的品德与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高尚的人一定能获得长寿。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道德修养确实益于长寿,它能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精神境界,能增强免疫力,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使人的生理处于最佳状态。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对7 000人的健康状况进行14年的跟踪调研,结果表明: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相反,心怀不满,损人利己,与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其死亡率要比正常人高出近两倍。因此,要搞好养生保健就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养心、养神、养性、养德,保持高尚情操,这对人的健康长寿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