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上司,他平日里一副“扑克脸”,整日毫无表情,突然有一天,他笑咪咪地站到你面前,这时,你就要警惕了。因为这是他怀有不良企图的信号。你和这种上司接触,始终都要以果断坚决的态度待他。当他说“老实说,我想拜托你一件事……”而把一件不光彩的事告诉你时,如果你不拒绝,事后一定后悔。
不过即使到了这个程度,也还是要注意给对方留个台阶,你可以这样说:“想不到您真会演戏,我知道您是和我开玩笑,但我才不会相信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您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我们都很尊重您。”
此时,相信你的上司一定会忙不迭地收回他的话,并说:
“哈哈!你真不愧是有眼光的人,我刚才是跟你开玩笑的,我想试试你是不是值得信任。现在我知道了你的心,我就放心了。刚才我说过的,希望你当作没听见一样。
上司一定会以这样的理由打圆场,并且,他也不敢再把你拖下水。因而,你不是可以自保了吗!
有时,对别人提出的请求,我们自己也没有把握能否办到。这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评价自己的办事能力,千万不要过于自信,更不可吹牛。否则别看你们关系密切,事情办砸了,反倒得罪了人。
杜教授任职于某名牌大学,他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在经商潮的冲击下,他也兼任了一个咨询事务所的经理。
一天,某小杂志社的主编来到杜教授家,一番寒暄过后,主编道出了来意。原来他们杂志社打算搞一项文化活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募集一些资金,想请杜教授出面帮帮忙。
杜教授仔细询问了一番之后,满有把握地许诺说:“我的学生中现在有许多人已经是企业和一些部门的领导了,他们一向很尊重我,也非常关心和支持我现在搞的这摊事业。我请他们搞点赞助、广告什么的,估计不成问题。”
主编半信半疑,未敢轻举妄动。杜教授觉出对方还有点不太信任他,于是隔三差五地用电话催问一次,每次都是让人心跳的好消息。“又有几家企业打算赞助了!”“只要你把计划做好,把有头脸的评委名单打出来,我这边绝不会失手!”
杜教授一次次地满有把握的话,使主编大喜过望,信心也立时大增,连忙动用各种关系,才有一些“德高望重”的名人答应来捧场。
就在主编等着杜教授许诺肯定拉来的赞助款一到,便要发消息的时候,杜教授忽然销声匿迹了。各路菩萨都已一一拜到,如果这一活动不能举行,不只是白白劳神费力搭钱的事,杂志社从此更会失信于人。主编急得一天一个电话往张家打,不是没人接就是人不在,直到半个多月后,才听见电话那头杜教授吞吞吐吐的声音:“对……对不起。那些企业嫌你的杂志的影响太小,你们能不能设法提高一下自己的社会知名度?……”
主编早已被气得脸色发青:“你不是说你不会失手吗?要是我的杂志知名度高,还用得着搞这个活动吗?”
这项活动终于泡了汤,从此,人们经常这样议论:“杜教授是个骗子,把杂志社坑得不浅!”
后来,朋友碰到杜教授提起这事,他叹着气说:“唉,为拉赞助,我不知费了多少口舌,跑了多少路,好话说了几十车,把我的老脸都丢尽了!谁知那些人原来说的好好的,什么愿意给文化事业投资,什么您老出面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可事到临头,该往外掏钱了,就又都变卦了!这下我可倒好,里外都不是人了!”
其实,要说杜教授是骗子,未免有点冤枉他,不管怎么说,他主观上还是想办点好事,帮别人的忙的。是缺乏经济头脑和赚钱心切的书呆子气,使他拿着鸡毛当令箭,坑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他哪里知道,他找的那些学生之所以对他满口答应,有的是一时冲动,没有多想,有的干脆就是不好意思驳老师面子而说的客套话!
杜教授的教训是深刻的,自不量力,乱夸海口,最终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一旦卷进冲突,就不能怕付出代价
如果是别人欺侮了自己,能加以容忍也就过去了,但如果事情过于严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就不能再退让求全,而应当挺身而起,不怕付出代价,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正当权益而努力。
人生在世,难免会碰上些麻烦,这就有一个如何面对如何处理的问题。有的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别人稍稍招惹了他就大动肝火,吃了一点亏就全力报复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无论怎样说都不是明智之举,到最后只会因小失大,自己后悔。
那么,是否我们就凡事必忍呢?也不是。俗话说:“无事不惹事,来事不怕事”,冲突来了,能够忍让、置之不理的就退一步,必须要面对的就要认真处理,尽量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化解冲突,争取得到双方都能满意的结果,这个时候再一味退让就会吃亏了。当然,付出代价也要考虑自身的实力。许多人遭受创痛之后之所以一味退让正是因为对方的实力太强大,自己再去努力讨回公平的可能性非常的小,与其用鸡蛋碰石头还不如窝囊一点,求个安生,这样时间一久,窝囊气郁积在心里,一想起来就痛彻心肺,越想就越恨自己没用,于是也就越来越觉得生气,有些人就是让这股气憋了一辈子。
当然,做出以鸡蛋碰石头的愚蠢之举是不足取的,但我们要相信正义,相信勇气。有正义在身,就会有信心,而信心足了也就有了勇气,就能使人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讨回公道就有了希望。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曲小雪状告美国银行家的故事获得不少有益的启示。
到美国自费留学的曲小雪,经人介绍到了一个美国老太太露易丝家打工。露易丝是一位种族歧视意识非常强的老太太,一开始就对曲小雪很不礼貌,不允许她起英文名,而且每次叫她的时候不称呼她的名字,只摇一摇手中的摇铃。曲小雪虽然感到受了屈辱,但为了不丢掉这份工作,还是在露易丝家住下了。
曲小雪的工作是利用下午及晚间来照顾露易丝太太的生活起居,每月工资300美元,另外还提供两顿伙食。但是,这两顿伙食每次都是露易丝吃剩下的,而如果曲小雪吃不完,露易丝还叫她用粉碎机打碎,拌成糊状放在冰箱里,留着下顿再吃。曲小雪一开始还忍耐着,到后来终于因此事而与露易丝发生冲突。最后,曲小雪忍受不了屈辱,决定辞职。谁知,露易丝太太的儿子、华盛顿的银行家爱德华回来了,他不允许曲小雪辞职,要求她留下来继续照顾他的母亲。当曲小雪执意离去时,爱德华开始污辱她的人格,说:“我这一辈子最看不起黑人,你们中国人连黑人都不如!”并且强行翻拣曲小雪的箱子。曲小雪感觉自己被羞辱得就像当众被扒光了衣服,她要求爱德华支付她这三个星期的工资。谁知,爱德华不但不付工资,而且还抽了曲小雪一个耳光,然后抓住她的头发狠命往墙上撞,又把她推倒在地狠命地踢打。曲小雪全身血污,很快就昏厥过去。邻居听到曲小雪的哀号,赶快打了报警电话,爱德华趁曲小雪昏迷,在警察面前反咬一口,说是曲小雪被辞退后不肯离开,且先咬了爱德华的手,这才发生了冲突。曲小雪在女友的帮助下到医院做了诊断,结果证明她的髌软骨已永久性挫伤,脊椎骨错位弯曲,脑震荡也十分严重。
曲小雪知道,这一次她必须利用法律的手段为自己伸张正义,否则她注定一生都将生活在巨大创伤的阴影下不能抬头,如此年轻的她怎能就这样屈从了自己的命运呢?于是,她终于下决心状告银行家爱德华。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总算找到了一位愿意帮她的中国律师,但官司刚刚打起来,这位律师就打了退堂鼓。原来,有钱有势的爱德华为了不让这起诉讼影响他竞选议员,特地请了三位华盛顿鼎鼎有名的大律师,这位中国律师不愿意接手这样一个百分之百败诉的案子。曲小雪并未因此而气馁,她刻苦钻研美国法律,发现美国律师法规定律师一但受理当事人的案件,就不得无故终止,于是她先和这位中国律师打了场官司。曲小雪胜诉了,中国律师不得不重新受理此案,官司终于还是打起来了。
但是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在地方法庭上,爱德华雇的三个大律师极力说服了法官判定此案为庭外和解。曲小雪不服,于是上诉;每次开庭,结果仍是庭外和解,于是曲小雪继续上诉。断断续续,这场官司整整打了4年,一直打到了最高巡回法庭。在这4年里,曲小雪付出了局外人无法想象的巨大代价,她面容憔悴,疾病缠身,连头发都白了许多,但她一想到自己心灵深处的创伤会因为正义的裁决而得以安抚,就仍然感到抑制不住的兴奋。
终于,在最高巡回法庭上,曲小雪以自己发自肺腑的强烈控诉感动了法官和陪审团,尽管爱德华的律师拼命周旋,法官还是判爱德华无故伤害罪,责令其赔偿5250美元,并当庭向原告道歉。曲小雪要求爱德华向她大声道歉,之后,她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庄严宣告,她耗时四年打这场官司,是为了讨回做人的尊严,而不是为了这一文不值的美元。说罢,她把支票撕得粉碎。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一旦自己所极端珍视的人格、尊严以及某项重要的利益受到了冒犯和损害,就必须勇敢地挺身而出,不惜代价为自己求得公正,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味的忍让只会使自己吞下更难咽的苦果。在这一点上曲小雪为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办事要有妥协的智慧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凡是有心机的人,都懂得在恰当时机接受别人的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妥协有时候会被认为是屈服、软弱的“投降”动作,但妥协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的共识,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有不少的好处: